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史学思维·创新意识·民族精神

    时间:2021-05-05 07:58: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司马迁的《史记》具有永久的魅力与生命力。其魅力在于它深刻而独特的思想,在于它通过三千年历史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于它文本的整体系统结构和强大的艺术力量。正是这些魅力,形成了《史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史记》的生命力也来自于历代读者对它的消费与接受,来自于它世界性的传播与研究。

    关键词:《史记》;魅力;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永久的魅力和生命力。这部巨著的魅力和生命力,一方面来自于它自身的新颖性、创造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历代读者对它的消费与接受,来自于它的世界性的传播与研究。

    一、《史记》内在的魅力

    《史记》内在的魅力首先是它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思想是一部著作的灵魂。《史记》展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具有百科全书特点,思想丰富,内涵深刻,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所谓“绝唱”,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记》不同于一般的史学著作,它突破了传统史书为尊者、亲者、贤者讳的樊篱,以“实录”精神记载历史;突破了传统史书对待下层人物的态度,把游侠商人乃至农民起义领袖写入历史;突破了传统的义利观,既重义,也不轻利,第一个在历史著作中写入经济问题,等等。这些思想的闪光点,就是司马迁自己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具体体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史记》创作的主旨和核心,是《史记》内在魅力的关键所在。

    “究天人之际”,这是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司马迁的《史记》以此为出发点,要担当起哲学家的重任,可见其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史记》创立纪传体,以人为中心来反映社会历史的变化,形象说明支配历史发展的是人而不是天。《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对自己取得天下原因的分析:“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以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的一番话,说出了得人者得天下的基本道理。《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临死前多次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至于天,司马迁批评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的批评,同样说明一个道理:失去天下的原因不在于天,而在于人。《史记》十二本纪作为全书的核心所体现的正是这种思想,一个王朝的兴与亡,盛与衰,关键在于执政者是否有德,是否顺意民心,是否重用贤才之人。夏桀、殷纣、周厉王、周幽王等就是最典型的反面例证。历史的发展,关键在于人,而且推动历史车轮的不只是帝王将相,还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各种大小官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经学家、说客、策士、刺客、游侠、商贾、卜者、俳优等。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通过伯夷、叔齐的故事大胆地对天道提出质疑:“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尽管《天官书》中也记载了一些天人感应的事情,但从总体上说,《史记》是以人事为中心,强调人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一部史书,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探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无疑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魅力。

    “通古今之变”是司马迁历史观的核心,他认为历史总是变化的,盛衰也是自然之理。《史记·平准书》说:“物盛而衰,天地之常数也。”“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物盛而衰,固其变也。”这是司马迁从历史发展中总结出的基本道理。历史总是处在“变”的过程之中,比如从秦末农民起义到刘邦建国八年时间,社会急剧变化,但司马迁却看得清楚:“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1]759陈涉、项羽、刘邦三个人是这段历史变化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各自在历史上的贡献是不一样的:陈涉之功在于首先发难,项羽之功在于打败强秦,刘邦之功在于建立汉朝。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以王朝的兴衰更替作为标志,这在十二本纪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司马迁表现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的历史观,项羽没有做皇帝,但司马迁认为他曾一度主宰天下,所以破例放入“本纪”中。吕雉没有做女皇,但司马迁认为在惠帝之时她是实际的执政者,所以也破例放入“本纪”而没有给惠帝单独立传。《史记》“十表”中对各个历史阶段进行划分、总结,也是古今之变的重要体现,如《三代世表》起于黄帝,迄西周共和;《十二诸侯年表》起于共和,迄孔子卒;《六国年表》起于周元王元年(前475)迄秦二世灭(前207);《秦楚之际月表》起于陈涉起义(前209),迄刘邦称帝(前201)。这些“表”的起止阶段,都是历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当然,历史的变化主要还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来体现,不同的人对社会变化产生不同的作用,而且每个人在历史的活动中命运也在发生变化。李斯入秦,由客卿逐渐发展到丞相,达到人臣的极点,此后开始走下坡路,与赵高合流把秦王朝推向反动,最终自己也被腰斩咸阳;陈涉由一个雇农揭竿而起,轰轰烈烈推翻秦王朝,做了陈王,此后逐渐衰落,最终落个悲剧结局。刘邦的一生,经历了泗水亭长、沛公、汉王、汉高祖四个阶段,其个性与人格也随着这些不同的阶段而变化,由一个流氓无赖变为雄才大略的国君;项羽起兵时二十四岁,以暴风骤雨般的力量打败强秦,成为诸侯上将军,由微弱到强大,此后随着实力的增强,成为西楚霸王,达到兴盛的顶点。此后经过鸿门宴、分封诸侯,由盛转衰,最终垓下之围失败而乌江自刎。类似的人物举不胜举。每个个体变化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所以司马迁着重从“变”的角度写人,以体现社会历史的变化。“通古今之变”固然是史学家的任务,但司马迁对历史、对人物的认识和分析,超越了一般史学家的眼光,因而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成一家之言”的思想,明显受到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影响。司马迁的思想是综合了先秦各家思想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家思想。他以自己的思想选择人物,给人物立传,如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这与一般史学家把农民起义视为“贼”“寇”大不一样。司马迁还是第一个在历史著作中写入经济问题的史学家,《平准书》详细记载了汉兴以来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并且提出了“物盛而衰”的道理。《货殖列传》专门记载商人发家致富的事迹,强调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司马迁敢于对秦代历史作出公允的评价,认为“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1]686当主流舆论指责讥笑秦王朝时,司马迁却独树一帜,强调秦王朝“世异变,成功大”。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史记》一书,创立了民族史传如《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把四周少数民族纳入华夏民族的版图之内,体现大一统思想。司马迁之前,人们的民族观中一直是歧视少数民族,如《诗经》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左传》宣扬“尊王攘夷”,《公羊传》强调“内诸夏而外夷狄”。司马迁突破以往的观念,认为各民族都是黄帝的子孙。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记述了传说中“五帝”的事迹,他们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并且说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是黄帝的子孙。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从黄帝这里发源,绵绵不断。如《夏本纪》:“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不仅如此,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如《大宛列传》:“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多玉石,河注中国。”《史记》不是简单的历史资料整理,而且不以统治者的思想意志为转移,而是要独立思考社会问题,把史书当作“子书”来写,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正如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所说:“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况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故仅以近代史的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记》者也。” 这又使它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 史学 民族精神 创新意识 思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