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及应对法律措施的完善

    时间:2020-11-07 15:17: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法律对宏观调控与微观规范层面多方面的错误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进一步提升中国法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能力,坚持采取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措施解决纠纷,加强对金融债权安全的保护,完善法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职能,重视规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规范财富增加与社会分配的公正公平,法律监管机制要力求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覆盖,坚持提高金融、经济立法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坚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立改废”的长效与创新机制。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法律规范不力;依法防控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4-0101-14

    起源于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违规放“次贷”和房地产次级贷款大规模违约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大量倒闭和信用链条的断裂,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冲击,使“世界经济正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而且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使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危机继续恶化、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增加、短期通货膨胀压力下降和发达国家通货紧缩风险增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加剧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诸多风险。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经济实力最强、金融体系最发达的美国,表面看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所致,但其深层次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需求而支付手段不足的矛盾对抗性爆发。回顾和反思危机爆发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完全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其宏观经济政策中必然的、充分的体现,为了满足资本的“贪欲”,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管制周期性放宽及相关法律的缺位甚至被人为“搬开”则是发展的必然。特别是近年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美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一“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义就是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充当“守夜人”,让市场去发挥作用。受此影响,20世纪80—90年代末,美国先后通过的《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1982年吸收存款机构法》、《1982年证券交易委员会415条款》、《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7年银行控股公司修正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加强法》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金融法律,使美国最终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私有化。取消分业经营的规定,混业经营提高了金融企业的效率,同时也把金融风险扩散到了整个金融系统,为围绕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循环链条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链条出现断裂提供了直接“动力”,致使国际金融危机由此蔓延、肆虐成为必然。中国正在并将继续经受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特别是加强金融经济领域的法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科学防控金融经济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科学防控能力,抓住新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必须认真研究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课题。

    一、法律规范缺乏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是美国诸多矛盾积聚演变所造成的,但随着冷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固有矛盾和问题大范围凸显,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全球极力推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由此所导致的法律对金融经济宏观调控与微观规范层面多方面的错误共同作用,则是最终引发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一)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是酿成危机的重要根源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而法律对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的失误和监管失灵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房地产按揭贷款证券化有效地解决了提高房地产资金流动性的难题,此举堪称金融史上的一项创举。美国早期住房抵押贷款的放款者和风险承担者是同一家银行,因此银行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严格审查,只要经营管理得当,坏账率一般较低,但这限制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自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跃升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并主导了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从投资和信贷两方面刺激房地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00年,美联储为遏制经济衰退,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利率从6.5%下调为6%,并连续13次降息。2003年6月,利率降至1%,并持续1年多。受美联储低利率政策的影响,“次贷”乘放松银根之机急速膨胀。2006年,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务市场,达8.82万亿美元,“次债”余额跃居第2位,占12%。放松银根直接刺激了住房投资的攀升。2006年,住房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所占比重上升到30%以上。21世纪初,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突破70%的大关。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战略目标中,政府主导作用逐步让位于市场,房价实行了市场化。从1970年开始,美国房地产业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居民对住房的旺盛需求和银行转移风险的需要,促使美国政府先后通过改制新成立了股份公司——房地美、房利美两家房贷巨头,专门收购银行的按揭贷款,其持有和担保的房贷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占据了房贷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些机构以贷款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债券,出售给投资者,从而大大拓宽了住房贷款市场的资金来源,降低了银行风险和贷款利率,进而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房地产为中心的资金循环,这项金融创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但由于政府坚持放开房价,任由供求调节市场。在低利率的“次贷”政策刺激下,住房价格一路飙升。1997—2006年间,房价上涨了85%。房地产热和房价持续上涨,给住房带来了巨大的“泡沫财富”效应。200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财富高达6万亿美元,个人消费因此增加5 000多亿美元。住房信贷市场具有高风险性,本应严加监管。但美国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实行自由化,放松房贷监管,终使房地产由金融专门化、独立化走上了自由化经营之路。在所谓金融创新和改革的旗号下,政府为“次贷”畅行一路大开绿灯——向低收入者放宽借贷条件、开放房贷二级市场、准许发行房贷证券、支持抵押贷款衍生工具等。金融产品快速创新发达,致使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和大量投机资本涌向房地产金融,仅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就达300多种。信贷和管制的放松,导致流动性泛滥。而抵押品不断创新,“转按”、“加按”、“换按”、“转加按”、“二按”、“再按”等方式不断翻

    相关热词搜索: 深层次 金融危机 应对 完善 措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