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记住乡愁,不忘初心

    时间:2020-10-05 07:51: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吴永强:话题主持人、全国青联十、十一届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三、四、五届委员。

    段海滨:全国青联常委兼科学技术界别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

    杨晓山: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国务院港澳办法律司司长,现挂任泉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威廉·王(王学玮):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经济部大中华区总监,旅加近20年。

    梁文睿: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旅法9年。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在春节到来之际,一抹或浓或淡的乡愁总是弥漫在身处异乡的游子心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记得住乡愁”所言,身处都市喧嚣的中国人,不管是在异国,还是他乡,故园山水、乡愁可寄,折射的不仅仅是情感,更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具象体现。

    本期“青年会客厅”栏目推出特别策划,约请了几位海内外不同经历的朋友,从不同角度来聊聊对“乡愁”的感受,品味触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怀。

    主持人:说起乡愁,可能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最为大众所知。诗人的乡愁多了几分文学的色彩。就诸位而言,您们觉得什么是乡愁?不同年代出生的人们其乡愁又有哪些特质?

    段海滨:谈起乡愁,既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也是“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的怅茫;既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依恋,也是“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的淡然。我理解乡愁可比喻为放飞的风筝。游子是风筝,乡愁就是那根永远剪不断的风筝线,不管风筝飞的多高,乡愁这根线把游子和家乡永远紧紧连接在一起。

    杨晓山:乡愁是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对故国家园浓郁的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也是家乡抚慰游子的柔情,是对“重土轻迁”情愫的文化表达。乡愁也隐含着对岁月荏苒、世事沧桑的怅然。

    乡愁由个体生命体验与社会历史变迁交织而成,带有时代印记。作为一名“70后”,我生逢于国家和世界剧烈深刻变化的年代。在我的乡愁中,“变化”是无可回避的主题,也始终贯穿着对“变化”的纠结心理。我期待故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能够留住一切旧时美好,同时也清楚这不易做到,由此也使我的乡愁添了些许无奈。

    威廉·王:我体会乡愁是一杯陈酒,让人回味无穷;乡愁也是冰冷的雪,让人穿心而过,牢牢粘在游子的心里。虽然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乡愁有不同的特质,但是根本的感觉是一样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梁文睿:对于我们这种漂泊多年的海外游子来说,祖国即故乡,家国情怀则是埋在心底最深的乡愁,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就能引发大家强烈的情感共鸣。最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的学生深情合唱的《我爱你中国》爆红,点开视频后我瞬间泪如雨下,分享给海外的朋友,大家一同感动流泪、心潮澎湃。

    主持人:旅居海外,可能会对乡愁有着更为特别的体会。我知道威廉·王旅加近20年,已然跻身加拿大萨省政府官员;而文睿博士就读于拥有600年历史的法国著名公立综合性大学,旅法9年。想必两位海外游历者的乡愁也是不同的。

    威廉·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对海外游子乡愁的最好写照。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亲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我的根。乡愁让我学会了沉思;学会了把握自己;也学会了珍惜故乡情!

    梁文睿:确实,每到过节的时候必然会加倍思念故乡的亲朋好友。“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也经常组织同胞们参与各项节日活动;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法国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地报道中国人关于春节的游行庆祝活动等,甚至法國纸媒近年来推出的星相特刊也开始详细介绍中国的“十二生肖”。如今很多法国同学会向我们中国学生祝福一句“春节快乐”。

    段海滨:严格而言,我至今算是没有留学经历的“土鳖”,仅在国外做高级访问学者半年,虽然那个出国经历时间不长,感觉乡愁更多是身在异国时对祖国深深的情怀。现在,作为“北漂”一族,感觉乡愁是对山东老家父母的那份心灵深处的牵挂。

    杨晓山:我在国务院港澳办工作逾20年,去年下半年到泉州工作。这种经历,使我有机会接触许多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并感受、品味他们特别是其中老一辈的乡愁。来泉州后,感触尤深。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它有两条主要河流,一条叫“晋江”,一条叫“洛阳江”。这样的名字,记忆着泉州人晋代起从中原洛阳一带迁徙而来的历史。泉州的各大姓都拥有完整的族谱体系、祠堂文化、匾额文化,代代相传。中原故地成为泉州人对祖籍地的乡愁。宋元以降,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漂洋过海的泉州人,又把乡愁扩大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泉州又成为海外泉籍华侨的乡愁。目前,分布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达950万,数量在全国设区市重点侨乡中位居第一,他们爱国爱乡,为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从他们身上,你可以感受到那种赤子对母亲深沉而浓烈的爱。相对而言,我的乡愁则要平和、绵柔许多。

    主持人:儿时的故乡是什么样的,留给几位最难忘的有哪些生活场景?

    杨晓山:我在豫南出生、长大。儿时的故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建筑古旧、邻里祥和,大家的生活都很简朴。最难忘的是夏日和小伙伴一起在城外小溪戏水,是除夕雪夜和兄弟姐妹一道围着火盆守岁。

    威廉·王:虽然去国多年,但儿时故乡的回忆太多了。对我来说,儿时的故乡是爸爸妈妈过年炖肉的香味;是爸爸自行车的后座和大梁;是胡同里弹球,摔泥锅;是路边小摊的大力糕与冰糖葫芦;是拿着背心捉蜻蜓;是晚上强睁着眼睛写作业;是左口袋瓜子花生,右口袋散的鞭炮的春节;是生病时候在床上听收音机里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是春节里的串门时候的点心盒子;是一本本的小人书……

    梁文睿:在国内老家过年,家里亲戚朋友很多,大人小孩各几桌,孩子们的桌上摆满各种糖果瓜子。午夜时分,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烟火五颜六色,欢声笑语阵阵。我那时还有点抱怨“太吵啦”,但出国时日一长,万分怀念过年这热闹非凡的声音。这些年我在法国听到的鞭炮声,要么是少数人燃放为庆祝法国的国庆日,更多的是年轻的示威抗议者们向警方扔去的挑衅鞭炮。

    段海滨:从出生一直到“跳农门”的十多年时间里,一直在农村,蓝天白云,清河绿野,一切都那么淳朴。那时候跟其他同龄人一样,每天无忧无虑,跟小伙伴们田野里玩耍、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淳朴的乡俗浸润了我的童年,父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成为了我刻苦努力的基因,美好和快乐是那个时候的两个核心主题。

    主持人:乡愁对于中国人来说,存在了几千年。海滨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又是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拔尖“双料”高端人才,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工科男”。您又是怎么看炎黄子孙这份共有的精神家园特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怎样的位置?

    段海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乡愁应该是个特殊而永恒的话题,从古人的诗句里可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自古至今,乡愁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多的主题,描述乡愁的佳句相当多,我想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传承的根系所在。

    杨晓山:对中国人而言,乡愁不仅是恋乡恋土的桑梓情怀,也是贯通血脉亲情的情感纽带。在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它反映的是一种最本真、最朴实的爱,一种最易引起共鸣、最易打动人的情。由此,它是几千年来中国文艺作品历久不衰的选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根源流脉。

    梁文睿:坦白讲,我是出国之后愈发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珍惜守护传统文化的机会、愈发为我是中国人、为有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在海外快过年的时候,很自然的会联想起我这会儿要是在国内,应该备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了,吃过丰盛年夜饭长辈们会发压岁钱(中国移动支付领先世界,电子红包都走红多年了,法国仍然是信用卡和现金消费,书面信件甚至依然是主要的官方通讯方式之一)。那种时刻“回国”、“回家”的念头更加强烈和清晰。

    威廉·王:“文化”的定义范畴非常广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乡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概要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记忆:对于家乡的生活场景,当地文化,当地建筑,当地风俗等的记忆,使乡愁记忆了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文化传播:游子们在异国他乡思念家乡,谈论家乡的一切,乡愁自然而然地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文化保护:有乡愁,就能怀念;有乡愁,就能记忆;有乡愁,就能持续。这样一来,乡愁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

    主持人:虽然现在城市变迁,生活节奏普遍较快,乡愁被喧嚣都市所“裹挟”,但乡愁总是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诸位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折射了哪些社会现象?

    梁文睿:乡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它是一种文化记忆,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无论是历史推移时光变迁,又或是日常工作紧张繁忙,只要我们对已逝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有追忆、有留恋或缅怀,它就会珍藏于我们的内心。乡愁不是一种消极的怀旧,它会让我们回归传统、找回自我、感受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和文化情怀。

    威廉·王:虽然社会变迁,时代发展,但乡愁是每个人都不能忘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故乡是每一个人的根。现在的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中国的城镇化使许多人转变了生活地方;世界的人口流动使许多人生活在了不同国家;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联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乡愁还是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我觉得,现在是进行乡愁教育与引导的最好时机!

    杨晓山:在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大量学子异地就业,传统乡村解构、宗族关系解体,人口的高流动性带来“高乡愁”,使乡愁遍布城市每个角落。从更深的层次看,“高乡愁”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焦虑,一种在巨大时代变革和急速生活节奏中难以寻找稳定心灵的焦虑”。这是我们在社会发展特定阶段面临的问题,也是政府工作应予高度重视并努力加以纾解的课题。

    段海滨:我认为工作再繁忙,乡愁都是任何人挥之不去的,即使每天都被搁置,但肯定是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温馨的一隅,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形式的表现。打个比方说,老家来人大家还是非常亲切的,热情招待,这也是乡愁一种很原本、很真切的体现。很多时候都是境由心造,城市变迁,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如果经常“偷闲”回到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温馨的“乡愁”那一隅去思考,想必一定会汲取新的力量。

    主持人:紧张的工作,快捷的生活,似乎让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淡化了乡愁,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样记住乡愁,不忘初心?

    段海滨: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尤其对于大部分中青年人而言,生活、工作压力巨大,繁忙的工作之余,大家表面上逐渐淡化了乡愁。不忘初心,记住乡愁,这也是延续故乡历史文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在努力前行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造佳绩,也是对记住乡愁的最好诠释。

    威廉·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乡愁是与生俱来的,挥之不去的。虽然现代人生活紧张,虽然我们在海外的华人离故乡很远,我们牢记乡愁还是有很多的方式的。中国传统节日里,我们与家人朋友欢聚一堂:如果能有表演中国传统文艺的技能,我们可以在许多场合展现;家里有孩子的,我們可以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尊老爱老,孝敬老人!所有的这些,都是对乡愁的最好注释与怀念。

    杨晓山:记住乡愁、不忘初心,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努力。从政府来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施政中要有历史和人文情怀,关注人民的心理感受和文化诉求,努力呵护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着力提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传统价值的能力。从个人来讲,应注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涵养好存放乡愁的心灵土壤,防止心为物役。

    梁文睿:乡愁是一种情怀,对故乡、对祖国的不舍和思念,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即使生活节奏快速、身处的社会浮躁喧嚣,只要内心有追求,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可以有常态化的表现。10年前我在法国使馆面签,一上来就被问到“你为什么选择到法国留学”,当时我回答“法国浪漫、优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话没说完就被签证官打断了,因为同样的修饰语形容词他们已经听过太多。从那时起我提醒自己,要深入了解法国,认识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法国社会,仔细观察对比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明,分享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让之后选择到法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多一些形容法国的词语。

    旅法9年,我每日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每次做报告坚持原创不“复制粘贴”,这是我个人“记住乡愁、不忘初心”的小小体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祖国日渐强大,在争取越来越大的国际话语权,而欧洲的“蛋糕”(即经济增长)已经做不起来了。

    主持人:不管是身处国内,还是旅居海外,只要离开了家乡,乡愁就是我们萦绕于怀的永远牵挂。期望我们记住乡愁,守护好精神的家园。再次谢谢各位的参与。

    相关热词搜索: 初心 乡愁 不忘 记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