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董仲舒,独尊儒术,成大一统

    时间:2020-08-14 07:57: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暴秦的统治如过眼烟云,转眼间就土崩瓦解。灭秦者,秦也,为什么?严酷的刑律没有维护一个王朝,那什么才是王者之法宝?汉朝的统治者开始认真面对这个宏大的课题,也为汉朝采用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而思考。这时,董仲舒博士精彩登场,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思想基础。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郡(今河北景县)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勤奋好学,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董仲舒家里有个花园,是个花香鸟语的好地方,但他却埋头于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春秋》与老师布置的诗文,集中精力读书。整整三年,他不但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为后世留下了目不窥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从30岁开始,董仲舒开始招收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时,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有时,他还经常叫他的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述传授。这样,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国的宰相,有的成了长吏。

    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汉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十年;元朔四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此后,董仲舒过着居家著书的生活,但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作为大儒,由于历史的原因,董仲舒终生没有得到重用。作为当时的大学者,他早年适逢朝廷提倡道家无为思想,所以只能闭门读书;被汉武帝赏识之后,也只是被当作学者对待,得不到重用;后来给诸侯王当国相的日子,他日子更是不好过,因为作为中央派给诸侯王的代表,他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不能得罪诸侯王;由于种种原因,董仲舒甚至一度下狱,被判为死刑。

    但是,正因为是一位纯粹的大学者,董仲舒始终做到了淡泊明志,并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演变。

    董仲舒知识渊博,思维清晰,善于从各种儒学经典以及其他学派思想中汲取营养。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齐一天下的“大一统”论,并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而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亦连答三章,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史称《天人三策》。在这个对答中,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建议,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也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界的蔚然大宗,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

    汉代兴办学校以广教化,广育贤才,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据《汉书·董仲舒传》所载,汉武帝“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董仲舒发之。”可见汉之得人在武帝,武帝之得人在选举与儒学,而选举和儒学的提倡则发自董仲舒。由一个儒者之议影响朝廷的决策,由正确决策导致群士向慕,再由人才群集而迎来西汉帝国的极盛局面。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统一思想是大一统的关键,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知道行为的准则,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思想应该统一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就知道该遵循什么原则,该做什么事情。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大一统的建议之后,确立了儒学的核心地位,巩固了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

    董仲舒根据儒家的政治思想,强调实行以“礼乐教化”为主要内容的“德治”,认为这是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他用阴阳五行的思想,解释德治乃是上天的本意,从而为行德治寻找理论根据。在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并以此作为维护封建专制“大一统”秩序的根本。董仲舒建立了君权神授的学说,从神学上证明了君权高于一切,统治和教化的权力都要集中到皇帝手里,使王权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神圣化、绝对化。

    从远古到西汉,尽管科学技术一直在演变发展,但是,许多自然现象人们仍然无法解释,就会对天更加敬畏。作为大学者的董仲舒对各种自然现象更有研究。据传说,一次,董仲舒放下帷幕讲课,有个客人来拜访,董仲舒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客人又说:“要下雨了。”董仲舒便和他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知道刮风,住在洞里的知道下雨。你不是狐狸,就是鼷鼠”。话音刚落,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这个传说表明,董仲舒对自然界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又对社会心理洞悉掌握,他顺势提出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皇帝的统治提供支持,也是顺水乘舟之势。本来天是自然现象,董仲舒却宣称天有意志,是主宰世界的至高无上的神,又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因此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天”意志的表现,天和人能够感应相通。董仲舒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并正告说,有天命存在,灾异就是天与人的对话: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在皇权集中的条件下,董仲舒提出了“居民而伸君,居君而伸天”的主张,采用”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权,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董仲舒一生确信“天人感应”。任江都国相的第六年,朝廷的祭祖场所失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天谴,说明皇帝失道,遂着笔起草奏章,规劝汉武帝。汉武帝看了大怒,降旨斩首,转而怜其才学,又下诏赦免,但免去了他的职务。董仲舒死里逃生,惶惶然回乡教学著书去了。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于家中病逝,葬于西汉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为了表彰其对汉王朝的贡献,特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董仲舒思想和学说著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有着极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他的天命论等思想被质疑和批评,他的纲常理论被认为是束缚中国人民的精神绳索,但是,他倡导的统一的儒学思想实际上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国在两千年中虽曾遭受过千灾万劫,却能保持相对的完整。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想到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所起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李娜

    相关热词搜索: 董仲舒 儒术 独尊 成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