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丝绸之路上的书写者

    时间:2021-02-23 07:55: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敦煌心象

    ——序《李成敦煌风光摄影作品》

    许多到过敦煌的外地朋友对我说:“那里太伟大、太崇高了,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净化,真不想再回来。”我相信,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进入敦煌,你一次次地被随处可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造化所震撼,你的想象力和语言都变得极其脆弱,你只能心潮澎湃地感受:敦,大也;煌,盛也。你的灵魂只能倾听、沐浴、充实。西部有一句朴实但不同凡响的俗语:“活了3000年不死,死了3000年不倒,倒了3000年不烂,这就是9000年的胡杨树。”经历了9000年沧桑岁月的胡杨树还是胡杨树,它没有像只活了百年的古树成“精”。如果你是一棵胡杨树,伫立在瀚海大漠中,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守望雅丹地貌鬼斧神工的奇崛,默对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的执着,顶礼膜拜莫高窟艺术世界的浩瀚,或倾听白马塔、月牙泉、渥洼池的美丽传说,这样过9000年,再过9000年,你的灵魂也不会感到孤寂。

    敦煌是中国古代西域的门户,她以博大沉雄的气度和开放自信的胸怀包容一切,创造一切,这使敦煌文化艺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选择敦煌作为会流地并非偶然,乃是缘。敦煌能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艺术脱胎换骨,并赋予新的、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莫高窟的开窟之祖乐僔之所以产生创造的灵感和激情,是因为他受到敦煌自然风光——三危佛光的启悟,而莫高窟的创造历史延续千年,难道不是敦煌的灵地给人以超绝的智慧和执着的信念吗?

    当看到李成寄来他拍摄的几百幅敦煌风光摄影作品时,我虔敬地读,激动地读。我又超越了一回。李成是敦煌人,在敦煌文化的沐浴中做人、做事、搞艺术。他不但用镜头,更是用心、用情、用智慧去触摸古关、古城。由于工作的便利和他个人的热情,他曾多次到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莫高窟等地感悟,可以说,这些全面、真实、艺术地反映敦煌风光的作品,源自于他对敦煌的深情,以及真知、真觉、真感,皆李成眼中之象、心中之象。

    我想,品读这些敦煌风光摄影作品的朋友与我一样,都会由衷地感谢李成做的这件善事。

    2000年7月19日

    以自己的艺术方式朝圣敦煌

    10年前,我任教兰州师专中文系,在由美术系举办的师生画展中看到一幅大写意人物画,被那西北“花儿”般的狂野率性和绵绵韵味吸引,在画作前驻足许久。后来与作者阎莉偶然相识,发现我们居然是邻居,她不但画画,还剪纸。我谈了对她画作的感受。她如同羞涩的猫,不自在地说:“梦彤画得要比我好。”

    我迷茫。她进一步解释,说王梦彤是她爱人,现为徐州画院专职画家。

    我首次知道在灿若星河的艺术园林中有这么一位年轻画家。

    其后,陆陆续续,我读了王梦彤不同时期的作品,感受到他喷薄欲出的艺术生机和深沉大气的文化魅力。

    早期画,1999年创作的《岁月留痕》和《天籁》,还有一些零星小品,感觉是与很多画家一样,像精神饱满的小公马,徜徉在辽阔丰美的艺术大草原,左顾右盼,胃口极好,看见啥草都想吃一口。他们信心十足,不拘一格,争着抢着呈现自己的状态。可是,无论主观愿望如何,作品透露出的信息却是迷茫和犹豫。王梦彤的迷茫,不在技法,而在于如何处理思想上的沉重包袱,如何表现陇东高原的黄土地及其映象。生活在西北高原的人,对黄土地既恨又爱,恨它圣徒般的默默忍受,爱它教主般的宽厚仁慈;恨它无动于衷的寡淡,爱它无牵无挂的博大。这些复杂情愫沁入世世代代高原人的骨子里,内化为一种禀性,外显为陇东方言、民歌、习俗、饮食等,也在王梦彤《融冬》、《守望》、《朗日留云》、《朗日流云》等画作中若隐若现。尤其是2000年创作的《朗日留云》,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狂躁、彷徨和痉挛。陇东高原是史前文化的孕育地,又是周秦文化的摇篮和繁衍地,更是峥嵘岁月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激烈碰撞地和沟通交融地。陇东高原地理环境特殊,任何文化,无论如何激烈、如何张扬,到这里都像几百万年前的黄土那样沉淀下来。黄帝问道,在崆峒山就止步;不窋西行,到庆阳就扎根。生机勃勃的丝绸之路绵延近2000年,也只是从陇东穿插而过,并没有将陇东文化圈撕开一个裂口。王梦彤作为出生、求学、探索、工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思想剧烈变迁时期的年轻画家,传统文化、古老情感、商品经济、环境污染、价值观错位乃至五花八门、纷至沓来的美术思潮和流变,等等,形成黄河壶口瀑布那样迅猛强劲的重磅冲荡力,轰轰隆隆地冲向其内心。他一方面像河水努力摆脱河岸那样焦灼地挣扎,试图将陇东的贫瘠、封闭、保守等惰性印象彻底洗清;另一方面,又像盘古那样,抡起斧头,开拓自己的精神家园。王梦彤生在静宁,学在西安,游历徐州、江南,这种纠结状态反映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如《兄弟》、《七彩滑轮》、《青春舞台》、《铁人王进喜》等。

    有些画家很难突破这类颈瓶,原地踏步,徘徊不前,或在无聊中消磨时日,或沦为画商、画奴、画匠,或者干脆改弦易辙,做稻粱谋。画家离开画,随波逐流,随遇而安,随行就市,没有什么不好。王梦彤的创作走向何处,并不构成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扣人心弦的悬念。

    这个阶段,王梦彤从徐州画院调入甘肃画院。我隐约感觉到,这是义无反顾的回归,是大智大勇的直面相对。我们曾有过几次小聚,都泛泛的,不够深入。

    2012年,甘肃省实施“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创作工程”。王梦彤参加,专门到敦煌体验生活。回来后,几次对我说,有很多想法,想读书。期间,我也看了他的《朝圣·敦煌日记》。2012年12月28日,甘肃画院在甘肃美术馆举办“朝圣敦煌2012莫高窟·观摩汇报展”,我被这些“朝圣者”整体呈现的艺术状态所震撼。可以说,他们这一步迈得非常扎实,令人鼓舞。我所熟悉的画家们都有了新的面貌。而王梦彤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尤其令人吃惊。他成功地完成了艺术穿越,他走到洞口,看见了亮光。尽管大多数作品意临敦煌壁画,但构图、笔意、情调、气象都让人刮目相看。曾经笼罩心头的犹疑、苦闷、彷徨等灰色情绪一扫而空,呈现在画面中的,完全是单纯、自信、从容、洒脱、饱满。

    我欣喜地对阎莉说:“现在,王梦彤确实比你画得好多了。”

    “乐莫乐兮新相知。”我真正认识了王梦彤。漫漫求索中,梦彤与艺术没有擦肩而过;茫茫人海中,我与梦彤没有擦肩而过。

    回望这10多年,我们淡然往来,各行其道,2012年即将结束,作为朋友的王梦彤以其艺术魅力给了美术界以巨大惊喜。我们交流时,梦彤多次谈到想沉下心来多读些书,多创作一些作品。这昭示,梦彤的探索还在继续。我相信,他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他的朝圣之旅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绚丽。

    我在一篇文章谈到自己存在状态时说:“我非常清楚,自己就像西部大地上的红柳、骆驼刺、甘草之类植物,为了生存,必须把根深深地扎在地层中,否则,就会渴死,或被大风吹跑,迷失。”

    现在,也送给梦彤,共勉。

    2012年12月30日初稿

    2013年11月14日再稿

    跋涉,在英雄的土地

    ——徐永盛散文集《梦里水乡》随感

    多年来,我以写作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有时候,却突发奇想,想创作巨幅油画,想拍摄气贯长虹的电影,想到深山老林中慢慢体味自然的韵味。最近几年,“非分之想”具体了:想拍摄一部MV,以赵小钧作曲的《莲花》为主题音乐,让一位腿部残疾、面带微笑的少女虔诚地在腾格里沙漠中跋涉。这些形象和音乐常常在脑海里徘徊。在这个理应现实的年龄,我为何会产生这些想法?或许是西部文化人对生存、对创作、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一种潜在反映,一种难以言表的深度焦虑,一种对故土爱之深、恨之切的守望。

    近期,读了武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徐永盛抒情散文集《梦里水乡》,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2008年初夏,我与永盛偶然认识。通常情况下,这种相逢就永远定格在历史中。我是一介文人,与他们没有业务上的必然联系。两个月后,我与陕西省书画家郭钧西老兄正在闲聊,他打电话过来。当时,已经夜半,下着大雨。我问他住在哪里。他说了宾馆名字,距我们不远。我说你过来,聊天吧。他说已经洗完澡了。我说那有什么关系。

    不大工夫,永盛就到了。他光脚穿皮鞋。我笑说你待朋友真心实意,但这样到底不雅观。就到楼下买了一双袜子,让他穿上,然后开聊。

    这个不值得一提的偶发事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以后就不断互通信息。2010年夏天,我到武威地区考察文化遗址,知道他公务繁忙,就没打扰,赴民勤前才告知。放下电话不到一刻钟,他就和朋友驾车疾驰而来。问清楚我的考察目的,二话没说,坚持要送我到民勤。他还邀请一位漂亮女士同行。路上,永盛一边忙着给我介绍民勤古长城和青土湖,一边用武威话同女士斗嘴,像两小无猜的孩童。武威话我能听懂一些,但他语速一快,我就迷茫了。路过黄羊河水库,下车拍照时我对永盛说:“进沙漠很幸苦,你邀请女士凑什么热闹?”

    永盛哈哈大笑:“那是我老婆!”

    “那你怎么不介绍?”我问。

    他理直气壮说:“还作家呢,连这都看不出来!”

    于是,大家都轻松了。

    根据我的经验,衡量一个人,有三个标准:其一是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其二是如何对待妻子、孩子;其三是如何对待朋友。近些年,报端、坊间常见亲人失和、夫妻反目、多年朋友因鸡毛蒜皮的事恶语相加之类不美事件。每次听闻,我都莫名难受。我总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类基本的情感应该不会褪色。

    民勤之行,与永盛及其妻相处大半天,考察完红沙梁乡三角城、连城、青土湖,他们又陪我到古浪,聊到半夜,才返回武威。永盛与他的妻子谈笑,像两小无猜的稚气伙伴,像牛郎、织女七夕甜蜜相会,像一对边嬉闹边在烽火台下吃草的小黄羊,真情实意,融洽和谐。

    永盛能够让他的妻子如此死心塌地相伴相随,完全是他的人格魅力。这位喝祁连山雪水长大的哥们儿,古道热肠,耿直大气。多年来,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冰雪融水赋予他的秉性和情怀始终没变。他对待父母兄弟、妻子孩子、亲戚朋友,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自然之心、真诚之心。对待事业,同样如此。他制作新闻片、专题纪录片都很投入,很认真,从来不敷衍,在甘肃电视行业有很好的口碑。他出版过《武威广播电视志》、《广播电视管理简论》、《武威旅游》等多部作品,获过不少省内外的专业奖项和荣誉。与他交往中,常常忘了这些“功绩”。他为人处事如此执着,如此洒脱,有这些成绩自然而然。没有,才奇怪呢。

    今年10月初的一个傍晚,永盛来电话,说有重要事情相谈。我们相约在昆仑宾馆见面。他拿出一沓厚厚的文稿,说正在出版散文集,要我写序言。

    我欣然答应。这同与他交往一样,轻松,愉快,无遮拦。可是,交情归交情,回家路上,我担心永盛如同刚刚学会扶犁耕地的青年农民,驾驭文字笨拙,让我无话可说。他毕竟依靠影视语言行世。没想到,展卷阅读,竟被他散文集中的章节标题吸引,如《奔跑,在英雄的山脉》、《梦莹冷龙岭》、《青土湖畔的小脚老太》、《醉遇罗什》、《八月走西口》、《我从石羊河走来》等。细读全文,几乎每一个文字都是这位北方汉子的“侠骨柔情”,质朴,生动,有内涵,有韵味,极富地域特色。

    掩卷沉思,我觉得这部散文集有三个鲜明特点。

    第一,作者笔触所及,不管古尔狼洼、冷龙岭、石羊河、青土湖,还是芦苇花、黄羊、古城等,都是西部特有的文化符号。它们就像当地独特地理、气候、土壤等元素共同滋养的植物、动物一样,都是这个区域的精灵。永盛生于斯,长于斯,后来又从事文化传媒工作,在古凉州大地上常年累月地漫游,对历史掌故、风俗人情了然于心,且酝酿、发酵成为如烈性酒那样纯粹的情感,喷薄而出。例如,长篇大论式的《青土湖畔的小脚老太》,如歌如泣,写“老太”人生际遇,写青土湖变迁,写出了沙漠边缘人群的百年历史。古人论中国诗歌意境,常言“境生于象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为文何尝不是如此?永盛笔下很多物象,看似不经意,若顺其根系追索下去,则可延伸到遥远的古老岁月中,这是真正的“韵外之致”、地道的“味外之旨”。它们才是文章的灵魂。前不久,听了一位明星式文化学者关于西部文化的演讲,优美,煽情,当时被感染。后来回味,却觉得很空洞,华而不实。相比之下,永盛这些没有刻意雕饰的文字,确如西部大地顽强生长的草籽,粒粒饱满。

    第二,文章志虑忠纯,格调崇高。永盛的文章,写给父亲,写给月饼,写给戈多,写给白云彩,写给年俗,写给老院子和母亲……不管抒情对象是什么,他都表达着一种正统的人类基本情感,追忆像恬静黄昏般美丽的温馨,赞美崇高的理想和志趣。他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语言,但这些审美旨趣始终洋溢在字里行间。这与时下以审丑为美、一味追求刺激、猎奇搞怪的恶俗现象拉开了距离,从而显示出不落俗套的孤傲,显示了一种精神品格与人生高度。

    第三,作者无意为家乡代言,文章却偶然天成。永盛写作,不为稻梁,不为名利,完全基于一种“当春乃发生”般的原动力。他有了冲动,有了念想,有了思考,有了伤感,有了难以言传的情愫,有了欲罢不能的牵挂,就想通过文字抒发,想追忆,想宣泄。他有真情,直抒胸臆,表达梦想,即便实现不了,也不屈不挠,一直向前跋涉。

    作为同在西部天空下生活的文化人,我觉得自己对永盛理解得很透彻。他本质上是在巨大的历史反差和巨大的文明失落中游走的行吟诗人。曾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文化中心的凉州(永盛昵称“日不落帝国”),在漫长历史中有过何等的繁荣与辉煌!皇娘娘台、雷台汉墓、鸠摩罗什塔、西凉乐、凉州词……这些文化符号没有一个是弱的。要说清中国历史,怎么也绕不开凉州。少了凉州,就像壮汉被抽了筋。“安史之乱”之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凉州文明也摆脱不了失落的命运。今昔对比,难免产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凉。这种悲凉深刻地镌刻在西部大地千千万万生生不息的人们的血脉中,沉淀为西部人的底气,血性、刚烈、柔情、浪漫。这种人文精神不因为贫穷、荒凉而被边缘化或丧失,相反,它像戈壁沙滩上的红柳、骆驼刺一样,在心灵中扎根更深,更远。诗人、作家、艺术家要表达的,也正是这种美丽品格,而不是丑化母邦,或嘲笑西部人在困境中艰难跋涉的姿态。甘肃有句土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被西部大地滋养,对家乡应该怀有真挚的、绝对的爱和感恩,进而升华为对待人生、对待文字的一种情感。梵高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食土豆者》、《塞纳河滨》、《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这样美丽哀伤的作品,每次品读,都令人动容。那是多么深沉的爱啊!他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痛苦到极点时,梵高宁愿割掉自己的耳朵也不会伤害他人。西部大地需要梵高这样的人,不管他是艺术家还是种植土豆的农民。

    我相信,永盛对母邦大地、对社会人生,也具有这种情怀,因此,他的文字才没有牢骚、抱怨、晦涩、诅咒、暴戾等阴暗的气息。他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

    永盛以笔为马,在茫茫历史长河中艰难跋涉。他无意苦争春,却道出了古凉州大地上执着守望着的生灵的内心伤痛与希冀,于是,他成了家乡文化精神的代言人。永盛写作这些文章时或许没那么想过,但他的确做到了。

    仅此一点,这部散文集的价值就足以称道。毫不夸张地说,永盛在河西走廊东端,在祁连山与腾格里沙漠之间的人文绿色屏障中增添了一棵胡杨树。

    感谢他的用情,感谢他的用心。

    2013年深秋于兰州

    上世纪90年代,我热衷于文学创作,因缘时会,涉猎敦煌题材,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多年。回想往事,我觉得自己当年像刚学游泳的人,不知深浅,冒然跳进敦煌文化大海,扑腾挣扎无数次,到现在,充其量才能做到不呛水。为什么?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知识面太广。就好比看到半截芦苇在风中摇曳,煞是好看,走近了,才看清它的生存环境,碱土、蚊蚋、水源,等等。若要寻根搜索,则要穿越到很深、很远的地方——芦苇又名“满地窜”,我曾在小说中构思,让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从汉朝时的楼兰钻入地面,从唐朝时的敦煌露出脑袋。这就是我对敦煌文化的感受。想要写清楚一段历史、一个人,甚至一件服装上的纹饰,都要做大量功课。好比挖矿冶炼。好在我喜欢这个艰苦但却非常陶醉的过程,我心甘情愿花很多时间在学术上下工夫,以便进入创作状态时能够比较自由地发挥。

    与其说这是我创作的路子,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向文学致敬的虔诚姿态。

    多年来,我就像“满地窜”,只潜心于自己的探索,很少关注同行。文友李茂锦兄多年前就笔耕敦煌,我们就像来自不同方向的商队,匆匆相遇,又匆匆离开,没有太多实际交流。但他的信息常常能听到,主要是工作变化情况。无论怎样变,都始终坚持写作。至于怎么写,写了些什么,不得而知。

    清明刚过,李茂锦兄发来短篇小说集《敦煌故事》书稿,说准备近期出版,让我看看,写些感想。我精神为之一振。

    能够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写作,其中甘苦滋味,感同身受。

    李茂锦兄是地地道道的敦煌人,对故土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深沉的爱恋。他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数十年来坚持创作敦煌诗词、散文,著述颇丰。近年来又侧重敦煌传奇小说创作,且取得可喜收获。《敦煌故事》是敦煌文学园地的一枚新枝,发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文化春天,正逢其时。这是敦煌本土作家第一部传奇短篇小说集,真是难能可贵。全书以敦煌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古今传说和现实生活为素材,通过作者的提炼和升华,犹如一道道原汁原味的敦煌文学套餐,散发着悠悠乡土气息,展现在读者面前。

    《敦煌故事》以作者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讲述敦煌故事,传递敦煌声音,展示敦煌风采,弘扬真善美,既有新闻的真实,又有文学的升华,全书分“传奇篇”和“小说篇”两辑,收录敦煌题材传奇故事30篇、风情小说21篇。“传奇篇”中的《莫高窟传奇》将莫高窟得名由来通过三个传说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唐僧取经敦煌传奇》将唐僧当年取经入阳关、留敦煌、游莫高的民间传说激情演绎,填补了一段唐僧西游与敦煌结缘的逸闻轶事。《敦煌三杰女传奇》将民间口口相传的张氏、李氏、王氏三杰女的传奇故事自然还原,再现了敦煌妇女的高风亮节。“小说篇”中的《敦煌轶事》通过驱赶洋毛子、保卫莫高窟、迁坟让佛地三个故事,表现了敦煌人民保护文物的朴素情怀。另外,《沙山之子》、《儿童团长》、《家风》、《敦煌的哥的故事》、《引哈济党》、《文化志愿者》、《黑狐》诸篇,反映了敦煌人民淳朴的乡土民情、文明风尚和飞天儿女保护生态、绵延文脉的赤子情怀;而《南湖高老庄》、《榆树泉》、《玉门关》、《鸣山大枣》、《香水梨》诸篇,又富于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如果没有浸染本土文化多年的经历,最多只能写到皮毛,很难触及筋骨、心灵。

    如果说《敦煌故事》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很正常;值得肯定的是作家的独到探索。面对任何文学作品,要细挑,都能挑出毛病,而那些毛病正是所有文学创作者要努力克服的;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可取之处,那正是代表了文学创作人士的成功之处。作家在探索中艰难迈进,即便一小步,也值得庆贺。丝路飞花雨,阳关唱新声。作为文友和读者,我祝愿《敦煌故事》早日面世。希望作者不断从敦煌文化沃土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多出新作。

    2015年4月10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丝绸之路 书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