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热情

    时间:2021-03-11 09:47: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国家在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文件和要求中,多次强调要保证学生每天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而仅从体育课的课时来看国内高校几乎没有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和主校区320名普通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现状调查(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94份,其中男生154份,女生140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1.9%),以便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高层次建设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

    一、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特点

    (一)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其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组织形式也很单调,一般只教授比较常规的几项体育运动,例如:太极拳、篮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如此一来学生的选择就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学校不开设则无法去学,这时就必须靠课外体育运动去弥补。与体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单一相比,课外体育运动则有多种组织形式,例如:个人、班级、年级、俱乐部、社团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十分灵活。

    (二)自愿性与自主性

    如果说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具有较大程度的限制,那么课外体育运动的参与完全由学生决定,没有任何的外界强迫性,纯粹是自愿原则。其内容、方式可由学生自行做主,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占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培养其创造能力和独立能力。

    (三)时间的自由性和空间的广阔性

    在进行课外体育运动时,选择什么体育项目、什么时候参与、如何参与、在什么地点参与等都由学生自主决定,与体育课程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项目、固定组织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一)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态度调节着人体对体育项目或参与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和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大多数,分别为73人和133人,占人数的24.83%和45.24%,其中男生比女生多40人,不喜欢的占少数,共8人。但是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还有27.21%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一个潜在的体育活动群体,应引起体育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在教学中采用思想教育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使其端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二)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的调查

    我校普通系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单独参加、自由组织、学校或班级组织、俱乐部或社团组织等形式。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自由组织的人数有205人占69.73%,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人数有75人占25.51%,单独参加的人数有55人占18.71%,俱乐部或社团组织的人数才12人占4.08%。

    调查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以自由组织的形式为主,没有太大的差异。其次是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形式,但是俱乐部和社团组织的形式只有少数占4.08%。可见应注重俱乐部或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近去。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是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培养运动兴趣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习惯的养成。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经常的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为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体育教师也应主动更新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知识,加强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增加对学生的责任心,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愿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应主动加强对体育运动知识、科学锻炼知识、体育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积极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合理安排学习、运动与其它活动的时间。

    (三)塑造良好学校体育环境

    加强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体育竞赛活动,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采取措施引导体育教学部、各院系、体育社团、学生班集体等部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多建设实用、方便的体育设施,而不是一味追求建设标志性、高档次体育场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媒介,把社会对体育的推崇、终身体育的理念、体育运动常识等介绍给大学生,引导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价值观念的提升。

    (四)提升社会体育环境

    城市公园、绿地、街头的运动人群对大学生体育观念的改变、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城市公共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营造浓厚的城市体育氛围,以及家庭积极的体育运动环境都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态度,促使大学生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时间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云鹏,张伟,张龙.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22(3):41-43.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课外 体育活动 热情 提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