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善用数字写活科技新闻

    时间:2021-03-27 08:16:2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科技新闻;巧用数字;精挑细选

    数字,是反映数量的符号,表现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精确幅度、方向、区间。在新闻报道中,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数字无疑是一种最准确的表达方式,一个关键数字的作用,甚至能超过几百字的枯燥论述。笔者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多年,深深体会到写科技新闻尤其离不开数字,因为很多重大科技成就、科学发现不用数字就无法精准界定和解读,也无法让受众轻松、准确地理解。可以说,善用数字,是写好、写活科技新闻的一个重要法宝。

    数字用得巧,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有一个成语叫画龙点睛,是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可以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写科技新闻也是这样,如果善用数字,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是2018年我国取得的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多家媒体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侧重大桥的经济价值,文章用了4个具体的数字,表明大桥将连接起一个经济规模巨大的区域:港珠澳大桥的长度将是加州金门大桥的20倍,这个双向6车道的大桥将会连接起一个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GDP总和高达1.51万亿美元,几乎是旧金山湾区的2倍,比澳大利亚、西班牙或者墨西哥各国的国民经济都要大。这4个数字显然是作者精挑细选出来的,读来掷地有声!通过这4个数字,世界各地的读者对港珠澳大桥世界第一的长度、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立刻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大桥非凡的科技成就。

    央广网的报道则用了3个数字,重点凸显大桥的科技成就: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者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科技日报》为突出其科技成就一口气引用了11个数字: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跨海大桥;15公里的全钢结构钢箱梁,世界最长钢铁大桥;钢材用量相当于60座埃菲尔铁塔;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沉管隧道每节长180米,重约8万吨,世界最大沉管隧道。隧道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48米,也是世界纪录……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无人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精准程度史无前例。这11个数字,也是字字千斤,震撼人心,生动报道了港珠澳大桥前无古人的历史性科技成就。在上述新闻中,数字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笔者发现,在对港珠澳大桥的报道中,有个别媒体,虽然也对大桥的成就赞不绝口,但没有使用数字,仅仅概括说:它(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也是最长的跨海大桥。虽然也说了大桥的几个“最”,但由于没有具体数字,读来不免感到空洞乏力,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对比之下,由于善用数字,《科技日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传播效果上要好得多。

    科技新闻中数字的几种用法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说:“笔头好的记者,能想办法,让一串电话号码跳起舞来。他们总是努力把满篇数字的东西写得生动活泼一些。”[1]那么,在科技报道中如何用好用活数字,赋予数字以生命,让它们在读者头脑里扎根呢?

    (一)巧用数字做标题

    “新闻标题的功能是概括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事实、浓缩新闻事实、提示新闻事实”。[2]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让这双眼睛炯炯有神,善于使用数字,无疑是个好办法。2018年4月25日,蚌埠玻璃院0.12毫米超薄玻璃正式下线,笔者在报道时,一开始用的标题是《蚌埠玻璃院研发出世界最薄玻璃》,这个标题虽然准确地传达出新闻事实,但四平八稳,没有特色,更没有夺人眼球的效果。几经修改,最后见报的标题是《0.12毫米,世界最薄玻璃诞生》,由于使用了0.12毫米这个数字,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一项“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的科研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报道这一科技成果,笔者想了几个标题,比如《新技术为压力容器瘦身》等,都觉得不满意,最后把采访材料又梳理一遍,制作了《让重型压力容器“瘦身”10%》的通讯标题。由于在标题中用了“10%”这个数字,不仅交代了是什么成果,而且传达了成果的作用和具体成效,较之前的几个标题不仅信息量大,而且精准、生动,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时一目了然。

    (二)巧用数字作对比

    优秀的记者特别善于用数字说话。科技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喝10瓶苹果汁有7瓶来自中国》,不仅在标題中用醒目的数字进行对比,而且在文中也使用大量数字进行对比,生动反映了在农产品深加工专项的带动下,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快速进步,正由一个农产品加工小国、弱国向农产品加工大国、强国快速迈进。作者先用一组数字,说明之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产量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4%,但在2000年,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量不到10万吨,转化苹果量不到总产量的5%,出口量仅占世界年贸易量的10%。”[3]然后,作者又用另一组数字,展示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在科技助推下的提升情况:“课题攻克的技术成果迅速在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2003年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量达到42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50%。在美国市场每喝10瓶苹果汁,就有7瓶是中国的苹果生产的。”[4]上述精选的数字犹如一把把尺子,生动地对比、丈量出了科技进步对我国以苹果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对比越强烈,反差越大,新闻就越有冲击力、震撼力。数字是讲述科技成就的最好的新闻元素,通过对比手法的使用,造成巨大反差,可使这些数字更有表现力。纵向的数字类比,凸显“变化”,从而反映科技成就的不断发展、累加;而横向的对比,体现“优势”,能直观反映我国科技成就的含金量。一些强与弱、小与大的数字反差,还能体现创新成就取得的难度与努力,让报道更加丰满。

    比如,《解放军报》曾用一组对比数据,说明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刹车”之难,从而凸显成功降落的科技成就:“一般陆地军用机场跑道长达千米,而航母飞行甲板一般不超过300米,可利用的降落距离只有100米左右,舰载机降落速度却可达到300公里每小时。”这样短的降落距离,这样快的降落速度,“刹车”难度不言而喻,我国在这方面的科技成就之不同凡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巧用数字解疑惑

    科技新闻报道的科技成果往往晦涩难懂,但科技新闻又要做到通俗易懂,让普通读者一看便知,就需要记者对高深的成果做一番通俗化的解读,笔者在实践中感到,用数字来为读者解惑答疑,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是将数字和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数量关系的类比,有利于读者的理解。数字化色选机可以快速分拣大米、花生、豆类等农作物里的杂质,在食品加工领域用途广泛,但读者对色选机的工作原理很难理解。笔者在报道美亚光电色选机的时候,就用了一组数字,来解答读者心中的疑惑。为了让读者对色选机的分拣“速度”有切身的感受,笔者把色选机和人们熟知的小说阅读联系起来,并用了4个数字加以类比:色选机在色选中对每一粒米要扫描40次,24小时可色选大米200吨,相当于色选机每秒钟要读完1600万字的小说。色选机的色选速度有多快,只要读过小说的人一看就懂了。

    在一篇关于北斗卫星的发展成就报道中,作者写到,我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提供亚米精度服务,即1米以下分辨率服务。那何为“亚米精度服务”呢?文中用读者常见的约车服务打比方,并用了两个简单的数字:“如果用这个高精度应用服务约车,我们就不需要靠电话来喊最后100米、最后10米,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你的跟前。”通过两个简单的数字,就把本来需要长篇大论解释的高新科技成果及其复杂的原理,解释得一清二楚。以上例子中,由于使用的数字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行为联系起来的,因此原本枯燥的数字,在读者脑子里一下子就生动形象起来。

    有时,为了把科技新闻写得通俗易懂,记者在采访中要做一个有心人,重点深挖、收集一些与主要新闻事实紧密相关的数字。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缓冲拉杆在保障“嫦娥四号”软着陆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缓冲拉杆”长什么样?为什么能起到保障“嫦娥四号”安全着陆的作用?是读者心中的疑惑,也是记者心中的疑惑。于是笔者重点向科研人员询问了拉杆的长度、重量以及最大拉伸长度,用两组数字解开了读者心中的疑惑。稿子见报后,有读者打电话说,当看到“缓冲拉杆是一根30厘米长,重20克左右的金属棒。可以像橡皮泥一样被均匀拉长,最大拉伸长度可达自身长度的80%到110%。也就是说1米长的拉杆最多可被拉到2.1米长。”时,被这些数字震撼了,感到中国的科技成就太了不起了!

    精挑细选,合理准确使用数字

    用好数字对写好科技新闻十分重要,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数字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点石成金,令新闻价值凸显;用得不好,反而枯燥繁杂,令读者退避三舍。用什么数字,用多少数字合适,最能考验记者对新闻素材的提炼和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在科技新闻中合理使用数字,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精选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新闻价值的数字来使用

    应该对新闻素材中的数字精挑细选,要避免原封不动地照搬文件或总结中的数字。有些报道对数字没有翻译,没有解读,没有处理,显得抽象枯燥。有的作者甚至只是将大量的数字和信息堆积在一起。如果只对材料照搬照抄,就会让科技报道的新闻价值大打折扣。比如,某篇报道中,作者罗列一串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资源探明率等数字,但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有什么对比,没有作任何说明。这样的报道,让读者看起来味同嚼蜡。

    使用数字之前,要反复问自己,新闻素材或采访得来的新闻事实中,有没有十分重要的数字?有没有能凸显新闻主题的数字?有没有非写不可的数字?如果有,就把它们挑出来,放在新闻的适当位置。对可有可无的数字,十分专业、晦涩难懂的数字,则应尽量避免使用。

    要让科技报道通俗易懂,让大众乐于接受,有时还要将复杂生硬的各种数字进行再处理,加以运算、翻译、解读,或者转化为更加口语化的表达。比如,“79%的人怎么样怎么样”,可以说成“近八成的人如何如何”;“两倍”,可以说成“翻了一番”;“占总数50%”,可以说成“占总数的一半”。这种换算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前提是处理后不影响报道的精确性,不能给读者带来歧义和误解。

    (二)對数字要反复核实,防止使用错误或计算不准

    对数字的错误使用或者不准确,是科技报道的硬伤。科技新闻中的数字专业性强,即使有些误差,一般人也很难看出来。如果记者缺乏责任心,不去认真把关核实,将错误的数字发表出来,会造成新闻失实。2018年11月22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研制获得重大进展,其核心部件旋转机架调试成功。笔者在采访时发现,被采访单位提供的新闻素材中,数字多达13处,其中有一处描述旋转机架驱动系统精度的关键数字明显有悖常识,于是笔者立即找到项目负责人进行核实,最终将数字纠正过来,避免了差错。事后笔者发现个别网络媒体对该数字没有核实就发到了网上,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

    在农业科技报道上,经常有记者报道某项成果促进水稻、小麦等农产品增产多少,增加收入多少,但在计算收益时往往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夸大了成果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例如,某媒体在消息《种水稻也能挣大钱》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民曹云海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按以前我种别的品种(比较),种超级稻的品种一垧地能增收2000斤左右,增收2000多元钱,我种6垧地就是12000元的收入差。”众所周知,种稻的收入要刨去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播种、管理、收割等成本,才是纯收入,而这里是把毛收入当成了纯收入。所以,这位农民把增产多少稻子全部换算成增加了多少货币收入是不科学的。记者不加鉴别与核实,原话照搬,夸大了新品种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也是一种新闻失实的表现。

    (三)努力把数字变成看得见的具体形象

    将数字和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数量关系的对比,有利于读者的理解,所以我们在引用数字时,要尽量把数字和具体可感的事物联系起来。

    蚌埠玻璃院0.12毫米超薄玻璃成功下线之后,央视财经频道在报道时,考虑到观众对0.12毫米这个数字理解还是不够具体,于是将0.12毫米玻璃和大家熟知的A4纸作一对比: “0.12毫米的玻璃到底有多薄呢?我们现场拿办公用的A4纸进行了对比。两张A4纸的厚度是0.19毫米,比超薄玻璃还厚了0.07毫米。”这样一类比,这个数字就活了。

    我们再以央广网报道港珠澳大桥为例,文中用了3个数字,凸显大桥的科技成就:“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者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如果仅仅说大桥主梁钢板用钢达42万吨,大多数读者肯定没什么感觉,但换算成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则会让读者惊叹于大桥工程量的巨大。由此可见,把枯燥的数字变成看得见的具体形象,就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报道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注释:

    [1]苗艳.用数字说话 让数字起舞[J].经济师,2014(09).

    [2]廖永亮.消息写作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4]喝10瓶苹果汁有7瓶来自中国[N].科技日报,2005-02-03.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 善用 科技新闻 数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