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学习鲁迅作品中刻画人物凸显个性的方法

    时间:2020-08-17 07:53: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鲁迅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在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典型人物。学习鲁迅作品中凸显人物个性的描写手法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熟悉的鲁迅作品,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鲁迅作品中人物描写的典型范例,培养其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鲜明特征,表现人物个性的能力。

    关键词: 鲁迅 肖像 语言 行动 心理

    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当前中学生写作时在人物描写技巧及运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人物描写千人一面,采用单一的人物描写手法,词汇贫乏,语言表现力不够等。然而中学生熟悉的鲁迅作品中刻画过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故乡》中的“闰土”,《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必要的,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刻画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一、以发展的眼光刻画肖像,以形传神

    人物的肖像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但是肖像描写的作用不仅为了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表达作者文学创作主旨。如鲁迅《故乡》中闰土这一形象,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变化很大。原来紫色的脸变得灰黄,皱纹很深,原来红润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像松树皮,前后判若两人。反映随着社会面貌的变迁,闰土由一个活泼机灵、可爱淳朴的农家少年,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旧社会农民形象的典型代表。人物的性格跟外貌一样会随着时空推移发生一定的变化,鲁迅在刻画闰土这个人物时,并没有静止地只描写他一个阶段的外部面貌,而是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一人物。因此,好的肖像描写不仅是用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还应该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为我们展示出他的思想、性格和气质。写作时可以采取描写不同阶段人物的外貌变化体现人物性格变化的方法,以发展的眼光描写人物的肖像,看待人物的性格,凸显人物的个性,进而塑造出典型的人物。

    二、扣紧身份写语言,以声动人

    如鲁迅《药》中在茶馆谈药的情节:华大妈轻轻地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康大叔说:“包好,包好!这样趁热吃下去,这样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花白胡子说:“原来你家小栓碰到这样的好运气,这病自然一定好。”这段人物对话十分生动、传神、精练,之所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鲁迅设置了符合康大叔、华大妈及刽子手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话。三个人同样说病会好,说法却不一样,三个人话语非常符合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康大叔是刽子手,作为统治阶级的帮凶,在群众面前,表现得目空一切,肆无忌惮地大叫大嚷,急于表功。华大妈迷信愚昧,忌讳极多。花白胡子老于世故,既不能触及华大妈的忌讳,又讨好刽子手康大叔。简简单单的人物对话将每个人的个性都凸显了。语言反映人物的个性,什么人说什么话,正所谓“言如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应该紧扣人物的身份、年龄、工作、性别和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做到以声动人,凸显人物的个性。

    三、扣住细节写行动,形神兼备

    《药》中描写华老栓准备去买药的情节,“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鲁迅先生在一句话里面同时用到了两个“掏”字,以表现华大妈的小心、谨慎,“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连续用到了“接”、“抖”、“按”这一连串的动词,“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谨慎,说明华老栓特别小心,生怕把这些钱弄丢了,装妥帖了之后才出发。再如《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买茴香豆的一个细节,“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排”字写出了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一个“摸”字则写出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两处对比,写出了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慌”、“罩”两个字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茴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茅盾先生曾说:“人物性格必须通过行动表现。”我们在写作时,应当注意描写最能揭示人物独特性格,最合乎人物地位、身份的具有代表性的动作,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动词,把人物的行动准确传神地描写出来,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四、间接写心理,倾诉心声

    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心理描写既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的想法和感觉,又可以间接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鲁迅采用梦境这一方式间接描写心理是值得借鉴的。因为梦境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在梦境中人物通常将自己的深层意识袒露出来。描写梦境是揭示人物心灵隐秘的一条捷径,是值得中学生学习的刻画心理的有效方式。鲁迅的《墓碣文》写了梦境中在墓前的经历,通过对孤坟、死尸和墓碣文句的描述,表达鲁迅对腐朽、颓败的旧文化及由这种文化模式塑造的国民灵魂的一种独特认识。在这一认识中,包含鲁迅对民族现状及未来的深深的忧患意识,不仅体现他对民族命运和作为启蒙者个体人生道路的迷茫心态,而且从中流露出鲁迅这时虚无与绝望的潜意识心理。鲁迅借用梦境这一间接心理描写手段,倾诉出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因此,间接描写心理既可以深化文章主旨,使心理描写不至于空泛,又可以更好地倾诉心声,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结语

    具体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可以凸显人物个性,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旨。鲁迅作品刻画的典型人物是学生写作时学习的榜样,刻画人物要向经典看齐,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展现人性光辉。

    参考文献:

    [1]晓苏.写作教学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鲁迅.野草[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黎党新.谈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3).

    [5]杨晓红.初中语文人物描写的读写迁移教学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2014(3).

    相关热词搜索: 鲁迅 刻画 凸显 人物 方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