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马克思的道德批判及其共同体思想的伦理意蕴

    时间:2021-04-18 07:57: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一词是由“伦理”一词演化而来的,西方伦理思想经历了由古代“伦理”思维方式向近现代“道德”思维方式的转变。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解读可以从“道德”与“伦理”两个维度进行。通过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整体考察可以发现,马克思对道德的批判,在知识图景中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对共同体思想的阐发体现了其独特的伦理思维取向。他主张以革命的方式创造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致思路径既包含着古代伦理思维的元素,又实现了对古代伦理思维的超越。

    关键词:道德;伦理;道德批判;共同体;伦理意蕴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教学研究”(19JDSZK086);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9)10-0061-09

    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一词是由“伦理”一词演化而来的,西方伦理思想经历了由古代“伦理”思維方式向近现代“道德”思维方式的转变。很多学者将伦理学定义为一种研究道德问题的学说,因此,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马克思对道德问题的认识。但诚如宋希仁教授所言,“说伦理学研究的是道德,就容易造成这个误解,把道德看成基于某些概念的行为规范,认为伦理学就是研究这些道德规范的”①。事实上,除有关道德问题的独特见解外,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实则体现了一种区别于“道德”思维的“伦理”思维模式,其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一种强烈的伦理意蕴。本文以西方伦理思想史为背景,在阐释伦理、道德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古代“伦理”思维方式与近现代“道德”思维方式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从道德与伦理两个视角解读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力求在知识层面解读马克思道德批判的本质意涵,并通过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阐发,在价值层面把握马克思道德批判背后的伦理意蕴,以深化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整体把握。

    一、内涵辨析:西方伦理思想史中的“伦理”与“道德”

    “伦理”,英译为Ethics,现代汉语通常将其译为“风俗、习惯、风尚”,这一理解源自《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解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因此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变,就形成了‘伦理’(ethike)这个名称”②。随着对伦理范畴研究的逐步深化,“伦理”一词的含义被一些西方学者追溯为“居留地”、“共同空间”,如海德格尔指出,“伦理学这个名词说的是它深思人的居留”③。在古希腊,伦理强调的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居留于其中的那个生存空间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可以从伦理关系中的规范的形成以及伦理生活的目的两个方面来理解。伦理规范的形成是这一共同体生存空间中各种要素、关系、力量互相作用的产物,而伦理生活的目的则是谋求由一定数量的人们所组成的整个共同体的维持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将伦理看做是一种集整体性、客观性、普遍性于一身的“实体”。可以说,伦理彰显了个体的实体意识,以及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精神联系,它体现了“人精神深处根深蒂固的家园感”④。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伦理内涵着调节共同体中各种“关系”的价值取向,因而内蕴着一种规范性要求,但这种规范并非表面的、短暂的或私人之间的规范,而是普遍的、具有群体约束力的、客观有效的多重关系样态和社会规范整体。它既涵摄一般的人际规范又囊括使这些规范得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一系列客观的深层次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实际地发挥作用的实然性规范,以及使这些规范得以产生、得以有效的客观因素、关系、力量及其相互作用”⑤。

    “道德”一词的英文为moral,源自拉丁文mores,指共同体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与人的个性⑥。可见,“道德”与作为“共同空间”的“伦理”有着难以割舍的渊源。然而,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以及词义的演化,伦理和道德的语意已逐步分离。大致来看,“伦理”继承并发展了“居留地”和“风俗、习惯”的意思,并逐步演化为一定时代、一定区域的人在相互之间的交往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秩序,即伦常秩序。群体性、社会性、实体性是其典型特征。“道德”则继承并发展了“风俗、习惯”和“性格、品行”的意思,并日益演变为个体在特定的风俗、习惯、文化的濡染下所形成的品质和观念,个体性、主体性是其典型特征,“它是人们关于‘人际关系应当如何’的一种主观性的反思与设定,以及这种反思与设定经由一系列环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规范”⑦。道德标志着作为关系实体的伦理向个体精神世界和个体外在行为的转化,是个体对伦理关系的理性认知和行为实践。伦理关系的规范性要求经过个体的理性反思内化为个体的意义世界和主观之“法”,就形成了个体的道德。因此,道德不是对客观实在性的诸多关系样态及其伦理规范的简单反映与遵从,而是基于“各种关系应当如何”的主观反思之上的对实然性人际关系的理想性规范与重塑。与伦理的整体性和实然性相对,道德强调一种个体性和应然性。随着个体反思意识的提高,个体会逐渐产生对实然性规范的质疑,对客观伦理关系做一种主观化的规定。由此,普遍性的伦理规范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上的普遍性,从而带有一种虚幻性的韵味。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人们的反思意识逐步增强,社会规范越来越由那种整体的、稳定的、非反思的实然性规范向个体的、变动的、反思性的应然性规范转变。“伦理”愈来愈向“道德”演变,最终导致近现代以来“伦理”的式微和“道德”的强势。从伦理学的表现形态来看,这体现为古代伦理思想的“伦理”思维取向向近现代伦理思想的“道德”思维取向的转变。

    古代伦理生活是一个整体,它构成了人类一切生活领域的基础。伦理思想家们虽以个体行为者的内在品质为规约方式,但更加关注的是行为主体整体、统一的生活样态,以及整个共同体的好的生活状态。他们主要考究并追问“什么是好生活”、“我应该如何生活”、“什么样的品质使一个人成为好人”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内在主动式”的追问方式。带着这些问题,古代伦理学家主要思考“美德”、“善”、“幸福”等概念。“需要清楚解释的是,幸福的真正性质是什么?我们以为要答复此问题,最好首先研究人的功能是什么?”⑧亚里士多德采用功能主义的方式,论证了理性、德性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在亚氏那里,理性、德性、幸福三者是根本一致的,理性是人的特征性功能,德性是人的理性功能发挥得好的品质和状态,幸福则是理性功能发挥得好的活动,是亚氏的伦理旨归。亚氏认为,德性又具体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他在阐明幸福的德性基础时虽未特指道德德性,但他试图表明,纯粹的理智德性是一种近乎神性的品质,由此带来的最高意义上的幸福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容易实现的“第二好”的生活,即合乎道德德性的生活。可见,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主张去追求一种超验的理智德性,幸福有其世俗基础。“亚氏强调,要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而非在理念世界中通过行为的内在合目的性去确立事物的实存以及追问事物如何成为其所是。”⑨可以看出,虽然亚氏的普遍理性的人性论带有抽象色彩,但他并没有像启蒙理性那样在人之外,而是指导人们从现实生活中追求幸福。总体来看,这种“内在主动式”的思考方式以及试图追求整个共同体的最高善的价值导向是一种典型的“伦理”思维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意蕴 共同体 批判 伦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