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奇观展示与盛唐想象——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时间:2020-09-09 07:55: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形式与精神上都是对徐克之前导演作品的一种回归,同时又有更多的杂糅和演化。影片通过场景、动作、身体等方面展示为一种奇观,通过奇观展示,力图呈现出徐克心中的盛唐气象。影片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存在剧情游离、特效失真、历史真实与文化元素的缺失等问题。

    [关键词]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奇观;想象

    作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徐克为观众奉献出了一道道大餐,尽管近年来徐克显得稍为沉寂,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成为徐克倾力的大制作,并期望它有新的突破。事实上,至少在市场表现上,电影还是取得了成功。综观全片,《通天帝国》在形式上是对徐克既往武侠电影的继承又融汇了侦探、惊险、悬疑等元素;在精神内核上,可以看出徐克电影中一贯具有的传统品格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同时,作为一部标榜大制作、把令人称奇的特效场面作为一大宣传点的《通天帝国》,也明显可见一贯注重特技运用的徐克标签。

    一、精神承继与形式演化

    1.形式上对武侠片的回归:关于《通天帝国》,徐克接受采访说“想把侦探故事拍出不一样的感觉”,但实际上,这给人的感觉就是徐克对武侠电影的再度回归。《笑傲江湖》系列、《黄飞鸿》系列、《新龙门客栈》等都是他的经典武侠片,在香港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观众心中亦为不可替代的难以超越的作品。而在进入21世纪后,《蜀山传》《七剑》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更见新奇,然前者的缺乏剧情、后者的结构散漫,在口碑与票房上双双遭遇滑铁卢。至于之后拍摄的其他题材电影如《深海寻人》《女人不坏》更是反响不佳。《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是徐克在沉默数年之后再度回归武侠的作品。片中狄仁杰从一个政治家摇身一变成了风度翩翩、英俊潇洒而又智识过人、武功了得的全能型人物。他善打斗,能查案,会调情,有担待。电影中协助查案的大理寺卿裴东来、武后心腹上官静儿以及通天浮屠监工沙陀,无一不是武功高手。电影讲述的武则天登基前发生的波诡云谲的神秘事件和宫廷间的复杂关系,正是徐克在《笑傲江湖》里边体现的: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本质上,《通天帝国》的成功与徐克熟练运用其武侠电影在人物塑造、叙事模式、氛围营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息息相关。片中可以看出徐克以往武侠电影的影子,如上官静儿的造型、通天浮屠内的打斗等。然而,电影尽管拥有一个武侠片的内核,在形式上却又融入了侦探、惊险、悬疑等诸多元素,使电影又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2.内涵上传统品格与现代意识的混合:狄仁杰与徐克其他武侠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身上仍然寄寓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士人品格,有着清晰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印迹,狄仁杰深处大牢依然勤读奏折,关心高墙外的天下大事以及民生疾苦,与《黄飞鸿》系列中的黄飞鸿无异,这几乎就是范仲淹笔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具体表现。徐克以往电影中的侠都是儒侠,他们铁骨铮铮,打抱不平,豪爽义气,为人敬仰,他们都是英雄,这里不难看出徐克内心深刻的英雄情结。然而,徐克电影中的英雄通常是无奈的,他们行侠仗义之后,往往不得不“离去”。狄仁杰在特殊的身份之外,所拥有的特质与徐克电影中的其他英雄是一样的,同样,狄仁杰最后也离开朝廷,而且见不得阳光,不得不居于地下的鬼市。这种“离去”模式,与经典西部片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在经典西部片中,英雄/牛仔最终都会离去,这是一种自我放逐,他们隔绝在文明社会之外,《关山飞度》《搜索者》、“镖客三部曲”莫不如此。而在《通天帝国》之中,狄仁杰最终完成使命,离开朝廷,也成为一种自我放逐。显然,这种“离去”模式,是徐克掺杂了现代意识之后的产物。

    3.一以贯之的特技运用:《通天帝国》的一大卖点就是片中华丽的特效制作。其中的通天浮屠,诡异的人体自燃、易容术等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效一向是徐克关注的重心之一,他拍摄处女作《蝶变》时就运用模型蝴蝶和真蝴蝶一起拍摄,取得不错的效果。《新蜀山剑侠传》则直接聘请了《星球大战》的特效小组,重金打造了梦幻般的特效场景。而在《蜀山传》中徐克对特效的入迷几乎走火入魔,片中的特效确实美轮美奂,然游离于剧情之外的特效制作仅成了一种展示,无法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票房惨淡。《通天帝国》成了关注特效制作的徐克的翻身仗,以特效作为卖点之一的本片获得成功,票房最终超过三亿。

    二、奇观展示与盛唐想象

    1.奇观展示:把特效作为影片的卖点,电影也就有了展示奇观的含义。电影作为“奇观”,是由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提出,她从经典电影对女性形象的消费着手指出:作为性欲对象被展示出来的女人是色情奇观的主导动机……主流电影干净利落地把奇观和叙事结合了起来。[1]电影具有的奇观属性,把视觉快感提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电影可以具有高度视觉吸引力的动作、场面为主来进行生产,这也是特效制作越来越普遍的原因之一。《通天帝国》走的就是奇观电影的路线,它把特效制作作为一大看点。片中展现的通天浮屠、鬼市等场景宏大诡谲;洪金宝担任本片的武术指导,使动作奇观的展现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而人体自燃、易容术等则被展现为出人意料的身体奇观。

    2.盛唐想象:徐克曾如此描述:“中国唐朝是个盛大迷人的朝代,无论文明、思想、艺术,与当时世界其他古国比较,称之霸国而无愧。这个浪漫的唐代和充满诡秘色彩的侦探题材是我两大爱好,而偏偏狄仁杰,这位举世瞩目的神探和武则天这位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却在同一个朝代出现。这两个历史人物支撑着该片的主轴。”[2]徐克借“充满诡秘色彩的侦探题材”来表现他想象中“浪漫的唐代”的意图,便不言自明了。通天浮屠巍巍乎入云,由佛眼望出去,洛阳城的严整而繁复的房屋,直接呈现了这个时代的辉煌与鼎盛。所谓的盛唐气象,还包括了雍容华贵、八方来朝的胸怀,电影开始即为大秦使者远道来朝,谕令善加接待,前往通天浮屠,瞻仰天后神威。阿巴斯在马车中掀起帘子,打量大佛,满眼的惊奇与震撼。唐之强盛,已得到具有说服力的呈现。在表现盛唐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时,影片创作者还细心考证,注重细节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在各种道具使用上也可见功力。

    三、凌空蹈虚与想象失据

    综观全片,《通天帝国》算得上是一部制作认真的作品,体现出了创作人员的诚意,并在视觉体验上奉送出了较为精彩的表现。但是,电影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徐克想要表达的盛唐气象,建立在一个不曾稳固的根基上,使得想象飞翔不起来,反而显示出某种苍白。正视这些问题,或可为以后的华语电影创作提供启示。

    1.特效失真:《通天帝国》的创作团队为追求特效的细腻逼真,专门请了韩国的特效团队。彼此为近邻,韩国的特效制作在文化上或许能更靠拢影片的表达意图,但在最终效果上,许多地方仍不尽如人意。电影的局部特效,如人体自燃、银针易容以及梅花鹿攻击狄仁杰的场面,都可称惟妙惟肖。然而片中展现洛阳城全景时,缺乏层次感的后景呈现出明显的虚幻感,特效的欠缺被充分放大,给影片的接受效果打了折扣。

    2.剧情游离:首先是剧情经不住推敲,影片借以展开的逻辑不严密。片中的关键环节如设置不严谨,观众稍加推敲就可把整个影片的根基推翻。这在《通天帝国》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影片因此失色不少。如果说人体由甲虫而引起自燃是属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不予追究,想象之外的事情,则必须符合生活常识。比如明显是高手中高手的裴东来,梧桐树下却轻而易举地被沙陀的手下抓走;同样身为高手、能在伤中把狄仁杰抱着飞上树的上官静儿,却被简单的机关射中并因此而丢命。甚至狄仁杰带着上官静儿回到城里,有备马的工夫,却不知道急速找人救治静儿的伤,上官静儿必须死,而且她必须回到武后身边,亲自问天后有没有爱上过一个人,并亲耳听她说出一声“值得”后欣慰地死去。其次是情节发展主线不清晰,使得本为侦探题材的《通天帝国》,并没展现出狄仁杰作为“神探”的风采。狄仁杰出狱的任务就是要破案,然而影片中不断在表现他与上官静儿的纠缠、与武则天的暧昧。真正破案的倒是裴东来,他一手查清通天浮屠的真相,而影片中的反派把裴东来抓住后,能饶裴东来暂时不死,要等他告诉狄仁杰查案线索再在狄仁杰面前灰飞烟灭,至于作为查案关键的设计图,反派们也让它留在裴东来的马上,以最终给神探以指引。所有有关破案的关键环节,影片都是直接展示给观众看的,全无推理的元素,最终沙陀给狄仁杰“推论鞭辟入里”的评价,实在不能算实话实说。可以对比2009年上映的好莱坞片《大侦探福尔摩斯》,福尔摩斯也经过改写,是一个绅士、幽默、擅拳脚的大侦探,但电影中所有破案的环节都经过丝丝入扣的推理分析,比狄仁杰破案远为精彩,影片中制造悬念的杀人迷雾,也比赤炎金龟致人自燃更为可信。此外,影片中的脱戏、打戏、人物造型等喧宾夺主,未与剧情有效结合和相互推动。上官静儿为脱而脱,说脱就脱,并没有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片中的打戏,看起来也并没有一个因何而战的来龙去脉,仅仅为展现打斗场面,就设置了若干打斗戏,过多的打戏甚至影响了电影叙事的推进,影片的许多无逻辑处,或许也是由此而致。脱戏、打戏对人物性格塑造的意义同样不明显,脱离了人物和剧情,它们过多的存在就是可疑的。影片中的人物造型也显得过于花哨,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武则天夜访狄仁杰一场戏,其装扮的现代程度已经直逼现代,十分摩登,创作人员的求新求异以至用力太过,可见一斑。

    3.历史真实与文化元素的缺失:尽管主创人员在考证当时习俗人情上下了很多工夫,历史真实的缺失依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通天浮屠是影片中的叙事出发点,史书也可考,武则天其时也确实动过修佛像的念头,通天浮屠的创意,可谓神来。但是武则天能把监工职责交给一个反对她执政入狱且因此受过大刑的人吗?通天浮屠建造的地点,正是在登基大典举行的宫殿正对的地方,从风水学来说,这显然也是荒谬的。最后武则天还政于李唐,影片把这个能够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举动归功于狄仁杰:武则天是要给狄仁杰兑现承诺,一个大事件,被改写成了一个关于说不清的男女关系的注脚。另外,武则天在位时期的唐朝,是中国历史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电影对社会安定与经济发达都一一给予了表现,但是文化元素在片中令人意外地缺失,甚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意指的琴棋书画全未出现。要表现盛唐气象,如何能够脱离那些负载了精神气质的文化符号。电影要表现的盛唐气象,除了场景大、人气旺,再无其他。文化元素的缺失,让这部影片失去深沉厚重的寄托,而成为当代消费文化的又一份快餐。

    [参考文献]

    [1] [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A].李恒基,等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周传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 谷子.《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打造鬼魅奇幻盛唐全景1.3亿投资再现大唐辉煌[N].大连晚报,2010-08-10.

    [作者简介] 李文甫(1982— ),男,重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广播影视文艺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

    相关热词搜索: 盛唐 帝国 通天 奇观 想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