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浅析汉德词法学中的文化差异

    时间:2020-03-31 07:51: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1

    语言——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谓“说话”,它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方式的一种。对于一个非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即构成了其语言概念的全部,他们并没有必要去追究语言的深层涵义。然而对于我们外语的专业学习者,对比母语和外语的互通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好外语,还可以使我们对母语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对语言的深层概念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语言特点及规则的学科。语言有其规则,大脑里有其语言系统。当人们想要说话时,他就可以运用语言规则来表达交流。

    而语言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大多数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世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点和特色,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和背景。但是世界各族人民对待自然、社会现象、日常交际等都有大致一致的看法。他们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是由此却产生了语言一致性规则。语言既然有一致性,是不是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语言的通性,对另一门语言的学习就会变得容易了呢?因此,语言学又出现了一个分支---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各语言之间的混合、杂交以及母语和外来语之间的冲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词法、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使学习第二语言更加容易和深入。由于对比语言学是一门非常庞大的学科,在本文中,本人只能对汉德语言学中词法学部分进行浅显比较。又由于德语中的构词方式分为衍生法、派生法和复合法,而汉语的构词法中多以复合法为主,所以本人主要对比汉德语中复合词构成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一)衍生法是基于词本身进行的曲折变化。比如德语中经常把一个动词用作名词,leben 用作动词表示生活、活着,而das Leben则表达“生活” 这个名词性概念,比如我们常说“生活真美好”,此处das Leben才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比较类似于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常说“种”这个字,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播种;也可以用作名字,表示用来结出果实的“种子”;甚至我们把“种子”作为定语使用,“种子选手”来形容有潜质的比赛者。

    (二)派生法是在词本身加上前缀或后缀来扩展词的含义。比如在德语中,我们经常把动词的词尾变成er,来表示做这个动作的人或者工具。比如把arbeiten“工作”这个词变为der Arbeiter,就表示工人,做这个动作的人。 wecken“唤醒”变为 der Wecker,就表示做唤醒这个动作的工具,义为“闹钟”。中文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字后面加个“子”字,来表示身份或者名词概念,像“骗”这个动词后面加个“子”就变成了“骗子”,指做这个动作的人;“日”就可以变成“日子”,表示“生活”,而不再是一个名词“太阳”或者量词“几天”的意思了。

    (三)复合法的构词方式在德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汉语中更是最主要的构词方式。在汉德语中,复合法的构词方式既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一致性,又体现出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复合词的构成一致性的一面。我曾经在一位德国朋友家里,看见妈妈正在擦拭孩子满嘴的巧克力酱,同时揶揄孩子“Naschkatze”,naschen是德语中的动词“吃”的意思,但是这个“吃”是带有贬义的,可以指“偷吃”或者“贪食甜食”的含义,Katze是动物“猫”,合在一起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在中国母亲宠溺的唤孩子“馋猫”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下,汉德语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非常类似的动词+名词的组合,就连用来打比方的动物都同时选用猫咪的形象。还有一个例子,虽然德国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级别的,但是初到德国的人都会喝不惯,因为德国的水质很“硬”,我又一次在德国朋友面前抱怨德国的“硬水”,以为他肯定不懂我的意思我还要解释一下因为德国水里含钙太重了,结果他不但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还很惊讶地问,难道中国也用“软水”和“硬水”来形容水质吗?可见,这些复合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中体现了一致性。然而,构词的差异性却又明显反映出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冲突。比如曾经有位德国朋友学了半年的汉语,也发现了汉语构词法和德语构词法的互通性,有一天他用中文跟我说“天冷了,我得买手鞋”。我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他做了个戴手套的手势,我才明白过来。在德语中手套一词是由die Hand(手)和die Schuhe(鞋)两个词组成的合成词“die Handschuhe”,德国人认为,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应该是重要的,既然脚上可以穿鞋,手上也可以穿鞋,于是就有了“手鞋”。但是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我们通常以首为尊,讲究个从上至下的秩序,所以汉语里认为手是尊贵于脚的,跟脚共用个“鞋”字情感上很难接受,所以我们用了“手套”二字。这差异又明显反映出了两种语言在构词方式上受文化影响的差异。

    受篇幅所限,大量有趣的例子不能一一列举。不过不难看出,构词方式的联系和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因此我相信通过对构词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外语学习者的任务也就不仅是学习语言,同时也要研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言能力更上一层楼。

    相关热词搜索: 词法 文化差异 语言学 浅析 学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