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云冈石窟乐舞雕刻研究

    时间:2020-04-07 07:55: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本文就云冈石窟中的乐器雕刻图像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认为西凉乐是云冈乐舞雕刻表现的主流。

    关键词:云冈;北魏;乐舞;西凉乐

    中图分类号:K87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2-0034-10

    始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的云冈石窟,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

    经调查统计,云冈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形象,尚存各种乐器雕刻近530件,28种,乐队组合60余组。

    一 乐器雕刻分类

    (一)气鸣乐器

    1.横笛

    无簧管乐器,即现代流行的竹笛。汉时由西域传入,由天然竹管制成,设一吹孔,数个按孔。云冈石窟中,横笛雕刻颇为流行,共见50余件,其长短粗细不均,左吹右吹兼存,有演奏形态的因素,也有构图上刻意讲求对称的安排。横笛突出表现的是高音声部音色,石窟中通常与琵琶、排箫组合,如第9窟明窗西壁的二身伎乐飞天,一身奏琵琶,一身吹横笛。

    2.义觜笛

    宋代陈旸《乐书》云:“义觜笛,如横笛而加觜,西凉乐也,今高丽乐亦用焉。”横笛加觜,有学者认为是“中国乐人为了使过分长大的横吹之笛便于演奏,参考‘篪’之为器的原理而创造的乐器”。石窟中其制状如横笛,吹孔处设一“凸”形口托,高于吹口,形态长短粗细不一,但总体上较横笛略粗,左吹右吹兼存。

    3.异形笛

    云冈第10窟前室南壁上层天宫伎乐列龛中,一伎者(明清彩绘)所持乐器横吹,中央设吹孔,两边分设3个吹孔。关于这一乐器的称谓,目前尚不明确。高句丽墓壁画中也有演奏吹孔设在中央的横笛;中唐时骠国(今缅甸)有一种叫两头笛的横吹,也是中央设吹口,两边各开3指孔,但中央吹孔有两个,应是两个横笛隔着节连为一管的,与云冈在构造上有区别。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中的吐良与此有相通之处。

    4.军栗

    亦称“悲管”、“笳管”等,公元4世纪随龟兹乐传人内地。石窟中,其制略短粗,吹奏者多将管体侧斜执,并且有大小之分,这是与声部和音区的要求相适应的。

    5.排箫

    古代编管多音乐器,又名参差、箫、比竹等,由发音不同、参差不齐的竹管依长短梯形编排,原是可以模拟鸟鸣的乐器。石窟中约有60余件,管数不尽一致,有7、9、10、12、15管,以10、12管居多。早中期洞窟中其表现为由短至长、排列有序的梯形,晚期时趋于平整,如第38窟排箫雕刻表现为一高一低两个扁长条形。

    6.吹叶

    这是将叶片衔于口内,使气激之的发音技术。“衔叶而啸,其声清震”,声韵之中,皆寄情言。一般采摘竹叶、柳叶、冬青叶、桐叶制作,而北方地区主要是以杨柳树为之,如南北朝无名氏《读曲歌》:“折杨柳,百鸟啼园林,道欢不离口。”云冈第15窟西壁1伎者双手就于唇边演奏,第13窟南壁天宫伎乐列龛中1伎人右手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伸置唇边,均为吹叶。

    7.埙

    新石器时代即产生的陶制乐器,有一音孔、二音孔、三音孔,结构简单,无绝对高音观念,只能在不同调高上发出一定音程关系的乐音。第12窟前室窟顶高浮雕一伎乐形象,双手捧1乐器吹奏,其制呈扁椭圆形,顶断开设吹口,以手指开闭音孔,这件乐器疑为埙。

    8.笙

    簧管乐器,早在殷代(前1401~1122)的甲骨文中就有“和”(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是汉民族最主要乐器之一。笙由斗子、笙管、吹嘴三部分构成,其构造复杂,石窟中所见不多,第13窟笙雕刻仅具轮廓,第38窟则十分精致,长嘴,圆形笙斗,簧管不规则状编匝。

    9.螺

    亦称蠡或贝,单音乐器,无固定高音,始见于中期窟,晚期渐失。这一乐器的最显著特征是,外表浅浮雕螺纹装饰。因其具有佛法依轨、礼器之象征,有时领居乐队之首。

    10.角

    原系北方游牧民族放牧、狩猎的拟声工具,初用天然角制作,后杂以木制、金属制。角雕刻仅见于第8窟北壁,体略内收,口部朝上,当选材于动物角。

    11.长笛

    古代竖吹竹管乐器之称谓有很多,如竖吹、单管、中管、尺八等。第6窟东壁天宫伎乐列龛中一伎者所持乐器身体较长,上细下粗,应属长筚篥。同窟西壁上层天宫伎乐列龛中一伎人演奏长竖笛,有吹口,两手靠下把持按孔。这种单纯出于旋律理论需要而不适于演奏的过分长大的长笛,后渐销声匿迹。

    值得注意的是,云冈竖吹之笛中还有被称为“唢呐”者,即第10窟前室北壁天宫伎乐列龛中第二身乐人所持乐器。最初提出此说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萧兴华先生。中国音乐学院刘勇先生没有在萧先生所指位置上看到唢呐,他认为那个位置上的乐人所持乐器应为法螺或埙,而第6窟中心塔柱南壁下层龛楣上左起第三身伎乐天所持乐器呈锥形管,可能是唢呐。

    第10窟北壁上层天宫伎乐列龛距离地面约12米,“唢呐伎”略有风化并经明清施泥,所以不同角度和高度,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判断。实际上,此乐器当是法螺,所谓唢呐管体,实是伎人举起的左小臂。另,第6窟中心塔柱上所谓“锥形管,可能是唢呐”的乐器雕刻,是筚篥。这也是由于从低向高观察角度发生变化,结果导致将与筚篥管体接连的部分石头视为乐器整体。

    (二)弦鸣乐器

    1.琵琶

    秦汉至唐,琵琶一词泛指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的多种弹拨乐器。汉代琵琶指的是圆形音箱的阮,至唐代,琵琶之称谓才专用于梨形音箱、曲项短颈的弹拨乐器。南北朝时期,由波斯传人短颈琵琶,四弦曲项,云冈近50件琵琶雕刻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但音箱大小、琴颈长短均有诸多变化。短颈、大音箱的琵琶主要出现在早中期洞窟中,见于第16窟南壁、第11窟南壁明窗下层以及第6窟天宫伎乐列龛。晚期琵琶雕刻则基本上表现为长颈、梨形音箱。值得注意的是,云冈石窟中的琵琶、五弦及阮咸均不雕刻弦轸,即便出现诸如第11窟南壁琵琶那样,即便响孔、弦数等细小部件都刻画出来的情况下,依然无轸。石窟中,琵琶演奏手弹拔弹并存。手弹的琵琶是竖着演奏的,首左上斜;拔弹的琵琶横持,手左下斜。

    2.竖箜篌

    西亚系波斯乐器,汉时经由中亚一路传人中国。其制以木,多弦,三角形框架。弓部中央插入一系弦横木,即今所谓肘木,肘木下端小柄是脚柱。

    石窟中竖箜篌雕刻有以下特征:

    ①形制变化多,有三角形状,也有弓形。说明云冈竖箜篌雕刻粉本来自多地域。如第9窟前室北壁天宫伎乐列龛中第二身伎者所持竖箜篌,完全表现为三角形;第12窟前室明窗竖箜篌伎者,肘木搭在肩头,右手持脚柱,左手回手反拨琴弦,共鸣槽与拴弦部位整体弯曲呈弓形。

    ②体形大小不一,奏法亦不尽相同,伎者竖抱于怀,右胁、左胁,双手、单手均有。第7窟南壁竖

    箜篌雕刻,肘木架在伎者大腿平面后,上端仍超出其一头之高,用双手齐奏,正所谓“擘箜篌”;而同窟北壁竖箜篌雕刻高度从比例上看仅及南壁竖箜篌之一半,亦双手齐奏。第16窟南壁竖箜篌近乎没有脚柱,伎者右手持肘木,左手弹奏。第6窟西壁伎者右手持脚柱,肘木上五条拴弦丝绦清晰可见,左手弹奏。

    3.五弦

    琵琶的姊妹乐器,由古代龟兹乐人创造,又称秦汉。其制长颈,直项,五弦,无柱,音箱小于琵琶,或呈细长的棒状,或介于棒状梨形之间,手弹拔奏并存。石窟中,几乎所有的乐队组合中都有此乐器。

    4.阮咸

    阮咸是受弦鼗之启发而创造的,汉代将其发展为4弦12柱,晋时定型,因晋代名士阮咸善弹此器,加之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受名阮咸。阮咸主要见于中期窟,以第6窟为最,其形制为四弦,圆形音箱,长柄直项,通常与琵琶组合,演奏姿势有两种,一是横持执拔鼓弦,受染于碎叶短颈琵琶,一是竖持以手指弹奏,乃绪汉魏古琴遗风。用手弹的阮咸左手按弦部位大多在中下把位,属中音区或高音区,主奏旋律;用拔弹奏的阮咸按弦部位多在上把位,属低音区,出奏细拍子。

    5.琴

    又名七弦琴,今称古琴。琴之称谓最早见于《诗经》。琴无柱,身体细狭,木质音箱。石窟中,由于风化水蚀诸因素,琴、筝、卧箜篌的弦数、指法等细部刻画均泐蚀漫漶,难于分辨,即便偶有弦可识,亦不足为据,只能由其面板箱外观形制上推测。如第11窟中心塔柱琴雕刻,身体狭长,琴的特征比较显著。因此,在乐器雕刻分布一览表中,将琴、筝、卧箜篌三种列为一项。

    6.筝

    亦称古筝,公元前237年时已流行于秦,故亦称秦筝。传说筝源于瑟,其制小于瑟而大于琴。《旧唐书·音乐志》:“筝……制与瑟同而弦少。”石窟中,筝多呈长方形,两端微垂,呈弧面,概因筝刳桐为体,匣式拼合,要适应弦的张力,面板势必呈弧形,以便排列雁柱。

    (三)膜鸣乐器

    1.腰鼓

    蜂腰型膜鸣乐器,广首纤腹,束于腰前,双手击打,广泛流行于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石窟中共见70余件,绝大多数乐队组合中都使用腰鼓,有的甚至同时连用三至四件。它们在构造上有差异,称谓亦不尽相同,但在乐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毛员鼓

    石窟中的乐队组合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如第12窟前室明窗沿缘17人的乐队组合:

    合掌、五弦、鼓、法螺、琵琶、横笛、排箫、腰鼓(A)、琵琶、法螺、腰鼓(B)、竖箜篌、横笛、扦、筚篥、腰鼓(C)、排箫

    一组乐队中使用了3只细腰鼓。A最小,B最大,C次大。从形制上看,B为通常所见的细腰鼓形,A与C腰部明显粗于B,则属另一类型的细腰鼓。据唐·杜佑《通典》:“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又载:“正鼓,和鼓者,一以正,一以和,皆腰鼓也。”陈旸《乐书》亦云:“魏有正鼓、和鼓之别。”我认为上例中,A可能属于都昙鼓之类,但是没有用杖击;C大于A而小于B,应为毛员鼓;B是细腰鼓。

    3.担鼓

    《旧唐书·音乐志》:“担鼓如小瓮,先冒以革而漆之。”隋唐时专用于西凉、高丽乐部。石窟中,其形态如齐鼓,一头大一头小,奏法亦同,区别在于齐鼓鼓面有凸起部分,而担鼓鼓面没有这一装置。

    4.鸡娄鼓

    《旧唐书·音乐志》:“鸡娄鼓,正圆,两手可击之处平可数寸。”从六朝后半期至唐,由龟兹、疏勒、高昌传来的西域乐,全都用鸡娄鼓。鸡娄鼓,云冈见于第2窟东壁上层以及第6窟北壁上层,鼓体球状,体小,两面蒙皮,两手拍打。

    5.杖鼓

    此鼓呈细腰鼓形,但形制大于细腰鼓,见于第6、13及16窟,流行于云冈早中期。第6、16窟伎者左臂挟鼓,右手击杖,我过去将这种鼓称为“魏鼓”,后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从云冈演奏者的姿态上看,其左手只是完成一个“挟”的动作,而无法拍鼓。我以为是,从之。第13窟伎者右臂挟鼓,左手则作吹指动作。可见,此鼓奏法的多样性。至于其称谓究竟如何,目前尚未发现相关资料记载,这里只是概括地称其为杖鼓。

    6.两杖鼓

    云冈第5~11、30、38窟顶部均有两杖鼓,一伎者双手托鼓体,另一伎者持双杖击鼓之一面,鼓腔中间直径略大于两侧鼓面,颇似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中搁鼓之制。搁鼓,北朝仪仗队鼓吹部中所用乐器。按“搁”,义释抗、扛,因其鼓体较大,通常需由一人背扛。云冈两杖鼓在演奏形式上和鼓的形状上,均与搁鼓有相似之处,是否为同一乐器,尚待考证。

    7.齐鼓

    齐鼓,宋·陈旸《乐书》:“状如漆桶,一头差大,设齐与鼓面,如麝脐然,西凉、高丽之器也。”这种鼓主要用于西凉乐,是西凉乐的特性乐器,后流布到高丽。第12窟前室门楣上一伎乐天,腰系齐鼓,鼓身一头大一头小,两端均有圆形凸起部分,双手击打。

    8.手鼓

    古代扁框膜鸣乐器,木框蒙皮。石窟中仅见于第13窟上层天宫伎乐列龛东端,伎者左手持鼓,鼓扁平,右手拍击,形似今新疆维吾尔族打击乐器达卜。

    9.铁鼓

    仅见于第6窟佛传故事“太子箭射铁鼓”画面中,其制类似汉代建鼓,一柱穿鼓腔竖立,鼓体呈球形。

    10.鼓

    乐器分布一览表中设有“鼓”项,此鼓主要是指石窟中无法辩名的胸鼓,笼统地称为“鼓”。

    11.铜钹

    铜制,中间隆起,手持对击发音。最早见载于东晋,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人中国,作为佛教常用法器,普遍使用于佛教音乐中。云冈早期窟即见铜钹雕刻,中期有10余件,晚期仅2件,几乎消失。其制有大有小,形如瓶盖,演奏者上下扣击。

    12.碰铃

    古代称星,初用于法曲,后用于梵音,随着佛教的东传,与铙、钹一并传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北朝时期碰铃图像资料甚少,仅知故宫存有《六朝击星俑》图,亦未曾见有图照公布。至于云冈石窟中碰铃与铜钹之区别,学界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大概碰铃小于铜钹,演奏方式亦有别。铜钹为上下扣击状,而碰铃可能为平行碰击状。

    (四)其它

    1.弹指

    第12窟前室顶部,一伎人扭腰耸胯,双脚交叉而立,两手高举合掌,以两食指相拨击作弹指。弹指一词,最早见于《通典》。所谓弹指,即手指间相拨击发出明快的响声。今天新疆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民间舞蹈中仍保留各种弹指动作。石窟中弹指手式有二:一是以每只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相拨击,如第6窟东壁与西壁的弹指伎人;一是两手合掌,以两食指相拨击。

    2.扦

    李善注引《说文》云:“抃,拊手也。”也就是拍掌。《通典》释云:“抃,击其节也,情发于中,手抃足蹈,抃者因其声,击以节舞。”铜钹、拍板就是受

    相关热词搜索: 云冈石窟 乐舞 雕刻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