•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浅入深出”读“心声”

    时间:2020-05-09 07:52: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教学设想:

    《心声》是当代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儿童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浅近,但却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名家大作一起编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如果只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语言品味,这不仅是对文本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决定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通过对小说表现手法的探讨来把握人物形象,并理解“心声”的多重含义,即小说的主题思想。(二)通过对文本重要内容的分析和阅读实践体验“共鸣”对阅读的促进作用。

    二、过程描述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阅读初感。

    设置此环节目的是了解学生原有阅读水平和阅读倾向,并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铺垫。通过交流,发现学生已经能对小说进行“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的技术分析,不过还存在人物分析片面、主题理解单一等诸多不足之处。

    (二)细读课文,寻找共鸣点。

    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关注认知的对象,还应关注认知本身。如何利用积极的阅读心理,唤醒学生,唤醒文本,使阅读成为一项由情感和理智共同参与的求知审美活动,以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是这堂课我想要探索的一个点。“细读课文,寻找共鸣点”,也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具体深入的了解,而不是一鳞半爪的粗浅印象,以避免下面的教学活动成为脱离文本的架空行为。活动开展前,我自己作了如下示范,让学生有本可依:

    请同学们翻到96页,看文中这样一句话:“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身为老师,我完全理解程老师的心情,也十分同情她当时的处境。她是一个走上教学岗位没几年的青年教师,这堂课也许是她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堂公开课,她太想成功了。可是学生们的表现太使她失望了,她不得不请李京京这个她拒绝过的学生挽救局面。她真是无可奈何啊!

    教师示范之后,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把自己产生的共鸣记录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十分钟后交流。从学生交流的情况来看,与主人公李京京产生的共鸣较多,同情、理解、赞赏都有。这很正常。我们能理解同一阶层的人,而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则会产生隔阂,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里写到的杨二嫂、闰土与“我”的彼此隔膜,其实就是隔在不同阶层之间的一堵厚厚的墙。如果我们的共鸣只能停留在这种自然状态上,而不能展开更深更广意义上的对话,那么阅读的价值将受损,阅读的能力也无法提升。所以,下面的教学环节,在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同时,努力在这方面作了引导。

    (三)分析京京的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多重含义。

    (以下是部分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跟京京的共鸣最多,这是因为作者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来塑造京京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心理描写,作者把京京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想法都直接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使我们能够读懂京京的心声。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所有京京的心理描写找出来,再跟同桌讨论一下,看看可以归纳成几类。

    生1:京京的心理有两块比较集中的内容,一是京京回忆童年生活,思念乡下爷爷;二是对朗读《万卡》的强烈渴望。其他内容就比较杂,我一时归纳不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2:我感觉有的是京京对老师不让他读课文的不解,有的是京京遭到同学误解时的委屈,有的是京京看到赵小桢怯场时的同情,有的是京京对《万卡》的理解。

    师:请每位同学选择一两处认真研读,看看这些心理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从中可以看出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

    (因为有前面“寻找共鸣点”的阅读活动垫底,此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

    生3:我从京京对爷爷的思念中看出京京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只好从回忆中寻找慰藉。

    生4:公开课上,连赵小桢都怯场了,京京却郑重地举起手,出色地朗读完课文,这表明他很勇敢。

    师:他一直很勇敢吗?

    生5:以前的他并不勇敢,而是很胆小。公开课上他战胜了自己。

    师:所以,这节公开课将成为京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京京的成长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6: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这实际上是作者想告诉京京这一类孩子的心声。)

    生8:我看到京京想读课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说明京京是个执著的孩子。

    师:你说的“执著”怎么讲?

    生9:京京想读课文的愿望已经遭到两次打击,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不正表明他的执著吗?

    师:你说的两次打击指哪两次?

    生10:一次是被程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由一口拒绝,还有一次是指出赵小桢朗读错误时遭到同学的误解和嘲笑。

    师:这两处也有京京的心理描写,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生11:说明老师对京京不公正,不给京京表现自己的机会;同学对京京的不尊重,不理解。

    师:同学对京京不尊重不友好,京京呢?他是怎样对待同学的?从中你又能看出京京是怎样一个孩子?

    生12:京京是个善良的孩子。

    生13:老师,我觉得作者把京京写得这么善良不真实。如果是我,不可能这样宽容大度的。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人物,对课文写法大胆质疑,我马上予以肯定。另一位学生又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生14:我觉得作者把京京写得这样善良是有道理的。因为京京从小在乡下生活,还保持着乡下人的纯朴本性,不会像城里小市民那样尖酸刻薄势利。

    (显然这位学生已经在联系学过的文章了。触类旁通正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的回答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

    我顺势作了引导: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作者在京京身上寄托了美好的愿望——人,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过你对小市民的看法有点偏激,要知道,小市民也有小市民的苦处。比如杨二嫂、胡屠户、菲利浦夫妇,作者在讽刺揭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物的同情,我们要读懂作者的心声。当我们憎恨人物丑陋的言行或敬佩人物高尚的品质时,如能追问 “他为什么会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老师不给京京表现自己的机会,京京想读课文是为了表现自己吗?

    生15:课本95页写着:“他真想念。不是想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这说明他只是想借朗读课文宣泄自己的感情,传达自己的心声。

    师:什么心声?

    生16:想得到家庭的温暖。

    生17:我想京京是因为太喜欢这篇小说了,他觉得别人那样读是对文章的糟蹋。

    师:也可以这么说。那么为什么京京的朗读能获得成功呢?

    生18:这是因为京京与万卡同呼吸,共命运,感同身受,他虽然嗓子有点沙哑,但他是用心去读的,投入了全部的感情,所以他的朗读征服了大家。

    师:听了京京的朗读,谁最感动?

    生19:我认为是赵小桢,你看她都哭了。

    师:赵小桢的抽泣有几层含义?

    生20:一是被京京朗读的精彩所感动,二是感激京京,是他救了她的场;同时也为自己以前对京京的不友好的态度感到内疚。

    生21:我认为是程老师。小孩毕竟是小孩。你看程老师,她是过了好一会儿,才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京京面前,声音发颤地请他把课文读完。说话的语气神态跟当初拒绝京京时截然不同了。

    (看来,学生也能理解别的人物了。)

    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为京京感到欣慰呢?从今以后,京京肯定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情。你们说是吗?(学生大都信服地点头。)京京的渴望亲情的心愿也能得到满足吗?

    生22:我想是的。课文结尾写到京京要给爷爷写一封信,爷爷收到信后肯定会来看他,或许爸爸妈妈会重归于好,京京就能得到亲人的关爱了。

    师:你用“或许”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生23:因为很多事情不见得能一下子改变。

    师:这说明京京的人生之路将是坎坷而又漫长的。让我们为京京祝福吧。不过,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这样结尾的好处是什么?

    生24:故事情节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许多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而且引人深思。

    师: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京京是个纯真善良执著勇敢的孩子,京京的心声就是对亲情、友情和师爱的渴望。这一切作者是借助心理描写来表现的。课题“心声”本来就有心理描写的意思在里面。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京京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不表现在语言上?作者为什么选择“心理描写”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我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课文,想想作者塑造人物及方法。又让他们相互讨论。最后终于认识到,是京京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京京忧郁、敏感、内向、胆怯甚至有点自卑的个性,再加上他不善言谈,无法把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充分展示在同学老师乃至父母的面前,而这又造成了京京跟外界的隔膜,使京京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于是他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表现在了京京的心理活动中。表现手法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作者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四)深入探究,体会小说艺术手段的精妙之处。

    课文虽然只是一篇儿童小说,但是思想内涵的丰富深刻,艺术手段的炉火纯青,不亚于同单元的其他作品。加上浅显的文字,跟学生生活毫无隔阂的内容,降低了探究的难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以安排了多角度深入探究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探究话题,从中选择有能力解决有兴趣探索的点进行研读,或者自己寻找值得探究的点进行分析研究。

    三、探究点举例:

    1.在小说情节的第二个片断中,作者让京京在一片小树林里独自朗读课文,回忆往事,思念爷爷。为什么这一切要发生在无人的小树林里,而不是别的地方?

    2.“对呀,只有老师才有资格说这个话。……京京说的又算个什么呢?”这是京京指出赵小桢朗读错误时同学们的心理活动。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了很有见地的解释。如第一个话题:因为京京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他跟老师、同学、父母的交流很少,孤独的他与万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使他感觉找到了一个知音,他与万卡与作者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小树林静谧的环境又为这种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再者,小树林这样的环境跟京京与万卡原先的生活环境极为相似,也有助于勾起京京对往事的回忆,从而与人物产生更多更深的共鸣。这片小树林是属于京京的自由天地。

    另外,学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1.“京京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请分析“追”字的表达作用。

    2.作者为什么大量引用《万卡》一文中的内容?

    3.京京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之后,为什么会产生向老师道歉的想法?

    4.作者表现李京京主要用心理描写,塑造其他人物又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略)

    四、教学反思:

    语文课既要精心设计,又要灵活生成。“研究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我事先预设好的内容。教学的第一步“交流阅读初感”则是为了寻找最佳生成点。先解决“对京京的心理描写的作用”,再探讨“为什么对京京采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因为这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至于学生在探讨过程中会分析京京的哪些心理,先分析什么,后分析什么,哪些分析得深刻到位,哪些分析得肤浅或有偏差,这都不是教师事先能够预设好的。但是,我还是认为能预设好的一定要预设好,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例如,在这堂课中我想到公开课“作秀”现象是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许会片面理解,于是在“寻找共鸣点”这一环节,我以自己对程老师一处心理描写的理解为例,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学生在“阅读初感”交流中暴露出来的喜欢对人事作简单是非判断的幼稚的阅读习惯。而学生提到京京的善良不真实的阅读感受,我根本没有想到,最后是一位学生解了我的围。这就是“生成”的魅力,它往往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阅读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层面上。

    教师要大胆处理文本,选择最能激励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说,我们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文本的难易深浅优劣,并不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浅易的文本正因为浅易而没有了文字的障碍,更有利于教师对文本进行大胆的取舍和挖掘,组合成全新的教学内容。文本的瑕疵,如果处理得当,反倒是绝好的教材。因此,对本文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而是试图通过深层次多角度的挖掘,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规律。从“深入探究”环节开展比较顺利当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

    我们要让人物活在学生的心中,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细节丰满的心脏还在跳动的人物。通过阅读,对于人物的喜悦和痛楚你都能感同身受,对于人物的每一个隐秘的想法,你都了如指掌。你不但知道他在想什么,你还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想。你仿佛就是文中的人物,又仿佛是人物灵魂的偷窥者。你所读到的只是人物的某个想法或某段经历,你又仿佛了解了他的一生。你所读的小说,作者也许只塑造了一两个人物,但是你又仿佛洞察了那个社会那个时代。这些,是我们阅读小说应该得到的乐趣,应该达到的高度。这样的阅读,才能起到最大限度地指导学生生活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小说形象分析不能像政治斗争那样给人物贴简单的标签,要体现文学的特点。京京是个比较单纯的人物形象,但要真正了解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教学过程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个学生提到京京是个勇敢的孩子。事实上京京是个胆怯的孩子。在整篇文章中,他说的话都是结结巴巴嘟嘟囔囔的。正因为他战胜了原有的胆怯,勇敢地举手要求朗读,才更加难能可贵,这是他个性的巨大进步。但我们仍然不能说京京是个勇敢的孩子,因为最后他想到给爷爷写信,还打算躲到小树林里去呢!我们只能说京京是个胆怯而又不失勇敢的孩子。由此我想到,我们在阅读小说分析人物的时候,不仅要把人物看成立体的,还要把人物放到四维的时空中去考察,理清人物个性形成的原因,预测人物个性发展的方向。这样的阅读,或许是更有价值的阅读。这一点,在本课学习中我的引导还做得不够,没有作理论上的提升,也没有拓展到其他人物身上,“出”得还欠“深”欠“广”!

    (陈幼芬 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心声 浅入深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