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马金莲用敬畏演绎生命的珍贵与苦难的坚硬

    时间:2021-02-27 07:57: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汤天勇一九七九年生,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写作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论文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戏曲艺术》等刊,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马金莲回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十月》《花城》《清明》等刊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刊选载并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父亲的雪》《碎媳妇》《长河》《一九八七年的浆水和酸菜》《绣鸳鸯》《难肠》,长篇小说《马兰花开》《数星星的孩子》。获《小说选刊》《民族文学》等各种年度奖,《飞天》十年奖、郁达夫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第十一届骏马奖等。

    汤天勇:从有关文章获悉,你是从二〇〇〇年开始创作的,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新世纪作家。到今天也有近十八个年头了,能够简单地回顾下自己的小说写作历程吗?

    馬金莲:我二〇〇〇年开始文学创作。那时候我十八岁,在固原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念书。那时候是石舒清老师发作品最旺盛的时期,他每发表一篇,我就从阅览室里借阅一篇,真是喜欢石舒清老师文字的感觉,常常舍不得一口气读完,觉得在面对的是一道美食,需要慢慢地慢慢地品,慢慢地回味。正是那时候,我拿起笔开始学着写作了。开始尝试的是诗歌和短篇小说。这时候我不得不提及西海固作家和西海固文学。作为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我觉得自己生在西海固是很不幸的,小时候每天翻过一座很大的山去念书,还要忍受饥渴和寒冷,后来好几次都差点失学。我生活的环境里,很多和我同龄的女孩子都没能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和外界比,西海固的孩子一开始就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是,作为一个拿起笔写作的人,我觉得在西海固,好像又是幸运的,因为苦难过早磨砺了我的心,让我看到了太多的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和很多的苦难的人生和故事;而且,西海固的文学氛围是很好的,当我像一棵小草一样钻出地面开始成长的时候,我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就是西海固的文学刊物和西海固作家。

    二〇〇一年,我的第一篇小小说《夙愿》,第一次投稿,就被《六盘山》采用。二〇〇三年我从师范毕业后来到乡下,开始为生计奔波,文学渐渐地成为一个在心底里埋藏的梦。二〇〇四年底我结婚了,在一个山村里的大家庭里生活了三年。那时我一年也就发表一两篇短篇。每当来了样刊,丈夫替我拿回来,悄悄丢在炕上,除了他没有人知道我这个农家小媳妇除了和所有的小媳妇一样在孝敬公婆、做饭洗衣、割苜蓿割麦子挖洋芋的同时,还在坚持着写作。那段日子手头几乎没书可读,曾经把一本《新华字典》翻来覆去看得卷边发毛,很少有时间写作。二〇〇五年,在《黄河文学》编辑闻玉霞老师的鼓励下,我又拿起了笔,之后小说在《黄河文学》发表。二〇〇六年,单永珍老师把我推荐给《回族文学》,当时我在西吉乡下生活,在《回族文学》编辑的鼓励下不久,小说《掌灯猴》在《回族文学》发表,并被《小说月报》选载。接着在回族作家之窗发了小辑。之后经石舒清老师的推介,小说《墨斗》在《十月》发表。同年六月,《黄河文学》举行首届签约作家活动,我作为当时身在固原的唯一一个入选者参加签约仪式。郭文斌老师几次强调我一定要参加活动。得知我是头一次去银川,闻玉霞老师在办公室里一直等我,路上车坏了,等我赶到已经是晚上八点,闻老师饭也没吃还在等我。他们对我的帮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二〇〇七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雇佣乡村教师考取了正式教师,两个月后又考取了公务员。拿到第一笔工资,我就买了台笔记本电脑,结束了艰难的手写历史。工作环境的变化,开阔了眼界,心态也在发生变化,自此,创作变得顺利起来。至今已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

    在坚持创作中短篇小说的同时,我与朋友合作改编了电影剧本《清水里的刀子》,作品取自石舒清老师的同名小说,该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这是我首次接触剧本,觉得陌生,但也新奇,就尝试了一下。在保持原作品韵味的基础上,该剧本拓展了故事,在情节上加强了戏剧的冲突,时间、地点也比较集中。通过这次尝试,我在使用语言描写富有影视感场面的能力方面有了提高。令人欣喜的是,年末,这个剧本获得了剧本奖。二。一六年根据这个剧本拍摄的影片连续获得好几个奖项。

    汤天勇:听这么一介绍,你写作还真是拼了,同时作品已经呈现井喷状态,不断地被转载被译介,更能证明作品已经获得读者和学界的接受与认同。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走上创作之路,有偶然,也有自小的立志与梦想。众所周知,鲁迅弃医从文是启蒙立人,改造国民性。我也看了一些成名作家陈述写作目的非常纯粹,甚至非常功利,就是为了生活,比如进城、提干、农转非等。这里涉及的就是“为什么写作”的问题,也即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马金莲: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十八岁,在成人和孩子的交接点上,那时候很单纯,还是在校学生,所以对很多事情的认识都没有成年人的世故与势利,只是喜欢吧。当时师范生活清闲,课业轻松,为了排遣时间中的无聊,就糊里糊涂开始写作了,真的写起来之后,却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就再也放不下了。

    汤天勇:有评论家却把你看作八。后文学队伍中的“异类”,你认同么?

    马金莲:认同。之所以说另类,是因为我的作品呈现出和大家不一样的面目吧。这和我经历的生活有关系。小时候出生在西海固的深山沟里,从有记忆起,就开始为生存而奔波,小小年纪背着书包翻山越岭去念书,饱受饥渴考验,后来为了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倍受熬煎;文学对于我来说,是挚爱,是一辈子不会后悔的选择,更是我排遣内心忧伤和委屈的出口。尤其被生活逼到像尘埃一样低微的时候,我忍受着生活里的艰辛,却怀抱着一个乐观而丰足的内心世界,那就是对文字的构想和执着。文学让我的内心变得饱满,让暗淡的人生有了走下去的希望。如果说,有的人把文学看作酒足饭饱之余的消遣,我不是,我一直敬畏着文学,喜爱而敬畏,当作生命里珍贵的东西在珍惜,我把自己经历的艰辛、乡亲们生存的苦难、这片土地上生命的演绎,都写进了文字里,真实而丰富的生活阅历,让我的作品真实、朴素,具备着最底层的气质。也许这都是造成被归入另类的原因吧。

    相关热词搜索: 敬畏 坚硬 苦难 珍贵 演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