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审美文化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图腾艺术研究

    时间:2020-10-08 07:52: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作者简介:李松,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摘 要:图腾作为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同样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十分显著的重要特征,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图腾,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图腾就没有少数民族文化。就像整个中华名族对于“龙”的崇拜一样,图腾崇拜代表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及其所反映出的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

    本文从审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少数民族的图腾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原始之美、神秘之美、人性之美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图腾艺术与审美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审美文化学;少数民族;图腾艺术

    中图分类号:G 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X(2011)04-0000-01

    在学术界,对“图腾”一词所表达的含义的解释 不尽一致,有的解释为“彼之血族”、“种族”,也有人解释为“我的亲属”。摩尔根则认为,图腾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或图徽”,也有的认为图腾表达的是有关祖先或氏族保护神的某种物象等等。尽管图腾的含义复杂多样,并因发生的时间、分布的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归纳起来事实上包涵几个基本的含义:一是作为亲属的某种物象出现的图腾。;二是作为氏族祖先的某种物象出现的图腾;三是把图腾看作是作为氏族保护神的某种物象,对氏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从美学的眼光来看,图腾艺术大都属于反美学的,这主要是指图腾艺术往往表现出与传统美学观念的相冲突、相背离。图腾艺术向人们传达的所谓的审美信息,包含着大量的审美以外的实用性考虑。它的反美学意味除了打破了美学固有的原则和规律外,还在于它与人们正常的审美习惯往往是相违背的,这也造成了现代人对图腾艺术所传达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迷惑和费解。图腾艺术独特的审美特点表明人类的审美意识尚处在蒙昧状态,远没有摆脱功利目的的需要而走向真正的审美自觉。

    一、原始之美:

    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保留了较多的人类原始文化要素。既然劳动蕴含着人类最初审美意识的萌芽,那么,图腾艺术的出现则把处于萌芽状态中的审美意识变为一种较为自觉地审美意识。人类初期审美意识在今天的艺术中已经很难看到了,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原始艺术中还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图腾艺术正是人类最早发生的成一定体系的艺术,它是直接伴随着图腾信仰的产生而出现的。图腾信仰作为最早的原始宗教形式,无疑为原始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某种观念形态,奠定了它所需要的原始意识形态的基础。

    文身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在许多民族中都是十分普遍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更是保留了这一古老传统和习惯。顾颉刚先生对文身的源起作了进一步解释:“楚、越一带,因林木繁茂,土地的卑温,人类与龙蛇同居,饱受了伤害,但是吴越人之所以断发文身,乃是起于保护生命的要求,其效用与动物的保护色相等。”事实上,文身作为人类的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它和人类的其他习俗一样,显然都是源自于中功利目的的需要,正是这种功利目的的需要,才极大地促进了原始艺术形式的诞生。

    二、神秘之美: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信仰,从其最早的产生的根源来看,它离不开原始人类对大自然中某种神秘性的体验。在万物有灵观念的驱使下,这种神秘感会使得人们把它们当作能保佑自己的图腾来看待,希望从中获得某种超自然的意志和力量,以战胜外界自然物对自己构成的伤害。这样的原始图腾信仰在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仍被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

    氐人有这样一种习俗。巫师在跳神时要戴一种被称为“朝盖”的面具,这样就可以被认为是黑熊神的化身。事实上,人们所产生的所谓美感,实际上是伴随着神秘感而产生的。我国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面具往往因不同民族传统和地域分布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佩戴不同的面具事实上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很多都可以看出同图腾信仰的联系。一种图腾意象带给人的既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神秘体验,也是一种极其世俗的心理,同时还是一种审美层次上的愉悦和享受。

    三、人性之美:

    图腾的糅合,说到底是人文文化的融合。一种图腾,往往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人性。图腾反映着民族的审美追求、文化信仰以及深层心理结构。新的图腾形象的构成,乃是全民族审美选择与心灵认同的结果。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种储存着一定文化意义的意象,一种有深刻内涵的象征。在被现代人认作纯粹的审美图案的符号中,蕴藏着一个民族过去的和心灵的秘密。正如中华民族以“龙”作为图腾形象一样,各个少数民族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所产生的不同的图腾意象也具有着一定的人性象征。

    在“羊”图腾中,力量最大、影响深广的是羌族。他们认为羊是自己的保护神。传说羌人与戈基人作战时,要在颈部悬羊毛作为标志,这实际上是要模仿羊的形状,以示与图腾同体,以求得图腾神的保护。羊是一种温良、安详的动物。作为龙文化一个因子的羊文化,自然是一种以温和善良为特质的文化。龙那飘然的长须,所展示的就是一种正派大方、慈祥善良的风韵。长须在生活中是老人特有的风采,它最能表现出公正无邪、忠厚温良的长者风度来。龙的羊须正是民族善良心性的象征。

    图腾艺术的解体则意味着审美自觉地真正开始,这是因为,只有完全摆脱了审美对功利的依赖,才能真正实现对自由的审美活动的追求。在各个民族中,图腾艺术的解体在他们的传统文化里都有不同程度地表现,图腾信仰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遗迹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图腾艺术符号伴随着图腾艺术的解体逐渐演变为审美的符号,图腾崇拜所表达的功利观念已大大弱化,而审美愉悦所带来的纯粹的快感体验却得到了强化。审美观念的演化关键就在于它所表达的功利与非功利的关系从何时起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图腾艺术从萌发、确立、完善到解体的发展过程,为审美观念的演化提供了一条清晰地线索。不难看出,人类审美观念从功利性的审美过渡到非功利性的审美,从反美学到美学,继而又重新回归到了人类审美的起点。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学 图腾 少数民族 审美 视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