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租界:跨文化传播“接触地带”理论的现实样本

    时间:2020-03-29 07:50: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接触地带”是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用以探究异质文化关系的关键概念,其双重疏离性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双向展开的空间,但自提出至今仍缺乏清晰的内涵界定与相应的理论发展。近代中国被殖民经历的产物“租界”恰是与“接触地带”高度吻合的现实样本。鉴于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全球性,中国租界研究具有超越地方知识的普遍价值。同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又使中国史实具有特殊性,可为理论检验提供新的佐证。在文化生态框架下对租界跨文化传播进行剖析,重现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和中国本土的主体性,超越区域文化的局限性,是实现“接触地带”理论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接触地带;后殖民主义;租界;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2-0136-09

    跨文化传播学自诞生之日起,因其文化人类学“血统”被指具有“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后殖民批判理论取向试图冲破这一束缚,提出了“接触地带”概念,用以探究和重现异质文化关系中被遮蔽的面向。但是,自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学界缺乏应有的关注与探讨,目前尚未形成清晰的內涵界定与理论脉络。欲突破瓶颈,需纵观历史现实寻找考察样本进行理论检验与发展。近代中国被殖民列强胁迫辟设的租界,其华洋混居格局为频繁而深入的文化提供了广阔空间,是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接触地带”。通过对租界跨文化传播进行个案分析,发展和完善“接触地带”概念,是寻求理论突破的重要切口。

    一 跨文化传播学后殖民语境下的“接触地带”理论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后殖民语境

    跨文化传播活动最初是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与“征服”逐渐推进的。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遭遇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段“殖民史”。而脱胎于“文化人类学”的跨文化传播学,因其“血统”问题自诞生之初就被指具有“殖民主义”取向和“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随着世界格局变迁和人类认知演进,这种偏狭视角屡受质疑。众多不平之声中,后殖民批判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一支。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从萨义德(受福柯影响)的《东方学/东方主义》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开始,到斯皮瓦克(受德里达影响)的解构主义派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以及霍米巴巴(受阿尔都塞和拉康影响)的精神分析派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此三人被合称为后殖民批判理论的“三剑客”)……众多秉持这一理论立场的知识分子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猛烈批判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的创痛,揭示殖民主义话语的语境化过程,并试图重现被遮蔽的被殖民民众的声音。中国学者姜飞用整本专著的篇幅强调跨文化传播学的“后殖民语境”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针对后殖民时代作为跨文化传播语境的意义,姜飞指出,“历史上的殖民历程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历程,就是一种通过日常感知对教育、博物等传授结果进行颠覆的过程。当殖民主义话语从政治上征服了本土阶层后,它就试图从边缘话语的层面跃升为主流话语……不管殖民主义穿什么样的衣服,试图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启蒙也好,解放也好,其实质都是一种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更确切地说是跨文化的殖民历程。”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第24页。

    关切殖民地文化议题,在后殖民语境下实现去殖民化,是跨文化传播学发展的当代诉求。围绕这一议题的考察,最为著名的是以拉纳吉特·古哈、帕沙·查特吉、萨义德·阿明、迪皮什·查克拉巴蒂、吉安·普拉卡什等人开创的“庶民研究”《庶民研究》的第1—6卷由拉纳吉特·古哈主编,从第七卷始由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萨义德·阿明(Shahid Amin)、迪皮什·查克拉巴蒂(DipeshChakrabarty)、吉安·普拉卡什(Gyan Prakash)等人轮流主编。,研究对象锁定于印度等殖民地国家(地区)。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其他被殖民国家和地区,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境内租界与其他殖民地的异质性。此外,庶民研究小组的典型“套路”是“殖民—新殖民—后殖民—内部殖民”批判理论,这一话语体系强调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强制性输出。这种单向度的叙事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跨文化传播的交互性,隐匿了“文化涵化”发生过程中的复杂动因,以及被殖民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主体性”,也遮蔽了殖民地所属文化通过租界这一平台和通路对宗主国文化的反向浸染。因此,从清算殖民扩张的罪孽与肮脏,斩断新一轮殖民活动再袭的根基,警惕更为隐蔽方式下的沉渣泛起方面,后殖民理论视角是颇具启发性的。但是,在抵制殖民倾向、重现被遮蔽的“庶民”话语的同时,是否无意中又遮蔽了历史真相的另一面?这也是当下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打破的模式,以期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建构起双向互动的新叙事。在这一期待下,“接触地带”理论的提出是一项重要进展。

    (二)“接触地带”理论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不同于民族国家的物理疆界,文化的边界通常模糊交融,难以廓清。如前所述,文化传播过程中,即便相差悬殊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也并非纯粹单向度的“输出”与“输入”。尽管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种”(culture hybridity)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无论优劣大小,总是呈现出一种“杂种”形态,文化交流的迅速和频繁,民族文化之间的杂交及由此引起的形变广泛而深刻,民族文化要保持自己的鲜明独特的民族性已成为不可能。见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第119页。有过度解构之嫌,但仍深具启发性。即便带有明确殖民目的的文化传播活动,也无法确保其单向输出性。殖民地文化并非“沉默的客体”,而是能动地参与其中,与“他者”形成互动。在我们谈论“西化的中国人”时,往往忽略了“汉化的西方人”的存在。基于这一认知,东方主义所牵涉的“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线就变得模糊了。

    相关热词搜索: 租界 样本 跨文化 接触 现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