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浙江地区宋代墓葬所见人首兽身俑初探

    时间:2020-08-26 07:51: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浙江地区宋代墓葬出有三例人首兽身俑,经笔者判断,其中两例人首蛇身俑可能是“地轴”,一例人首鱼身俑可能是“仪鱼”或唐宋时期的雷神。

    关键词:浙江;宋;墓葬;人首蛇身;人首鱼身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张勋燎、白彬先生在著作《中国道教考古》中,对隋唐五代宋元墓葬出土的神怪俑与道教的关系进行过专题研究。该书所指的神怪俑内涵丰富,包括一般所说的镇墓俑及与镇墓有关的造型特殊的俑类、怪兽。[1]

    在阅读《浙江宋墓》时,我发现在浙江地区亦有几例神怪俑,搜集浙江地区的宋代墓葬材料,发现共有三例人首兽身俑。由于材料发表晚于《中国道教考古》成书时间,均不见收录。这三例材料可对该书在浙江地区宋代墓葬神怪俑的研究做一个补充,现辑录如下:

    其中两例分别出自桐庐象山桥南宋墓的左、中室。

    该墓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象山桥村包直坞山南麓。墓室分左、中、右三室,其中左、中室属同一墓坑,方向130°,为长方形的拱顶砖室墓,墓底不铺砖,是夫妻合葬的并列双室墓。右室别属一墓坑,方向150°,是稍后袱入的家族成员。[2]左室前部出有一件人首蛇身俑,残存人首,残长6.6厘米。[3]中室正中地龛内出有一件双人首蛇身俑,两人首共一蛇身,长29.4厘米。[4]

    图一 象山桥南宋墓中室所出双人首蛇身俑

    左、中室曾遭盗掘,左室所出人首蛇身俑残存头部,报告判断其为人首蛇身俑,是没有问题的。根据报告的插图,将其与中室所出的双人首蛇身俑,以及同出的文官俑对比,蛇身俑不戴冠而文官俑皆戴冠;蛇身俑后颈线条为曲线,而文官俑后颈线条为直线。它与中室所出双人首蛇身俑的头部相似,而与同出的文官俑的头部差异很大,应该是人首蛇身俑,很有可能也是双人首蛇身俑。

    人首龙(蛇)身俑,在江西景德镇新平毛蓬店宋墓、成都沙河堡宋墓、成都二仙桥宋墓M1、陕西汉中北郊宋墓M2等均有发现。[5]徐苹芳先生研究过人首龙(蛇)身俑,认为可能是《大汉原陵秘藏经》中记载的自天子至庶人墓中的墓龙。[6]

    双人首龙(蛇)身俑,从初唐开始出现,开元天宝年间一度基本消失,肃宗后继续出现,直至元代消失。从地域分布来看,唐朝主要出土于北方地区墓葬,如河北文安唐董满墓、河北清和丘家那唐孙建墓、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河北巩义孝西村唐墓、河南安阳唐杨偘墓、山西长治宋家庄唐范澄墓、山西长治北郊唐崔拿墓、山西长治唐冯廓墓、山西太原金胜村3号墓、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辽宁朝阳唐左才墓、辽宁朝阳黄河路唐墓、天津军粮城刘家台子唐墓等,河北、山西较为流行,南方仅有湖北武汉石牌岭唐墓、湖南长沙牛角塘唐墓M1两例。五代至宋末,双人首龙(蛇)身俑在北方地区消失,只存在于南方地区,如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四川邛崃宋墓、四川蒲江五星镇宋墓M1、四川广汉雒城镇宋墓M1、四川成都宋张确夫妻合葬墓、四川绵阳宋墓、江苏进贤宋昊助墓、江苏邗江五代墓、福建福州五代刘华墓、福建漳浦五代墓等,四川地区尤为流行。[7]

    双人首龙(蛇)身俑躯体有直、有曲、有缠,头向有背、有对、有一正一侧。形制多样。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出有一件双头兽,通身作红色,头戴尖帽,高13厘米。[8]江苏李昇陵出有一件双人首蛇身俑,作两条人首蛇相互缠绕的姿势,两人首方向相反。一件双人首龙身俑下似有四足,两端人首都是光头,不戴帽。李璟陵出土一件与李昇陵所出的相似,但缺一人首,四足形状比较显著,龙身较短。[9]

    《中国道教考古》中,根据广东海康元墓出土阴线刻砖中两人首共一龙身的形象旁题有“地轴”二字,认为双人首龙(蛇)身俑为地轴,地轴即两人首共一龙(蛇)身,蛇身平卧之明器,为《大汉原陵秘藏经》中,天子至庶人墓均要在东西界所安的明器。[10]

    一例为人首鱼身俑,出于云和正屏山南宋墓。

    该墓位于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的正屏山南麓,墓室为双室并列的长方形石椁石顶墓,为常见的夫妻合葬形式,墓底不铺石板,仅在右室底部横铺有两条枕棺石。左、右室大小规格相同,长2.96米、两室通宽2.56米。墓室并非居于封土下方的正中位置,明显偏于左方,封土南侧似乎还可以安置一穴,似可理解为南侧空间,即墓室的右侧,曾考虑为墓主人的继室或其家族成员预留,因故未葬。[10]

    由于被盗,墓室内无其他随葬品,在其外出有一件人首兽身俑,仅存人首、鱼尾两截。人首戴幞头,鱼尾卷曲,鱼身刻划有鳞片。复原残长约156、复原残高约12厘米。[11]报告称作“人首蛇身俑”,我认为应是人首鱼身俑。

    图二 云和正屏山南宋墓所出人首鱼身俑

    人首鱼身俑同样出现于初唐,开元至贞元年间一度基本消失,晚唐五代继续出现,直至元代消失。从地域分布来看,唐朝主要出于北方,如山西长治唐王深墓、山西长治唐冯廓墓、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河北定县南关唐墓、辽宁朝阳黄河路唐墓、天津军粮城刘家台子唐墓等,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等地,南方仅有江苏无锡唐皇甫云卿墓。五代至宋末,人首鱼身俑在北方地区消失,只存在于南方地区,如福建福州五代刘华墓、福建漳浦五代墓、江苏邗江五代墓、江苏进贤宋昊助墓、江西彭泽宋刘宗墓、江西景德镇新平毛蓬店宋墓、四川邛崃宋墓等。[12]

    徐苹芳先生认为人首鱼身俑为《大汉原陵秘藏经》里所说的“仪鱼”。[13]《中国道教考古》一书根据《雷法议玄篇》、《五雷经》等多种道教文献关于“人首鱼身的虚皇太华君”的记载,认为人首鱼身可能是唐宋时期的雷神,最初为水之精,后被道教神谱吸收成为太极雷坛四维神之一。[14]

    浙江地区的宋代墓葬材料中,人首兽身俑仅此三件,均出于南宋时期夫妻合葬墓,对南宋时期浙江地区的宗教在墓葬中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5][7][12][14]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M].北京:线装书局,2006:1611;1615-1635;1615-1635;1705;1615-1635;1738

    [2] [3][4][10][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宋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3;10;16;136-137;137

    [6] [13]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藏经》札记[J].考古,1963(02):9;9

    [8] 沈振中.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J].考古,1962(02):68

    [9] 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74

    相关热词搜索: 墓葬 宋代 初探 见人 浙江地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