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精彩纷呈的海内外全民阅读活动

    时间:2020-04-23 07:51: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明智之士,以读书为本。” (培根《论学习》)。可见学习之道, 阅读之理, 古今中外同一。1955年1月1日,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纽瓦克的国际阅读协会,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阅读水平,倡导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并鼓励人们开展阅读问题研究的一个国际性组织。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更曾把1972年确定为“国际图书年”,旨在宣传图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促成人们读书习惯的养成, 以协力建设人人爱书、个个愿读的“阅读社会”,他们为此提炼出来的行动口号是:“书为人人。”

    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4月2日, 确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读物的关注。诸如“一本书正等着你, 找到它!”等活动主题,都曾化为有关各国大力倡导童书阅读推广的行动。

    早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 每年的4月23日都要欢度一个传统节日“圣乔治节”。因为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位名叫乔治的勇士,曾在深山老林里见义勇为,奋身屠龙,成功地救护了受困的公主,后来他获得了公主回馈的一本书。此后,书籍就成为知识与力量的象征,相沿成习,成为当地居民在这一天彼此赠送书籍和回赠玫瑰花的美俗。

    因缘巧合的是,这一天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英国杰出的剧作家、人文主义诗人莎士比亚,秘鲁诗人加尔西拉索,以及莫里斯·德鲁昂(法国作家)、拉克斯内斯(冰岛作家)、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哥伦比亚小说家)等人的逝世或诞辰纪念日。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11月15日于巴黎召开的大会上,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在我国习称为“世界读书日”),以此致敬于给社会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书籍及其作者,并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要善于在生活中积极发现读书之乐。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创造性地启动了“世界书都”遴选项目。依据该计划,每年世界上将有一座获选城市在“世界书都”的名义下,组织各种主题活动以传颂和弘扬人类的图书事业。该活动以一年为期,在当年4月23日拉开序幕,于翌年的4月23日结束。如今, 已先后评比颁授了西班牙马德里(2001年)、埃及亚历山大(2002年)、印度新德里(2003年)等十个传统深厚、书香浓郁的城市为“世界书都”。无独有偶,在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具体组织下,自2010年开始,江苏常熟古里、江阴和浙江慈溪、海宁等读书人和藏书家辈出之地,先后被颁授“华夏书香之乡”的荣誉匾额。

    春有百花秋有月, 春秋最是读书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之后,关注阅读活动,扶植阅读文化,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理性行动。其共同的一个特点是,图书馆绝非坐等读者前来借书、还书和阅书之地,而是千方百计地创意和策划丰富多彩的书文化活动,以促进人们的文献情意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在“世界上出书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多年来,先后启动过“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和“暑期阅读之乐”等社会行动。1958年3月,美国华盛顿举办了全国性的“图书馆周”活动,“读50本书”“尽你所能阅读的……”“读书使你进步”等, 都曾成为其鼓励全民阅读的主题口号。自1979年开始,美国更以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作为“纽约读书节”的起始日。1987年则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中心确立为“读者年”。而自1996年4月开始的全美“诗歌月”的文化创意活动,则源自194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诗人T·S·艾略特所称“四月是最令人痛苦的一个月”。美国诗歌学会认为, 以这一时段展开全国性的“诗歌月”活动, 足以吸引诗人和广大学生的参与, 多少冲淡一些当月的“忧郁气质”, 让四月的生活也能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光华。

    法国以每年3月为全国性的“图书与阅读月”,并在1989年首次举办了“法国图书节”活动。此后,每年10月14日至16日,作为国家所倡导的“阅读狂欢节”,鼓励读者通过阅读与别人的思想相遇,分享书籍之美和阅读之快,以及文字书写与文学创作之乐,并吸引平时因种种原因疏远了书本的人, 向书林学海回归, 重建对书和阅读的兴趣。其中最受民众和孩子们欢迎的是,在首都巴黎和外省大都市中举行的以文学与美食为主题的“书宴”,其中一个有趣的节目是,在各地的室内菜场或露天集市上,安排职业演员吟诵阿皮修斯、拉伯雷、柯莱特或卡恩·布列欣等名家作品中描写美食佳肴的片段。

    俄罗斯民族素有家庭藏书的古老传统, 而读书则长期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据说,其家庭书房的藏书总量曾经超过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的10倍以上,户均藏书近300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俄罗斯人的家庭藏书意识和读书习惯却在不断消失,为遏止这种“人文灾难”的蔓延,俄罗斯政府制订了《民族阅读大纲》, 并在2006年出台了一个“培养读者兴趣,鼓励年轻人读书”的国家项目,将2007年确定为“读书年”,通过媒体公益广告加以宣传推广。但他们在实践中也深刻认识到,要重建爱书、藏书和读书的传统,任重而道远。

    在大声喊出“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口号的文豪歌德的家乡德国,从来就有刻意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优秀家教传统。当1984年的一天,著名作家萧乾参观一家市立图书馆时, 他惊讶地发现, 在一间馆室里, 竟然全是三五岁的娃娃们在乱翻着各式各样的图画书。原来年轻的母亲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馆里来,就是为了“早早地就培养起孩子们对书的爱好”。自2006年起,在德国的一些地区,孩子一出生, 就会得到当地公共图书馆赠送的“阅读礼包”,内装以塑料、木质乃至布料为质地的“玩具书”,以开发和陶冶其“书籍情意”,从而引领其走进真实的书籍世界。

    英国鉴于儿童阅读能力日渐退化之忧,提出了“举国皆为读书人”的目标, 并确立1998年9月到次年8月为“英国阅读年”,并在“阅读年”主题活动结束后,将“读我”的口号可持续地衍变成为了“续读”的倡导。而英国的小学生们在“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所收获的“阅读礼包” ,常常令他们惊喜,因为其中往往会有一本书,一张精美的写有“世界读书日快乐”字样的贺卡,以及各种色彩斑斓的贴画和最新的荐读书目等。

    在东邻日本,也早有“图书节”“读书周”“图书馆周”以及“儿童读书周”等活动, 更曾以2000年为“儿童阅读年”。2001年,又在《儿童阅读推进法》中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

    在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先后创刊了多种杂志、报纸, 引领了一代人的读书生活。1982年发起于上海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更曾如火如荼地持续多年。1991年5月, 在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以及知名学者董味甘、曹祥芹等人的倡导和筹组下,成立了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并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名义,被国家阅读协会于2005年批准吸纳为团体会员,共同参与人类阅读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阅读推广活动。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等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主题的“知识工程”,成为了以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三年后,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确定为“全民读书月”。2004年,又将“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从此,全国各地组织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呈现出日益丰富多彩的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 精彩纷呈 海内外 全民 活动 阅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