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语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功能

    时间:2021-03-25 09:34: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科书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饱含民族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民族灵魂,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次上漂浮,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真正提高”。从这一层面来讲,语文教科书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在一个民族的知识、文化、情感等的传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科书中渗入传统节日文化素材,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早在上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家们已经认识到传统节日素材的文化传承功能和教育价值,在整理评介北师大库本图书馆馆藏的1D0余套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们统计出54篇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素材的选文。这些选文以儿歌、谜语、话剧、历史传说等多种文体形式,展示了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自身所包含的民俗风情,渗透了传统节日所传递的美好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本文通过对这些选文的主题的分析,揭示传统节日素材在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的文化传承功能及教育价值。

    一、传承节日风俗,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传承了形形色色的民俗风情,积淀了丰富多彩的生动传说。如除夕守岁、清明踏青、端午临水、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节日风俗既丰富着节日本身,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纽带。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有关传统节日素材的选文以多样的文体呈现了节日本身所包含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

    1 对春节风俗的展示

    春节是我国影响最为深远、群众最为重视、气氛最为热烈的传统佳节,在民间习惯称为过年。“年”的最初含义是谷物成熟,后来才是一个计时单位。人们为了庆祝谷物的丰收,总会聚在一起尽情狂欢,感谢诸神的恩赐,这就是上古的祭祀,也是中国“年”的雏形。伴随着朝代的更迭,人们赋予了“年”更多的含义,“从庆丰祭祖的腊祭到驱鬼逐恶的元旦,从迎春纳福的立春到休闲娱乐、访亲拜友的春节,从敬畏神灵的习俗到国人心灵的归宿”,随着岁月的流传,春节的内容也有兴衰变迁,但辞旧迎新、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始终是其不变的旋律。

    在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除夕守岁、放鞭炮、贴春联、互赠贺年片、访亲拜友、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之类的习俗都有所体现。例如由吴研因主编的《国语新读本》第三册第二十七课《恭喜恭喜新年到》,以儿歌的形式展现了小孩子眼中的欢欢喜喜庆新年的景象:“买糖果”“蒸年糕”“敲锣鼓”“穿新衣”“戴新帽”等。再如由陈鹤琴主编的《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中部国语》第七册第九单元“除夕”,通过三篇课文《祖母讲故事》《祖母的压岁钱》和《一鸣唱歌》反映了四世同堂、除夕守岁的节日传统,充满了生活情趣。…这些庆祝春节的风俗习惯都是小学生耳濡目染的,和实际生活非常贴近,因此课文本身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富含民族特色的春联本身所凝聚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文学样式具有极高的语文教学价值,因此受到了教材编者的青睐。例如由东北政委会编审委员会编写的《高小国语>第四册第二十九课《春联》一文,以说明文的形式讲解了春联的平仄对称规则,并且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生产实际,以翻身解放、自卫战争、劳动生产、破除迷信与讲究卫生等作为主要内容搜集编写新春联。在国语教科书中安排春联的学习内容,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次有趣味的语言学习,能帮助学生领略汉语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音、形、义之美,让学生深切感悟到生活处处蕴藏着语言学习的资源和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而且可以从生活中学。

    2 对中秋节风俗的展示

    中秋节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寄托着人们盼望团圆的夙愿,承载着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据民俗专家考证,中秋节作为一个民俗节日,约形成于唐宋之时。唐代,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玄宗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浪漫色彩。北宋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至明清时,中秋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有关中秋节合家团圆、共同赏月的习俗在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由朱文叔等编著的《小学国语读本》第四册第九课《秋夜的月亮》一文,讲述了在中秋之夜,一家老少选取月照的最佳处,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一家人团聚一堂,话家常、盼月、赏月的生活故事。

    此外,诸如月宫桂树、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也进入了教科书,由王耀真主编的《教学做儿童千字课》第四册第二十九课《月亮的故事》一文通过讲述月宫桂树、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破除迷信,探寻科学真理。

    3 对端午节风俗的展示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然风行大江南北。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由于种种不同的起源说和不同地域的差异,端午节的民间风俗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插艾、佩菖蒲、焚香草、饮雄黄酒、食粽子、赛龙舟等。

    在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有关端午节的选文体现了浓厚的民风民俗。例如由胡怀琛、沈圻、庄适编纂的《新撰国文教科书》第七册第三十七课《端午》一文说:“阴历五月五日,旧俗谓之端午。是日也,缚艾为人,削蒲为剑,悬之门上,以避鬼魅。焚香草,饮雄黄酒,以避邪疫。又食粽子,赛龙船。相传此举为吊原也。……粽子以箬裹米,而缠以五色线。箬与五色线乃蛟龙所畏,粽入水,不为蛟龙所食也。凡此种种,虽无意识,亦采风问俗者所应知耳。”介绍了端午节插艾、佩菖蒲、焚香草、饮雄黄酒、食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由文中所提到的“相传此举为吊原也”可见,“纪念屈原说”在当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此外,有的选文的主题渗透了“恶月恶日趋避说”。例如庄适、顾颉刚等编辑的《新法国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十七课《五月五日生下来的孩子》一文完全是受“恶月恶日趋避说”的影响,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是不吉利的,课文的主题体现了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在现在看来,这种选文的主题是滑稽可笑的。

    4 对清明节和重阳节风俗的展示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种双重身份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是独树一帜的。“起初,它只是一个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融合了两个上古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内容,在

    唐宋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包括寒食节的风俗和上巳节踏青等活动的传统节日。”民国初期,当时的政府曾根据孙中山的提议,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因此在当时的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有关清明节的选文内容均体现了“清明植树”的思想。例如胡怀琛、沈圻、庄适编著的《新撰国文教科书》第八册第十九课《植树节》和民国政府教育总署编审会编著的《初小国语教科书》第四册第十六课《清明种树》。这些教科书的编者在课文中有意渗透植树节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此外,由于这一时期处于新旧文化交替阶段,文化争鸣在所难免,教科书对这些思想也是有所反映的,如《植树节》一文既阐明了植树节的来历,又道出了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固有习俗。

    重阳节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节日,也是联系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每年举行的重阳祭黄帝、重阳祭妈祖活动,体现了中华儿女认祖寻根的文化认同感。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风俗习惯则体现了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等积极的生活观。重阳登高望远的习俗在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中也有体现。如刘大绅、戴杰、庄俞等编写的《新法国语教科书》第三册第十一课《重阳登高记》一文,以简明通俗的语言记述了小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望远的经历,虽然文章着大量笔墨于登高后所望到的美景,但是重阳登高的风俗在不经意间已渗透到读者的内心。

    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中渗透着中华民族诸多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爱家爱国、勤劳智慧等。传统节日凝聚着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集中体现。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所选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课文处处渗透着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这体现了教科书中的选文不仅是学生阅读的范本,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的重要媒介。

    1 合家团圆尊老爱幼

    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美好愿望必然在传统节日中有所体现,如春节、中秋节等佳节的核心内涵就是家庭的团聚、生活的祥和、未来的美满。尤其是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更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孜孜追求。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而在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滋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以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的思念之情。

    在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有关中秋节和春节的选文都渗透了合家团圆、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中秋之夜或是除夕之夜,一家老少团聚一堂,共话家常,其乐融融。例如由陈鹤琴主编的《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中部国语》第七册第九单元“除夕”共包括《祖母讲故事》《祖母的压岁钱》和《一鸣唱歌》三篇课文,反映了除夕守岁的节日传统,充满了生活情趣,同时也渗透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通过节日选文的形式,将节日本身所蕴涵的这种中华民族的团圆、稳定、祥和的节日气氛传达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2 热爱劳动珍惜光阴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在逐步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节日本身渗透了华夏子孙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教科书中有关传统节日素材的选文也渗透了这些美好品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例如吴研因编著的《国语新读本》第一册第二十二课《小老头做年糕》一文,以对话体呈现内容,渗透了传统美德教育,即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热爱劳动,凡事要亲自动手的良好习惯。

    此外,伴随着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的到来,人们深感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由衷地感慨应当珍惜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道出了岁月的匆匆和易逝。而少年儿童正值人生的初始阶段,让他们从小树立时间观念,珍爱时间也是大有裨益的。在这些有关传统节日素材的选文中,尤其是在以春节作为素材的课文当中,几乎篇篇都渗透了珍爱光阴的教育。

    3 团结互助爱我中华

    爱国主义教育是母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历来的教科书对该主题都有所体现,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因此以传统节日本身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寻根、爱国意识的教育是民国时期教材编者们不懈的努力。例如由胡贞惠主编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七册第十七、十八课《关于月饼的传说》和由魏冰心、苏兆骧主编的《国语读本》第七册第七课《月饼的由来——纪念民族革命的成功》两篇选文,均以反抗残暴统治、外族压迫为主题,渗透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独立、民族自强的向往,具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诸多有关月饼来历的民间传说中,教材编者选择了这则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反抗残暴统治、外族压迫的历史故事,将它改编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文,可谓用心良苦。这两部教科书的初版年代分别是1927年和1935年,当时国家灾难重重,面临各国列强的瓜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对学生进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思想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通过以上探讨分析,我们发现民国时期国文、国语教科书中所选编的有关传统节日素材的选文不仅弘扬、传承了民族节日文化,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通过品味这些选文,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及其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已“润物细无声”般将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地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滋养着儿童的内心世界。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它的文化传递功能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教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无论是从读者的占有量或是学习的时间上讲,语文教材都是其他文化载体无法匹敌的,语文教材理应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从这个层面来说,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育已经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

    在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素材所蕴涵的文化底蕴,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它们的文化传承功能和教育价值。希望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借助教材这座育人平台,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融入今天的教材编写理念之中,使小学语文教材更具民族特色,更显教育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教科书 传承 语文 功能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