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浅谈鲁迅小说《社戏》中的理想社会模式

    时间:2020-03-29 07:51: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社戏》是鲁迅先生取材于农村现实生活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深刻地揭露了20世纪初,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的社会风貌。在小说集《呐喊》中,多以揭露抨击社会腐朽黑暗和封建制度迫害为主,唯有《社戏》不同,在批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混乱不堪的同时,艺术地描绘了鲁迅向往憧憬的美好社会模式。一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可贵的率真童心。

    关键词:理想;社会模式;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社戏》是鲁迅先生取材于农村现实生活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深刻地揭露了20世纪初,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的社会风貌。《社戏》在批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混乱不堪的同时,艺术地描绘了鲁迅向往憧憬的美好社会模式。重温鲁迅小说《社戏》,联系本科阶段的现代文学的学习,反思这几年对初中课文《社戏》的教学,对小说《社戏》中表现出的鲁迅心目中美好社会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与鲁迅同时期作品比较看《社戏》

    《社戏》除延续了鲁迅的批判特征外,还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美好社会模式,这在同时期的作品中是没有的。我们不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同时期的作品来做一些分析探讨,品味《社戏》中的言外之意。

    《社戏》写于1922年,这时正是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在1918年至1922年间,鲁迅创作了十四篇小说,小说多以少年生活场景如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乡村等地为重要素材来源,后收入《呐喊》中。这些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鲁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如《狂人日记》。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阿Q正传》。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农民的苦难,揭露了社会与人性的丑恶,抨击了当时国人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等。《药》。小说通过华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写,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充分暴露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彻底,唤醒人们觉悟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孔乙己》、《明天》、《故乡》等莫不如此。

    但《社戏》有所不同,除揭露了社会混乱与人性的丑恶外,后大部分是描绘平桥、赵庄一带的优美迷人的景色,描写农民善良、淳朴、豪爽、真诚的美好性格一面的。小说充分表现了乡村人善良、美好的心灵。为什么这样写呢?这就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在1918年至1922年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续深化,新文化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开展,在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下,“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大量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进行揭露和抵制,新文化运动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这时,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也在积极思索和探讨中国向何处去及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社会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社会,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主要是农耕社会。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站在时代的前列,除了用笔作武器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猛烈开火外,同时他也在思考中国的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模式的问题。他的这一思考我们从小说《社戏》中可以看出,他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在小说《社戏》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和美图景,这就是他思考中的理想的社会模式,这也是《社戏》与《呐喊》中其他农村题材作品不同的原因所在。

    二、《社戏》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模式

    从《社戏》整个篇幅来看,写了在两个地方看戏的所见所闻所思,以看戏为线索贯穿全篇。《社戏》虽然写的是看戏,但意在戏外,醉翁之意不在酒。

    为了充分表达意在戏外,《社戏》的布局谋篇十分考究,前部分用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写两回在北京看戏。写在北京看戏的目的:一是揭露社会混乱不堪不适于生存,二是与看社戏形成鲜明对比,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第一回看戏虽然兴致勃勃,但戏园里满是许多头,嘈杂且混乱;没有人情味,我在找座位时有人冰冷的说“有人,不行”;再看侧面的座位,“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看戏后:“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第二回看戏尽管重价购来宝票,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同样是受到鄙视,我问胖绅士时,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只好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看戏后 :“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鲁迅两次在北京看戏,两次都发出了“不适于生存了”的悲叹呢?叶世祥在《都市人的乡愁》中对此评论说:“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味得悲悲切切。嘈杂紊乱的都市生活中萌生的疲惫、厌烦,甚至恐惧的情绪也渲染得淋漓尽致。”鲁迅厌倦不满嘈杂紊乱的都市生活,实际上是揭露抨击嘈杂混乱的社会生活,定否这种旧的社会模式。

    接着,鲁迅把笔锋一转,回忆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平桥、赵庄一带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当看戏没有希望时:“我急得要哭”。“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当外祖母和母亲默许我看戏时:“我高兴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在北京看戏和在外祖母家乡看戏,心情是截然不同,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感到“不适应生存了”,一个是只要允许去看戏便“立刻一哄的出了门。”实际上,这真实的反映了鲁迅的思想,他极端不满旧的社会制度,向往憧憬美好的社会模式。姚大勇在《一曲自然美的颂歌———鲁迅小说<社戏>的文化读解》中说:“鲁迅所描绘的平桥村,类似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都是作者理想之寄托。《社戏》描绘的是理想图景,针刺的则是现实,批判的锋芒并未因直接揭示现实的苦难而减弱。在关注、思考、批判现实上,《社戏》与《呐喊》中其他篇章是一脉相连的,只不过各有所侧重,表现风貌也有异。《社戏》正是一曲对故乡之美的颂歌,适可见作者对现实的关切,理想的追求。”

    鲁迅心目中美好社会模式究竟是什么?细细品读作品,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可贵的率真童心。在《社戏》中鲁迅用了近四分之三的篇幅进行了描绘和表达。

    一是优美的自然环境。鲁迅用他特有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水乡画面。如仙景一般亦真亦幻,正如孙伏曦所说:“看过《社戏》中的彩色,可知《呐喊》的作者除解剖刀一般的铁笔以外,还有生动的画笔。”请看以下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白篷的航船,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乌篷的船……”

    这一连串的描写,冲击着我们的各种感官。你看到的是小河、豆麦、水草、树林、渔火、航船、明月、戏台、连山,那朦胧的月色、皎洁的月光、淡黑的连山、红霞遍地、白篷的船、乌篷的船让你眼花缭乱;你听到的是婉转悠扬的笛声;你嗅到的是农作物和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你触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含着香味的水风;这水乡原生态的环境,令人沉静陶醉,让你感觉天人合一,仿佛弥散在藴藻之香的月夜里。鲁迅用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他对自然环境的挚爱之情隐然可见。

    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是社会的重要关系,在鲁迅的理想社会模式里,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和美的人际关系。

    儿童融洽相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乡村不受礼教束缚,不必再去读孔孟的书,孩子们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钓虾子、看社戏、吃罗汉豆等等。乡亲仁厚包容。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乡亲们包容:“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下面的描写和对话更突显了这一点:“‘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乡亲对小朋友的表现赞许褒奖:“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亲人慈蔼关怀。当外祖母知道看社戏没有安排好时:“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当我们看社戏晚归时:“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在鲁迅理想的社会模式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淳厚如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平桥村是鲁迅精心营造的新的“桃花源”。

    三是可贵的率真童心。社会的美好,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体现出来的,人的健康成长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显示。人之中,重要的又是小孩,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未来。小说《社戏》中所展现的,也恰好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从中可见鲁迅一贯坚持的追求自然,不愿受束缚之心。小朋友们童心无忌。当牛欺生时嘲笑我:“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小朋友们的恶作剧。偷豆煮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小朋友的率真无私。阿发说偷他家的豆:“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小朋友们的策略。如何对付八公公:“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小朋友们的这些言论和行为,无不体现出率真童心,人要有率真童心,社会也要有率真童心。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平桥村的村民朴实厚道,勤苦好客,小孩天真纯朴,活泼热情,他们较少受世俗社会的沾染,更多地保持了“童心”,鲁迅所赞扬的正是不失童心的真正的人。《社戏》贯穿始终的,是鲁迅的追寻自然之心,追求的是人的合乎天性的发展。

    小说虽名为《社戏》,但并未直接写“我”小时所看的社戏,开头记述的却是“我”在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那两次戏都没有看好,反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沉闷、世故、污浊,这与“我”少年时在平桥村的自然率真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尽管《社戏》中没有正面描写故乡的苦难,但对理想中故乡的讴歌,也正是对现实的批判。《社戏》可以说是对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其中的是鲁迅向往憧憬的美好和谐的社会模式。

    参考文献:

    [1]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0月北京第一版.

    [2]康丽,鲁迅心底柔软的一角——《社戏》里的童年想像 [J].语文建设,2002年08期

    [3]陆香君,鲁迅乡土小说的时空形式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李萍,论鲁迅的受难意识[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6]鲁迅:《呐喊·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鲁迅:《呐喊·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王敬文,《鲁迅小说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9]李恰,《为了现代的人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孙郁,《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群言出版社,1999年

    相关热词搜索: 社戏 鲁迅 浅谈 理想 模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