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浅析阿尔萨斯—洛林问题

    时间:2021-01-12 08:00: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法德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两国均为西欧大陆上实力最为强大的民族国家。相邻的地缘政治现实,相悖的民族国家利益,使得两国在确立长期和平以前一直处于不断争斗的状态。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对此前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吞并更使两国的对立达到最大化。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权问题成为法德和解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 阿尔萨斯 洛林 争斗

    一、问题的形成

    从地理位置上看,阿尔萨斯-洛林地处德法边境,总面积约为14500平方千米。阿尔萨斯和洛林原本是不同的两个地理区域。阿尔萨斯和洛林演变成为阿尔萨斯-洛林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公元814年,法兰克王国君主查理曼驾崩,其帝国随即被子孙一分为三。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以莱茵河为界,河东归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河西归秃头查理,是为西法兰克王国;洛泰尔得到北意大利及东西法兰克王国之间的狭长地带,是“中部王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分别是中部王国的两个行政区域。公元870年,围绕东西法兰克王国中间地带的归属权,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展开角逐,最终二人订立《墨尔森条约》,西法兰克王国夺得洛林地区,阿尔萨斯被划归东法兰克王国。10世纪以后,洛林被并入东法兰克王国的继任者——神圣罗马帝国。此后几百年,阿尔萨斯和洛林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属地。三十战争后,法国逐步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1870年,普鲁士和法国展开大战,法国战败,被迫割让原阿尔萨斯的93%和原洛林的%26给随后在普鲁士主导下建立的德意志帝国。这块土地就是现在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吞并损害了法国的国家利益,伤害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两国此后近百年国家间关系的主旋律。

    二、争夺的原因

    法德两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争夺,有着其繁杂的利益因素与感情因素。其深层原因在于民族群体与特定地域的紧密联系。自有人类以来,不管是在族群时期,前民族国家时期还是在民族国家时期,土地一直是民族群体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土地对民族的重要意义,一是因为拥有领土是一种“实际需要”,它“(领土)代表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它必定要包含一些有助于占有者生存的东西”,如水源、食物、燃料、矿藏、易于抵挡入侵的地形环境等。民族需要对某一地区内的生存资料进行排外性地使用,使其价值最大化,以利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壮大。二是因为特定民族对某一块特定的土地具有“神圣信仰”,这块土地对该民族具有特殊的意义,它 “是昔日祖先的土地,也是写下了民族光荣的土地”。所以,法德两个民族国家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争夺既有物质的原因,也有情感的因素。具体来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及两国的领土认识差异。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洛林地区还盛产铁矿、盐矿,并有大量适合建筑用途的石料资源。阿尔萨斯则蕴藏着丰富的钾碱。可以想见,如此丰富的资源无疑会成为德法争夺这一地区的强劲动力。特别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矿产资源对于民族国家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具有的重要助推力,使得资源的重要性愈益彰显。法国地处欧洲西北部,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虽然气候温和,环境优美,但煤铁资源的极度缺乏却对法国的工业化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拥有矿藏资源丰饶的阿尔萨斯-洛林对法国来说至关重要。而德国,虽然由于山地较多,使得其煤铁资源较为丰富,但如果占有阿尔萨斯-洛林,则无疑会使德国的工业化速度更为迅速。

    阿尔萨斯-洛林地处西欧的心脏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其重大的战略价值。如果法国占有该地,则可以将莱茵河和阿登高原作为法国东部的天然屏障,可以将德国莱茵河上的交通截断,并可作为进攻德国的桥头堡,在战略上形成极大的优势,反之亦然。三十年战争期间,法国宰相马扎然说:“法国的边界应当延伸到荷兰。而在德意志这边,莱茵地区也是令人担忧的,洛林和阿尔萨斯都关系到法国的安全”。从德国方面来看,如果占有这两个地区,莱茵河将成为自已的内河,可以轻易地通过莱茵河出入大西洋,而不必受法国的掣肘。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吞并阿尔萨斯-洛林,正是看到了阿尔萨斯-洛林两地重要的战略价值,因为“占领了麦茨和斯特拉斯堡后,德国就有了一道极其坚固的防御线。只要比利时和瑞士保持中立,法国人就只能在麦茨和佛日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采取大规模的行动。”

    法兰西民族和德意志民族在领土认识上具有相当大的差别。人类的地域认识在不同的民族当中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有的民族以语言作为地域的界线,有的以自然边界作为划分领土的标准,有的依靠宗教,有的求助于文化。法国人一直笃信“自然边界”的理论。所谓“自然边界”是根据线状物理地形来划定的,例如一条河流、一座山脉或一条海岸线等。法国人把古代高卢人奉为祖先,认为古代高卢人生活的边界就是法国人的“自然边界”,阿尔萨斯-洛林正处于古代高卢边界的莱茵河畔,所以自然被法兰西人看作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从红衣主教黎塞留到近现代的法国政治家们,无不为争取、维护法国的“自然边界”而殚精竭虑。黎塞留曾在自己的《政治遗嘱》中说道:“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就充分表达了法国人的这种倾向。对于德国人而言,语言是其凝聚和强化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最主要工具。这种认识使得德国在地域观念上表现为语言民族主义。德意志人认为,“如果一个民族是一个操有相同语言的群体,那么,如果政治疆界分离了这种群体的成员,这些疆界便是武断的、非自然的和不公平的”。 费希特更是明确指出:“使德意志人与其他欧洲民族分离开的是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民族特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使用的语言是德语和法语,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使用德语的人占据大多数。根据德国在1910年的统计,该地讲德语的人数为163万,讲法语的仅有20万。这种情况,使得德国在语言民族主义的指导下,很自然地将其认为是自己的领土。

    三、争夺的过程

    从1870年到1945年,德法之间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今天的阿尔萨斯-洛林就是在这三次战争中逐渐塑造成形的。这三场大战分别是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866年,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权问题,法国与普鲁士的矛盾不断激化。1870年,普法双方正式开战,法方很快战败。1871年 5月10日,法国与在战争后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缔结《法兰克福条约》,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割让给德国。其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如火如荼地展开之际,失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法国丧失了重要的煤铁资源产地,在工业化道路上举步维艰。而德国则充分利用阿尔萨斯-洛林的资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奋力向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强国。

    从民族感情上来说,德国人认为对阿尔萨斯-洛林的占领是“对黎塞留和路易十四的占领的一种必要的纠正,是从历史、语言和民族方面进行理解的民族原则的合法运用”。但德国对这一地区的割占极大地伤害了法兰西人的民族自尊心。在法国人看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至迟从大革命以来就成了法兰西民族及其国家的一部分,而现在成了失败和法兰西被征服的象征”。

    领土与民族国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对其中一个的损害会直接导致另一个的损伤。每一个民族国家都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特殊的、不可侵犯的领土实体。《法兰克福条约》对阿尔萨斯-洛林的分割无法让法国方面坦然接受。这直接导致了法国对德国强烈的民族仇恨。普法战争后,法国一方面加紧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拉拢盟友,以伺机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德国为求对抗法国及其盟友,保住胜利果实,也积极展开外交攻势,组织同盟。双方的紧张对峙最终酝酿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级大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之间展开了长达4年零3个月的拉锯战。最终协约国取得胜利。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根据条约,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重回法国怀抱。

    一战的惨败再加上战后协约国对德国的严厉惩罚深深地刺痛了德国人的神经,使之萌发了强烈的复仇情绪。这股情绪最终在纳粹的操纵下,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法国在战争前期很快就战败投降。1940年6月21日,德法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停战协定,阿尔萨斯-洛林作为条款之一被德国重新夺回手中。1945年德国战败后,阿尔萨斯-洛林又重新划归法国。至此,阿尔萨斯-洛林才算是最终结束了漫长的动荡生涯。

    四、结语

    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对德法关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对德国来说,一方面,它深知对该地区的割占势必招致法国的民族仇恨,埋下战争的隐患。俾斯麦在《法兰克福条约》签订后就曾公开表达过这种忧虑:“我完全确信,这次战争不过是德法之间将要发生的许多次战争中的第一次,在它后面还要爆发一系列其他的战争”;但另一方面,德国在该地的利益和感情都使其不愿将阿尔萨斯-洛林拱手相让。对法国来说,情况亦然。在阿尔萨斯-洛林问题上的僵持使得德法两国在外交上可操作的空间大为缩小,德法两国除了拉拢盟国相对抗似乎没有其他的外交目的。这种外交对立达到最大化的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大战的爆发。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历史发展极为复杂,如果从1618年三十年战争前算起,到1945年至今,该地区共经过了八次身份转换。即使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阿尔萨斯-洛林问题正式形成算起,也有5次。如此频繁的归属权的更替,加上每次更替后的强制性文化同化政策,使得阿尔萨斯-洛林的民族认同陷入了困境。根据认同理论中的民族认同理论,要确定某一地区的群体是属于哪一个民族或民族国家是一个主观性与客观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相交织的问题。从主观性上来说,阿尔萨斯-洛林人可能有自认为是德国人的观点,也可能有自认为是法国人的观点,但长期以来轮番的文化同化政策,使得在该地形成了法国文化与德国文化共存的格局,所以从客观性上来说,阿尔萨斯-洛林既不完全同于法国,也不完全同于德国。而且,既有与德国文化的同一性、差异性;也有与法国文化的同一性、差异性。这种情况,导致无论是德国统治时期,还是法国统治时期,都将它看做是“半个他者”。正如一位历史学者所说,“对法国人来说,他们太德国,对德国人来说,他们又太法国” 。无论是在德国统治下还是在法国统治下,阿尔萨斯-洛林人都饱受歧视、排斥与不公正的待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居住在法国的阿尔萨斯人遭到逮捕,而这些人在先前还是法国士兵,并且在1870年对普鲁士的战争中浴血奋战过。在德国统治下,法律规定禁止使用法语,哪怕是偶尔出于生活习惯使用一个法语单词也可能招来牢狱之灾。对于阿尔萨斯-洛林的民众来说,身份认同的困境让他们饱尝苦痛。 长期的不幸经历塑造了一个独特的“阿尔萨斯-洛林”,阿尔萨斯-洛林的民众在“半个他者”的定位下,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出了自己的“同一性”。他们在面对“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时,更愿意称自己是阿尔萨斯-洛林人,而非德国人或法国人。法德两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争夺,带给两地人民的不是荣耀,不是幸福,更多的是难以抚平的伤痛。

    参考文献:

    [1]于蕙清.民族主义与领土[J].世界民族.2000,(4):20.

    [2]袁明.国际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2).

    [3]王绳祖.国际关系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12,(2):146.

    [8]唐书明.认同理论演变中的民族认同[J].思想战线,2008,(2):34.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 阿尔萨斯 洛林 浅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