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为何社区要挂那么多牌匾

    时间:2020-03-17 07:59: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近日有媒体报道南宁一社区挂了27块牌子的事,引发网友围观,一些网友质疑社区居委会挂这么多牌子是否有必要,是不是形式大于内容。记者走访发现,一个社区挂27块牌子还不是最多的,有的社区甚至有30多块牌子。社区居委会为何要挂这么多牌子?社区工作人员怎么看?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社区居委会承担超多的职能

    如果你看到这么一个地方,办公场所不大,工作人员不多,但门口挂的牌子让人眼花缭乱,那十有八九就是社区居委会了。

    “关于社区牌子太多的问题,我也很无语。很多牌子都是多年前根据形势和检查要求制作的,积累下来就越来越多了,五花八门的。”甲社区(应受访者要求,本系列报道中涉及的社区及工作人员均作隐名处理)的主任说,媒体报道一个社区有27块牌子,那是比较规范的,如果是大大小小都算上,就不止27块了。

    据介绍,南宁市的社区建设始于2000年,在原来的街道居委会的基础上,根据街区分布等因素整合而成。随着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逐年增加,相应的牌子也就越来越多。往往是上面部署一项工作,下面就要相应地挂出一块牌子。

    这位社区主任说,只要政府设有的机构,社区都要有人负责这项工作。也就是说,上面有什么部门,社区相对应就有什么牌子,每人负责五六项工作是正常的。就拿规范的牌子来说,到2008年,甲社区已经有20块牌子了。

    记者在乙社区居委会门口看到,这个社区门口挂了30块牌子。走进办公室,屋里的门上还挂了15块。一工作人员说:“除此以外,我们还有3块牌子没挂出来,因为实在是没地方挂了。”

    各类牌子挂出来的目的,自然是各职能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想把相关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但是,对于办公场所并不宽敞的社区来说,牌子多了往哪挂就成了问题。

    “你看看我们的牌子有什么不同?”在乙社区,工作人员指着门上的牌子问记者。记者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不同。

    这时,工作人员上前把门上的牌子摘下来给记者看。拿在手里,记者才发现,这块牌子是双面的,两面的内容不一样,一面写着“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一面写着“老年图书室”。工作人员说,哪个部门来检查,就把哪一面亮出来。他说,这样的牌子既节约资源,又不占地方,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丙社区,社区主任说,他们的牌子有一些是不干胶的,往上一贴就可以了,更换牌子的成本也低了很多。

    乙社区工作人员说,有时上面安排检查时间紧,来不及做牌子,就用一张红纸打印出来,贴在门上。

    观点:有专家认为,社区牌子过多过滥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形式主义在作怪,总认为不挂个牌子,基层好像就做不了事、做不好事,无形中也把许多本不该由基层来做、基层也没有能力做好的任务压给了基层,不利于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社区工作人员穷于应付

    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除了要“兼职”城管、交警、公安和消防等部门的工作外,还要完成他们自己的工作。在他们的工作中,调解居民纠纷是一件头疼事,但是还有更头疼的,那就是做台账、盖公章和迎接检查。

    社区工作

    就像一个“小政府”

    2013年11月18日晚上10时,戊社区的韦主任为迎接次日的一项检查,仍在赶材料。她说,可能还要一个小时才能弄完。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兼管流浪汉和地痞。”这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编的一句顺口溜,这也是对居委会工作的一项真实写照。

    “从亲子证明到死亡证明,从出国人员有没有违法记录到电动车来源是否合法,从心理咨询到居家养老,等等,没有社区管不到的事情。”丁社区的主任说,只要是涉及开证明的事,第一个公章总是要到社区来盖。

    除了开证明,还有很多“配合”工作要做。采访中,一个社区接到城管部门发来的督办函——你辖区某路20-3号商铺跨门槛经营,限期疏导;一个社区接到消防部门的函——你辖区某网吧存在消防隐患,要劝导整改;另一社区接到安监部门的函——你辖区有人在路边销售甲醇,摸查后联合处理……事实上,城管、安监、消防、交警等多部门遇到问题时,都会找社区先行处理。

    一位社区主任说,社区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本来就很有限,可是承担的工作内容和功能越来越多,上面检查多,社区做材料就多,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完全是一个“小政府”的运行模式。

    一个人做18本台账

    2013年11月18日上午,甲社区的陆书记把厚厚一摞台账放入文件柜,感叹道:“唉,才做好12本,至少还要做6本,马上就要检查了,赶啊!”原来,该社区负责党建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有了更好的工作后离开了,而其他人的工作又都很忙,身为一把手的他只好自己接手。

    这些台账是用A4纸打印的,最厚的一本多达160页,最薄的一本也有80页,其余多在120页左右。如果平均按120页计算,全部完成后,这18本台账就是2160页。社区党建这一项工作一年做2160页台账,即使一年365天都上班,平均一天也要做5.92页。

    乙社区的李副主任分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包括刑释解教、监外执行矫正、纠纷调解等6项工作,每年至少要做6本台账。据介绍,犯罪人员刑满释放后,她一个季度要上门找他们一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然后写台账。她说:“这个群体犯罪之后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获得自由后,很少有人配合,最难做。”

    据了解,要完成一本台账,其流程是这样的:上面发来一份文件,社区根据该文件做出方案,若属活动性质,则需张贴通知或公告,之后便开始筹备活动,然后在活动开展期间拍照、待活动结束后写总结。整个过程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做也得做,一是为迎接检查;二是为年终绩效考核加分,这涉及到绩效考核奖金的档次;三是积累经验教训。”一社区工作人员说。

    在社区工作中,无论什么时间遇到什么事,都要做台账记录,因此一个社区一年至少要做三四十本台账,有些社区则更多一些。有社区坦承,为迎接检查和为考核加分,不乏作假行为。

    96件事

    都要社区开证明

    社区公章用处之广泛,也让人惊讶。

    迁入、迁出户口要社区盖章,开办、变更公司要社区盖章,办准生证要社区盖章,居住证明、廉租房年审、经济房申请、低保户申请、困难临时救助申请、失业就业登记证、医疗保险……经过仔细统计,辖区居民要办的96件事,都要到社区盖章开具证明。

    “其实,盖一枚公章也不难,难的是盖章前的各项繁琐调查,否则一旦出问题,社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社区工作人员称,更为纠结的是,不少由社区出具的证明,社区根本就没法核实,不敢盖章,但如此一来,又会遭到居民投诉和谩骂。

    丙社区一名负责人举例说,一年前,他们辖区一对夫妻去法院打官司要离婚,不知何故,法院要求两人到社区开具他们感情破裂的证明。他说:“当时我们很为难,一方面是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社区不懂;另一方面,离婚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应该劝和不劝分。正在为难时,两人开始谩骂,还威胁我们再不出具证明就‘砸了社区’。无奈之下,我立即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对他们的邻居进行调查,得知两人生活中常打架,男方还经常对妻子施暴,我们不得不如实记录二人的生活情况,才把这事应付过去。”

    迎接名目繁多的检查

    各级部门对社区的检查过于频繁,在督促社区工作的同时,也加重了社区的工作量。因为一检查,就意味着社区要准备一套台账。

    “其实,很多事项根本不需要做台账,但为了迎检过关,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迎检的条条框框,勉为其难地做出一套相关的台账。这样不仅加大了社区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办公经费。”一社区负责人说。

    一位从事社区工作10多年的“老社区人”说,他刚涉足社区工作时,社区负责的事项也就10来项,各项检查很少,就算有也是阶段性的,“不像现在,检查已成常态”。

    待遇不高仍在坚持

    “老百姓都以为我们是公务员,月薪好几千,其实什么都不是。”一位社区副书记说,社区的书记主任3年换届选举一次,都是居民选出来的,既不是公务员,也没有编制。社区人员的待遇不叫工资,叫做生活补贴。前几个月,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每月拿到手的生活补贴不足千元,书记主任稍微多一点,不超过1300元。现在,每月的生活补贴有所提高,算上年底绩效考核,平均下来,一个月不超1800元。

    对于社区的人员配备,这位社区副书记说,有的社区名义上配备20个人,但实际到位的却没有那么多。有时候政府、街道办事处借调几个,剩下来干活的就更少了。算上扫地的,一个社区就十几个人,“社区想招聘一些年轻人很困难,因为生活补贴少,工作任务重”。

    然而,即便如此,大多数社区工作者仍在坚持。“一方面,社区工作虽然辛苦,但养老机制还算健全,有‘五险’,2012年开始还有了‘一金’。再者,我们大多数都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各种生活压力使得我们没有精力也不能随便去换工作”。

    为社区定位减负

    牌子多、台账多、检查多……种种表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区工作之重、任务之“泛滥”。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众多职能部门对社区职能定位的不明确,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工作及责任,“行政命令式”地转嫁给社区居委会。如何为社区减负,已引起民政等部门的重视。2013年11月19日,南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筹划出台相关减负措施

    社区工作倾向行政化

    当前社区承担的工作,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必须由政府履行的工作,二是由社区承担的工作,三是由政府主导、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四是由社区主持、需政府支持才能完成的工作。

    “现实情况是,以上种种均由社区来承担。”某社区的韦书记说,部分职能部门通过行政命令等方式,将本应由职能部门自身承担的工作及责任,转嫁到社区居委会。于是,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委会由于不断接受各种任务、检查,忙着上报各种材料、报表,致使居委会成员大部分时间用在应付行政事务性工作上。

    “社区一根针,上级千条线。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有时周末都不能休息。”这种行政化倾向,自然让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

    与法律规定的角色定位冲突

    让社区居委会最为头疼的是,目前上级职能部门的工作大量进入社区(据不完全统计,有60多项),但这种“进社区”往往只是工作任务进社区,相应的人员、工作经费、服务承诺却没有进社区。这给社区居委会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负担。

    “往往开展一项活动,我们得想方设法去找经费拉赞助,脸皮都有12层墙那么厚了。”一社区书记这样描述自己的尴尬。

    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南宁市共有366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是203个。《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或它的派出机关对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其开展工作。

    “也就是说,城市居委会的性质是‘群众自治’,既非乡镇、街道的‘二级机构’,也不是政府部门的职能延伸。除了必要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外,上级部门并无权对其强行‘布置’任务。”有律师表示,明确了这一点,那些与“自治”无关的牌子,自当在取消之列。

    “社区职能应该是以服务为主。我们要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大多数社区工作者认识到,目前社区工作处于“重形式,轻服务”的状态,“明显地职能错位了”。

    “为社区减负”正在推进中

    南宁市西乡塘区民政局局长黎国良认为,有些事情必须要由社区来完成,如低保申请、退管老人等,这些工作都要社区去调查去安排。“所以,解决社区的问题,除了减掉那些社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要给社区增加一批合格的人才、足够的财力和必备的硬件设施。简言之,就是给社区配备充分的人、财、物,让社区有能力承担该承担的职能”。

    2013年11月19日,记者从南宁市民政局了解到,近两年,“如何为社区减负”已引起民政等部门的重视。“我们联合一些部门对此进行过调研,近期将筹划出台一定的减负措施。”该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何科长说。

    自治区民政厅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蒙昭平处长介绍,2013年7月20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的意见》,提出4个原则,包括清理台账,属于政府、不属于社区的工作,应由政府部门抓起来,即使放在社区,也应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社区责任的同时赋予权利,做事要有经费;部门工作不能随意摊派到社区,而要由政府统筹把关准入等。

    另外,还要推进社区信息化,搭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让社区干部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推进社会组织进社区,培养一批社会组织,通过招投标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服务,社区可根据居民需要下订单,由政府埋单购买服务,目前这一措施正在争取政策和资金。

    结论:对于即将出台的措施,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满怀期待。对此,有居民表示,不管今后社区挂多少牌子,关键看牌子所指向的服务项目,能否让社区居民享受得到、享受得好,“换言之,社区的整体功能是否真正落实到为居民服务上,才是改革的关键”。

    相关热词搜索: 那么多 牌匾 社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