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时间:2021-04-18 07:57: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特殊。辛亥革命以来百年有余的西部经济开发,在极大改观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同时,也引发、积累了一些制约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矛盾。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西部经济开发和建设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辛亥革命以来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作一综述,反思、审视中国百年西部经济开发思想史,以期望破解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开发效益不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和难题。

    [关键词] 西部 西部经济开发 西部经济开发思想

    辛亥革命以来,伴随着国家对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的适时调整,我国西部经济开发研究高潮迭起,有关西部经济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层出不穷,文献资料蔚为壮观。从文献数量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经济开发的研究逐渐呈现一种井喷状态,赵书城主编的《中国西部开发文献资料索引》就收录了1985—1998年国内出版发行的百余种刊物发表的有关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资料的4000多个篇目。1999年,国家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更是引发对西部開发研究的新热潮。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至今,我国已经出版研究西部经济开发的专著100余部,以西部大开发为题的研究论文多达1万余篇,并有近20余篇文献综述论文,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辛亥革命后旧中国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

    自辛亥革命结束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政者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近代西部开发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特别20世纪80年代后,近代西北开发思想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相对于数量庞大的学术论文,研究西部经济开发的著作较少,程霖、王昉、张薇等编著的《中国近代开发西部的思想与政策研究(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在著作类研究成果中颇具代表性。该论著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中国近代开发西北的思想与政策研究”,下篇为“中国近代开发西南的思想与政策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梳理晚清时期(1840—1911)、民国初期(1911—1921)、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的西北和西南的开发思想及政策,系统揭示了我国近代西部经济开发思想与政策的情况。该论著囊括了大批有识之士西部开发的主张及历届政府提出的西部开发政策、典型事例和经验教训等,认为近代西部开发思想和政策具有开发原因与国防相关、开发实践以政府投资为主、开发行为短期性等特点;近代西部经济开发思想和政策脱离实际,无法调动民众热情,再加上政府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开发和过分依赖政府投资,开发结果与开发预期相距甚远。

    以经济思想史角度研究民国时期的西部开发思想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对民国时期领袖和“精英”人物的思想研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孙中山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学界对孙中山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张建忠(2000)等主要依据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对孙中山关于发展西部经济、缩小西部与沿海地区经济差距的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二是薛正昌(2012)、郭静秋(2009)等主要从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的角度展开研究;三是虞天识(2007)、叶宝忠(2006)、韩同友(2002)、成晓军(2001)、田凯(2001)、康鸿(2001)、周建雄(2002)等,对孙中山所处历史时期存在的我国经济命脉被外人逐步控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初步发展、中国民众深陷苦难深重的泥潭等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对孙中山基于现实背景,从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入侵、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民生出发,在西部交通建设、西部产业开发、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西部经济开发决策思想等多方面的思想,进行梳理、总结与评价。

    (二)有关军阀、国民政府要员、知识分子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尚季芳(2008)、高红(2000)、谢正清(1988)、李玉才(2010)立足于对冯玉祥割据西北时期整顿吏治、兴办工业、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改良公路的史料的分析,梳理冯玉祥西部开发思想,揭示其历史局限和对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王荣华等对国民党党政要员在国民政府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到溃逃,20多年时间里的西部开发思想进行了研究,对其迫于国内形势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状况,先后两度提出“开发西北”和“建设西北”的动因及开发主张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宋子文、戴季陶、邵元冲、蒋介石、何应钦、朱家骅等显要人物提出的开发西北思想进行剖析,对他们提出的重视交通、发展教育、移民垦殖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沈社荣(2003)、孙武(2004)等对蒋介石的西部开发思想进行了研究,重点评析了蒋介石抗战前后对西北、西南战略观的改变,以及促成这种改变的原因。一些学者,比如杨丽萍(2003)、尚季芳(2004)等对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西部开发思想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重、西北战略地位变化的情况下,创办专门研究西北问题的社团,提出诸如“澄清吏治、改良政治”,“反对移民垦荒、主张退耕还林”,“关于开发西北的程序及原则”等富有历史价值的思想和主张进行了研究。

    (三)有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杨雪芳(2005)、张继勋(1995)、尹承文(2010)、吕直(1997)、陈建平(2001)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开发建设的一系列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敬东、王杰等则对林伯渠、陈云、邓小平、任弼时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了剖析。学者们剖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思想,重在再现毛泽东、陈云、邓小平、朱德、任弼时等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经济财政极其紧张的艰难形势,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公营、私营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为主、兼顾工商业”,以及“自力更生、吸引外资相结合”等政策,以“适应抗战需要,建设抗战大后方,迅速提高边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解决军粮民需,进行生产自救”的历史场景,阐释这些思想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逻辑。

    二、新中国成立后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西部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党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从实现国家富强、地区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角度推进西部经济开发,开创了西部经济开发的新纪元。虽然研究新中国成立后西部经济开发的文献很多,但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直接研究以西部经济开发思想演进的文献则相对较少。本文从专著类文献和学术期刊论文类文献两个角度,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梳理与述评,以期把握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西部经济开发思想演变的历程。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对具体历史时期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集体中的具体成员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剖析和揭示展开,二是围绕揭示区域经济开发理论发展对西部经济开发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展开,三是围绕西部经济开发实践对区域经济开发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展开。在此,主要是从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党史等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角度展开研究文獻的梳理。

    (一)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刘鹏、朱辰星(2001)以“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的政策文献梳理为依据,阐释毛泽东在这个历史时期对西部经济开发的考虑。何海翔(2005)重点阐释毛泽东对西部经济开发进行的探索,及其对西部经济开发实践、开发理论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张全省(2000)、陈建平(2001)、马玉华(2002)、徐黎(2001)、何海翔(2005)等专门以“一五”计划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为研究对象,对毛泽东在三线建设期间对西部经济开发的谋划,三线建设决策中所体现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探索。综观这些研究,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出于民族团结、平衡西部工业布局、发展军备的需要来考虑西部开发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西部开发决策主要体现的是平衡发展战略思想,落脚点是增强西部经济实力,这为今天西部地区探索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二)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贺星庚(1998)、吴文浩(2001)、王瑾(2004)等对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内涵及意义进行的阐述。二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西部经济开发实践中的运用和邓小平区域经济开发战略进行的研究。例如,赖红兵(2002)、庞元正(1997)等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尊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地选择优先发展的地位”“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科学的阐述。三是朱兴无(1996)、王成周(2004)等对邓小平西部开发思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四是余茂辉(2004)、余维生(2004)等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条件作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五是杨园园(2004)、刘韶华(2004)等对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区域经济思想实施的绩效等方面进行的综合研究。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学者们更多是从邓小平不平衡发展战略在西部经济开发中的衍生和运用的角度,对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进行研究,即:在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框架内,一方面研究改革开放初期西部经济开发支持东部率先发展的条件、路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研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东部转而支持西部经济开发的条件、时机、途径和方法。

    (三)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对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谢永萍(2001)、肖详敏(2003)、孟庆春(2004)等人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研究;二是顾栋(2001)、冉亚清(2001)、熊乐兰(2004)等人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学者们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党领导人民开发西部经济方针、政策思想的研究;二是对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颁布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的全面梳理;三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作用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必然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对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意义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西部大开发在政治上有利于巩固边疆、加强民族团结,在经济上可以促进西部资源在西部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推动西部经济结构调整。

    (四)对几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的比较研究。对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比较研究总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对两代领导集体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的比较研究。王顺生、王海军等(2000)、尹兴宽(2001)、麻朝晖(2003)对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比较研究,重点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西部经济开发战略内涵、西部经济开发的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于桂荣、张详鑫(2001)、潘成华、王元璋(2001)等则从不同角度对毛泽东和邓小平西部经济开发思想体系进行了论述及比较。谢永萍(2001)则对毛泽东和江泽民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了比较。二是对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任保平、卫玲、郭俊华(2000)、赵爽、贾友军(2001)、李本和(2001)、余茂辉(2001)、王炳庆、齐延生(2002)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区域经济思想、西部经济开发思想放到同一个比较的框架内,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基本结论等方面,对三代中央领导人的思想进行立体的分析和比较。郭丽(2007)则重点从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对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涂妍(2003)等重点比较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区域划分、空间组织、产业布局等区域开发思想的异同、继承和发展。陈东林(2001)、孙东尘(2001)、郭峰(2001)等对从毛泽东到江泽民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了探讨。

    三、国外学者有关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中国西部经济开发问题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基于对有限文献的梳理,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孙中山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二是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中国西北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孙中山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鉴于孙中山是开启中国现代化大门的历史人物,而他又有较为丰富的海外生活经历,在国外的知名度较高,一些国外学者对他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进行了专门研究。学者们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虽然并未直接提及孙中山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但由于孙中山经济思想本身包含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涉及,所以外国学者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多涉及对中国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

    日本学者对孙中山思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曾出现了对孙中山思想研究的短暂繁荣态势,提出了较多新颖的研究观点。例如,有日本学者提出“应重新评价孙中山”,“应反省和重新认识孙中山和正确理解孙中山”。日本学者藤村久雄和田所竹彦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其著作《革命家——革命尚未成功》和《孙文:一个看到百年之先的人》等提出了“要力图解明孙文所要建设之国家的全貌”等观点。他们还重点阐释了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预见性,甚至做出结论,说“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正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延续和再现”。1985年3月,在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主办的、在河北涿州召开的孙中山研究书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山口一郎作了《日本人的孙文观、孙文研究的特殊与课题》的报告,报告中附有《日本有关孙文著作论文目录》,约有750种单行本和论文目录,其中不乏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

    前苏联史学界也重视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1966年莫斯科出版的《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1866—1966)纪念集》梳理的孙中山西部经济开发思想,是前苏联史学家关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的最高代表。著名的孙中山研究者T﹒B叶菲莫夫评论这纪念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孙中山研究的里程标志”;葉氏去世后第二年出版的《孙中山:探索一条道路1914—1922年》(1981),除了探索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活动外,还分析了孙中山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变化。

    德国有研究者强调孙中山是第三世界的领袖,其民生主义是“综合第三世界意识形态之范例”,“充满现实意义,是启发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灵感的永久源泉”;认为孙中山的西部经济开发思想演变过程是总结新经验,抛弃旧经验,使自己的思想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美国学者在论及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功绩时,对孙中山《实业计划》等论著给予了较高的肯定和评价。

    (二)外国友人对中国西部经济问题的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部分爱好世界和平的爱国人士来到中国西北。他们不仅对西北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而且参与到中国西北经济开发的大潮中,通过对西北的调查研究,撰写游记、调查报告、专著等形式参与西部经济开发的大讨论。其中,美国学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是外国友人研究西部经济开发的最高代表。1930年,斯诺来到中国后,为采访新闻,他到中国西南各省做了长时间的旅行,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依据采访的第一手材料,斯诺对中国西北开发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他对西北重要战略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西北的这个宽阔地带控制着通向新疆和外蒙的大道——也控制着同苏俄发生直接联系的大道”。他对西北种植鸦片、买卖人口、男女不平等等社会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渴望国统区的西北能像陕甘宁边区那样,热情地拥护科学,提倡男女间的平等和友爱”。艾黎、斯坦因等外国友人对中国西部的经济问题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艾黎指出,“中国这一地区农民经济情况很差,他们用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耕作方法”从事农业生产。他认为西北“需要改进农业、畜牧和林业的生产方法”。他们也注意到西北国统区存在的政治腐败,对这些地区存在“地方主义,各地的动乱,种植和私藏鸦片,国民的不满,反对征粮、征兵,村民不仅缴纳苛捐杂税,还要供当地士兵,宴请县里派来的低级官员”等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认为治理开发西北,首先要政治清明。他们对“西北地区,回族与汉族之间由来已久的不和”,“各种程度的回民骚动不断地发生……最近实施反对国民党及军阀残余”等民族问题也给予了关注。这些研究使他们认识到,西北土地大面积荒漠化问题直接影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而造成这些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正是砍伐森林的结果,他们提出了许多包含着朴素的西部生态保护思想的言论,“不断砍伐山林,水土不能保持,”所以在西北“只有栽树种草才能减轻水土流失,防止沙化,保持生态平衡,改善气候……”

    在抗日大潮中,艾黎、斯坦因、斯诺等外国友人还开展了西北工合运动,这不仅对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对西北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延安创立合作社以后,‘工合’成了一个跨越国民党和共产党边界的组织,某种意义上维系了统一战线”。外国友人对中国西部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及促进西北经济发展的实践,为抗战前后国民政府积极进行战略决策转移,出台西北乃至西部的经济开发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辛亥革命以来有关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本文文献综述虽然不免存在文献遗漏,但从总体上还是把握了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的概貌。基于对研究文献的总体把握,对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既有文献主要有以下认识和判断。

    第一,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对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文献远远超过以经济思想史角度的研究。既有的研究从政策文献梳理经济思想多,从出台政策的历史条件揭示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少;梳理经济思想具体内容多,揭示经济思想形成、演进的内在原因少;叙述经济开发实践多,剖析指导实践的经济思想少。思想和实践同样重要,应加强以经济思想史角度对西部经济开发的研究。

    第二,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有待深入。学术界对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既有研究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展开:一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角度,梳理西部经济开发思想在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产生的动因,演进的历程,西部经济开发对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等;二是从中共党史研究的角度,梳理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西部经济开发所做出的战略思考,梳理中共杰出领导人就其个人的视角,对西部经济开发进行的深入思考;三是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就西部经济开发进行的广泛研究和思考。总体而言,前面两种研究的视野较为宏观,对西部经济开发的影响也较为全面、持续和深远,第三种研究对西部特定区域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但由于研究的空间范围限制,在对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的总体把握上存在较大的局限,从而使得既有研究成果不免有失片面和系统性。

    充分认识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存在的局限,有利于确定西部经济开发问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进一步推动西部经济开发思想研究走向深化,有利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抓住“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战略组合,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开发开放结合的机遇,拓展西部区域发展新空间,实现西部地区的跨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忠.孙中山开发我国西部的经济开发思想[J].团结,2001(6).

    [2]尚季芳.冯玉祥开发西北的思想与实践述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王荣华.南京国民政府上层人士与“西北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3).

    [4]沈社荣.蒋介石的西北战略观[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杨丽萍.1927-1937年知识分子开发西北的主张[J].青海社会科学,2003(3).

    [6]杨雪芳.毛泽东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述评.党史文苑(学术版),2005(2).

    [7]贾玉峰.一脉相承而又发展的思想体系[N].陕西日报,2009-04-08.

    [8]肖详敏.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3(1).

    [9]冉亚清.第三代领导集体与西部大开发[J].探索,2001(2).

    [10]斯洛.我在旧中国三十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1]艾黎.艾黎自传[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12]王广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北经济开发述评[D].西北师范大学,2004.

    [13]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张荣辉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开发 综述 文献 西部 思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