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西汉东瓯\闽越内迁对比研究

    时间:2020-11-22 07:58: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首先考证了西汉时期东瓯、闽越两大族群内迁的地域分布,根据《越绝书》的宝贵记载,考证出内迁的东瓯人主要集中分布在今江西省,东瓯王改封为彭泽王,又有一支南迁到今吉安市;而闽越迁到江南的无锡、庐山附近、江淮之间、淮北地区、汉水流域、黄河口等地,比较分散,闽越之所以被安置在多地,与两大族群对汉朝的态度不同有关。

    [关键词]东瓯;闽越;《越绝书》;彭泽;平都

    中图分类号:K2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3)02-11-06

    《史记》、《汉书》等书明确记载汉武帝刘彻把分布在今浙江东南及福建省的东瓯人、闽越人迁到了“江淮之间”,但是这些越人究竟分布在什么地方,是集中分布在一个地区,还是分散在很多地方?是全部在长江、淮河之间,还是也有散布在其他地方?前人关于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很详细的考证,特别是因为没有利用《越绝书》的宝贵记载,多数学者笼统地认为东瓯和闽越都北迁到了今江淮及其以北地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本文首先对东瓯、闽越内迁地域进行详细梳理,然后比较二者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一、东瓯王为彭泽王

    《史记·东越列传》说: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①

    这里说,秦末天下大乱,东瓯王摇与闽越王无诸都起兵反秦,属于鄱阳县(治今江西鄱阳县东)令吴芮部下,并随吴芮归属项羽。但是项羽居然没有对越人封王,所以他们后来投靠刘邦。刘邦灭项羽后,在汉朝五年(前202),为了感谢越人,所以封无诸为闽越王,王国是闽中郡故地,都东冶(今福州市)。到了汉惠帝刘盈三年(前192),朝廷想起摇也有很大功劳,于是封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市),世俗号为东瓯王。东海王是汉朝新名,东瓯是旧名。东瓯、闽越本来是同一种文化,所以这里又称摇为闽君。

    作者简介:周运中(1984-),男,江苏滨海县人,厦门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区域史。

    ① 《史记》卷114《列传第五四·东越》。

    汉景帝时,爆发了吴楚六国之乱,为首的吴王刘濞失败后逃亡东瓯,东瓯王杀了刘濞献给汉朝。刘濞的儿子子驹逃亡闽越,劝闽越王发兵攻打东瓯。建元三年(前138),闽越攻打东瓯,东瓯王被困,请求汉朝救援。汉朝派庄助(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改为严助)发兵,从会稽郡发兵出海解救了东瓯王,也乘机把汉朝的政区扩展到了浙南。东瓯部族被全体迁移到了江淮地区,后人看到这里,大体上知晓东瓯人都迁到长江、淮河之间,但是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年表》云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索隐》说:“徐广据《年表》而为说。”此条也见于《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庐江郡也很大,今安徽中西部都是庐江郡。

    《越绝书》卷二《记吴地传》说:“(刘濞)还奔丹阳,从东瓯。越王弟夷乌将军杀濞。东瓯为彭泽王,夷乌将军今为平都王。”①这为我们了解东瓯人内迁分布地域提供了一条确信的珍贵史料。

    《越绝书》是东汉时期越地人士撰写,保存了大量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本文不再赘述。《越绝书》说东瓯王后来被西汉改封为彭泽王,绝非虚言。这个彭泽王是根据彭蠡泽得名的。彭蠡泽是今鄱阳湖北部及安庆市西南的龙感湖、大官湖一带湖泊,古代这些湖泊在水大时可以连为一体,是当时的巨湖。因为彭蠡泽的北部就在庐江郡,所以《年表》说住在庐江郡。汉代豫章郡彭泽县,治今江西省彭泽县西南,因为临近彭蠡泽而得名。彭泽县的南面和鄱阳县相邻,东瓯王反秦时就是鄱阳县令吴芮的部下,吴芮北上伐秦,就是经过彭蠡泽一带,所以东瓯人对这一带非常熟悉。鄱阳县和东瓯故地在同一纬度,所以气候相差不大。彭蠡泽是一个巨大的湖泊,这对于原来居住在东海边的东瓯人来说,和故土的地貌和气候也很类似。

    因为东瓯王改封在彭蠡泽附近,史书没有记载其迁徙道路。笔者认为可能有三条线路:第一条是陆路,东瓯故地的西面翻过山岭,就到了今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经过今衢州市,可以方便地到达江西东境,再顺水路而下,就是彭蠡泽。这一条路也是秦代东瓯人到达鄱阳县的路线。第二条是全程水路,通过海路进入长江,到达鄱阳湖附近,这是比较遥远的路线。还有一种可能是海陆兼有,浙东南的陆路开辟较晚,所以从浙东南到金华的山路不便,而通过海路进入钱塘江比较方便,这是越人熟悉的地域。再通过钱塘江河谷或诸暨、义乌等地进入金衢盆地,走陆路到彭泽。诸暨、义乌之间的分水岭很低,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虽然是陆路,但是也很便利。

    第三条道路最有可能,因为汉朝平定闽越时,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县,而句章城在今浙江余姚市大隐镇的城山村附近。②所以汉朝内迁东瓯也很可能通过水路。当时会稽郡的核心地区是今宁绍平原,这里是越国故地,秦汉时期的县治最多,人口最多,也是汉朝经营东南沿海的基地。

    东瓯王改封为彭泽王,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其弟又封为平都王,在今吉安市一带(详见下文)。如果东瓯王不在彭泽附近,也就没有平都王的再次南迁。

    明田艺蘅《香宇集》续集卷三十《壬戌稿文》的《重订越绝书序》说:“其夷乌、彭泽、平都王事无考,其夷乌或即会稽郡之乌伤,而彭泽、平都属豫章郡,平都侯国也,正史或遗。”③这里说《越绝书》记载的彭泽王、平都王可能是正史遗漏,而夷乌可能就是会稽郡之乌伤县(治今浙江省义乌市)。田艺蘅的看法正误各半,《越绝书》的记载确有很多正史遗漏之处,这是正确的,但是夷乌是人名,乌伤是地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二者有何联系。乌伤在今浙江义乌市,东瓯人不可能迁到此地。

    清王谟《江西考古录》卷一《郡邑》彭泽条说:

    《禹贡》:“东汇泽为彭蠡”,《山海经》:“庐江入江彭泽西”,郭注:“彭泽,今彭蠡也。”《汉志》“豫章彭泽县云”:“《禹贡》彭蠡泽在西,以是为县也。”按《越绝书》云:“吴王濞之反,东瓯王弟

    ① 俞纪东:《越绝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② 王结华:《句章故城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6-124页。

    ③ (明)田艺蘅:《香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54册,明嘉靖年间刻本,第298页。

    夷乌将军杀濞。景帝封东瓯王为彭泽王,夷乌将军为平都王。”《史记》、《汉书》但言东瓯从奥反,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得不诛,无封王事。且东瓯已自为王,又何以改封彭泽王乎?事之虚实,已无可考。然因此得知汉初彭泽尝为王都,即以是为史汉阙疑可也。①

    这里王谟的看法模棱两可,既说东瓯王改封彭泽王不太可信,又说也有可能,彭泽县在汉代还曾经是王都。其实改封一事确有,但是所谓彭泽县是否作过王都真的是无从查考,东瓯既然内迁,汉朝当然要加强控制,不太可能建有王都。更何况越人不是汉人,越人的王当然也就和汉朝所封的异姓王、同姓王有别,规格上自然不能相等。

    二、闽越内迁分布地域

    根据《史记》记载,元鼎六年(前111),汉军分四路攻打闽越,闽越的越衍侯吴阳、建成侯敖、繇王居股、将军多军投降汉朝,汉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多军为无锡侯,“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闽越也被迁到江淮之间,也没有说明具体地点,但是比起东瓯来,我们还可以通过三个闽越封侯者的地域了解一些闽越人的分布情况。根据《汉书·地理志》可知,东成即九江郡东城县(治今安徽定远县东南),无锡县治今无锡市,开陵县治不能考定,但是此县属于临淮郡,而临淮郡只有西部有山,所以此县最有可能在江苏省中西部,靠近安徽。

    北石,《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注:济阳。钱大昭《汉书辨疑》卷七说:“《索隐》曰《汉表》在济南,今闽本与《索隐》同,汲古阁本误”,②则北石县在济南郡。为什么把主动投降汉朝的越衍侯吴阳迁往越人不习惯的北方呢?其实济南郡靠近渤海,越人善于造船航海,所以迁移越人至此很可能与征讨朝鲜有关。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多军、居股、敖、吴阳等人之后,又说:“故瓯骆将左黄同斩西于王,封为下鄜侯。”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下注南阳,指此县在南阳郡,清代很多学者如钱大昭《汉书辨疑》、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沈钦韩《汉书疏证》等,都指出这个县就是《汉书·地理志》所说的郦县(治今南阳市西北),则今河南省西南部也有闽越人。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说:“衡封僮之乐安乡,乡本田堤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佰为界。”匡衡封地在僮县(治今安徽泗县)乐安乡,南以闽佰为界,应为闽陌,可能是闽人所迁处。泗县靠近淮河,可能有闽越人迁到这里。

    还有一些越人迁到今河南省中部,《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说:“蒲侯苏昌,以圉小吏捕反者故越王子邹起侯。”也就是说苏昌原来是淮阳国圉县(治今河南省杞县南部圉镇)的小吏,因为捕获本地反叛汉朝的旧越国王子邹起,所以封侯。这个邹起无疑是闽越王子,《史记·东越列传》说:“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邹、驺相通,《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又说:“当涂康侯魏不害,以圉守尉捕反者淮阳胡倩侯。”《汉书》卷九十《田广明传》说:“郡国盗贼并起,迁广明为淮阳太守。岁余,故城父令公孙勇与客胡倩等谋反,倩诈称光禄大夫,从车骑数十,言使督盗贼,止陈留传舍,太守谒见,欲收取之。广明觉知,发兵皆捕斩焉。而公孙勇衣绣衣,乘驷马车至圉,圉使小史侍之,亦知其非是,守尉魏不害与厩啬夫江德、尉史苏昌共收捕之。上封不害为当涂侯,德轑阳侯,昌蒲侯。”又魏不害、苏昌受封时间都是征和二年(前91)十一月,所以这是同一次战乱,虽然在《田广明传》里没提邹起,但是其中无疑有闽越王子和一些越人参加,说明越人叛汉时也和汉人联手。

    无锡在江南,泗县、圉县在淮北,都不在江淮之间,说明有很多越人还散布在其它地区。那么

    ① (清)王谟:《江西考古录》,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7册,乾隆三十二年(1767)问松园刻本,第430页。

    ② (清)钱大昭:《汉书辨疑》,《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闽越人是不是都迁到这些地方了呢?其实还有一些闽越人迁到了今江西境内。

    《水经注》卷三十九《庐江水》说:

    王彪之《庐山赋·叙》曰:“庐山,彭泽之山也……”《豫章旧志》曰:“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元法师《庐山记》曰:“殷、周之际,匡俗先生……”又按周景式曰:“庐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故《豫章记》以庐为姓,因庐以氏,周氏、远师,或托庐墓为辞,假凭庐以托称。二证既违,三情互爽。”按《山海经》创志大禹,记录远矣。故《海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成章名耳。”

    这里说江西庐山之所以叫庐山,得名于越庐君匡俗,他是东野王的儿子,东野王作为鄱阳吴芮的属下,参与了汉朝建立过程中的战争,被汉朝封在鄡阳县。鄡阳县治今鄱阳县西部的鄱阳湖中,当时是陆地。而元法师《庐山记》说匡俗先生是商周时人,又有周景式说匡俗本是“东里子”,这些都是传闻。显然东里是东野的讹误,商周时人的说法都是后人附会。郦道元说先秦的《山海经》已经说到庐江在彭泽之西注入长江,那么庐江的名字在先秦就有了,则庐山一名很可能也是先秦就有,那么庐山不得名于匡俗。其实郦道元说得非常对,庐山不是得名于越庐君匡俗,而是越庐君得名于庐山,因为是迁到庐山脚下的越人,所以封号是越庐君。

    越庐君匡俗的父亲就是吴芮的部属闽越王,上文所引《史记》说闽越王建都东冶,讹传为东野,所以东野王就是闽越王。闽越和东瓯一样,也是熟悉鄱阳湖平原情况的,所以有很多在迁徙到江淮的途中,留在了鄱阳湖平原。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支越人是秦末汉初时留在江西的,没有跟随闽越王回到福建。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淮南王刘安说:“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余干即《汉书·地理志》余汗县,治今江西余干县,当时整个信江流域只有这一个县。材料说东越人如果要攻打汉朝,先要到余干县界伐木造船,积累粮草。这里说的余干县界实际上是武夷山北麓的大片地区,当时的江西东部人烟稀少,只有鄱阳、余干、南城(治今南城县)三个县,所以东越人翻过武夷山,到余干县边境,汉朝不易察觉。从余干县向下游,顺余水(即今信江)而下,就到了鄱阳湖平原,这说明越人非常熟悉这一道路。

    《史记·河渠书》说:“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越人是东瓯,不是闽越,因为这里所说河东渠开凿是在元朔、元狩之间(约前122),此时闽越尚未内迁。其实根据原文,开凿河东渠和最后把废弃的渠地给越人中间隔了很久,所以并不能证明迁到河东的越人不是闽越,考虑到闽越人口很多,并且散布各地,还有在中原地区再次起义的,所以河东的越人很可能是闽越。

    三、平都王在赣中南部地区

    《越绝书》说东瓯王之弟夷乌将军“今为平都王”,前人不考平都王的位置,其实因为《越绝书》是东汉人所写。东瓯人还有一支迁到了东汉的平都县,《中国历史地图集》把东汉平都县治标在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①虽然平都县是东汉才有的地名,但是《越绝书》也是东汉人所撰,所以用了当时的地名,这是很正常的。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吉州安福县”有四段话说到平都县说:

    汉安成县新茨亭,属长沙国。今县六十里有安成故城存,即汉安成侯张普所理也。后汉永

    ①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52页。

    元中改安平县为平都县。吴宝鼎二年置安城郡,而县属焉。按王烈之《安城记》云,县本有二乡,汉县理西乡,张普所理之地,吴又移于东乡置郡,县亦移焉。至晋武改为安福城。

    王水在县东南百里,《舆地志》云:掣村没于龙陂,即其水也。平都县,汉时在此水口,以地险徙之,旧城犹存。

    平都县在县南一百步,按《舆地志》,前汉为安平县,属豫章。王莽改曰安宁,和帝更名平都,以属庐陵郡。吴属安成,今故县犹在。

    废安福县,按《舆地志》,汉时为安成县,本新茨,属长沙。豫章太守贾萌与安成侯张普兴兵诛王莽,普乃背约,诣莽自陈,萌遂伐普于新茨之野。新茨今在安成郡安福县是也。故县城郭门有双阙,高四丈。王孚《安城记》云张普所造也。有人撤塼而用者,虎用加害,时以为张普之灵。县今废在县东六十七里,枕王江之口。①

    校勘记认为“城”、“成”古通,《汉书》的《王子侯表》是安城,但是《地理志》是安成,《续汉书·郡国志》是安城县。第一段说安福县本来是汉代安城县的新茨亭,原来的安城县城在安福县六十里外,但是又接着说改安平县为平都县,这是因为汉代安福县境内还有一个安平县,东汉改名为平都县。第三段说平都县在县南一百步,这是从王江口迁来的平都县,因为第二段说得很清楚,安福县东南一百里王水口原来是平都县城,因为地势险峻,所以迁离。第四段说废安福县在县东六十七里王江口,其实这是平都县古城,不是安成县古城。至于六十七里是错误的,是把安城县在安福县西六十里当成平都县在安福县东六十里了。安福县的名字是晋代才有的,所以没有废安福县城。汉代安城县在安福县西六十里,《永乐大典》卷八零九二引此书都是“今县西六十里有安成故城存”。

    因为有很多瓯越人南迁到今赣中南地区,所以把瓯越的文化也传播到了这里。《太平寰宇记》之“安福县下”说:“欧宝墓,在县南七里。后汉人,居父丧,邻人格虎,投其庐中,宝以娘衣覆之,邻人问宝曰:虎岂可舍而藏之乎?后虎每月送鹿以(?)祭,时人以为孝慈通于神明。”这个欧宝无疑是东瓯人后代,汉化以后,改姓为欧。同卷吉州庐陵县下说:“王笥山,《道书福地记》云:‘此山土肥地美,宜谷避兵也。’又《天监起居注》云:‘五年,庐陵太守王希聃于高昌县仙山获龙泉光剑二口。’”萧梁天监五年(506)曾经在庐陵县获得宝剑两把,这很可能也是西迁的东瓯工匠所铸,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地区以制造精美锋利的宝剑闻名,所以《越绝书》卷十一就是《记宝剑》,此篇说:“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越国最著名的铸剑工匠是欧冶子,欧冶子的意思不过就是来自瓯越的冶炼师傅。当然,古代的专门技术都是在家族内部流传,所以欧冶子的姓氏实际也是欧冶。因为东瓯人西迁到庐陵、安福一带,所以也有欧冶氏西迁到此,不仅有宝剑传世,还诞生了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姓氏——欧阳,最著名的人物是庐陵欧阳修。欧阳就是欧冶氏汉化后的姓氏,冶字的古音是ya,和阳字的读音很近。

    欧冶氏不是到达江西以后才改写为欧阳的,因为在浙江省境内也留下了欧阳的地名,《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说:“乌程,有欧阳亭。”乌程县即今湖州市,此地还有欧阳亭。

    中国人都知道《醉翁亭记》最后说道:“庐陵欧阳修也。”庐陵和欧阳被联系在一起,庐陵是吉安市的古名,西汉就是庐陵县,其实这个庐陵正是平都王从赣北带来的地名。因为东瓯人从庐山脚下又南迁到赣中南部,所以把庐山的名字带到这一地区,改名为庐陵。

    通过《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明显看到,西汉时期,从新淦县向南直到赣县,中间只有安平、庐陵两个县,这两个县是因为平都王南迁才设置的,所以我们可以推出,在西汉之前的赣江流域中南部可能没有设县。正是因为这里原来非常荒芜,所以汉朝要把东瓯迁到这里来。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新淦县”:“陈属巴山郡。隋开皇十年废,以县属吉州。县令李子乐,以去州(县)[悬]远,请移市南村置,即今县理。”又说:“废新淦县城,按《舆地志》云:‘汉时南昌都尉

    ① (宋)乐史著、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213-2216页。

    闽越人是不是都迁到这些地方了呢?其实还有一些闽越人迁到了今江西境内。

    《水经注》卷三十九《庐江水》说:

    王彪之《庐山赋·叙》曰:“庐山,彭泽之山也……”《豫章旧志》曰:“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元法师《庐山记》曰:“殷、周之际,匡俗先生……”又按周景式曰:“庐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故《豫章记》以庐为姓,因庐以氏,周氏、远师,或托庐墓为辞,假凭庐以托称。二证既违,三情互爽。”按《山海经》创志大禹,记录远矣。故《海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成章名耳。”

    这里说江西庐山之所以叫庐山,得名于越庐君匡俗,他是东野王的儿子,东野王作为鄱阳吴芮的属下,参与了汉朝建立过程中的战争,被汉朝封在鄡阳县。鄡阳县治今鄱阳县西部的鄱阳湖中,当时是陆地。而元法师《庐山记》说匡俗先生是商周时人,又有周景式说匡俗本是“东里子”,这些都是传闻。显然东里是东野的讹误,商周时人的说法都是后人附会。郦道元说先秦的《山海经》已经说到庐江在彭泽之西注入长江,那么庐江的名字在先秦就有了,则庐山一名很可能也是先秦就有,那么庐山不得名于匡俗。其实郦道元说得非常对,庐山不是得名于越庐君匡俗,而是越庐君得名于庐山,因为是迁到庐山脚下的越人,所以封号是越庐君。

    越庐君匡俗的父亲就是吴芮的部属闽越王,上文所引《史记》说闽越王建都东冶,讹传为东野,所以东野王就是闽越王。闽越和东瓯一样,也是熟悉鄱阳湖平原情况的,所以有很多在迁徙到江淮的途中,留在了鄱阳湖平原。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支越人是秦末汉初时留在江西的,没有跟随闽越王回到福建。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淮南王刘安说:“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余干即《汉书·地理志》余汗县,治今江西余干县,当时整个信江流域只有这一个县。材料说东越人如果要攻打汉朝,先要到余干县界伐木造船,积累粮草。这里说的余干县界实际上是武夷山北麓的大片地区,当时的江西东部人烟稀少,只有鄱阳、余干、南城(治今南城县)三个县,所以东越人翻过武夷山,到余干县边境,汉朝不易察觉。从余干县向下游,顺余水(即今信江)而下,就到了鄱阳湖平原,这说明越人非常熟悉这一道路。

    《史记·河渠书》说:“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越人是东瓯,不是闽越,因为这里所说河东渠开凿是在元朔、元狩之间(约前122),此时闽越尚未内迁。其实根据原文,开凿河东渠和最后把废弃的渠地给越人中间隔了很久,所以并不能证明迁到河东的越人不是闽越,考虑到闽越人口很多,并且散布各地,还有在中原地区再次起义的,所以河东的越人很可能是闽越。

    三、平都王在赣中南部地区

    《越绝书》说东瓯王之弟夷乌将军“今为平都王”,前人不考平都王的位置,其实因为《越绝书》是东汉人所写。东瓯人还有一支迁到了东汉的平都县,《中国历史地图集》把东汉平都县治标在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①虽然平都县是东汉才有的地名,但是《越绝书》也是东汉人所撰,所以用了当时的地名,这是很正常的。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吉州安福县”有四段话说到平都县说:

    汉安成县新茨亭,属长沙国。今县六十里有安成故城存,即汉安成侯张普所理也。后汉永

    ①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52页。

    元中改安平县为平都县。吴宝鼎二年置安城郡,而县属焉。按王烈之《安城记》云,县本有二乡,汉县理西乡,张普所理之地,吴又移于东乡置郡,县亦移焉。至晋武改为安福城。

    王水在县东南百里,《舆地志》云:掣村没于龙陂,即其水也。平都县,汉时在此水口,以地险徙之,旧城犹存。

    平都县在县南一百步,按《舆地志》,前汉为安平县,属豫章。王莽改曰安宁,和帝更名平都,以属庐陵郡。吴属安成,今故县犹在。

    废安福县,按《舆地志》,汉时为安成县,本新茨,属长沙。豫章太守贾萌与安成侯张普兴兵诛王莽,普乃背约,诣莽自陈,萌遂伐普于新茨之野。新茨今在安成郡安福县是也。故县城郭门有双阙,高四丈。王孚《安城记》云张普所造也。有人撤塼而用者,虎用加害,时以为张普之灵。县今废在县东六十七里,枕王江之口。①

    校勘记认为“城”、“成”古通,《汉书》的《王子侯表》是安城,但是《地理志》是安成,《续汉书·郡国志》是安城县。第一段说安福县本来是汉代安城县的新茨亭,原来的安城县城在安福县六十里外,但是又接着说改安平县为平都县,这是因为汉代安福县境内还有一个安平县,东汉改名为平都县。第三段说平都县在县南一百步,这是从王江口迁来的平都县,因为第二段说得很清楚,安福县东南一百里王水口原来是平都县城,因为地势险峻,所以迁离。第四段说废安福县在县东六十七里王江口,其实这是平都县古城,不是安成县古城。至于六十七里是错误的,是把安城县在安福县西六十里当成平都县在安福县东六十里了。安福县的名字是晋代才有的,所以没有废安福县城。汉代安城县在安福县西六十里,《永乐大典》卷八零九二引此书都是“今县西六十里有安成故城存”。

    因为有很多瓯越人南迁到今赣中南地区,所以把瓯越的文化也传播到了这里。《太平寰宇记》之“安福县下”说:“欧宝墓,在县南七里。后汉人,居父丧,邻人格虎,投其庐中,宝以娘衣覆之,邻人问宝曰:虎岂可舍而藏之乎?后虎每月送鹿以(?)祭,时人以为孝慈通于神明。”这个欧宝无疑是东瓯人后代,汉化以后,改姓为欧。同卷吉州庐陵县下说:“王笥山,《道书福地记》云:‘此山土肥地美,宜谷避兵也。’又《天监起居注》云:‘五年,庐陵太守王希聃于高昌县仙山获龙泉光剑二口。’”萧梁天监五年(506)曾经在庐陵县获得宝剑两把,这很可能也是西迁的东瓯工匠所铸,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地区以制造精美锋利的宝剑闻名,所以《越绝书》卷十一就是《记宝剑》,此篇说:“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越国最著名的铸剑工匠是欧冶子,欧冶子的意思不过就是来自瓯越的冶炼师傅。当然,古代的专门技术都是在家族内部流传,所以欧冶子的姓氏实际也是欧冶。因为东瓯人西迁到庐陵、安福一带,所以也有欧冶氏西迁到此,不仅有宝剑传世,还诞生了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姓氏——欧阳,最著名的人物是庐陵欧阳修。欧阳就是欧冶氏汉化后的姓氏,冶字的古音是ya,和阳字的读音很近。

    欧冶氏不是到达江西以后才改写为欧阳的,因为在浙江省境内也留下了欧阳的地名,《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说:“乌程,有欧阳亭。”乌程县即今湖州市,此地还有欧阳亭。

    中国人都知道《醉翁亭记》最后说道:“庐陵欧阳修也。”庐陵和欧阳被联系在一起,庐陵是吉安市的古名,西汉就是庐陵县,其实这个庐陵正是平都王从赣北带来的地名。因为东瓯人从庐山脚下又南迁到赣中南部,所以把庐山的名字带到这一地区,改名为庐陵。

    通过《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明显看到,西汉时期,从新淦县向南直到赣县,中间只有安平、庐陵两个县,这两个县是因为平都王南迁才设置的,所以我们可以推出,在西汉之前的赣江流域中南部可能没有设县。正是因为这里原来非常荒芜,所以汉朝要把东瓯迁到这里来。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新淦县”:“陈属巴山郡。隋开皇十年废,以县属吉州。县令李子乐,以去州(县)[悬]远,请移市南村置,即今县理。”又说:“废新淦县城,按《舆地志》云:‘汉时南昌都尉

    ① (宋)乐史著、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213-2216页。

    所理之城。王莽改曰偶亭。隋开皇十年隶庐陵郡,移于今理。此城今废,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汉代的新淦县在后世新淦县北一百二十里,在今樟树市,因为在袁水、赣江交汇处而兴起。隋代改属吉州,因为离州太远,所以南迁。新淦县在汉代是豫章郡都尉所在,但是居然就在南昌县的南部,离郡治太近。而新淦县南部地域广阔的土地,我们现在考虑到赣江中部原来非常荒芜,是南迁的东瓯人开辟设县,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新淦县南部还是越人自治地区,所以豫章郡的都尉只设置在此。

    四、结论

    东瓯分布地区虽然有变化,从江淮西南部及与之毗邻的豫章郡北部又分迁赣中南部地区,但是总的看来,主要是在今天江西省境内,分布比较紧密。闽越的分布相对来说就要分散得多,江南的无锡、庐山附近、江淮之间、淮北地区、汉水流域、渤海沿岸都有分布,加上闽越留居在原地的人口,几乎遍布中国南方了。

    闽越分布广泛的原因,恐怕主要不是因为人口较多,因为即使人口再多,也可以集中安置在一些相对靠近的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闽越比东瓯强大,闽越的独立性较强。东瓯在吴楚七国之乱后杀吴王刘濞,支持汉朝,而闽越则继续收留王子子驹。东瓯主动归附汉朝,所以汉朝比较放心,集中在一起居住也不太要紧。但是闽越长期与汉朝对抗,汉朝当然要在安置闽越移民时格外小心,分散安插对于汉朝来说是最好的同化方法。即使是这样,迁到淮北圉县的闽越王子还是联合当地汉人起义。因为史料太少,我们无法得知此次起义的详细情况,可能包括很多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可能只是基础,而中央集权王朝统治的无法适应可能是主要原因。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Two Moved Ethnic Groups Dongou and Minyue in We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Zhou Yunzhong

    (History Department ofXiamen University,FujianXiamen,361005 )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ethnic groups -Dongou and Minyue-that moved to the inner land during We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in Yuejueshu, the Dongou are today resident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chieftain was relabeled as the lord of Pengze,. Meanwhile another Dongou group moved southward to Ji"an. The settlement of Minyue are more dispersed; the region of their immigration includes south of Wuxi,Lushan mountain, the land between the Huaihe river and the Yangzi river, the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district, the Hanshui river bas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so on. This paper claim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settlement between Dongou and Mingyue was the result of their distinguished attitudes toward the Han Dynasty.

    [Key words]Eastern Ou;Minyue;Yuejueshu;Pengze;Pingdou King

    相关热词搜索: 西汉 研究 闽越内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