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类课程群中Seminar教学的价值体现

    时间:2021-01-28 08:09: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山东理工大学 a.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b.教务处,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在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类课程群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法,通过优化知识体系、改进教学及实验方法、创新成绩评价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使Seminar模式在课程群教学中的功能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针对Seminar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建议。

    关键词:环境工程;Seminar教学;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61-03

    Seminar意为“讨论课”、“研讨小组”,是流行于国外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组织形式[1]。在现今大力推进素质及创新教育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诸多高校的众多教育工作者着力推行Seminar教学模式,但多数研究还是集中在Seminar教学在某一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2-5]。虽然Seminar教学涉及的课程面较广,但将这种研讨模式应用于一类课程群的研究很少。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积极研究开辟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类课程群的本科生Seminar平台。

    一、Seminar教学核心价值

    Seminar作为一种教学范式,其价值集中体现在教学方法、课程组织及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获取等各方面的创新上[6]。其核心主要在于“师生研讨互动”,从研讨内容、研讨方式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及主动探索知识[7],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把握国际学术新思潮、互动交流、演讲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Seminar模式在环境科学课程群里的应用探索

    1.环境科学课程群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在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环境科学类课程群主要涵盖《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土壤学》和《环境毒理学》这四门课程,从这四门课程的配备教材来看,课程之间存在章节内容的重复问题。对于重复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对它产生“毫无新意”的感觉,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每门课程所讲授的学时减少,这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挑战。这些课程的教学现状是由一个主讲老师负责一门课程,缺少相关课程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而且有些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离,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承担。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利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解为主,平时作业也多以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为主,较少涉及探究性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松散,不完整的体系难以使课程群的知识要点有机融合。

    2.Seminar研讨主题的设计。研讨主题设计时既要考虑课程群里每门课程的知识要点及发展趋势,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要兼顾团队教师的科研项目。根据上述不同課程教材中的重复内容,团队教师经过集体备课,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适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Seminar研讨主题。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选题主要涉及:(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环境;(3)全球环境变化;(4)水土流失及其生物控制;(5)人工湿地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6)生物入侵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7)转基因产品及其安全;(8)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9)食品、中药、饮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当然,教师也可在各自课程的教学环节中,针对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删减或增加研讨主题。

    3.Seminar教学过程的开展。首先,在课程群第一门课程开课时,会对学生详细说明Seminar的教学特点、具体的实施流程和考核评价方法,然后把课程的相关选题告知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材料,制作好PPT后发给教师初审,然后再返回给学生修改,最后在班级进行研讨。研讨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每个小组在进行汇报时,会由班级其他成员及老师组成评分团,对小组的专题表现按下发的评分表打分,最后的分数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但是,由于Seminar前期准备时间较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频繁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就要发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在正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紧跟环境热点问题以及突发的环境公害事件,让大家追根溯源,找出问题的发生原因,分析会产生的环境效应,以及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比如在教学过程中,“2015天津塘沽大爆炸”、“南京放射源铱-192丢失事故”等都成为好的Seminar素材。其次,可以针对身边生态环境具体问题开展教学。淄博市早年矿山开采活动频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年来淄博开始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力度。因此,让学生开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主题研讨,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将来环保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再者,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对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具体实验也由任课教师来指导,尤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比如,在《环境生物学》和《环境毒理学》的实验教学中,都会涉及到毒性效应的实验,布置给学生一个选题“在某一区域污染水体种,如何判断重金属Cu的形态与生物效应的关系”,让学生从样品采集、处理、化学分析及毒性效应的判断等方面来设计实验,使学生的思维、创新、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

    最后,在课程群每门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及其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教改效果是很明显的。

    4.Seminar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学校建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群每门课程的教学网站上均上传所有研讨主题的PPT课件及录制的相关视频,在教学资源栏里不定期上传最新的一些研究资讯和最新的研究论文,供学生参阅;另外还会上传一些兄弟院校的实验视频,或由学生录制的实验过程的视频。开通在线问答功能,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学生的成绩评定也会公开,使Seminar教学过程的考核更加透明。

    三、Seminar模式的教学成果价值体现

    1.有效整合了知识内容体系,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前所述,环境科学类课程群的每门课程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由于教学学时的缩减(每门课程由原来的48学时缩减为32学时,32学时里还包括了实验学时),重复授课必将影响教学进度。通过对重复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了每门课程需略过的章节。比如,《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土壤学》里都有土壤环境的污染和修复的内容,由于内容对象涉及土壤,这部分内容在《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里应简略,重点放在《环境土壤学》课程中来详细讲解。但是这些内容的PPT等教学资源由每门课程的主讲老师集体参与制作后都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由学习和参考。这种有目的地对授课内容的删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氛围改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成绩提升。Seminar教学中,学生根据选题在准备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死板生硬的形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和学生作为Seminar共同的教学主体,以研讨的方式组织教学,创造了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师生的互动增强。这种模式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经过2年的Seminar教学实践,学生的每门课程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由于考核方式的改变,成绩不及格率极大降低,专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带动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接受过Seminar教学的学生在院校、省市及国家级各类科技比赛活动中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在教师引导下,大部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明显增强,大三年级的学生有近50%都参与到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中,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申报校级及国家级大学生研究项目。本团队老师指导的学生近2年共获得大学生国家级项目立项4项、校级项目6项。在这种浓厚的科研氛围下,低年级学生也被带动起来,积极要求参与到科研课题及实验工作中来。

    3.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增强,身心全面发展。通过Seminar教学的选题,学生查阅资料、文献检索及阅读文献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为其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群里的Seminar题目注重联系实际,学生根据地区发展特点,选择“采石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为Seminar课题,拍摄实地照片按照学科知识制作PPT,又引证最新的文献资料和工程案例,讲演时引起教师、学生的广泛兴趣和深入探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暑期社会调查实践中,又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研究内容,撰写的调查报告获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另外,Seminar教学中的宣讲和答辩环节也提高了学生的论文答辩和表达能力,对后续的课程设计及毕业答辩环节表现会提供帮助,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受益。这些训练能不断提升学生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再者,通过Seminar教学,学生拥有了自由的话语权,教师会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学会思辨,学会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通过Seminar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许多Seminar任务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选题、独立查询资料,最后再共同探讨提出研究方案,完成书面报告。这种独立探索、合作研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会服从、倾听和分享,能够获得启发,成员之间互相影响、互补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受过Seminar教学训练的校“洁宇环保社”成员已经成功组织了很多环境类的比赛和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的影响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四、Seminar模式的应用建议

    1.Seminar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一般Seminar的组织操作流程如下:教师明确选题、个人或小组搜集整理并分析资料、学生制作PPT、课堂展示、主持讨论、评委打分、教师总结、撰写书面报告。这种操作模式可灵活运用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可采取“个人热点问题演讲”、“小组主题辩论赛”、“团队专题研讨”、“个人课后调查报告”、“优秀论文研读”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Seminar教学模式的新颖性,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对于短学时的课程来说,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课上宣讲研讨模式会较多耽误教学进度,另外,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可能不适合这种公开的研讨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以学生宿舍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在课余时间组织研讨并录制微视频,上传教学平台,让其他学生学习并参与评价,也有利于Seminar的开展。

    2.引入研究生助教体系。随着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加大,研究生参与到教师教学科研的可能性会逐步提高。过去研究生参与导师的教学过程的机会较小,仅仅可能局限于课程作业的批改,近年来,研究生在教师科研项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学生都有较强的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另外,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都有相当掌握,而在Seminar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科研项目是优质选题,让研究生适时参与到Seminar的主题研讨中,会起到较强的引领作用。因此完善学校的研究生助教体系,特别是津贴资助体系,让研究生助教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和具有可操作性,对将来全校范围内seminar教学模式的推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Seminar教学法的适用条件及存在问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79-181.

    [2]李建立.基于Seminar教学模式的教改实践分析——以《传播学概论》为例[J].文教资料,2015,(5):165-167.

    [3]余新平,王毓琴,李明翰.Seminar教學法在7年制研究生临床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21-123.

    [4]周美林,李佳孝.近三年我国Seminar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1):12-15.

    [5]郭丹.Seminar教学法在数据结构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28):93.

    [6]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8-20.

    [7]秦勃.Seminar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高教论坛,2010,(8):31-33.

    收稿日期:2016-11-28

    相关热词搜索: 群中 环境工程 体现 课程 价值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