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搏克运动发展及推广探微

    时间:2021-03-16 07:58: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该文是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搏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如何更好地传承与推广进行了研究。该文首先对搏克运动的发展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其健身和精神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继而从人口、师资及设备三方面分析了当下搏克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为传承和推广搏克运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搏克运动 传承 推广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a)-0175-0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on Burk development and how to better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wrestling movement are summarized, and then the fitness and ment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were expounded, and then from the population, faculty and facilities three aspects analyzes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urk,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sports wrestling.

    Key Words: Burk; Inheritance; Promotion

    1 搏克运动发展概述

    搏克运动即蒙古式摔跤,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而西安出土的带有摔跤图案的汉初匈奴遗物的铜牌显示摔跤的方式与如今的搏克运动十分相近。且铜牌的图案上有树和马陪衬[1],据考证应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佐证。

    西汉初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流行搏克运动。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搏克运动被广泛开展。而传至满族执政的清王朝,搏克运动则迎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纵观搏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其大致可分为“原始(最野蛮)、野蛮、文明、现代文明”四个阶段[2]。

    第一阶段为原始搏克的诞生。在野蛮的氏族社会,人类以部落群居,为了能获得生存权利及延续子孙后代,人类在适应、改造大自然及与同类的斗争中渐渐形成了许多搏斗动作,人们便争相将这些搏斗动作传授给伙伴、族人及后代,用于猎食动物和自我防卫。由此,原始搏克的雏形便诞生了。由于受到原始社会极其恶劣自然生存环境与野蛮的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原始搏克雏形是以极端的“生死”为唯一的制胜标准,同样基于此标准后世学者才把搏克的这个萌芽阶段称为“原始(最野蛮)”阶段。

    第二阶段为蒙古人的兴起,为搏克的发展注入强力催化剂。13世纪初期,成吉思汗实现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为了能保持军队持久旺盛的战斗状态,成吉思汗大力提倡军事训练,崇尚武力。因此,摔跤成为了三项主要的军队训练科目(摔跤、射箭和赛马)之一,搏克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为避免训练中无辜死伤,取胜标准慢慢演变为“双肩着地”。即便如此调整,由于搏克运动的搏斗实战特点,死伤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断肢残腿者更是比比皆是。因此,笔者将搏克这一阶段称为“野蛮”阶段。

    第三阶段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搏克运动改革促使其逐渐转向“文明” 阶段。大元帝国建立后,搏克运动经常被统治阶级用于部落首领与将领的选拔、汗位(王位)定夺,以摔跤能力的优劣作为筛选合适领导人物的标准之一。此时,搏克的作用与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在这一阶段,搏克的胜负标准又改为“躯干着地”即判为负。标准的变化使得人们进行搏克运动时的死伤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笔者把这个阶段称为“文明”阶段。此时民间王公贵族们精心挑选搏克高手进行一对一比试来寻找视觉上的刺激感与满足感。有些权贵们为寻求刺激甚至不顾及摔跤手的生命。所以在民众眼里,搏克仍可怕至极。

    第四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搏克运动迎来空前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搏克的胜负标准变成了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一点着地”即为负,做到“点到为止”,而胜方也绝不会二次使力,这既能有效区分出摔跤手们的技艺高低,也不至于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所以,搏克运动被视为文明的竞争。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蒙古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得到了新生。当代搏克运动的规则、规模、作用及地位等相比之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搏克不仅仅作为一项娱乐方式或军事体育项目而存在,它已拓展为集娱乐、政治、教育、文化和民族团结等多重内涵在内的蒙古族文化之一。因此,当代的搏克运动阶段也称为“现代文明”阶段。

    2 搏克运动的意义

    2.1 搏克运动的健身功能

    宝里格等[3]2人指出,搏克具有强健体魄、促进智力开发及塑造良好品性等功能。文章认为: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之一的搏克是培养和发展蒙古人的力量、胆识、智慧和性格的大众性传统型体育运动,而且是集力量和智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它不仅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心理素质与思维方式,同时也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搏克不仅依赖于搏克手的睿智、胆略、角力技巧与经验,还要求他们具有灵活多变的动作与应变能力、顽强的韧性与忍耐力和灵活的技战术和技巧等。文献研究表明:蒙古搏克有三百余种技战术,在实战中只有熟练不断地应用与转换各种攻击、对抗、防守和回应等技术才能摔倒对手,所以蒙古人通过搏克技能强身健体,也能在智育上得到发展。

    2.2 搏克运动的精神教育功能

    贾瑞光等[4]两人认为开展搏克运动与发扬搏克运动精神,有利于更好地继承民族文化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搏克精神代表蒙古民族的精神,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搏克运动是古代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因此也更加贴近生活。在运动中,搏克手不按体重来划分等级,所有运动员都同场较量,这便要求运动员有不畏强者、勇于挑战的决心与胆量。其次,摔跤能较好地考验人的意志力和抓机遇的能力。在运动场上,所有较量均为一次定输赢,善于珍惜和把握人人平等的机会,将更加容易地获得比赛的胜利。此外,搏克比赛也能展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良好比赛风格。搏克运动中,每个参赛选手都将比赛看成切磋技艺、友好交流的公正平台,并非是秉承“金牌至上”的比赛理念。因此选手们都能体验比赛的乐趣,即便失败也能得到奖品与鼓励。这与现实社会中对失败者不屑一顾形成对照。这种正确的体育运动胜负观是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的。

    白君玲[5]认为:搏克具有不畏强敌、勇于拼搏的“亮剑”精神;珍惜和把握机遇、全力以赴的贯注精神;公平公正竞争的精神。因此,搏克运动也是现代奥运精神的集中体现。

    周庆谊认为搏克运动兼具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搏克一贯提倡人人平等,重在参与。它蕴含着各部落民族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也体现着现代文明相互竞争的氛围。搏克比赛不分体重级别,一次定输赢,紧贴现实生活。激烈的比赛对抗,冷酷且无情,仿如芸芸众生的人生拼搏历程一般,生动体现了人生的哲学。博克运动充分体现出每位选手在比赛中的价值和合理性。比赛始于激烈的竞争,而结束于友谊、欢乐及和谐的聚会。其文化内涵始终贯穿了搏克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人类社会追求平等博爱、获得尊重的美好愿望。

    3 搏克运动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3.1 人口因素——城镇化导致人口外移

    如今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大量蒙古族人都已经大规模地从传统的农牧区转向的城镇定居。而传统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蒙古族搏克运动出现传承危机,不少区域甚至出现了搏克运动的人才断层。如此一来,搏克运动则失去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及流行性。面对城镇化,如何更好地延续搏克运动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师资因素——搏克运动体育专业人员缺乏

    搏克运动作为流行于蒙古族的一种体育运动,如今的传授方式主要有两种:学校教授与民间师徒传承。以内蒙古地区为例,由于拥有良好的地缘基础,内蒙古各高校均开设了搏克课程,学生们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渠道系统地学习搏克的技战术与精神内涵。此外,内蒙古民间也常见传授博克的师徒,德高望重的师傅与徒弟亦师亦友,关系融洽。除此之外,一些盟市的专业体校、体工大队以及民族中学在体育课上也开设搏克课程,传授博克要领。

    3.3 环境设备因素——环境设备不足

    在内蒙古自治区,除部分高校、体工队外,其它教育机构的搏克场地与设施普遍存在设备陈旧、活动场地狭小、器材道具不足等问题,这也是客观造成搏克运动传承日益式微。此外,由于语言文化发展程度的影响,搏克教材的编写工作始终进展缓慢,各教育机构采用的搏克教材尚未完全统一,有的机构甚至没有教材,仅凭借教练员的主观经验进行课程教学。

    4 搏克运动传承及推广策略浅析

    为了缓解搏克运动被边缘化的现状,有效地解决搏克运动在传承及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根据相似的民族运动成功推广的案例和方法,归纳了以下意见,以期对搏克运动有效传承及推广提供思路和指引。

    4.1 搏克运动的传承

    4.1.1 建立统一有效的博克组织管理机构

    搏克组织是博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对搏克运动时空两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博克组织的正规化、成员的增加、组织内部人员分工专业化、比赛大会的定期化与常态化、规模扩大、秩序化等。因此,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搏克组织管理机构,将能为搏克运动的传承奠定良好的制度与组织基础。

    4.1.2 定期举办特色鲜明的“那达慕”大会

    古老的“那达慕”大会的举办目的是为了祝贺战争的胜利,但随着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建立,“那达慕”逐渐成为草原人民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了娱乐大众和传承文化的目的。尤其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那达慕”更加深受草原人民喜爱,同时也受到内蒙古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那达慕”将来仍然以人们最熟悉的方式来肩负起传承博克运动的重要方式。

    4.1.3 因地制宜地将搏克运动引入教学课堂

    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应当率先将搏克运动列入中小学常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学校老师的耐心教授、定期组织比赛及考核,让学生们能够较好地熟悉和掌握搏克运动的技巧与意义,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4.1.4 注重博克运动精神传承

    但凡体育竞技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运动项目背后深刻的精神教育意义。注重搏克运动精神的传承,人们便掌握了搏克运动重要的传承精髓。搏克运动全面体现着现代奥运精神,也使得其具备独特的魅力。注重搏克运动精神的传承,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开拓智力及塑造良好品格,乃博克运动传承的最终目的。因此,应更加注重博克运动精神的传承。

    4.2 搏克运动的推广

    4.2.1 建立蒙古族传统体育推广小组

    政府部门应该以发展全民体育为宗旨,成立专门的传统民族体育的推广机构,针对以搏克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推广,研究与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并监督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做到切实保护少数民族文化[6]。

    4.2.2 建立搏克运动特色学校及场地

    搏克运动在内蒙古地区有着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学校教育是传统体育项目在该地区立足的根本。在以前的传统风俗中,草原上的男童到四五周岁便开始接触摔跤,然后搏克能手从中选出优者进行特殊训练。如今内蒙古地区的学校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成为了孕育搏克摔跤手的摇篮。学校从初中开始开设专门搏克课程。而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其场地和设备都相应完善,为博克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上两种推广博克的模式,相互补充和支持,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切实可行的推广的理论与方法。

    4.2.3 广纳人才,提升搏克运动师资力量

    教育是传承和推广文化最首要的方法,只有通过系统教育,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博克运动的发展。而搏克运动的教育,则需依赖于师资力量的投入。因此要在社会上挑选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人士担任教师,在教学中融合蒙古族体育文化的特色,才能更好地保存搏克文化的原始味道与精髓。

    4.2.4 鼓励搏克运动商业化、职业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人们愈加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个人和企业及相关的民间资本可以通过建立搏克运动俱乐部以及举办职业赛事来扩大博克运动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及体育爱好者了解、学习与参与搏克运动,另外,还能通过赛事冠军来传承搏克运动的公平公正、不畏困难的精神。当地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应积极引导,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途径更为多元。

    5 结语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搏克的处境日益受到现代社会主流体育运动大潮的冲击,其发展处境变得越来越严峻。笔者通过回顾搏克运动的发展历程、意义及发展制约因素后,提出了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机构、举办“那达慕”大会、将搏克运动引入中小学课堂及精神传承等四方面为搏克运动的传承提供些许建议。另外,笔者也从建立蒙古族传统体育推广小组、建设与搏克运动配套的基础设施、师资及鼓励搏克运动商业化、职业化发展等四方面为搏克运动推广提供解决思路,以期为搏克运动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大众化与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李海雁.文化学视野下搏克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8):98-99.

    [2] 高娃.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搏克运动的文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6):2.

    [3] 钟志勇.搏克传承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9(3):145-147.

    [4] 阿木古楞.蒙古搏克的優秀传统及其现实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2(1):121-125.

    [5]苏伊乐.蒙古族“搏克”服饰审美探寻[J].南京艺术学元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1):155-156,107.

    [6] 包铁全,郭旭峰.蒙古族搏文化之探析[J].作家,2010(2):154-155.

    相关热词搜索: 推广 运动 发展 探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