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打造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管理平台

    时间:2021-03-07 07:56: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要培养大批优秀和拔尖创新人才,打造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是关键,务必要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

    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变“师本”教育教学观为“生本”教育教学观

    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国高校一直遵循灌输式的“师本”教育教学理念。但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迅猛增长的知识量和瞬息万变的知识变化,这种“仓库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及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显得愈加重要。高等学校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自我、自主和主动,改变教师角色,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其创造、创新欲望和潜能。

    (二)变“标准化”教育教学观为“多样化”教育教学观

    目前的多数高校都在实行类似于企业连锁经营的模式,以一种类似于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规范教育、理解教育,所有的学生都按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进行“批量生产”,教学采用标准教材,考试使用标准答案,把每一位学生都训练成只会画地为牢、畏葸不前的乖孩子。而建立在学生个性多样性和分层次、多类别社会需求基础上的“多样化”教育教学观,则需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冒风险,敢于行走在制度或规则的边缘,使学生既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又有丰富多彩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并在丰富多彩的兴趣支配下,从事各不相同的创造与创新活动。

    (三)变“封闭”教育教学观为“开放”教育教学观

    开放教育首先是对社会的开放。学校教育再也不能承传“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之内,应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学习,通过置身现实的变革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学以致用。通过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促进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综合能力。其二是对世界的开放,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四)变“专才”教育教学观为“通才”教育教学观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及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社会对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的需要将更加突出,这给传统的“专才”教育教学观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通才”教育教学观强调学科综合的重要性,强调文理的互相渗透和相互交叉,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重视人的综合知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人才成才立业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服务于传统体制的学科专业设置应加以彻底重组,其核心就是要由“对口”转为“适应”。就总体而言,各高校要大力调减、合并与职业简单对应的狭窄的专业结构,真正做到淡化专业、拓宽基础,特别是要在打破原有专业边界,形成互认和“兼容”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和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水平及其需要,设置一些新专业,扩展原有专业内涵。

    (二)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鼓励个性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长期以来,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使得不少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外的事物很不关注,这种状况,反映的是教育的偏颇。作为社会中坚的高层次人才,仅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不够的。高等学校要全面认识和实践教育的多种功能,不仅要传承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还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引导其在对待科学与技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等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现途径

    产学研相结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方式推进产学研结合,不仅使有关各方能在合作中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取长补短,而且各方共同努力搭建的“平台”又能为各自潜在的人力资源提供实践、创新、创业的“前沿”基地和舞台。同时,学生还能在创新活动中不断地挖掘和张扬自己的特长与个性,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是理工科院校完全可以遵循的模式,文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可以借鉴和参照这一思想。

    (四)多样化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同时,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也有差别,不同学校实际上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因此,各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自主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模式,都应该结合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强化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的激情和欲望。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优化

    课程内容的优化指课程内容的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体系能否整体优化。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要素的选择应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改变各门课程教学上独自追求系统性、完整性,缺乏有机联系的状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边界,进行德智体美、基础与专业、主干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多维度上的整合,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优化。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

    要从对口培养狭窄的专才教育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宽口径人才教育模式转变,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结构设置不但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更应该考虑各课程要素之间横向结构关系,并且体系设计要具有柔性和多样性,保持一定张力,以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这种“一体化”模式较好地突出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目标,既满足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又兼顾了知识基础的发展、专业发展与人的多样化发展及实施创新教育的共同需要,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用创新的制度为创新的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证。在培养制度上,积极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第二学士学位、分层次教学、优秀生培养等制度,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及大学生科研训练等活动,自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引导学生自觉创新;改革大学考试办法,其一,考试内容要突出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要把考“活性”知识作为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理和应用能力。试题应具有开放性,例如可以小组共同完成,可以借助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考生也可提出咨询和要求帮助,将考试过程布置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二,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考试方式不应只局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应多采取讨论式、开放型、与实际相联系的形式,并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引起与增加学生对参与考试的兴趣,进而提高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三,考试管理要突出公正性、客观性、规范性。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考试标准;把好考试命题质量关;正确评价考试结果;认真严密地组织考试,加强考风建设。完善融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于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对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监控,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五、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保障。组织机构是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运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体系,包括各种组织、体制、机构等。其次,实施创新教育还应积极营造民主的教学管理氛围、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要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避免教师劳动成为单调重复的行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性劳动。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全面启动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活动,通过开展学术讨论会、讲座、研讨、交流、论文征集等不同方式,全面活跃校园学术气氛,营造宽松、争鸣的环境,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

    实施创新教育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一方面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学、研、产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搞好科研和各类创造、发明活动。

    参考文献:

    1.赵媛.重塑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江苏高教,2003年第2期

    2.李进才.中心城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2期

    3.段先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贵国勋.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江苏高教,2002第3期

    5.曾冬梅.课程体系优化的三个层面.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第2期

    6.张国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6期

    7.王永生.着力模式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5期

    8.张玲.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科学咨询,2009年第5期

    9.匡令芝.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教学评价改革,2009年第1期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