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用人物的力量展示宏大主题的重量

    时间:2020-08-16 07:53: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电视纪录片形成题材日益广泛、类型多样的多元共生格局。在众多纪录片类型当中,经济类纪录片如何更好地发挥反映生活、记录历史以及其社会引导功能,一直是业界探索的问题。《与世界做生意》从人物切入,对现实人物和事件记录和关注当下社会经济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纪录片;叙事;主题

    七集大型经济类纪录片《与世界做生意》记录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的生存面貌以及对财富和梦想的理解;通过生意人特有的创业精神与合作理念,呈现中国人的商业智慧,展现中国和世界的有效交流和共同进步,纪录片用“以真实为灵魂,以人物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七集的纪录片融合了33个独立的故事,主要人物多达120多个,这些人物和故事被分到《与世界的距离》、《去远方》、《买卖不死》、《时间就是金钱》、《大生意》、《看不见的博弈》、《未来的利润》七个小主题中,用“鲜活的人物和真实的生活”对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发展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有序梳理,让纪录片具有了更强的可看性。

    一、《与世界做生意》:用鲜活的个体史呈现中国经济发展史

    作为一部大型经济类纪录片,《与世界做生意》实质上承担的是一个既宏大、又抽象的主题阐释,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纪录片通过经济这个角度去看社会变化、去看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按照传统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与世界做生意》可以选用宏大的政论框架、重大事件的叙述以及知名人物的访谈来构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全景。但《与世界做生意》另辟蹊径,在这部纪录片中没有气势慑人的经济数据,看不到专业的行业分析、政策调整,也没有经济学家的点评,这部根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纪录片触角伸向了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细胞:个体。纪录片每一集都选择从个人经历的视角切入,在其基础上,叙述徐徐展开,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文化族群,不同性格的“生意人”以不同方式出场,展现中国人在贸易的指引下走进世界各个角落,带着好奇和梦想,在各种挑战和冲击里寻找机遇、寻找自我、寻找命运的故事,以点带面,呈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景致。正是这些最具典型的个人史,让发生在亚、非、欧、北美、南美和南极六大洲,在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蒙古、缅甸、卡塔尔、印尼、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的商业故事以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第一集《与世界的距离》中与中国工人用熟练汉语沟通的埃塞尔比亚年轻工人,奔跑在球场上的外籍工人,打着有模有样的太极拳;第二集《去远方》中把客栈开到印度孟买的李海彬,在意大利用心生活的中国女性。这些生活的诸多细节无一不向这个世界展现出经济贸易中最有活力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情味,以及很多生意之外的中国情怀。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原生态,进而审视中国经济现状,本片所讲述的经济似乎并不高深,而是选择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进行全片的建构。正如本片主创人员所讲“它不是财富故事会,也不是生意经,而是讲做生意这件事本身改变了中国人和世界。我们更多地聚焦于生意背后的普通中国人,希望通过刻画这些人物,展现他们的快乐与忧伤,塑造一个商业社会众生相,记录那些被生意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

    从实质上说,这种用个人经历巧妙承载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仅体现了“个体与群体、小人物与大背景、必然与偶然、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视纪录片的可视性传播特点——将抽象的主题置换成立体鲜活、真实可信的个体,给予受众独特的观看感受,中国经济的大主题更加具体可感。

    二、《与世界做生意》:用普通人经历的曲折故事呈现中国经济发展全景和轨迹

    《与世界做生意》纪录片中虽然涉及的人物多达120多个,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宏大选题的纪录片中,人物选择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如何在数以万计的生意人中进行大海捞针进行人物的筛选。

    第五集《大生意》中选择了吴家姐弟一天的经历作为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展的缩影,吴家姐弟共同拥有一间十平米大小的店面,这可能是中国最昂贵的十平方米,2011年,吴家姐弟花费800万人民币购买这间店铺,用来销售几块钱一个的冰箱贴。吴家姐弟的经历成为无数“从生无分文到身家千万”义乌生意人的代表,他们的生活经历也生动地反映出了几十年间义乌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进程。同时,这一集中又选择了在义乌为本国人做客户导航的伊拉克商人李慈恒个人经历反映出外国人在这座城市的成长经历,李慈航说着一口熟练的汉语,熟悉义乌市场上的讨价还价的规则。吴家姐弟和李慈恒就像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一个缩影,吴家姐弟身上体现的是义乌人自强不息、勤劳、精明的典型性格,纪录片用个体的真实生活可以生动地传递到观众的感性认知中,“夜晚的义乌依然在紧张地转动,这座停不下来的小商品之城,正在成批量地生产财富,也制造着同等的规模的繁忙和压力,几乎每个中国人自小就懂得一个道理,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无论奔波到世界哪个角落,他们都不曾忘记这一点。”观众也能够通过吴家姐弟更为深刻地理解义乌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

    这种用经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人物作为记录载体的方式在《与世界做生意》中比比皆是,第四集《时间就是金钱》选择了在意大利的中国理发师,同时这些“美发师们全部来自浙江青田,那个人口总数不到60万的中国小县城。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远道而来的中国人都给当地同行带去‘加速’的压力”。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宏大主题用具体可感的形式反映出来。

    三、《与世界做生意》:用纪录片叙事语言阐述典型中国“生意人”故事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是指承担叙述功能的镜头以及镜头间的组接。纪实性是纪录片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其最具魅力的特质。纪录片所使用非得镜头语言“进行时态”,正如制片人张旭所说:“纪实,是开始构思节目时就定下来的风格。我们不选最完美的镜头,而是选最真实的镜头,让它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甚至是‘毛茸茸’的原生态。”

    在纪录片中观众看到了大量的长镜头,可以看出导演为了更为真实地记录进行时中的事件,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镜头,但这却是纪录片纪实的最大魅力。

    本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现场声和同期声的大量使用,纪录片不仅让人物充分表达,也能够让环境说话,以尽可能地保留当下经济社会快速、噪杂、火热的质感。义乌小商品城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车辆快速行进的声音,广场的嘈杂声种种声音都被纪录片收录。

    《与世界做生意》呈现的故事化、叙事化的纪录片记录方式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用生动的视听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这种记录方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如由于这部纪录片涉及人物众多,而同时纪录片篇幅容量有限,这样的矛盾导致碎片化、频繁的场景切换,生动固然生动,容易让观众在走马观花的欣赏中,虽看到了多样的景色,但很难自我梳理出一条清晰明确的叙述主线。

    【参考文献】

    [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显杰,文献纪录片《新四军》结构谈[J].电视研究,2003(05).

    作者简介:陈丹(197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宏大 用人 重量 力量 展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