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上海中职校体育社团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1-03-18 07:56: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上海市的各中职校,体育社团活动作为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已经得到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视,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制约了体育社团的发展,弱化了体育作为德育阵地的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中职校体育社团在发展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上海市中职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提供参考,旨在围绕提升学生体质、形成动作技能和培养健全人格的“三位一体”目标,通过一定的体育社团教学活动改革,为中职校培养合格职业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职校  体育社团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081-03

    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而上海作为国际体育大都市,改革的排头兵,则强调学校体育是保障公民健康的基石,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升公民终生健身意识的重要阶段。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丰富的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培养运动兴趣,提升学生身体体质,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塑造个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体育社团活动已经广泛地在各校开展,也得到了各中职校管理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1  体育社团的概念

    体育社团是指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健身、健心、健美和社交等需求,而成立的由学生自己组织、自愿参加、自己管理,由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进行领导、监督、协调和服务的体育组织,是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体育专项化课堂的重要补充。

    体育社团强调学生的组织能力,学生们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社团,他们根据队员的兴趣、需求和时间等灵活安排训练场地和训练项目、训练时间。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的拓展和补充,它一方面能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训练项目应用于社团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能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队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鼓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  中职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必要性

    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宇”。学校体育社团建设充分发挥了体育的育人功能,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着支柱作用,它激发学生学校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如今我国在校学生独生子女居多,6∶1的家庭结构容易造成家庭对学生部分教育的缺失,虽然物质条件已经越来越好,但对体育有兴趣并愿意坚持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大多家长和学生的态度是怕吃苦和耽误学习,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已经对学校体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学习有可能是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最后的系统学历教育。学校通过体育运动社团建设中在拼搏精神、团队协作的示范性,可以激励学生吃苦耐劳、身体力行的职业精神。中职校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培养一两项体育特长爱好,促进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将自身的特点合理展示出来。体育社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让学生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让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更加具有特色。由此可见,在中职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可以更好地将体育锻炼与身心娱乐,更加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中职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

    3  中职校体育社团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体育社团活动数量多精品少

    随着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的逐步推进,各中职、中专学校也随之引入很多的专项体育课程,体育社团的类型较多,少则四五项,多的甚至十几个项目,看起来活动非常丰富,但通过调查发现,中职校的很多体育社团并没有高质量的活动,难以形成学校特色或精品活动。主要表现为:首先,活动目的不明确,由于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缺少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活动多流于形式,活动本身的内涵和意义浅薄,从而难以办出特色,形成品牌;其次,活动缺乏教育性,很多中职校体育社团活动只重娱乐性,却失去了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很多学生组织和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关注更多的是活动的乐趣所在,而并非是通过参加活动后,自身在知识、技能、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因此,中职校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时,必须要重视其教育价值,否则服务于培养合格人才的功能则无法体现。

    3.2 师资条件难以满足体育社团活动需求

    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国际现代化大都市,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学生,对于新鲜、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在中职、中专学校,学校开设的体育社团,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引入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项目,则无法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但目前各中职校的师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场地条件方面,由于上海市很多学校受校園面积的影响,尤其是中心城区,很多学校无法开辟较为宽敞的场地,譬如足球、网球等一些需要较大场地的运动项目,还有一些较为专业的项目,例如攀岩、滑冰,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特殊性,学校在场地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在体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虽然体育老师多数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中体育教育专业毕业,但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更新与提高速度太慢,而且受到专项特长的限制,一名老师难以胜任两个甚至多个项目的指导工作,因此,就势必造成体育社团只管开不管教的局面;第三,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把体育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纳入正常工作量,缺少一定的激励机制,学校体育社团组织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社团活动并没有被当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3.3 中职校体育社团文化难以形成

    体育社团文化是指社团成员在长期共同的训练、比赛和各种合作的过程中,通过组织者有意打造和社团成员自发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社团作风,其核心是文明、和谐、团结、奋进。在中职校,由于体育社团成员是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可以在运动技能水平、性格差异和对社团管理的认同程度会不一致,如果老师或组织者不加以引导,体育社团文化就难以健康形成。很多学校的体育社团成员往往会因为社团氛围不和谐,转投其它社团,甚至相互攻击,闹出很多不愉快。因此,若能通过一定的规章、管理和评价手段,建设出优秀的并具有个性体育社团文化,则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和体质水平的提高,并且对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体育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4 缺乏外部交流和展示平台

    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要经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中职校的体育社团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各级各类的比赛交流和展示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海市为例,很多运动项目的比赛仅限于校内比赛,或是周期为一年一度的阳光体育大联赛,甚至有些特殊项目并不列入市区两级的体育比赛名目,学校的体育社团长期处于只练不赛,社团成员对项目的了解也只限于学校这样的小范围,无法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差距,缺乏训练的目标和动力,抑制了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3.5 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和合理的评价方法

    中职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形式已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但由于其并非传统的体育课堂,很多学校也就忽视针对各体育社团的特点,建立一定的评价机制,并利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服务于社团建设。一个优秀体育社团,首先会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围繞目标再形成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和组织管理。因此,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间、积极性、团队合作意愿以及比赛成绩,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体育社团能否良性发展。因此,如果能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对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团队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中职校体育社团建设的对策

    4.1 明确各级权责提升管理水平

    一个组织如能长期保持高效运行,必定离不开管理部门的权责清晰、科学管理和反馈监督。在中职校体育社团的开展过程中,既要处理好内部组织管理关系,又要在场地、器材以及比赛安排等方面协调好与平行社团的关系。因此,只有学校教务、德育、后勤和体育教学团队明确各自的职责,通过各级的紧密配合,不断完善学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体育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在体育社团的运行过程中,要从考核标准、奖励机制、资金支持、工作监督、师资培养等重点环节,建立明确的标准、内容、目标和办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中职校体育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4.2 利用周边社会资源破解师资窘境

    上海市各中职校尤其是中心城区学校在体育师资场地上的短缺,和学生对于时尚、新颖运动项目的需求,已经是各校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学团队不可回避的矛盾。即使是郊区学校有着较为优良的场地器材配置,但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专项师资,仍然无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从外部寻求突破,开发并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体育资源,是值得各校管理层要认真思考的一条路子。社会体育资源包括场地、器材、教练和各级比赛和展示平台等,通过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沟通,校企合作等方式,把优秀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满足学生内在的锻炼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活跃学校体育氛围,丰富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

    4.3 挖掘体育社团文化服务和谐校园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堂是育德的主渠道,而身心的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体育精神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巧妙转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社团的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用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感染他们。例如,在平时训练时能做到守时有序,遇到挫折相互鼓励,操场赛场不留垃圾,比赛过程尊重队友和对手等,社团成员由老带新,以传承优良作风的方式一代影响一代,体育育人,健体育心,形成良好的健身锻炼氛围,为建设和谐校园打下基础。

    4.4 搭建各级平台展现体育社团风采

    实践证明,在体育比赛或表演中获得荣誉,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练,提升其自信心的最有效之途径。通过比赛和交流,检验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发现自身的差距,了解各项目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学团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体育社团参与活动:第一,利用市、区两级的阳光大联赛,让各体育社团能在固定的周期内参与比赛,达到锻炼队伍,以赛促练,以赛交友的目的;第二,以学校组织的各类运动会为契机,让各社团有机会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展示;第三,通过学校管理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引导优势项目社团参加全国的单项协会组织的中小学生比赛,而优势项目社团竞技水平的提高,往往能带动全校体育社团活动共同进步,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4.5 完善评价方法重视过程评价

    在中职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体质水平,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不同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有的学生体质、技能基础较差,尽管努力地参与学练,比赛时仍然只能是替补,而有的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运动水平,社团活动时不遵守规定,作风懒散。因此,社团活动评价时必须尊重个体差异,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学生遵守社团活动规则,并积极的参与学练,引导体育社团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开展活动和参加比赛。

    5  结语

    中职校体育社团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职校体育社团在开展中各方面的剖析,面对相应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达到提高体育社团活动质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三位一体”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高中体育专项化教育改革试运行情况[Z].2014.

    [2] 王登峰.中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困局与破局[J].中国教育科学,2014(1):35.

    [3] 王登峰.综合改革破解学校体育难题,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4(7):10.

    [4] 霍琳.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9):33-34.

    [5] 倪霞.学校运动队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体育教学,2010(2):52-53.

    [6] 孙彦川,李爱华.学校运动队团队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5):98-100.

    [7] 刘一民,王健.略论体育运动团队文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1(3):28-34.

    [8] 方睿,张洋.体育社团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意义研究[J].新校园,2017(5):29.

    相关热词搜索: 海中 社团 困境 职校 对策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