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第三条道路”社会治理方略研究及现实性反思

    时间:2020-09-04 07:54: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民主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打下过深刻的印记,在20世纪后期出现社会危机,西方社会党就思考如何能脱离困境,英国的工党最后主张发展第三条道路,称之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略,并得到西欧主要国家社会党的认同。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具有其时代特征,经济、政治各方面都有比较务实的社会治理方略,其针对社会基层和广大公民的改革治理方略,对中国当下治理思路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会均等;责任;社会投资型国家;公民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012-02

    第三条道路,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能够透出随着时代和形势变化而变化的新意,且比较务实的社会治理方略,使欧洲重新被染成了“粉红色”。其中社会福利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成为这一政治思潮的亮点,其四个价值观念及“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和“公民社会”的治理方略,对于我国当前社会治理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一、第三条道路的政策主张

    在20世纪后期民主社会主义面临困顿时,各国社会党派都开始思考如何脱离困顿,直到英国工党主推的第三条道路出现。这一思想主张,得到了欧洲主要国家的认可,它也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第三条道路坚持建立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目标是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充分的就业;主张建立一个具有多样性、包容性、权利与责任统一的强大的公民社会;主张建立一个能使民主深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积极的政府;主张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第三条道路”实质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各种关系的再调整,它包括权利与义务、政府与公民社会和个人、市场与政府干预、人类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在上述关系中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公民社会的职能和市场的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第三条道路”的治理方略及其理念

    (一)价值观念

    第三条道路提出了四种价值观念:即个人价值平等、机会均等、责任和社会意识。他不仅关注“个人价值平等”,即每个人不论其出身背景、能力、信仰或种族如何,都不应受到歧视和偏见的困扰,还对“机会均等”加以空前关注。第三条道路主张从致力于后发性结果平等过渡到关注先发性机会均等。

    第三条道路提出了自己的“责任”观:主张政策的宗旨不是要用国家或者社会的行动来取代个人的使命,个人的责任一直都在,只是通过改善国家的政策来激发公民自身的自我实现能力。每一个人要努力回馈社会国家的给予,意识到自身负有的使命和责任,做好分内的事情力求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付出得到回报。

    第三条道路还强调“社会意识”,即强调个人行动自主性和个人自由,这种自由和自主思想其实是代表了社会强化自我反思的表现,不仅不是我们所说的自私和利己主义,而是它主张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社会弱势,关注人权,女性权利,外部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而且这种社会意识表现为地方社区和自愿团体的有益活动。

    (二)国家向社会投资型转化

    国家职能转向社会投资型是针对社会福利改造而言的。所谓“社会投资型国家”,按照吉登斯的说法,其主要原则可简要地表述为:国家与传统的社会福利国家相比而言,不仅仅经济上的福利政策,而是转向内心的精神方面的利益和幸福感培养;其次,国家的财力主要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直接给予公民救济补助,因为这种经济帮助相对于直接给予而言是长期的,有效的。

    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的现实性表现为:首先,强调人力投资。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的核心即是改变帮助人们的方式。政策包括就业政策和机制的转变,比如减少工作的时间减少就业的歧视,促进妇女的就业和再就业。减少在工资收入方面的硬性指标,加强人力市场的活力;其次坚持效率和公平的原则,主张变直接给予的救济和补助转为培养公民自主进取的能力;转变生活范畴的福利为工作范畴;主张国家的功能不仅是社会刚性支出,更应该全力开展教育培养并加强在这一方面的投资力度,为失业的人员能够二次就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巧和能力,提高他们二次就业的能力和信心,为公民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进入市场的适应性。其次,注重利用资源。第三条道路提出了风险和回报的相互关系。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主张保护好公民既得利益,合理使用风险资源,激发公民利用好风险,并把风险当作动力,抓住自己的机遇和资源,将风险转化为福利和好的机遇。具体为,鼓励民众强化独立自主的心理意识,加大培育的力度而减少直接给予的物质方式。从个人方面而言,是要从心理上摆脱依靠国家的思想,和享乐的思想,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勇于挑战,从而激发自身的自由自主和自信,加强自我的独立意识和自我幸福指数。两者相协调才能长远发展。最后,主张国家的社会职能强化。第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的投资主体除了国家之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力量,甚至还要借助国际的力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性也要调动起来。第二,扩展社会关注对象。传统福利国家只关注社会下层的福利,而如今的第三条道路同时给中上层阶级和中间阶层以空前的关注。国家应反对排斥行动,增加社会包容度,给予社会的底层群体以抵抗风险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安全感和自信,给予社会上层的中上层群体对于精神方面追求的认可,引导有能力的层级奉献社会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三)公民社会的构建

    公民社会的构建是第三条道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方略,是其实践的一种新的执政方式,超越了“老左新右”的政治观,是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政府包办模式和右翼新自由主义资本主宰市场定夺模式外的一种新的政治治理方式,方向是“民主制度民主化”。

    建立公民社会的现实性要做到:首先,是目的是使政治在公民的主动参与中推动现代化发展。公民社会不是仅仅为了抵制行政官僚风气也不仅仅是为了让有意识有能力的公民有参与政治的欲望。而是要从根本上营造一种环境一种公民的热情,参与政治的人情,政治社会更为民主化。主张政府和市场都要使公民激发对社会与自己负责的统一。公民社会的建立就是要减少公众的不信任感,是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人能够公平公正的参与政治,能够对政治有热情和信任感,最终能够保证个体能力的发挥。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强者,保护弱势群体,建立一个人人拥有机会又积极奉献,自尊并能够尊重他人的社会。其次,对国家的政治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主张转变政府的执政模式,分权意识要强化,适当的放权,改变传统的国家凌驾于社会公民之上的现状。以行政手段和暴力手段去干涉社会群体的绝对地位发生转变,通过公民主动参与政治的意识提高,是社会转向良性运转,给社会和公民创造出自我管理和发展的利益空间。最后,培养和强化公民参与意识。公民要承担起公民社会主体的重担,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责任感和能力。尊重民主的规则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民主的过程常常会做出自己并不喜欢或赞成的决定,在自己不赞成的情况下仍能尊重民主的决定尽自己的责任,或者遵循规则去争取改变自己认为是错误了的集体决定另外,第三条道路很重视以“情感民主”促进参与民主。

    三、借鉴性思考——反思

    “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工具性的新社会治理方式,我们说它是一种有鲜明时代感的理论,它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对政府执政和社会治理方式所做的一次大胆探索,因此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当我们去积极借鉴这种富有时代感的治理模式时,心情又是沉重的,因为我们离这种治理模式实在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需要我们深刻反思,所以在此我们更应该把“第三条道路”所提出的治理模式看作一种有参考价值的发展方向,我们更重要的是借鉴其精神。

    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比如,第三条道路在其改革的理念原则中主张在坚持社会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同时,允许一定程度的功能性不平等。对于我国,工资待遇和收入分配方面过于平均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因此适当增加不平等程度是有积极意义的,是社会转型和加速发展不可避免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执政党得到了越来越高的群众呼声,然而另一方面,近些年也在群众中产生了一些不满的声音。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一些现象超出了功能性不平等的范围,调查显示,中国贫富差距大的地方往往出现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地方,行政集权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滋生通过权力腐败的人群。而民营企业发达的富裕地区如浙江贫富差距却比较小,因为民营经济发达,获得收入的机会多。市场竞争确实会造成一些不平等,但与权力腐败性质完全不同。市场形成的落差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之源,是积极的,其副产品也可以通过社会措施补救,而权力腐败形成的落差是经济发展的阻力,社会发展的毒瘤,必须全面清除。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我党形象,增强我党的执政能力,使我党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宏.另一种选择: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01.

    [2]罗云力.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欧洲社会民主党第三条道路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改革[J].国际论坛,2002(3).

    [3]罗云力.西方国家的一种新治理方式——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84.

    [4]李宏.另一种选择: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01.

    [5]罗云力.西方国家的一种新治理方式——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83.

    [6]陈慧.吉登斯积极社会福利思想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7]王尧.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理论及其实践价值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

    相关热词搜索: 现实性 方略 第三条 反思 治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