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现状与出路

    时间:2021-03-05 08:01: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个体职业化成为现实但受到冲击,专业化初见效果但程度不高、专家化目标远大但道路曲折。只有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职业准入机制、职业发展机制、职业评价机制以及职业激励机制等制度设计,才能实现辅导员个体的职业化、专业化乃至专家化,进而最终提升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  专业化  专家化

    [作者简介]崔益虎(1963- ),男,江苏海安人,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江苏  南京  211816)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2014年度高校学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创新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9-0066-03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辅导员个体认识水平及努力程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一递进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2014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出台,从职业准入机制、职业发展机制、职业评价机制以及职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完善入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将得以提升。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现状分析

    1.职业化成为现实,但受到冲击。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随着国家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实施而逐渐起步并完善起来的,如“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4年颁布的《标准》则对职业名称与职业定义进行了明确。

    纵观当前辅导员职业化现状,一是明确了职业名称及职业定义。《标准》明确定义职业名称为“高等学校辅导员”,也规定了职业定义即“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二是具备了一定规模。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专职辅导员10.6万余人,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14。此外,还有兼职辅导员3.6万余人,班主任2.7万余人,与专职辅导员一起构成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基石。三是形成了鲜明特色。全国辅导员职业化的模式,主要分为“清华模式”“复旦模式”以及“长安模式”等三种类型:“清华模式”的特色在于以兼职为主、以专职为辅;“复旦模式”的特色在于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长安模式”的特色在于低年级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高年级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总体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以专职为主”的占63.3%、“专兼职相当”的占20.4%、“完全专职”的占82%、“完全兼职”的占8.2%。

    然而,职业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标准化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招聘标准上。由于我国高校还没有“辅导员”专业,更没有体系化的“辅导员职业课程”,所以高校只能招聘到一些与辅导员职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而大部分入职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二是稳定性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优秀辅导员个体的隐形流失上。在各高校,辅导员历来是管理队伍的来源之一,优秀的辅导员大都充实到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系列,从而造成隐形流失,这是影响辅导员职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三是规范化还不明显,主要体现在工作职责上。由于辅导员往往工作在最前线,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影响也较大,与学生相关的一些教学、后勤工作也与辅导员密不可分,这在客观上占用了辅导员的精力和时间,对其从事本职工作带来冲击。

    2.专业化初见效果,但程度不高。辅导员专业化作为职业化的发展和延伸,一方面受到前期职业化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着宏观环境的制约,总体来说已经见到了初步效果。一是具备了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氛围,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都注重引导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专项培训以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如针对高校辅导员设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职业指导师、就业创业实训师培训等各类资质培训,在职称晋升上有着独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可以递进成为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直至教授。二是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机会,体现在辅导员在从事辅导员职业时一般都涉及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三是强化了专业化发展的技能提升,主要体现在开展的各级各类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四是建立了辅导员从事理论研究的支撑体系。辅导员专业化不仅是职业技能的专业化,还体现在理论研究的专业化,从中央到地方,再到高校自身,都为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初步建成了体系,如全国、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市、各高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等,都将辅导员系列专门立项予以资助,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研究成果。

    然而辅导员专业化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专业化发展意识的缺失,这种意识的缺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辅导员自身,即一些辅导员并没有准确的职业认同,仅仅是将其作为向专业教师或者管理干部发展的过渡;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高校大环境,即一些管理干部甚至党政领导并没有将辅导员作为一项终生职业来看待,更谈不上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认识辅导员职业的重要性。二是考核认证体系的缺失。尽管教育部出台了《标准》,对辅导员职业的名称、定义、能力特征、培训要求、职业守则、职业知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对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考核认证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从专业化角度衡量辅导员是否称职还没有依据可循。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严格科学的考核认证体系,辅导员这项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将受到冲击,也对辅导员坚定专业化发展的信心产生冲击。

    3.专家化目标远大,但道路曲折。辅导员专家化是指辅导员个体经过反复的教育和实践,对自己从事的辅导员职业掌握专业全面的知识、取得较高造诣的过程。近年来,国家、高校以及辅导员自身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教育部早在2006年7月出台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提出“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与学习考察、学位进修、科学研究、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到2010年,完成辅导员的轮训工作,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培养和造就1000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另据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披露,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将“启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百人工程”。

    辅导员专家化是一个理想远大、道路曲折的过程,主要体现在:首先,从辅导员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当前历史条件下辅导员的全面发展必然要经历从职业化到专业化、再到专家化的递进过程,这是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必然过程,也是较为长期的过程;其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辅导员专家化提供了历史条件和现实土壤,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专家队伍,这也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实现;最后,受到宏观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制约以及辅导员个体天赋才能的限制,使得辅导员实现专家化的理想还要经历复杂甚至曲折的过程。

    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制度设计

    1.构建辅导员职业准入机制。一是提升学科支撑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高校辅导员设立的学科专业,与辅导员职业相关的专业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高等教育专业等。这些专业与辅导员职业具有相通之处,也有所不同,应当在高校设立“辅导员专业”本科专业、硕士点甚至博士点,源源不断地为辅导员这一职业输送专门的人才。二是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应当借鉴医师资格证、会计师资格证等模式,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制定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明确规定行业标准和从业资格,并通过统一规范的资格考试综合评价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理论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考试合格的颁发辅导员资格证书。不仅如此,对于已经取得辅导员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还应当通过年审的方式予以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从事下一周期的辅导员职业。三是建立职前培训制度。职前培训应当包含两层含义:攻读高校辅导员硕士或博士学位期间的学历教育,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在取得辅导员职业资格证前的培训教育。第一种职前培训应当尽可能地设置与高校辅导员职业相关的课程,而第二种职前培训则应当更多地侧重于辅导员资格证书的取得,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提升取得辅导员资格证的成功率,进而为其从事辅导员职业打下基础。

    2.构建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一是完善在职研修制度。目前我国针对辅导员的研修计划存在覆盖面窄的现象,即并不是所有辅导员都能参加理论研修,而主要是一些优秀的辅导员才能享受到的“福利”。这不但不利于辅导员能力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其个性化的需要。因此,可以分别设立校、省、国家三级辅导员研修体系,大致对应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分别满足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理论研修的需求。二是完善技能培训制度。目前我国辅导员技能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一般依托理论研修开展,或者依托校级、省级、国家级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进行临时性的“突击培训”,并没能形成规模化的培训体系。辅导员技能培训可以配合理论研修同时开展,建立完善的校、省、国家等三级培训体系,也大致对应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分别满足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技能提升的需求。这样,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分类别递进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可以为辅导员完成专业化过程并向着专家化方向迈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构建辅导员职业评价机制。作为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保障机制,辅导员职业评价机制可以从制定考核体系和退出机制两方面入手。一是制定辅导员职业考核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需要可行的评价标准,还要以相应的评价指标和配套的考核方式予以支撑,这样才能使得辅导员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标准》出台配套的考核指标体系,高校则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采取适当的考核方式,进而建立完善标准统一、各具特色的辅导员职业考核体系。为了使得辅导员职业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当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辅导员自评、学生测评、学院测评和学校测评相结合,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考试、辅导员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进而对辅导员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职务聘任、职称晋升环节。二是探索辅导员职业退出机制。一项职业既然有准入机制,就应当有着相应的退出机制,辅导员职业也是一样。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职业退出机制,应当成为高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就辅导员个体而言,通过产生压力而形成动力,最终激发辅导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从辅导员群体来说,能激发群体的士气,保持不断向上的整体水平。良好的退出机制应当建立在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基础上,可以通过分流甚至解聘等方式实现。

    4.构建辅导员职业激励机制。根据人力资本相关理论,所谓“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在现阶段,要完成辅导员职业化到专业化的过渡,特别是要实现专家化的远大理想,离不开科学的职业评价机制,更离不开适宜的职业激励机制,这一机制主要有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个方面。物质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职业的薪酬、福利上:一是要注重辅导员群体与专职教师、管理干部的平衡,这是由其特殊的“双重身份”决定的;二是要注重辅导员个体之间的平衡,这是由辅导员个体递进完成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进程决定的。精神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和个体先进事迹的宣传上:一是提升辅导员群体的社会地位,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辅导员这一群体;二是应当对辅导员个体在其自身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递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进行精神表彰和宣传学习,比如已经评选多年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就是精神激励的典型做法。

    总体来说,职业准入机制、职业发展机制、职业评价机制以及职业激励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有的则需要高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适宜的配套措施。此外,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配套措施,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要符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递进规律,同时也要注意“四大机制”的前后衔接,从而最终提升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姜土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内涵与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2]吴燕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制约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化 辅导员 专业化 出路 现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