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当代隶书风貌分析

    时间:2021-02-06 07:53: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书法资料的丰富,当代隶书表现出与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的风貌,但总体上来说是延续了清末及民国的书风并加以发展。当代隶书书法家,有些是取法秦汉简牍而有所成就,有些则能于两汉碑版中专取冷僻者而独辟蹊径,表现出不同于清代以来碑派书家的风格,另一些则是将简牍书法之率真与碑刻书法之典雅巧妙地融于一炉。风格上不仅多样,当代隶书在形式上也有一些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当代;隶书;风貌;碑刻;简牍

    一、隶书的历史嬗变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有篆书演变出隶书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隶书即是继篆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书体。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秦系简牍墨迹来看,隶书作为篆书的草体,在战国时期已经逐渐萌芽,而在秦王嬴政统治时期,发展迅猛。结合文献记载来看,早期隶书应是在战国晚期到秦代时期,篆书在日常繁重的书写中过于繁杂,省简逐便而逐渐产生。世传程邈创造隶书,而史记记载程邈的功绩是在于整理、规范民间流传的隶书,并获得官方的认可而加以推广的。从敦煌出土的汉武帝时期《太史三年简》看,西汉隶书已经改变了早期纵向波磔笔画舒张伸长的特征,笔画以横势为主,字形基本呈变宽,字中长横出现“蚕头燕尾”,撇捺左右舒展,隶书的典型特征已经完全形成。隶书在西汉后期已经发展成熟。东汉时期是隶书入碑的鼎盛时期。著名汉碑多出于此时。一直作为日常书写的手写体,此时已经因为时代的积累而具有历史的厚度,形成能昭示典重的文字,成为碑刻的主要书体。隶书汉碑数量很大,就艺术成就而言,是隶书书法的顶峰,风格则是一北一面目,异彩纷呈。

    二、当代隶书风貌分析

    当代的隶书创作从发展轨迹来考察,总体上可看成是清代碑学和民国书风的承继和延伸。然而近一个世纪来,它历经从打破“唯碑是尊”的局面,宗碑融帖,碑帖互参,到关注新出土的简牍帛书,再到强调个性、注重创造、讲究展厅效应,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形式构成,更加广泛深入地吸收非名家书法的新鲜营养,借鉴“现代书法”的创作理念,进而拓展书法的表现空间这样几个阶段,其间每个阶段又因其审美趣味及所处时代背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富有创造力的书法家们更是各展风姿,蔚为壮观。

    1.取法秦汉简牍

    当代书家中,来楚生、钱君匋、沙曼翁、孙其峰、张海、鲍贤伦、许雄志等人便是主要取法秦汉简牍而有所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隶书欣赏和创作来讲,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汉隶古朴、规矩的艺术形式,而是更多地从隶书发展更为早期的阶段中吸取精华,因为这个阶段篆隶相间,书体变化尤为丰富。如果把古代隶书的发展概括为先变化后规范的话,那么当代隶书就是先规范后变化。这些创新型隶书常用的丰富的创作手段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与传统隶书的溯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隶书的起源决定了篆隶的不可分割性。隶书是在战国文字大分化中萌生的,是由篆书发展变化而成的,先秦时期是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时期,以简牍帛书为代表,简牍文字的隶化速度要远远快于石刻隶书的隶化速度。简牍帛书大多都是日常书写的俗体,较少地受到法度的约束,所以在这个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简牍帛书成为众多书家取法的对象。

    实用性是书法前进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在当代,虽然书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小,艺术性不断地增大,但是便于书写是其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所以在比较规范的隶书之中融入行草的笔意也也是符合书法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审美趋向的。在这点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隶书很有独创性,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海的隶书,被当代人称为草隶,主要取法简牍。他早年的隶书以汉隶为本,多求精美,取法《乙瑛碑》、《封龙山颂》等,后来潜心研究汉代帛书、简牍,并将其和行草书融入到传统的汉隶之中,开辟了草隶,也充分体现了书家的性灵之美。从张海先生的隶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已与传统的汉隶的平稳庄重的风格有了明显的不同。首先,用笔极其丰富。作品线条的粗细变化十分明显,行草书的笔意随处可见,甚至某些字像“如”字右面“口”字的转折处使用了魏碑的笔意,在一幅作品中融入了多种笔法,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灵性。构形更趋整肃强悍,多用梯形骨骼,用笔中加入更多的北碑意味,行笔更加放纵,提按幅度加大,动感强烈,尽显从容率意之真趣。但整体风貌还是偏向于简牍的率意自由。

    张海的隶书多有一种险疾飞动的气势。这种“势”应为书法意象个体与个体之间浑然协调、相互激荡、凝聚而成的一种合力。书家艺高胆大,其隶书多融汉简笔意,多用外拓笔法,以险取胜,从其方劲古拙、斩钉截铁的线条中可以感受到仿佛有一种力在作加速运动。其险劲的力感,令人想到飞瀑激水的疾势,仿佛可以漂转石块。张海的隶书更具一种飞动感。杜甫论诗:“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这种飞动感也同样适合于隶书。

    2.取法汉碑

    当代书家中,王镛、何应辉、周俊杰、周永健等人均能于两汉碑版中专取冷僻者而独辟蹊径,表现出不同于清代以来碑派书家的风格。河南省书法家周俊杰的隶书,直追《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摩崖碑版,开张俊快,顾盼生情;不假安排,气势庞大,向为世人所重。

    其中,王镛书法取法《褒斜道刻石》、《好大王碑》等碑刻,而在具体的笔画线条方面,则又得力于《石门颂》、《西狭颂》以及他早年学习过的较为规范的汉碑。因此王镛的隶书,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大朴大拙的风貌之下,隐含着文人书法所特有的理性表现与高韵深情。换言之,汉隶中那充满生命力的雄奇古拙与天然之趣,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合乎现代审美要求的生发。另外,从他的这件隶书对联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有篆书或楷书书写笔法与造型特征的有机渗入。所以,这也是他对各种书体的有意或无意的分解后所进行的合乎审美的一种融合。

    3.将简牍与碑刻熔于一炉

    当代书家中,华人德、刘文华、张继、毛国典等人善于将简牍书法之率真与碑刻书法之典雅巧妙地融于一炉。在隶书作品中融入简牍笔意和情趣,是当代隶书发展变化的一大特点。简牍帛书是隶书发展和创作的一个宝贵的资源,并且也是隶书发展最为快速的载体。许多书法家都潜心研究简牍帛书,并从中寻找隶书创新的道路。

    在当代,将简牍帛书融入到隶书中,并且比较有自己风格个性的是北京的书法家张继和刘文华,张继作品中的简牍意味更浓一些,是此类风格的代表。张继初学隶书时,致力于《曹全碑》、《礼器碑》等规范隶书的研习,后对《秦诏版》、《张迁碑》、《石门颂》等雄浑方正且变化丰富的隶书刻石十分钟情。在探索过程中,他从简牍帛书中吸取了更多的成分,从而形成了汉隶与简帛相结合的隶书基调,取《张迁碑》的遒劲、《礼器碑》的骨力、《曹全碑》的秀美,并将汉简的朴茂率真融入其中,把碑的法度和简的意味糅合在一起,使得他的隶书作品既表达出了碑之静穆、简之动势,同时得到了碑的金石之气和简的笔情墨趣。是当代隶书的代表人物。

    三、结语

    研究当代隶书的风貌,是为了关照书法未来的发展,纵观整个书法史的发展,书法的未来更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王镛.中国书法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振乾.大学书法[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周俊杰.全国隶书学术论文集[C].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4]沃兴华.中国书法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5]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6]王伟林. 当代隶书:风格与核心[N].中国艺术报,2012-04-11.

    相关热词搜索: 隶书 风貌 当代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