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唤醒古沉船

    时间:2020-08-26 07:55: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距今约800年前的某一天,一艘商船自南宋王朝的某个港口出发,水手们升起了高高的风帆,让冽冽海风助旅途一臂之力。这艘商船称得上是当时最坚固庞大的海船之一:船身长约30米,宽近10米。船舱里满载着精美的瓷器——这是遥远的中东那些番邦的商人最欢迎的商品。当行驶至南海阳江海域,也许是风暴突然袭来,也许是贪心的船主硬塞了太多货物——商船发出悲鸣,直直沉入了海底,甚至保留了依旧端正的行驶姿态。岁月悠悠,它一直在幽深碧蓝的水晶宫中沉睡,直到800年后的某一天,穿着蛙蹼的奇怪人类把它从梦中惊醒——“瞧我们发现了什么,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

    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南海一号”,一艘沉睡了800年的古船,1987年被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意外发现。当时人们从沉船中打捞出了金银器、锡器和陶瓷器皿等珍贵文物200多件,并在此后的数次考古调查中,发现这是一艘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而且,从打捞出来的文物来看,它大约沉没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当时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为兴盛的年代,船上携带的大量货物、包括沉船本身,都是验证当时中国远洋贸易状况的绝佳证据,可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考古史上的璀璨明珠。

    数次对“南海一号”的考古调查发现,沉船内的文物以瓷器为主,分别来自浙江、福建、江西景德镇等宋代几个著名的窑系,且大多数完好无损。其中一些瓷器具有西亚的艺术风格,显然是当时专为国外客户定制的——看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也有“来样加工”的业务呀!还有一些国内从未出土过的文物,显然是来自外邦。这些都表明了当时中国海上贸易繁荣兴盛的情况,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巨无霸行考古创举

    2007年4月8日,“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预计在2007年7月左右完成。沉睡中的古船将被真正唤醒,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一工程特别之处,就在于水下考古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整体打捞方案。

    “南海一号”上的铁质物品在海水腐蚀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将周围的文物、贝壳和海泥等逐渐凝结成一体,沉船表面被大块凝结物和厚厚的淤泥覆盖。这些淤泥保护了木质的船体,直到今天,沉船的木材都未腐烂,如果按照常规的水下考古方式,将文物直接打捞提取的话,可能损坏脆弱的船体,丢失珍贵的文物信息,因此整体打捞方案更加适合。

    在这一方案中,一个巨无霸登上了舞台——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的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它自重3万多吨,满载排水量达8万吨,最大的起重能力达到4000吨,船上可供300人同时工作和生活。

    按照打捞计划,当清理完沉船的周边环境后,“华天龙号”将在水面上确定好“南海一号”的位置,再抛出8个800米长的定位锚,安装定位桩,仿佛一个巨大的海上蜘蛛,牢牢地钉在海面上。随后巨大的钢制沉井被沉入水中,套住“南海一号”。沉井分上下两个部分,下沉井呈方形,外壁的底部向内收拢;而上沉井将留出一些约半米见方的方孔,为底梁穿越作准备。清挖掉沉井两侧的淤泥后,“南海一号”被完全装入了上沉井。从上沉井的方孔中横穿36根钢制底梁,缝隙间用橡胶袋充气,上沉井就完全封闭成为沉箱,下沉井则留在了海底。然后沉箱被钢缆吊起,移置到半潜驳船上,再平移到“南海一号”最终的安身之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水晶宫”中展新姿

    和整体打捞方案一样,“南海一号”保存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沉船常年不腐,是因为木质吸收了大量盐分。一般沉船被打捞起来后,就要进行整体脱盐,便于在空气中保存。而“南海一号”如果要进行脱盐的话,工作量太大,所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它专门建造了一个“水晶宫”:在海平面以下挖掘一个12米深的椭圆状人造海洋,面积有5000平方米,高24米多,并构造了封闭的海水循环系统。研究人员采集了沉船附近水域的海水和船身上的泥土,为“南海一号”度身定做一个最好的水下保存环境。到时研究人员将继续对古船进行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只不过这一过程将是进度缓慢的“精雕细琢”,每天只发掘一两件。一方面保证了文物发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潜水考古表演,届时参观博物馆的普通人都可以观看。

    沉睡近千年的古船,将在现代科技的水晶宫中慢慢展露新颜,在令人赞叹的同时,仿佛开启了时间通道,让人遥想起海上古航路那灿烂辉煌的过去。

    相关热词搜索: 沉船 唤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