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与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

    时间:2021-04-23 07:51: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该文在概述中药复方作用特点、作用原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moderation-integrated-balance presupposition)新假说,并对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作相关讨论,对于加快中药复方新药转化、构建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创新与审评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适度调节原理; 药理作用; 中药新药; 转化医学

    [Abstract] The moderation-integrated-balance presupposition (MIBP)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was first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on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Furthermore, the pharmacological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s. The results were of important value in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and constructing the new drug innovation and review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moderation-ntegrated-balance presupposition (MIBP); pharmacological action; new drug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中药复方是指在中医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中药理论将多种中药饮片进行组合形成的不同中药混合体。此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中药学以及方剂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方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当的中药,按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中药复方新药及中成药则是在中药复方/中医方剂基础上发展、转化而来的新制剂,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過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包括丸剂、散剂、冲剂、酒剂、酊剂、膏剂等传统剂型,也包括胶囊、片剂、注射剂、控缓释制剂等现代剂型。中医治病多以方剂为载体,注重整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进行综合治疗,这种思想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1-2]。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者开始寻求与化学、生物信息、数学、计算机等科学工作者进行跨学科合作,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剂配伍理论、配伍禁忌、药性理论、毒性理论等中药核心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逐步得到诠释与创新发展[3]。由于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及作用原理研究薄弱、进展缓慢,如何客观描述中药复方作用特点?如何科学解释中药复方作用原理?如何加快中药复方新药转化、构建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审评创新体系?这些问题远未得到足够重视并形成共识,直接影响到中药复方新药转化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本文兹就中药复方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和适度调节原理(moderation-integrated-balance presupposition,MIBP)新假说进行概述,并对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作相关讨论。

    1 中药复方作用原理:从传统中医药理学到现代中药药理学

    1.1 传统中药复方的发展与转化

    中药复方或者方剂配伍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病证的需要及药物的特性,选择2味或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制毒纠偏,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这也是正确理解中药复方(方剂)作用特点和阐释中药复方(方剂)作用原理的出发点和基础。概括来讲,传统中药复方转化始于临床。从临床(神农尝百草)到理论(方剂配伍),再回到临床(理法方药)[4]

    《内经》以前为经验积累阶段,即只能认识到某药能治某病或消除某种症状,而不能解释其所以然。《内经》是现存最早论述方剂配伍理论的一部专著,主要是取象比类,推演络绎,提出所谓五味说。五味说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针对病性的,即五味所主;二是针对病位的,即五味所人。书中论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结构,但具体到方中对于药物的配伍规律及药味的协同作用较少谈及。东汉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所论方剂组方严谨,药少效宏,配伍应用灵活多变。《本经》、《伤寒杂病论》把部分方药和寒热虚实等病理变化联系起来,奠定了辨证用药的基础。到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气氛活跃,许多医家著书立说,创制新方,阐释方义。《本草衍义》、《太平圣惠方》、《医学启源》提出脏腑用药理论、归经及引经报使学说、升降浮沉学说。在明代方剂配伍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清代医家在方剂配伍理论上一方面继承了明代方剂配伍理论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大量方论专著的出现,使得配伍理论的发展日渐成熟。《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景岳全书》、《医宗必读》等药理和病理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辨证用药逐步普及,药理学说臻于成熟。方剂配伍理论也经历了从简单的经验积累上升到主动探求研究配方理论,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5-7]

    1.2 中医药理学——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

    所谓传统的中医药理学,就是探索和解释中药奏效的原理,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治疗作用所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有学者考证,梁代陶弘景(456─536)《本草经集注·序例》:“药理既昧,所以不效”。这是最早所见的中医著作里出现“药理”一词[8],距今已有1 500余年。北宋末,宋徽宗赵佶《圣济经》(1118)中专门设有“药理篇”,“药均有材,材均可用。五药之性不同,因其材而用之,皆足以己人之疾。盖一物具一妙理。王者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也,则因药之理而明之……然后养生、治疾之旨昭然明于天下也”,为中医最早的药理专论。《圣济经·药理篇》的药理说可归纳为“性味”和“法象”两大部分。“性味”论就是《神农本草经》所载的四气五味之类,属于药物的内在性质。而“法象”则是药物的外部现象,其中既包括药物基原外部特征(外形、颜色、质地等),也涉及基原的习性、作用、自然界物种之间的克制关系等。

    相关热词搜索: 复方 中药 药理学 新药 适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