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女儿想在比利时开中餐馆

    时间:2021-01-14 07:58: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掐指算来,女儿刘婷去比利时读书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里,她除了个儿窜高了一截,练就了一口叽里咕噜的荷兰语,性情、观念各方面也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变化让我们欣慰,有些变化却又让我们心疼——在眼下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惟一的女儿在她成长的关键时期只身一人远赴异国求学,究竟有没有必要?值不值?我和她妈妈对此没少讨论过,据说,这也是时下许多家长都很关心的话题。

    1

    女儿是2000年1月出去的,她当时的身份是高考落榜生,在家里闭门不出已经小半年了——眼看着一块儿玩的几个伙伴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女儿的失落和尴尬浓烈如雾化解不开,人前总也抬不起头来。忽然有一天,我们的邻居、另一位落榜生小芮的妈妈来到我家,说,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出国呢?听说国外的大学挺好上的,况且回国后还挺吃香的。她的话像一道闪电,把小婷那颗抑郁灰暗的心瞬间照亮了。“走出去,前面是个天”,外面的世界或许更精彩,何必苦闯那独木桥!我的女儿半年来第一次有了笑模样。她一直是个好孩子,除了学习不好,几乎没什么让父母头疼的毛病。看着女儿激情饱满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和她妈妈尽管有许多顾虑也很不舍,但还是投了赞成票。与女儿一起出去的,还有小芮等另外4名高考落榜生。这五个孩子是通过一家靠得住的私人机构给办过去的。或许是憋屈得太久了,几个孩子商量好了,什么时尚什么有前途就学什么,于是就都学经济。哪个学校牌子硬就上哪个,于是就去了比利时根特市的根特大学,因为听说那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在欧洲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们几个家长在首都机场送孩子的情景,大人们个个泪眼婆娑,孩子们却意气风发的,像赴一场盛宴。

    像所有的小留学生一样,开始的两年,女儿主攻语言。在比利时,60%的人讲荷兰语,30%的人讲法语,10%的人讲德语。女儿选择了主攻弗拉芒语,也就是荷兰语。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语言,她倒也学得津津有味。头两个暑假回来,都有说有笑的。其间我出差去欧洲,顺便去比利时看了一次女儿。那天是下午,不知为什么下那么大雨,天与地都灰蒙蒙一片,周围是我不熟悉的面孔与陌生坚硬的语音,我突然好茫然,想一想女儿孤身一人,没有亲人、寥寥几个朋友,年轻轻的她该如何度日?巴士到校门口了,女儿撑着小伞形单影只地候着我,很惊喜的样子。她领我参观完校园,就把我带到她租的小房子里,忙着给我沏咖啡。不经意的,我在女儿的小小书桌的书堆里,看见了一本粉黄色的小笔记本,随便一翻,我呆住了,这原来是女儿的小账本,每日开销事无巨细全都记录在案,甚至包括每天的汽车费与电话费。我鼻子一酸,想到女儿在国内时是何等的大手大脚大大咧咧,她一度的口头禅是“君子坦荡荡,花钱无计量”,没想到独立生活一年竟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女儿看见我在浏览她的账本,一把夺了过去,满不在乎地说:“老爸别激动。每一个在外留学的人,大约旁的没学会,先明白如何锱铢必较。”那一刻,我明显地感到女儿长大了。

    两年以后,女儿正式学习专业,她的笑声少了,眉头皱了,感到太难了,跟不上。她抱怨说,别说老师用荷兰语或法语讲,哪怕是用汉语讲,也未必听得明白。几个孩子再仔细一打听,敢情这根特大学一百多年来,就没毕业过几个中国留学生,像他们这种原本底子就不太好的学生,在那里更是活受罪。当新鲜感如流星般纷纷陨落以后,孩子们觉得有必要为自己当初的轻率买单了。其中的一个学生认为再学下去实在如同嚼蜡,就跟大伙儿道声拜拜,打道回府了。我们邻居的女儿小芮和另一名男生则另辟蹊径,分别与当地的华裔比利时人结婚了,他们很轻易地拿到了绿卡,三年后就可入人家的国籍。小芮还在当地盘下了一个外卖店,跟老公一起卖快餐,小日子倒也过得有声有色。五个孩子里,选择继续求学的只剩下我女儿和另一个同学庄洋了,庄洋却又忍受不了荷兰语的发音,半截道改学英语——在比利时学英语,费用比在英美国家高得多,可没办法,毕竟中国孩子在国内时英语多少有点儿底,学起来比荷兰语、德语之类的要容易得多,只可怜她的老爹老娘得多备些银两。这么一来,我的女儿刘婷就成了5个孩子中,惟一一个未改初衷继续攻读经济的学子。她之所以坚守下来,除了要强的天性,也是受到了一些刺激。那段日子,女儿在网上频频看见“留学垃圾”之类的字眼儿,她想争口气。

    不过根特大学之于她,实在有些高山仰止,她于是主动退出,自己又就近找了一家普通高校学习,读大专,然而还是难,学起来还是很吃力,她一直苦撑着,心情免不了有些悒郁。第三年、第四年暑假回来,我们明显地感到女儿的话少了,她其实应该是有很多话儿要对我们说的,可她选择了沉默,人仿佛变得有城府了,不爽甚或压抑,都自个儿扛着。我和她妈妈看了,很心疼。

    2

    有朋友问我,如果从教育投入 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把孩子送出国门究竟值不值?若拿这个问题问我爱人,她会自始至终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值,没必要。”我最初认为还是值得的,可慢慢地,向我爱人靠齐了,也觉得不是很有必要了。当然,作为父母,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效益问题。

    在投入上,跟许多别的父母相比,我们已经很知足很欣慰了。这5年来我们仅仅在孩子身上花了一笔钱,就是刚把女儿办出去时花的中介费和学杂费等,统共13-14万元人民币左右。之后,懂事的女儿就没再跟我们要1分钱,她全靠自己勤工俭学来维持各种费用。她做的是周末工,每周五至周日晚上出去,送外卖,端盘子,教当地华裔人家的孩子学汉语,等等,1周倒也能挣上120欧元左右,1个月下来可获500欧元。在比利时,高校的学费并不贵,1年也就400欧元左右,跟国内差不多。贵就贵在生活费上了,以我女儿为例,她在校外租了1间9平米左右的房子(为什么不住校内?因校内的房租更高),1个月租金就200欧元,在吃上少说也得100欧元。她每个月打工挣的钱,刨去这些必要的开支,还小有盈余。所以说,在钱上,女儿并没让我们伤脑子。而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女儿差不多同时送去英国读书,说仅高二、高三两年,那孩子就花去了100多万。当然了,这个朋友也确实有钱不太在乎,想一想若换上我们这样的人家,孩子恐怕早就给拉回来了。我暗自庆幸自己的女儿懂事,吃苦耐劳。我私下里打听了一下,像我女儿这样不跟家里要1分钱的学生,不多。一般算来,1个孩子在国外(尤其是欧洲)4、5年攻读下来,家里怎么也得付出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一般的中国家庭,谁能担负这个数目呢!所以,听说2000年左右出去的那拨小留学生,70%左右都先后回来了。

    在孩子母亲看来,这五年里失去最多的,是母女欢聚尽享天伦之乐的时间。是啊,毕竟现在都是一个孩子,谁能做到不牵肠挂肚恩爱有加呢。孩子刚离开那两年,她母亲常常因为思念而夜不能寐,她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边说“没必要出去,没必要啊!”实在想女儿了,她操起电话就打国际长途,通常500元的卡,几天就花光。越洋电话费因此成了家庭一笔不小的开支。直到去年暑假,女儿回来了,给我们装上了宽带,开通了MSN,配上了小小摄像头,我们的通讯费才算降了下来。

    关于值与不值,我和孩子的母亲还从另外几方面做了一番比较:

    女儿如果在国内,早就大学毕业了。哪怕当初考个大专,专接本也毕业了。可现在呢,还继续在国外普通高校里苦撑着。

    女儿如果在国内读书,她会生活得很滋润很快乐,毕竟这是她熟悉的环境,交友、游玩等等都会很尽兴。可现在呢,她并不能真正融入国外的主流生活里。由于文化、传统等诸多差异,她们很难真正走入人家的心里,想交上朋友就更难了。女儿与她的异国同学之间,也就是打打球玩玩儿的关系,所以孤独感甚至自卑感常常驱之不散。

    女儿如果在国内在我们身边,以我们的阅历和社会关系,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帮她一把,有时候或许不过是一句话,可能就可以帮她省掉一大堆麻烦。可是在国外,事无巨细,一切全得靠她自己,压力无人分担。

    这么一比较,我们不能不怀疑当初的抉择了。

    3

    本来今年女儿就应该大专毕业了,可她还想再续读一年。欧洲就这点好,学位随时保留——只要你第一年级读下来了,后面你想读几年就读几年,没人干涉你。我知道女儿之所以缓一年毕业,主要是因为她还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她还在犹豫。去年冬天我去看她时,父女俩很认真地谈了这个问题。女儿说,摆在她眼前的路主要有三条。其一,是毕业后能够被比利时当地的一家公司聘用,她先回国,然后再以劳务输出的方式返回比利时工作;其二,是回国,应聘去一家驻华的比利时或荷兰公司工作——跟国内学生相比,她专业的优势不敢说,语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三,是在比利时开餐馆。

    三者之中,开餐馆是女儿最喜欢的。这也许或多或少受她那位在比利时结婚、开外卖店的同学小芮的影响——女儿先前为找一份工也是费尽周折,后来她就一直在小芮的店里打工。女儿像个精明的小买卖人似的,眨巴着大眼睛耐心地给我算了一笔账,说在比利时3万欧元就可以盘下一个外卖店,期限是3年。如果经营得当,1个月的营业额可达1万欧元,去除成本5000欧元,再刨去税和各种挑费,1个月纯利润有3000欧元左右,这么一来,1年也就可以把本儿捞回来了。3年下来,可以筹集一小笔钱,然后她就可以开自己理想中的中餐馆了。在比利时,还真没有什么像模像样的中餐馆呢,所以这里面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可观的。女儿越说越来劲儿,眸子里闪烁着光芒,还说自己今年寒假回国,要好好地跟高级厨师学两手。看着她运筹帷幄的小样儿,我心里很是欣慰。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国内的一些独生子女,有的都24、25岁了,还依旧像娇宝宝似的躺在父母的臂弯下乘凉,我不由得欣赏起女儿的那份冷静、理智及很强的生活能力。看来,走出去,也不是毫无价值的。

    以前的选择值还是不值,不多想了。眼下女儿正走在她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这个做父亲的却不能给她太多的指引。我只是告诉她,“丫头,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放开了,踏踏实实地去做,无论你如何选择,老爸都支持你。”看,我这个当爹的,还算开明吧。

    相关热词搜索: 比利时 餐馆 女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