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探讨

    时间:2021-10-08 11:29: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崭新的工业化道路,本文试图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概括,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一、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一)工业化 
      1.工业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对于狭义的工业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该辞典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定义,有代表性的是张培刚提出的定义,他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 
      工业化一般有以下特点。 
      第一,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换。机器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广泛使用,取代手工生产方式,不仅工业,而且农业、服务业等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电动化、信息化的机器设备从事生产。传统工业化的标志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 
      第二,不断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业化的灵魂,是工业化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市场的开拓、企业规模的扩大,无不是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实现的。 
      第三,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促进结构不断升级。在工业化阶段,同类产品的生产不断集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拓展,新的产业相继涌现;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产业结构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方向依次升级。生产集约化程度沿着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依次演进;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往往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产生变迁。 
      第四,普遍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的硬约束。发展的条件不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必然产生了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模式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发展影响和增长绩效。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上升的过程。工业化的进程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产业转换能力是一国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工业化的起点不同,道路不同,技术革命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速度也不同。如英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一百多年时间,日本用了70年,韩国用了30年。我国推进工业化经过了五十多年,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综合的战略。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政治、法律、文化、观念及习俗也会相应发生变革,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向前发展。 
      工业化是一个必然的阶段。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承上启下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3.工业化的模式和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标准 
      张培刚先生依据发动者是政府还是个人将工业化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或私人发动;一类是政府发动;一类是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大致上讲,可以将英国、法国、美国的工业化归为私人发动型,前苏联归为政府发动型,日本和德国归为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型。一般来说,私人发动的工业化往往属于“渐进型”,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则属于“激进型或革命型”。渐进型工业化往往始于消费品工业如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激进型工业化则往往始于资本品工业如重工业。 
      参考大多数学者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的核心指标有以下几个。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280~560美元,中期为560~1 120美元,后期为2 100—3 300美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 
      就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工业化初期为80%以上,中期为50%~` 80%,后期为25%以下。 
      城市化水平。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 
      (二)新型工业化 
      1.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加速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既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又面向世界,既从现实出发又面向未来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发展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特征的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模式的重大创新和对工业化理论的重大贡献。新型工业化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融入全球的工业化。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较为封闭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后,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局面形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头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以全球为版图配置资源,表现出了极强的经济活力,世界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中心分工,我们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是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与工业社会相对应的,信息化生产方式是与知识经济社会相对应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是一种以分工分业、规模经济、批量生产、实体关联等为特征的大批量、单一产品、高效率的“刚性”生产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非标准化,是一种以产业融合、网络经济、柔性生产、虚拟关联等为特征的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的“柔性”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遵循“收益递减”原理不同,知识经济表现为“收益递增”,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张不一定非要由高物耗来支撑,完全可以由知识投入的“收益递增”、信息传输与转换的改善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提高而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引入信息化,本质上是引入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髓所在,也是“新型工业化”中“新型”二字的本质含义。 
      三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化的推动力量,是传统的蒸汽机技术和电气技术。二战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由电子化、自动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电子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革命,推动国际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再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国现在刚步人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推进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

      四是统筹协调的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走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工业化老路;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不能再走过于看重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老路;走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不能再走城乡分割、依靠农业进行工业化积累的老路;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广大人民群众难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老路;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促进三大产业结构及其就业结构合理化,使工业包括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不是走孤立片面地发展工业的老路。 
      五是环境污染少、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危害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劳民伤财,延缓了整个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的资源比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始终注意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给后人留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新发展观,摒弃了以经济增长本身为目的、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人民共享工业化成果的工业化。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突出优势。由于我国教育和科技比较落后,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偏低,而且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根据这一重要国情,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实行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妥善处理工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1)开放性。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工业化的快速、高效推进。 

      (2)跨越性。在工业化中引入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及精髓。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工业化的内容,而且势必改变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推动业务流程重组、生产要素重组,进而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的性质。这也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抓住后起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3)整体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 

      (4)特色性。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我国21世纪将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反映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三)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1.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1)经济全球化势头迅猛,国际间的要素配置和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跨国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为寻求更大利润空间,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是转移的重点行业,这有利于我们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先进适用技术。 

      (2)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崛起,为我国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良好机遇。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新型工业化起步的良好条件。十多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使我国具备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物质基础。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为新型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 

      (4)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市场空间巨大。处在工业化中期,进入重要的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时期,如此众多的人口形成的市场规模和带来的增长空间是极其巨大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且发展不平衡,结构转换所带来的增长空间很大,可使我国经济保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5)我国具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维持和制造业优势上升并存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优势。同时,地域广大,地价难以过快攀升;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近于“无限供给”状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而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收入相当低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一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显著上升的局面,这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 

      (6)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成熟及现代化、工业化之后才发展知识经济,但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等同时进行,形成了多元转变的统一体,有望缩短追赶先进技术的时间。 

      2.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1)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知识经济国际化的特点,将对我们的国家管理体系、政策和传统经济产生冲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国民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等的负面因素,这些都远远超过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将出现严重的过剩,部分产业失去了生存空间。我们的社会组织方式还不适应新经济时代出现的企业组织“扁平化”、整个社会网络化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有收益递增效应,知识越多发展才越快,这样后发优势就难以取得,给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增加了难度。 

      (2)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缓解这一压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3)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资源相对短缺、同时利用粗放、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生态恶化现象严重,生态改善的任务艰巨。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化的过程,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过程。但由于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一方面,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因此,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 

      (5)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能力差,对国外技术装备依赖性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程度也不够。 

      (6)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目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根据一项研究,从收入、技术、产品、人才、体制几方面看,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问题综合体现为国际竞争力弱。 

      (7)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等要素的短缺问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知识经济的实现,对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远远超过传统的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实现互动;努力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框架体系,实现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有机融合;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发展,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奠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 

      (二)战略目标 

      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要求,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战略目标如下。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重提高到64%左右。达到工业化国家该项指标60%以上的要求。 

      (3)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 

      (4)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 

      (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降到35%以下。 

      (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7)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源占用与消耗下降,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8)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9)知识经济的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1.与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相适应原则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必将到来的大趋势,用能够引领、促进工业化的知识经济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体制来锻造新型工业化体系,由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奠定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坚实基础,走出一条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跨越之路。 

      2.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 

      3.技术进步推动原则 

      就是将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充分应用于工业化进程,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注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妥善处理好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性的关系。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形成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在技术、产业、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完成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和统一起来,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5.以人为本原则 

      把工业化的推进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 

      6.统筹协调原则 

      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成果。 

      三、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一)走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充分认识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经济具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特点,任何国家都有可能率先有所作为,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机遇。同时,知识经济是一种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将使传统经济的运行效率得到迅速提高。 

      尽管我们还未实现工业化,还不可能完全超越工业化的阶段而一下子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我们今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是要马上全面展开一场知识经济革命。但是,知识经济毕竟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先行进入,这给我们这些后发国家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使我们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一些次要的或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环节而尽快走向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不是传统经济的简单延展,知识革命创造了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洗牌的机会,谁先抓住预示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的经济增长源泉,谁就抢占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制高点。中国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时发展知识经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已经历了三次高经济增长期,都是以技术革命为先导,中国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我们再也不能错过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了。 

      2.着力构筑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所依托的知识经济体系框架 

      (1)加快战略性、前瞻性、源头性的基础知识研究和创新步伐。对一些战略性产业要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为主,重视知识的源头性、基础性创造,如信息、生物工程、航天、能源、新材料等,选择若干重要领域进行战略性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研究,形成世界领先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成果。 

      (2)加快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国虽然也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尚不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关于新技术、新知识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还需加强,执法力度还需加大,以创造良好的保护知识价值的制度环境。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特别是信息产业领域,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按国际惯例来设计和规划,并以条例或法规的形式公布于众。此外,要积极参与适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现在知识经济刚刚兴起,发展空间巨大,有待制定的新的国际规则众多,我们应积极参与,以争取较为有利的条件或者规定,避免发展陷入被动。 

      (3)加强规划引导。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以保证发展知识经济能够循序渐进和有计划地进行。我国有必要根据知识经济发展需要,找准突破点,以点带面,制定更为系统的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知识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的知识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科学技术不再被排斥在经济系统之外,而是在系统之内的关键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教育不再被看成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而是生产性投资。适应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一是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投资比重,加大政府财政用于教育的开支比例,逐步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对教育的投入比例;二是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倡读“源头书”,促使大学成为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泉;三是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型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四是实行终身教育,形成广泛学习型的竞争社会。 

      (5)建立国家创新系统。一要对国家高层次的知识研究和创新机构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促进国家级创新体系建立;二要集中力量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联合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创新系统,创建一批知识产业基地,迅速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三要努力办好几所高水平的大学,使之成为国家级的知识创新基地,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储备知识、技术和人才;四要加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为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扩散和应用提供条件和场所;五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的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对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离开工业化就谈不上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工业化程度越高,专业化分工越发达,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越先进,信息化的需求空间就越广泛,必将促进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达的信息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工业基础之上。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完全重复西方国家的道路、等待工业化完成以后再提出和实施信息化,而是要形成互动。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引擎”与动力,对工业化具有带动作用。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技术,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位势和向下兼容的特性,对传统技术和产业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带动作用,而不仅仅是推动、促进作用。信息化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能简单理解,它更是一种经济性、社会性、体制性的全面带动,这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依托的知识经济形态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最主要特征。 

      信息化与工业化形成良性互动的关键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如今的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对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尽管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但管理思想、组织形态、企业文化、市场形态都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将无法适应信息全球化、标准统一化、业务融合化的需要,形成“IT黑洞”和“信息孤岛”,甚至会陷入不搞信息化等于“等死”、搞信息化等于“找死”的信息化怪圈中不能自拔。 

      2.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提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技术再投资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等重大计划。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汽车业带头引进日本的精益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并对制造过程和管理进行重组和优化。同时还建立了全国制造技术推广中心网络,促进地区技术联盟的建立和制造工程教育培训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下降、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的少见的兴旺局面。1991—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微电子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与此同时,科技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1990年美国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平均时间需要35.5个月,至1995年只需23个月。 

      工业发达国家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既注重技术的超前性,更重视来自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在关键技术的选择上注重系统集成技术与单元技术并重,通过系统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传统工业实现从决策、管理、控制、工艺设计到加工、生产装备水平的全面升级。在发展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政府通过若干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的管理机制。在机制上促进制造型企业的自相似、自组织和自优化,在方法上促进制造的分布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在战略上强调面向用户、面向员工和面向过程。 

      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浪潮面前面临着两种命运:一种是把握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可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步人先进行列;另一种命运则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方面的“知沟”(knowledge gap)将不断加深,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将完全失去主动权,从而带来新的边缘化。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重视本国的信息化进程,出台一系列计划,采取措施急起直追。如韩国和芬兰就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这些国家在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侧重于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发展中的某一契机,形成局部的优势,从而带动工业化整体的发展。 

      3.探索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的新途径 

      (1)加速发展信息产业。重点突破软件、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网络与通信、计算机与软件、数字化电子及信息安全等重点产品,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从而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强大后盾。针对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和软件的智力汇聚型特点,要以发展软件产业为核心,以软件产业的突破带动硬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传输网络,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发各个层次、各个系统、种类的信息资源,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动政府、企业和家庭上网,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尤其要强调服务于我国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重视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 

      (3)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要以促进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工业控制的智能化和制造装备的数字化为目标,继续研究开发制造业信息化和先进制造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特别是现代设计工程技术和网络协同制造技术、现代企业先进生产模式与管理技术、基于开放的工业控制系统和系统集成、优化软件、顺应网络化趋势的快速响应制造技术及基于数字化的现代装备等。 

      (4)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不同行业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准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大信息化投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突出问题人手,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三改一加强”和强化基础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的紧密结合。规范企业信息化咨询与服务市场。 

      (5)营造有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现代化的综合环境。要完善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工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加强信息产业监管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以信息化的新路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根本转变。在整体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融合信息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加快农村现代化;以辅助农业发展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为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因特网、广播电视网为依托,采取各种积极手段,向农民进行各种方式的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转变长期农业社会形成的落后观念,为农民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形态变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7)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国内外经验证明,在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整体上,我国服务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需要在发展中探索真正符合国情、科学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既为当前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也为将来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8)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尽最大可能,尽早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补充传统教育的不足,对全体人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个根本性任务。需要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体制、观念等方面全面创新,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管理者和劳动者。 

      (9)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社会发展。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社会发展步伐。 

      (10)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积极调整体制和机制,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一是二元经济结构和人均资源禀赋低下,决定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第二,我国资源总量不足,保障程度不高。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者折合成标准油当量占世界石化能源总储量的比重不足11%;主要固体矿产储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铁矿石不足9%,锰矿石约18%,铜不足5%,铝土矿不足2%,就连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静态保证程度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表明资源保证程度的矿产储备也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人均资源贫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第四,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单位GNP能耗量(每千美元的标准煤吨数)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因此,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二是资源粗放型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工业化难以为继。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还很艰巨。按1980—2000年我国的电力、石油、煤炭、钢材消费以及货运周转总量的消费弹性系数预测,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需要消费电64 700亿千瓦时、石油6.10亿吨、钢材3.97亿吨、煤炭24.9亿吨,各种运输工具周转总量将达到178 600亿吨公里。依靠如此大的资源需求量和消耗量来支持GDP翻两番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我国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是传统工业高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庞大的人口规模,迫使我们不得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和其他国家一样,生态环境遭到了传统工业所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的破坏,同时,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如水土流失、扬沙及沙尘暴、近海海域赤潮等现象的出现和肆虐,更是严重地制约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将达到14亿多,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如不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2l世纪前20年力争GDP翻两番,资源和环境都将难以承受。 

      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的可持续性应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向集约型方向转变。据有关专家分析,1991—2000年,低能耗工业部门(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小于1.5吨)比高能耗部门(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高于3.5吨)增长速度更快,环境污染不严重的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由此看来,我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20年GDP翻两番的潜力是很大的。 

      2.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型工业体系。一是加快工业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和洁煤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天然气、煤层气、风能、太阳能、地热采暖等资源的利用。大力推行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和洗选加工利用技术以及沼气工程、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光电等基本成熟技术的运用,促进产品市场逐步形成并向更大规模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加快发展规模化沼气能源。通过市场化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积极利用国内各种资金渠道,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投入,推动能源产业建设。通过一系列重大能源技术改造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高了能源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 

      二是更多利用国外资源,加强国内重要资源集约开采,建立战略性资源储备体系。要建立国外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业市场和矿业公司信息库,跟踪、研究世界主要期货市场战略性矿产最新行情,鼓励有条件的国内公司到国外勘察和开发我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多种方式建立战略性矿产品的开采和供应基地;进口国外废料进行资源再生加工利用。提高重要资源和矿山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科技工作,增加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体系的科技含量。以改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目标,提高矿产的采矿率、选矿率、冶炼回收率,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地质勘察投入,积极进行矿山开发复垦工作,严禁乱采乱挖,整顿、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保护矿山环境。逐步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体系。培养国民的资源危机感,尽快着手制定矿产资源储备战略,加强国家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性指导。大幅度增加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和勘查经费的投入,加强和加快国内矿产资源的勘察和潜力评价。对特别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实行计划性或限制性开采。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传统工业。第一,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单线末端治污向生产全过程治污转变,交叉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单位产出的废物排放量。第二,建立完善生态工艺,通过综合利用资源和生产工艺横向耦合,以及实行物料多级利用的方法,对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实施全过程控制。第三,围绕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组织科研和生产攻关,推进成熟科技成果的应用。鼓励改善煤炭燃烧工艺、探索和建造新的燃烧工艺和节能技术。鼓励企业回收有价值“废弃物”重新加以利用,对不能利用或不能完全利用的废弃物,尽可能地采用必要的回收性净化工艺进行净化或无害化处理。第四,环保部门要开展对重点企业“三废”以及大气、水、土、噪声、植物的制度化监测工作,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基础材料。第五,促进对环境无害化产品的需求和以环境无害化方式使用产品,减轻环境危害,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污染,减轻污染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四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度重视科技开发创新,大力开展包括生态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开发一批对新型工业化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系列。支持现有的国家、省重点工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开展高新技术原创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技术升级,运用对传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引进国内外适用的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将良种优质化,绿色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循环工业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环保设备技术等作为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的重点方向。 

      五是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支持现有环保骨干企业推进重大国产环保装备和制造的开发和研制,形成成套系列的污水处理设备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发展以生产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生态型多元复合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生态型农药、环保型除草剂、可降解农用薄膜、无污染安全型养殖动物疫病用药及杀菌剂、无污染饲料添加剂等环保型农用生产资料制造业,加快相关技术和绿色生资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建立以高新环保技术产品为龙头,环保产业研制和开发生产基地为载体,环保产业规模化为目标的绿色环保支柱产业体系。通过上市、重组、兼并、联合、技改等形式,尽快形成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的知名度和环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努力探索循环工业之路。建设循环型企业。以冶金、煤炭、电力、食品加工、化工、建材、造纸、白酒行业的大企业为重点,科学协调、连接企业内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经营布局和工艺流程,促进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实现资源多次加工增值,促使产业链延伸与根治污染“双赢”。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创建一批废水“零排放企业”。通过能源、水等资源的梯级利用,物料和废物循环利用的方法,对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实施全方位控制,形成工业生态链网。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一方面,鼓励新建一批融生态产业链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以有利于物质多级利用和能量流动、合理转换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结构,使其紧紧围绕某一项主导产品或某一种工业原料的综合利用加工,将生产原料的企业和生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企业按一定的流程组合在一定区域内,并在各个流程环节上布局综合利用废物料的其他企业及相应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另一方面,选择有条件的现有开发区进行试点,认真分析园区内各企业能源、水和原料现状以及物流、能流的链接关系,科学规划园区内企业布局,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整合、协调园区内企业能源、水、原料的配备关系,提高园区内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 

      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废弃物和城市中水回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实现城市无害化处理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通过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支持城市生产环保型农用生产资料,变城市之“废”为农村之“宝”,改变单纯治理污水的传统方法,使处理后的污水再利用于城市景观、农业灌溉和工业冷却方面。探索污水处理以“用”养“治”之道;农村开发有机食品、绿色安全食品,培育城市产业与农业之间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实现无害化处理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合理布局和集聚产业,促使工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运行。注重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适当聚集,以便充分利用道路、公共交通、供变电设备及线路、燃气站、供排水系统、环保设施等城市市政工程和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在充分考虑环境和基础设施负荷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产业集聚程度。 

      3.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在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1)建立质量型低成本的工业考核制度。制定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政策与规划,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积极扶助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环境管理力度,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开展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贸易保护、消费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贸易、可持续贸易与清洁生产、IS014000认证和生态标志认证、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等知识教育,同时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量化若干质量与成本指标,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和制度。 

      (2)确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发技术领域。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现在原材料生态型替代品生产技术的新材料技术,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技术,农业高新技术、优质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自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林地保护技术、湿地保护技术、水源地保护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污染源治理技术、受破坏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生态保护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管理技术、生态城市建设信息系统的城市管理技术等等。 

      (3)将拓宽管理理念、推广企业经营管理与绿色管理相结合。下大力气把企业绿色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指标之一加以推广,量化若干企业绿色生产与管理目标。试点推行企业绿色管理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企业绿色管理考核制度,使之与企业总体经营管理目标有机融合,与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通过在企业内部成立绿色企业管理委员会、加大绿色管理的学习培训、设立分级绿色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专职职能部门等多种组织设计与再设计措施,建立健全一批企业绿色管理组织。 

      (4)制定有利于促进绿色需求形成的投资、消费政策。一是通过财政政策实施,在设备选用、运行、维护、报废等方面对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担保与贴息的优惠。二是通过产业倾斜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引导企业构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体系。三是加大绿色消费的教育力度。倡导舒适而非豪华型生活环境,鼓励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消费,倡导利用网络服务,鼓励进行教育科研、文艺探讨、体育欣赏等知识型消费。引导企业转变销售策略和市场竞争观念,以质量效益型取代削价竞争型,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四是扩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洁净技术成果的应用范围,引导公众增加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初级农产品的消耗总量。五是更新消费观念,吃穿用要提倡质优、效好、量少,减少生活废弃物。 

      (四)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决定了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就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清除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一切障碍。要剥离户口管理的身份甄别功能,使所有公民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下参与劳动竞争。要从法律上保障居民拥有自由迁徙和自由转换职业的权利,废除所有有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和法规。对进城的农民给予“国民待遇”,保障他们的平等就业机会和他们子女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降低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建立惠及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后顾之忧。创新住房制度。允许农民自带退宅还耕指标进入城镇,在城镇住宅区建设住房,其建设用地不占用年度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同时,农民进城应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失业、养老保险等政策。政府要明确进城农民以承包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置换进入城镇后社会保障费用的长期有效性和合法性。 

      二是把增加就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切实抓好。多数普通行业和一般产业领域,在不降低效率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就业,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对就业的需求。各级政府应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和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起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目标责任体系。 

      三是鼓励创造就业机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政府采取经济刺激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对结构性失业程度特别严重的地区,规定为就业受援区。对在就业受援区内投资的企业给予补贴,对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予以奖励。对创造就业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主,可制定获准全部或部分免征其公司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在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虚拟经济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实体经济。将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正确把握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五是鼓励更具弹性的灵活就业。要帮助城乡广大劳动者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支持和鼓励劳动者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等各种灵活就业。要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歧视。 

      六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五)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建立全球化框架中取胜的经济体系 

      目前,全球化正在由生产全球化向科技全球化、产权市场全球化的层面深化,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为此,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着力引进国外智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把我国所具有的市场优势、低成本制造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与发达国家所具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建立全球化框架中取胜的经济体系。 

      2.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中国经济20年的持续增长孕育了跨国公司成长的基因,为提高综合国力,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长为跨国公司。要把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作为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创造各种条件促进跨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更大规模地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谋求中国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3.建成世界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每年递增0.26个百分点,钢、煤、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水泥等产品均占世界市场份额第一。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初具规模。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的角度看,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的制造业基地。为此,我们要把握国际制造业重心东移特别是向我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朝着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方向努力。一要抓好品牌建设,开发和形成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独立品牌。二要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培育自己的研发体系,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同时,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三要在一些战略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掌握源发性技术,开发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四要在一些重要的地区建成若干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集中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五要推进产业集群化、区域制造业一体化。六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立高效畅通的现代流通网络。 

      (六)走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明确社会全面进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目标,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福利作为发展经济的目的和优先目标。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是最硬的道理。二是加强对社会发展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处理社会问题,更加重视社会领域的持续发展。三是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和经济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估机制,把社会发展前置于经济发展。四是加大政府对社会发展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五是加强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使社会组织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 

      2.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一条途径是采取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营等措施提高农村生产力,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条途径是促进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坚持特大城市、大中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发展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避免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造成城市超负荷运作、城市病严重的局面发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及城镇化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改良土壤和种子,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产品的市场预测和分析,引导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以服务业发展来支撑农业,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各类经营、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发展制造业为重点,提高工业竞争能力。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吸收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全面地发展服务业,改变当前三产比重低的状况,为一、二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水利、林业、交通、通信、电网、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设施。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 

      一是在区域之间建立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宏观调控机制。清理、取消造成区域市场分割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立区际劳动力资源的正常流动机制。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二是构建和完善区域发展结果相对平等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的地区差别采购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制定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的土地、金融和税收政策。三是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东部经济,必须要保持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必须大力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地区特别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中部五省,要加强区内联系、优化区内环境、整合区内资源、实施整体联动、促进经济崛起,更好地发挥承东启西、呼南应北的区位优势。东北地区要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作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相关热词搜索: 工业化 探讨 道路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