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武汉餐饮是时候进入“小时代”,点餐提倡N—1模式

    时间:2020-11-24 08:05: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从“眼睛吃饭”回归到“嘴巴吃饭”,从豪奢宴席回归吃饭本质。昨日,在2014年武汉餐饮转型升级座谈会上,武汉餐饮单位代表集体签名《武汉餐饮企业引导合理膳食倡议》,呼吁合理健康餐饮,推出-1点菜模式、半份菜等鼓励节俭用餐的新举措。

    2013年起,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出台,全国刮起“简朴风”。餐饮行业受到巨大冲击,高端消费受到遏制,餐饮行业效益急剧下滑,与此同时,食品原材料、房租、人力资源、能耗却在不断上升。利润的天花板与成本的地板之间,距离越来越近。

    “餐饮业已经进入寒冬,转型这条路绕不过去了,需要回归到大众和吃饭的本质,拒绝无谓的豪奢装修和就餐浪费。”中国著名餐饮管理专家夏连悦在会上表示。

    餐饮回归吃饭本质,从“眼睛吃饭”回归到“嘴巴吃饭”,这个观点也得到了所有与会餐饮企业的认同。小蓝鲸健康美食管理公司董事长刘国梁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过去吃饭越贵越好、越有面子的消费心理,导致餐饮市场畸形布局,大众消费反而受到抑制,回归大众需求,正是餐饮企业转型的契机所在。

    引导顾客理性消费,倡导节俭,餐馆先从自身做起。“以前6人就餐,习惯点6菜1汤,一般都不能吃完。现在我们倡议酒店推出N-1点菜模式,6人只点5个菜,实现光盘。”武汉餐饮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涂水前介绍。

    多家餐饮企业座谈会上提出响应倡议的举措:主打“合理膳食”牌,酒店将设置点菜师的岗位,帮助客户理性点菜,促进健康,避免浪费;提供免费打包服务,提倡光盘行动;推出-1点菜模式、半份菜,取消包房费开瓶费,提供“安全、好吃、廉价”餐饮。

    市民餐饮文化四阶段

    1986年至1995年

    吃饱 能填饱肚子就是福气。

    1996年至1998年

    吃巧 开始追逐穿山甲、乳鸽等稀奇古怪的菜品。

    1999年至2012年

    吃奢 比价格,追逐海参、虫草等高档食材,讲究豪华装修、精美餐具。

    2013年至今

    吃本质 回归吃饭本源,吃营养、健康和味道。

    武汉餐饮业进化简史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餐饮业经历了从单店经营、多店发展、连锁加盟到上市企业,小蓝鲸董事长刘国梁梳理时发现,这四个阶段与市民从吃饱、吃巧、吃奢到吃本质的餐饮文化四阶段,有很大的重合。

    餐饮业发展四阶段

    1986年至1995年

    单店经营 做产品,经营本钱,市民需求不多。

    1996年至1998年

    多店发展 做产品,积累了一些资金,投资扩大。

    1999年至2007年

    连锁企业 做品牌,统一商标、标志、品牌、管理和产品。

    2008年至今

    餐饮企业上市潮 将产品、品牌转化成资本,以餐饮为本做金融市场。

    大家说餐饮

    新海景酒店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官晓娥:

    微信上也能卖酒店菜

    由于高端餐饮份额的持续下滑,面对变换的餐饮环境,新海景也在产品组合上不断调整。新海景目前不仅将重新对餐厅的定位进行再设计,也在不断寻找餐厅原材料生产基地。

    不过也正是在转型过程中的不断尝试,让新海景也尝到了转变思路带来的甜头。比如对于电子商务的思维充分利用,在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平台上,新海景一直在做尝试,将菜品、活动信息通过这些聚集人气的平台进行发布,使餐厅营业额有明显的增长。

    市食药监局副局长罗斌:

    老人用餐是市场空白点

    “餐饮如何转型,都要回归到吃,吃的底线是安全。”食品安全是罗斌一再强调的重点。而另一点则是“做给谁吃”,罗斌建议餐饮转型可以找一些市场空白点,如老年人用餐、大交通餐饮、旅游就餐都可以成为餐饮业转型的目标。

    “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避免、已将来临的时代。”罗斌说,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发现,因为儿女在外工作,越来越多的老人有就餐难问题。他建议餐饮单位可以考虑提供老人就餐服务,开展包饭、上门送饭等业务。(记者黄洁莹)

    丽华园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曹世秀:

    掀起“厨房革命”降成本

    餐饮环境正在急剧变化,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夜之间回到了10年前,现在大家真的重新开始从眼睛吃饭回到用嘴巴吃饭,提倡健康、营养、节俭。而我们餐饮企业的转型绝不是从200元降到100元,而是思维和结构的转变。

    应对转型,我们丽华园内部也在进行一场厨房革命,今年年初丽华园一个大厨房的人数就由原来的118人减少至68人,通过让员工通岗,充分调动人力资源效率,降低成本。(实习生蔡欣星)

    曹世秀 亢龙太子酒轩公司总经理宋怀汉:

    让家常菜重新回归餐桌

    过去,我们看重高端、上层的消费,以至于曾经将大量经费花在环境的打造和提升上,逐渐远离了大众。现在社会提倡节俭的风气让我们及时调整了经营思路。

    太子本来就是由一家市民喜爱的小餐厅起步的,我们现在正努力回归,即使在目前装修豪华的餐厅部分,也将提供家常菜单,提供特色菜品体验区,让顾客在舒适的环境中也能享受平民菜价、特色菜。(实习生蔡欣星)

    粗茶淡饭餐饮公司董事长熊斌:

    将小而精产品做到极致

    面临当前餐饮市场受到的强烈冲击,我坚信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业。餐饮企业的转型,就是要把小产品做到极致,小而精最终会取代大而全,四道菜也能打天下,走一条自己的路,不是复制,而是别具一格。

    目前粗茶淡饭的9个经营实体,每一处都有不同的经营定位和文化氛围。粗茶淡饭目前也在打造湖北的茶餐厅。茶餐厅与其他中餐厅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中晚餐之外,其他时候的生意也好,因为茶餐厅就是让食客在任何时候来都能吃到这个时段最好的产品。

    楚天卢酒店董事长卢永良:

    每道菜都要讲故事

    餐饮一年比一年难做,越来越远离吃饭本身。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攀比之风下大家“吃面子”,“吃人民币”,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吃什么,厨师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我认为,餐饮转型势在必行。未来餐饮的发展,就是要走文化之路,让每道菜成为故事菜,即使一碗热干面,也能讲出故事来。中国吃文化源远流长,用文化实现食品差异化,才能聚人气。湖北菜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接地气,通常都是拿来主义,对湖北菜的传统没有把握。因此创新发展湖北菜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气,讲出菜背后的故事来。

    小蓝鲸集团董事长刘国梁:

    即使亏本也要进军早餐

    为了应对多年来餐饮企业一直面临着“五升一降”的问题,即物业成本、装修装饰投入、原材料价格、水电气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降低,小蓝鲸向时间要效益,开发早餐和送餐业务,降低成本,即使做早点和送餐不赚钱,也要一直做下去。

    在餐厅的设计上,小蓝鲸会回到吃的本质上来,减少豪华装修,注重卫生,让利给客户。在大众餐饮上下工夫,在营养上下工夫。同时小蓝鲸也会推出汉味小吃,丰富全国首家营养餐厅的地方文化内涵,而且即使花钱做广告,也要引导消费者到大餐厅吃早餐。

    市文明办协调处处长刘兴元:

    “文明餐桌”将继续评选

    “一饱之需,何须八珍九鼎?”刘兴元用一句古语来阐释自己对餐饮转型的理解,即是转型也是回归。

    “这次餐饮转型,就是回归到吃饭的本源。”刘兴元说,餐饮由豪奢转向大众,顺应了政策导向,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中国的勤俭节约的民族传统。合理膳食,均衡点餐也符合科学饮食观念,有利于身体健康。

    刘兴元表示,市文明办一直鼓励支持文明就餐活动。下一步,将继续在市民中宣传文明就餐观念,表彰市民的“文明餐桌”行为。对于主动引导市民文明节约就餐的餐饮单位,将推动评优活动。

    专访:著名餐饮管理专家夏连悦:

    “武汉知名酒店我几乎都吃过,味道很好。”昨日,记者专访了中国著名餐饮管理专家夏连悦,他认为武汉餐饮的底子好,有地域文化特色,但最大的问题在同质化。

    面对餐饮业的严冬,这位全国烹饪大赛国家级评委、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给的出路是:由同质化走入“小时代”,打破原有的同质化模式,探索属于自己的专而精、小而精的个性化路线。

    大店也要走特色“小时代”

    “大而全,高端奢华,这是大酒店经营的老路子已走了下坡路。”夏连悦说,餐饮发展之路在于回归大众。“大众吃的是菜品,首先要废除无谓的豪华奢华装修,打通餐饮供应链,推出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菜品和菜价。”

    “吃了湖锦,几乎知道武汉所有酒店的模式了。”肯定了武汉餐饮的整体质量后,夏连悦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武汉餐饮业态的短板。“不同酒店,同一酒店的连锁店之间,菜式和经营模式都很像,同质化程度很高,全国少见。”

    “即使同类酒店也要有差异,抓住一个专项做大做强。”夏连悦以知名餐厅“外婆家”为例,“外婆家”老店以特色装修和特色菜式吸引了众多食客,每日排队候餐。而各个分店做成了“小而精”的主题餐厅,“避免自己跟自己打架”。

    “餐饮业发展迅速,5年不创新跟进,就从老大变成了老大爷。”夏连悦建议,武汉餐饮业面对拐点,应该重新定义,进入个性化发展的“小时代”。

    夏连悦建议,大酒店可以考虑顾全大局的同时专攻一项,还可以依据地域特色,推出特色菜系。

    小小吃里有大产业

    夏连悦认为,汉味小吃是个值得发掘的产业富矿。到了武汉后,他发现这里有很多历史、文化、味道兼具的小吃,却没有一样走出武汉,成为民族品牌。“热干面只是产品,不叫品牌。以前我曾去过开封,在第一楼吃过五屉汤包,这个店已经成为开封的旅游地标和城市代表了。”

    “小小吃也可以做出大产业。”夏连悦介绍,超市连锁店7-11里“顺带”经营了便当盒饭,但正是这个小小吃,占据了超市营业额的一半。

    “一个有历史的城市,这么多有历史的小吃,值得武汉餐饮人去维护和发展,做一些‘小而精’的小吃品牌。”夏连悦说,“我脑子里一直有一幅在黄鹤楼旁吃汤包喝米酒的场景。”

    相关热词搜索: 武汉 提倡 餐饮 模式 时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