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0-04-26 08:00: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引起极大的轰动,开创了当代散文的新范例。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文化苦旅》,堪称中国当代文化散文的扛鼎之作。本文尝试从语言学上对《文化苦旅》中的部分散文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独特的极具魅力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语言艺术

    九十年代初期,余秋雨以一本《文化苦旅》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时当红的散文作家。他的《文化苦旅》一出版,便成为中国大陆,甚至海外的畅销书之一,在当时的文坛上掀起一股“文化散文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究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多大的魅力能让许多作家学者,乃至一般的劳动者、市井居民所接受,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呢?本文以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及其以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集中的散文,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称为学者散文。它以其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沧桑的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意盎然的语言艺术,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题材上,特别是语言运用上,突破和超越了中国当代,尤其是文革以后的散文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亮丽的一笔。本文将从余秋雨散文创作经历着笔,通过对《文化苦旅》散文语言艺术进行剖析,探索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一、《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散文作家。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80年代末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最初在《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连载。《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后,一时风行海内外。随后,他的《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继续掀“余秋雨散文热”,产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反响和轰动效应,创造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奇观。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子,有着较高的文学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水平。《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语言艺术独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广大读者。

    二、《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的特点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化身为一位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旅的“导游”,运用其小说般的笔法、诗意般的语言,独特的“秋雨式”叙事风格,把传统文化、历史文物、名胜古迹、人情风俗等娓娓道来:《道士塔》、《阳关雪》书写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于旷远寂寥之中还原积淀千年的历史真实;《江南小镇》、《白发苏州》等触摸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背后的文化底蕴,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这里不仅有历史韵味浓厚的莫高窟、阳关、柳侯祠、西湖、庐山等名胜古迹;也有书卷气息浓郁的柳宗元、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风流文人;还有命运坎坷的酒公、任劳任怨的信客、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温柔善良的女老师、漂泊南洋的“华语族”;甚至还有“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江南名妓苏小小……。“秋雨式”的独特散文语言所描绘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物象,无不让读者眼前一亮,常常在品味其“苦旅”的同时,也陷入沉重的思考。

    余秋雨的散文和以前有些学者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他的《文化苦旅》之所以能够作为90年代“大散文”的代表,是因为他的散文不仅具有学者的渊博的知识,更有作为作家的独特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形成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和语言艺术魅力。通过深入的品读,笔者认为,《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语言是比较独特的,那是一种工丽、典雅、婉约灵动的充满诗意的散文语言,读起来有文采斐然的感觉。作者非常讲究遣词造句,常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饱含感情,注重情调氛围的营造,因而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说理,都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

    余秋雨笔下的辞藻是华美而丰富的,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无论是对历史沧桑的喟叹,还是对壮丽景色的渲染,他的笔总是蘸着绚丽的颜色和诗意,描画出美丽的“线条”和“形体”。我们不妨以下列的例子来粗略地探讨《文化苦旅》的语言特色:

    (一)诗意盎然

    “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故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当工匠们正在这些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

    ……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这得有点阴沉。”①

    《莫高窟》中,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洞窟壁画其绚丽多彩的色流,在色流的风格变化中寄寓着朝代的变迁。他用这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敦煌文化,鲜艳夺目,雍容典雅,笔法细腻,把对历史文化命运的探索描画得这样灿烂辉煌,这不能不说是余秋雨的独特之处。这样充满诗意的语言,在以往的学者散文中并不多见。以往的学者散文往往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剖析,而疏于注意语言的生动性,所以往往让人读来颇觉沉重和严肃。而余秋雨突破了前人的语言创作模式,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散文中,加以诗意的语言来修饰,使得文章更有可读性,使原本严肃沉重的历史文化散文增添了一种轻松优美的韵味,更能使读者喜爱,这也是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受到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多格修辞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上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②

    《沙原隐泉》的这段文字,作者把自己在沙漠无意中发现一泓清泉时的惊讶,用他的笔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余秋雨说“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但在这里,他却运用了多种修辞格来表现他的惊奇之心,是这么的恰到好处,又是这么的情深意切,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阅读快感。

    (三)气势磅礴

    “我以为,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 而是都江堰。”③

    短短的一句话,气势尽显,出人意料,使读者很有读下去欲望。长城,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而在《都江堰》中,文章开篇就以此句起势,用气势磅礴的语句把都江堰推了出来,十分肯定地认为它是比长城还要激动人心的工程。

    我们再看下面的例子: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 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 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④

    “它背靠一条黄河, 脚踏一个宋代, 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 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⑤

    第一句是写六朝古都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饱经风雨、历尽沧桑,不论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这座承受过太多苦难的城市,铸就过多少辉煌,足以让她名垂千古。余秋雨便是用这样气势磅礴的短句,一语中的,震撼力强,使读者印象颇深。

    第二句是写宋代都城开封。余秋雨用一句话,把开封的地理位置、都城历史、城市气质等做了高度概括,虽只短短一句, 但开封像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气派毕现。

    (四)寓庄于谐

    在《贵池傩》中,余秋雨用这样一段文字描述了傩的仪式:

    “人们埋头劳作了一年,到岁尾岁初,要抬起头来与神对话了。要扭动一下身子,自己乐一乐,也让神乐一乐了。要把讨厌的鬼疫,狠狠地赶一赶了。对神,人们既有点谦恭畏惧,又不想失去自尊,表情颇为难做,干脆戴上面具,把人、神、巫、鬼搅成一气,在混混沌沌中歌舞呼号,简直分不清是对上天的祈求,还是对上天的强迫。反正,肃穆的朝拜气氛是不存在的,涌现出来的是一股蛮赫的精神狂潮: 鬼,去你的吧! 神,你看着办吧!”⑥

    余秋雨把庄严的祭神仪式用这样诙谐的语言描写出来,不能不说是他的独到之处。他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一种傩文化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寓庄于谐、浅显易懂。这或许也是他的散文深受“下里巴人”喜爱的原因吧。

    虽然在《文化苦旅》中,个别文章的文字就显得有点刻意渲染,牵强营造,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但瑕不掩瑜,这并不能影响它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和语言艺术魅力。不论从创作风格,还是创作手法及内容的突破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可以称为中国当代“大散文”的扛鼎之作。它以其深刻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寓严正主题于轻松形式的尝试,极富表现力的诗意的语言,构成了它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和艺术魅力,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和启示。

    注释:

    ①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东方出版中心,2005

    ②余秋雨《文化苦旅·沙原隐泉》,东方出版中心,2005

    ③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东方出版中心,2005

    ④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

    ⑤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开封》,东方出版中心,2005

    ⑥余秋雨《文化苦旅·贵池傩》,东方出版中心,2005

    参考文献:

    [1]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余秋雨.文化苦旅[J].东方出版中心,2005.

    [3]宋力.《文化苦旅》评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7.

    [4]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5]董伟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作者简介:黄伟群(1982.11-),男,汉族,广东揭阳人,学士,助理编辑,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和高职教育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语言 艺术 苦旅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