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五河县农机化发展探讨

    时间:2020-10-28 07:53:2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总结了五河县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了影响五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就加速五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出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出路;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S2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1-0233-02

    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1-2]。但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机化发展不协调,与农业发展的要求存在相当的差距[3-4]。为此,针对五河县农业机械化的现状,结合笔者从事农机化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五河县的农机化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1五河县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机械化作业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加大对农机的政策扶持和投入,五河县2009年财政总投入1 720.84万元,农机总动力迅猛增加,2009年五河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2.058 4万kW,拥有农机7.093 1万台,合64.546 7万kW,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截至2009年底五河县已拥有大中型农机1 829台,合6.708 9万kW,其中联合收割机1 403台,合5.800 0万kW。

    1.2农田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五河县除了大豆收获的农机化应用程度还很低外,已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部分丘陵地区的机械化水平略落后于平原地区,特别是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发展缓慢。

    1.3农机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各类农机除户给户足外,又可跨区作业,保证了粮食生产这个基本问题。同时,跨区作业每台季可创收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农业机械大量投入生产,实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大转移,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农村最显著的特征,社会效益巨大。

    1.4国家补贴逐年加大

    农机装备的国家补贴和项目推进是农机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补贴范围和补贴率逐年加大,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带动社会多方资金投资农机化。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作业效益大幅提升。

    2存在的问题

    五河县现有农机化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要继续提高农机化发展速度,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农机化接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农机化的发展。

    2.1思想认识不足,投入和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影响,五河县农业生产一直小步前进,农业机械化主要从小型到中型到大型一点一点向前走,以满足农业生产为主,农民以保守的态度应付着农业生产问题,都不愿意投资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和先进的农机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靠农机化创收、发展、壮大的思想不足,不愿意迈大步。

    政府部门对农机化发展的投入和重视不足。五河县是个农业大县,以农为主,经济水平本就不如发达地区,再加上目前农民致富的思想迫切,农业效益慢、流程长,大多引导企业以发展致富为主,对农机化增效“三农”、发展致富的投入不足。

    2.2农机结构不尽合理

    主机多,配套农具少;小型农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少;一般技术水平的农机多,高性能的农机少。一家一户低层次重复购置率偏高,以自我为中心,组织化程度、使用量、利用率较低。主要作物大型机械生产农机投入数量不协调,在农机生产中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2.3农机社会化服务滞后,监督机制不健全

    农业机械大多属于单家独户所有,自用居多,农机作业专业户规模不大,服务功能单一又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不够高,农机专业大户和种粮大户数量少、规模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机(含农机零配件)销售、作业、维修和售后服务处于零散、无序的状况,没有整套的规章可循,基本处于自然的状态。

    农机供应的社会化监督机制不健全。农机市场管理不到位,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项目少、功能弱、管理松散。

    2.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制约了大型农机具的发展。农业土地的分散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五河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五河县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经过二次土地承包,农业生产依旧保持着家庭小块经营,分割的“豆腐块”式土地,同时受老一代人的土地养生的束缚,使现代化大型农机具没有发展余地,严重限制着大中型农机具的发展空间,同时土地养生还制约着农村土地的流转,让农民看不到农业机械化致富的路子,造成人员大量外流,不利于土地集约化,农机现代化的大发展也受到阻碍。

    2.5农作物种植结构单调

    农作物种植的单调性也是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五河县的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水稻和大豆为主,其他经济作物太少甚至没有。农民已习惯于这些作物的生产流程,常用的小型机械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不愿意去学习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更不愿意去投资应用新型农机具,调动不了农机化发展的积极性。

    2.6农机服务队伍不稳定,推广能力弱

    乡镇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组织变动频繁,队伍不稳,推广管理服务跟不上。各乡镇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站所人员潜力大,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但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利用,大多方向不明确,同时负担着乡镇政府一些行政职能,得不到集中的组织培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较弱。虽然农机推广部门在经费缺乏、试验条件差、政府部门重视不够、体制不完全的情况下大力推广了一些新机具、新技术,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新要求。目前,除了机械化机耕、机收的技术环节较强外,其他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都较为薄弱。

    3农机化发展的方向

    3.1向多样化发展

    五河县农村一直以稻麦豆生产为主,农业机械几十年来一直围绕稻麦生产的环节研制生产及推广应用,经济作物机械几乎空白,为产前、产后服务的机械也很少,农业机械化长期单一化。随着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多样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近几年,就五河县而言,油菜种植面积在1万hm2以上,而朱顶镇大棚草莓和大葱及城关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也一直居高不下,小圩镇的水稻制种基地也已初具规模,农民迫切需要价廉物美、适应性强的油菜(玉米)收获机,多功能大棚微耕生产机具等。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需要农业机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5],从过去一直围绕粮食作物生产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共同发展。这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农村生产力的需要,调整农机装配结构和作业范围,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

    3.2向高技术含量发展

    多年来,围绕粮食生产研制推广的农机具中不乏精品,但也有部分设计不合理、易损易坏、适应性差,不受农民欢迎。根据大部分机手和农民反映,五河县境内近10多种品种近1 200台全喂入收割机中,其中新疆-2号、碧浪4LZ-2、福田4LZ-2设计比较合理,故障少、损失率低、清洁度高,很受欢迎;而个别品牌的收割不净、扬不净、机械配套动力不够,常“趴窝”,技术含量低。目前我国农业正在改变过去追求产量的生产模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发展。安徽省要成为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的集中发展地,必然要有高科技的农业耕作和栽培方法,必须配备高性能的农机具。

    3.3向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并重发展

    产中农业机械的生产、推广在我国农机发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为产前、产后服务的选种、烘干、精加工和储藏机具十分少见,在五河县目前还是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优质稻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产前、产后服务的农机具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产前、产中、产后并重应是今后农机具的又一发展趋势。

    3.4向多功能、实用、价廉、微型、低噪音方向发展

    插秧机械化一直是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事。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部分青年或进城从事第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务农者多是老人和妇女,因此这种需求更为强烈。据调查,农民和农机经菅户希望插秧机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即农机经营户买得起、农民用得起,又适合各家各户育秧,能降低育秧成本。秸秆还田机械也是目前农村最需要的。秸秆还田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头,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目前五河县农村只有为数很少的反转旋耕灭茬机,但这种农机负荷大、速度慢、机手经营效益差,不愿使用,因此难以推广。应尽快推广适应本地区使用的秸秆还田机械。

    3.5向农机化组织引导再放活的方向发展

    充分重视发挥乡镇农机管理机构的作用,增强投资力度,由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先宣传性的投入先进的农机具服务农业,引导一部分实力强的农民先迈上农机化的发展道路,再有组织的跨区扩大效益,以国家购机补贴为后盾,逐步放活农机化生产和服务市场。从而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与世界接轨。

    4建议

    根据上述情况,就五河县农机化出路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方针,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多渠道增加对农机化投入,加快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的步伐。

    (2)加强政府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扶持、帮助和指导一大批农机示范大户、种粮大户,在技术维修、信息指导方面为农机手提供优质服务。另外,为了推广新技术、新农机产品,还要制订一定的奖励政策,拿出一定的扶持资金,这就要求乡镇农机管理部门朝经济实体的方向发展,朝技术服务的方向发展,带动农民走农机化致富的路子。

    (3)农机推广和生产设计部门要多下基层,试验示范,听取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农机手的意见,对一些农机具不适用部位适时改进,生产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机械。

    (4)整顿农机产品市场,对假冒伪劣产品予以没收销毁,对质次价高坑农的农机具责令生产单位限期改正,以保证农民买到实用合格的农机具,保证农业机械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5)充分重视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稳定发展乡镇农机工作一线技术人员队伍,加强培训,提高其积极性,以保证他们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先锋和纽带。

    5参考文献

    [1] 王霞,胡雪辉.加快泸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四川农机,2010(1):18,36.

    [2] 林建华.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J].山东农机化,2010(2):8-9.

    [3] 高兰,刘宝祥.对农机化发展问题的调研与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0(1):53-54.

    [4] 裴新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J].农机市场,2008(12):28-30.

    [5] 蓝珊晶.浅议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机,2005(1):21-24.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讨 农机化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