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关于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缺失的思考

    时间:2021-01-17 07:57: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美术类高考招生本已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是很高,而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又不得不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放得比以前更低一些,这样我们难免会担心一些学生因为文化修养薄弱而影响今后专业的学习。面对这一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呼吁:“提高美术考生的文化修养已经刻不容缓”。米开朗基罗早就说过:“真正的画家是用脑而不是用手作画的”。美术理论家尹少淳先生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学者龙应台认为,如果说人类所依附自然世界是人类的第一生存空间的话,那么文化则可能就是我们生存的第二空间。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有些学生只顾埋头画画,不愿多学文化,这样长期下去美术的文化内涵必将日渐式微。目前,美术专业学生在文化学习和修养方面存在着哪些缺陷?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剖析。

    一、文化缺失的现状

    学艺术的文化课“先天性不足”,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事实上,真正的艺术需要文化底蕴的滋养,而不仅仅是技艺的支撑。中国绘画的评判标准,历来有“艺”、“匠”之说,“艺”注意学习者整体素养的提高,这一点从宋代的“画学”的招生考试方法中就已经看到,因为画学考试多以古诗为题,它注重的是画家的整体素质,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教育。古人讲画品即人品,古人论画往往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文学修养、生活阅历的反映。古代书画家大都博学多才,精通诗文,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当今的画坛,论技法他们均属上乘,论思想,大多言之无物,或陈词滥调,什么原因呢?文化缺失。画坛文化语言的贫瘠,归根到底在于画家蒙学阶段忽视了文化学习和修养。美术专业学生文化薄弱的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的薄弱,中学阶段对语文、历史、地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学习重视不够,因此其文化结构先天失衡;二是课外阅读面狭窄,思维能力不足,想象力差;三是对文化经典知之甚少,对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线索不清,对民族文化内涵不了解,造成文化语言苍白。这些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要求自己主动去介入和发现,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不会积累、拓宽自己的文化涵养,去深化自己的学习,只是为了技法而技法,为了形式而形式,学习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情感和思想的发生,把艺术学习变成了技能工具学习,进入不了更高的具有艺术本质层面的学习。这一点在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作品缺乏艺术主见,很少具有独特的创意,缺乏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创造性、个性和思想性这些艺术品格上鲜有建树。

    二、文化缺失的原因

    1、考试体制不科学。目前高考加试美术专业的内容主要是素描、色彩与命题创作和设计等,录取形式多以文化分过线后,专业分从高到低录取。因此,一些文化课差的学生,为了上大学,投机报考艺术专业,这样他们就会彻底放弃文化课的学习,集中一段时间接受美术培训。而进入高校后,他们更加忽视文化学习,结果4年下来学历是本科的,文化却停留在中学阶段。

    美术考生和普通考生相比,文化课标准差距相当大。比如山东省和河南省,要正常考上普通高校本科,至少需要500多分,而美术专业文化分数大多定在300分左右。美术考生与普通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巨大差距,对考生来说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这不仅仅引起了巨大的“美考热”潮流,也使很多高校录取了一些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

    2、学生学习目标不正确。我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对文化理解的过程中,除了来自书本之外,还来自一种我们无法回避的视觉媒介。因为各种各样的视觉媒介实实在在地环绕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睁开眼睛,我们就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它们的影响。面对它们,我们需要有一种选择的能力,一种发掘的能力,一种批判的能力,一种获取的能力和一种创造的能力。为了获取这些能力,我们需要接受一种教育,一种特殊的教育,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要媒介的教育,这就是美术教育。而如今美术教育,往往把技、艺割裂开来,存在着明显的先技后艺的现象,具体在教学方式上,就是重视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注重美术技巧与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重技法轻思想,重形式轻内涵,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面前,也就必然造成教师在指导学生中特别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然而这些都是我们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性与独立性为代价而换来的。“而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并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以及信息检索、获取、处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是信息化社会的教育目标。”

    3、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的美术教育专业设置单一,培养目标不灵活,在市场竞争中特色不够。传统的美术学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设置分两大块,一块是基础课,即几十年不变的以素描、色彩为主,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一块是专长课,以中国画、油画为主,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而一味地强调教授造型要素、教授美术技能技法,就会失去艺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表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实现精神理想与人生目标。”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教育部制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方案中所要求的,并于2005年秋季开始在全国相关学校实施。在目前美术学科的课程设置模式,很难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保留美术专业课程系统性的同时,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交流,注重美术学科与其它文化间的综合,才能不限于就美术论美术的狭隘立场。

    三、加强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考试录取办法。随着艺术专业考试热的加剧,近几年艺术类专业入学难度已不低于一般专业,录取方式也从以往的文化分过线后,专业分由高至低录取,转变为文化分加专业分,或文化分与专业分各占百分比,再由高至低录取。从近两年全国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看,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见,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质正在提高,而且今后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艺术需要天赋,更需要文化素养,从艺者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两者兼备、缺一不可。

    2、改革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加大学科间综合。21世纪的美术教育改革已向着美术与文化结合的方向发展,注重对多元美术文化的传授,并配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将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说美术学习更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美术在人类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文化中可以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可从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等,使我们更能感觉到美术对历史的作用,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从美术与文化的联系中学习美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其文化及其在其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和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现代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现代的设计师应具备艺术家和工艺师的双重身份,能适应高科技环境,并能驾驭高新技术;善于把握模糊专业,跨专业、跨学科之间活动而游刃有余;擅长在市场化的机制中运作,具备与他人或企业联手协同工作的能力。“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克服专业面过窄、分科过细的弊端,把相关的学习内容加以整合,建构具有综合特点的课程。”特别是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新世纪里,创作者自觉不自觉中已经突破了原有画种的界线,例如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用Video、电脑等取代了传统的纸与笔来进行创作。当今的美术教育要突破纯粹的写写画画,要跨越美术学科的边界,与其它学科对话、交叉、融合,这也是21世纪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其它学科的文化知识可以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知识结构也比较广博,避免了知识过于单一、狭隘,从而可以使学生很快地适应社会和现实的需要,就业的选择性也增大了,就业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容易成为社会中各种实用性人才。

    3、营造文化教育与培养的氛围,提升办学层次。在美术教学中注重美术与文化的结合,拓展美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了解到一些美、一些文化、一些历史。其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使学生通过欣赏从视觉上初步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审美角度也不同,体会到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文化去把握东西方、原始与现代美术文化的不同,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美术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美术艺术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学习美术的过程是学习、传递、创造文化的过程,从而加强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

    美术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我们还应该特别重视它与社区文化的结合、与自然资源及文物资源的结合、与信息网络的结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公共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艺术博物馆、军营、自然景观(艺术实践、野外写生与采风)、文化遗址、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等,将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学校美术教育将进一步走出校门,与社会携手。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就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以及更为广阔的自然、人文资源,并配合社会区活动,保护与美化社区环境,参与社区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美术馆、博物馆、社区也应主动向学校开放,配合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画展与不同主题的笔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让学生直接参与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学会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当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所形成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也更加深刻和牢固。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得不去面临两个变化:一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即由过去倾向于绘画雕塑以及工艺和设计的倾向转向对丰富的日常生活的扩展。我们应更多地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视觉文化素材,明确学习目标。另一个变化是由过去仅仅关注课堂教学向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视觉环境的变化。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既要关注课堂,还有关注校园、家庭以及社区和社会,凡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的视觉环境,我们都需关注。

    总之,美术既是文化的载体,它自身也是文化的一种类型,因此美术不仅仅是对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应只是单纯的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的情景中理解美术,突破传统的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教学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以及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文化的熏陶,进而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美术教育内在规律使然。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第12页.

    [2]龙应台.文化是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46页.

    [3]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308页.

    [4]Arthur D.Efland,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邢莉、常宁生译.西方美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第343页.

    [5]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31页.

    [6]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2页.

    作者简介

    涂湘东(1970年-),女,河南信阳人。讲师。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缺失 普通高校 思考 美术专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