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时间:2020-11-04 07:59: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医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因此,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提升。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本文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如何从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满足医学教育工作的改革趋势,有效提升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工作是医学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以及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关注实践教学工作,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提升学生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医学类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依然是浅表和初步的,通常在某个局部实施有限改革。部分改革因为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实践中通常无法推行,或者是效果不够理想。整体系统而又深层次的改革相对较少,特别是教育观念以及思想的转变依然不到位,实验教学还处在医学教育从属位置,造成了教师欠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研究发现,少数医学类专科院校进行了彻底的实验教学改革,但是人已按有很多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局限在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室的整合上,甚至还有部分院校逐渐恢复了以前的运行模式与管理形式。因此,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针对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第一,从实验教学理念上看,重视教材内容,轻视实践练习的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师生普遍存在着关注理论教学,忽视实验课程的弊端。第二,从实验教学内容上看,学科之间的实验内容相互较差,实验技能的培养相互重复,导致了学时出现膨胀,学生的自学时间相对紧张,教育效果不理想。验证性实验项目相对较多。部分实验内容相对陈旧,发展比较缓慢,无法和目前临床实践充分融合。第三,从教学形式来看,很多院校将实验课程划归到了学科理论课程层面,很多医学类院校干脆没有将其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考试成绩不够独立,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第四,从实验方法上看,很多院校在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实验原理以及步骤进行集中讲解,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按照顺序开展实验操作,对教师的讲授结果进行验证,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五,从实验教学的管理效率上看。学校实验室统筹规划短缺使得实验设备重复购置、分散,设备的使用率与利用率都比较紧张。这种分散建设的实验室通常规模都比较低,教学容量也不高。同时,实验技能人员散布于各个教研室当中,实验技术人员专业面相对狭窄。

    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一)有效实施模块化课程。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理论教学以及实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理论教学以及实验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保证实验与理论教学的相辅相成,制定理论和实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模块进行设置,构建人体机能学、人体形态学、病原生物学、显微结构学以及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模块。不同模块间要独立、协调,试验模块都开设了和专业配套的试验教学,保证了模块、学科之间的互动以及协调。

    (二)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将实验内容分成综合设计型、基本型以及研究创新型。从医学教学特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使得三种教学内容都占得一定的比重。实验内容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创新、基础以及综合相结合的特征,课程体系要对实验设置进行系统统筹,由表及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防止各个学科的实验内容出现重复,体现出实验技能综合性与知识的连贯性,使得实验过程以及实驗内容更加科学与系统。逐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第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课程以及教学过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实验室中配备播放设备,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对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进行完整而又系统的展示,按照学生实验需求播放内容,教学课件可以由教师自主研发。第二,仿真实验的应用。针对人体机能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建设虚拟实验室,学生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实时动物仿真机能学实验以及测试,然后在机能实验室中再以实际动物为对象对其进行病理、生理和药理实验。采用软件与硬件相互融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四)健全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对于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针对层次不同的试验,使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准确而又客观的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保证学生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的协调发展。基础性实验考核要按照实验预习、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考试等方式实施。综合设计型实验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结合选题的合理性以及难度,方案设计的完整性与经济合理性,测试结果以及设计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评。创新研究型实验则与学生的答辩情况、论文以及项目作品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生命科学与医学之间相互融合的特征,使用科研小组以及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的创新研究型实验。

    参考文献

    代红燕, 南瑛, 田为真, et al.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007(1):95-96.

    胡晓松, 潘克俭, 宋海星, et al.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 19(4):759-762.

    丁文龙, 肖家祁, 李稻, et al.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 31(1):130-132.

    邓敏.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组织架构及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养生, 2014(14):36-39.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策略 实验 基础医学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