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一瓶浓缩了西方思想史的《香水》

    时间:2021-03-26 08:16: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小说《香水》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在其惊悚猎奇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丰富的西方思想史内涵。文章首先从主角姓名和作品中某种香水的名字着手,从文学、宗教、古代神话的角度来探讨其意义,并将线索引向柏拉图哲学。而作品中的嗅觉,则应该从灵魂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最后,通过比较苏格拉底和《香水》中的主角,我们发现它所展现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主流哲学传统的思想路线,它既是前哲学的,又与后哲学的种种思想相一致。

    《香水》;美;爱若斯;灵魂

    B5;I106A002209

    本文旨在挖掘电影《香水》所蕴含的思想史意义。诚然,电影所依据的是小说原作。通常人们会认为,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往往都是情节的压缩和简化,深刻的内容难以保留。但世事常有例外,改编之作远胜原作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谁能说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不如小仲马的那篇小说?情节上大刀阔斧地砍削并不必然弱化作品,反而可能因去除了枝蔓而使作品更为纯粹,立意也更高。就《香水》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固然有小说中有而电影中没有保留的情节和人物,可也有原作中没有而电影中新增的内容。有些人物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但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显得更为丰满,也有更多的张力和冲突。

    总之,我们倾向于将小说和电影看作是一个意义表达和传递的连续统,各自都有值得我们关注的特质,但以我们的视角看,后来者居上,电影是我们解读的主要依据。

    《香水》的情节很别致,但不算特别复杂:十八世纪的法国巴黎,出现了一位天才青年,他自小便是孤儿,但生有异秉,能分辨大千世界每一种事物的气味,往往比常人用眼睛去看还要真切。后来他成了香水师的徒弟,超常的嗅觉有了用武之地。在他用嗅觉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少女的体香是世上最美的事物。他一心寻求提取和保存少女体香的方法,前后猎杀了12位①(小说中是25位)无辜的少女,终于制成了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瓶香水。后来东窗事发,他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极刑。在刑场上,他拿出了那瓶香水,不料这香水竟让所有的人(法官、主教、刽子手、旁观的贵族平民男男女女)神魂颠倒,陷入了一场集体性狂欢,他也趁机溜走。后来,觉得彻底空虚的他回到了巴黎,在他出生的菜市场,他再一次掏出了这瓶香水,整个地倒在自己头上。被香水激发出欲望的男女们疯狂地扑上来,一人一口把他活活吃了。

    笔者至今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读到小说的中译本时,便被作者聚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奇特的想象力所征服。就电影而言,这样的情节也足以吸引喜欢猎奇的广大观众。

    但仔细一想,好像还有什么事情不大对劲,总有些奇怪: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安排了一个副标题——“一个谋杀犯的故事”(The Story of a Murderer)。小说又不是学术著作,为什么还要有个副标题?电影用副标题就更没有道理。大凡副标题,都是意义传达上的一种深入,一种指引,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理解题旨所在。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读没读过小说,看没看过电影,人们一般都知道《香水》的基本故事情节。那么,为什么作者唯恐我们不知道这里讲的是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会不会另有用意?副标题在彰显(他是个谋杀犯)的同时,也在障盖什么东西?

    徐卫翔:一瓶浓缩了西方思想史的《香水》

    这的确是一个谜,值得我们去猜。先来看看作品中对这个主角是什么人都有哪些明确的表述。电影一开头,就用旁白介绍了小说开篇的话:他是一个天才,又是个残暴的人。后来,在刑场上,刽子手扔下刑具,对全场围观者大叫:“这个人是清白的!(This man is innocent!)”道貌岸然的主教则嚷道:“他不是人,他是一位天使!(He is not a man, he is an angel!)”可就是几天之前,在教堂的驱魔弥撒上,这位主教还说,“他是一个恶魔(demon)”。那么,他到底是什么?人、恶魔,还是天使?他到底是手上沾满少女鲜血的凶手,还是清白无辜的?故事的情节当然是很简单的,但解读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作品是作者(小说原作者+电影导演)的孩子。作者在孕育作品人物时,必然会赋予一些意义,哪怕只是一些暗示。这位杀人犯名叫让巴蒂斯特·格勒奴叶(JeanBaptiste Grenouille)。“Grenouille”在法文中是青蛙、蛤蟆的意思。虽然说法文中的姓氏常不乏稀奇古怪的,如断头台、小便壶等等,但这部作品的主角名叫青蛙,未见得是随手起的。作者是德国人,想必读过格林兄弟的著名童话。《格林童话》的第一篇就是《青蛙王子》。这则童话讲的是,一个王子,由于中了某种魔法,变成了一个丑陋的青蛙。这个格勒奴叶是不是青蛙王子?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可以说,在他卑微丑陋的外表之下,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再进一步说,在他那些残暴的罪行之下,也有某种更高的意义?不过,《青蛙王子》的结局是,王子恢复了人身,与所爱的公主幸福地结婚了。在《香水》中,公主应该就是那位最美的少女劳拉(Laura)吧?她呢,她变成了那瓶香水,最后被倒在格勒奴叶的头上,一同被发狂的人们吃掉了。尽管这一情节极端暴力,完全没有童话的温柔。但是,首先,我们的确可以说他们两人(当然还得加上另外几位少女)是结合了;其次,他们是不是幸福?这个问题也许不该草率地下一个结论,一切都有待深入地分析。

    他的名字“JeanBaptiste”是个基督徒的教名。它最初来自福音书中的施洗约翰。施洗约翰何许人也?他是在耶稣之前出来传道的人,因为耶稣施洗而得名。施洗约翰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首先,施洗约翰也死了,并且是和美——美貌的莎乐美——有关。但是,施洗约翰并没有追求莎乐美,这种联系似乎还有些问题;再进一步看,施洗约翰没有追求美,却被美所追求了,并且是以死亡为代价最终被美所拥有。这样,初步看来,这是一个与本故事相反的故事。相反也是联系的一种方式,正如在巴赫的赋格中,常会使用主题的倒影,最终却是使主题的内涵及其呈现的可能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掘。其次,施洗约翰声称:“那在我之后到来的,比我大,我连为他提鞋都不配。他是为耶稣基督预备道路的。”那么,格勒奴叶又是在为谁预备道路?或者说,他所预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相关热词搜索: 浓缩 思想史 香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