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影像与政治: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论析

    时间:2021-01-27 09:32: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 中国后殖民批评认为,张艺谋电影是以东方奇观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而西方人眼中的张艺谋则是艺术创新者和政治批判者。中国后殖民批评误读了后殖民理论,误解了西方人,也抹杀了张艺谋的文化政治意义,它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崛起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强势文化既惧且傲的矛盾复杂心理。超越东方主义不是走向西方主义,而是真正吸收后殖民理论的精神和要义,把文化政治贯彻到本土文化的批评之中。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批评 文化政治

    中图分类号 J9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0)02-0081-08

    新时期以来,张艺谋及其电影无疑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惊异、最聚众纷纭的文化现象。在屈辱的百年文化之后,在新时期开放之时,张艺谋被推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的焦点上,成为中国文化崛起和融入世界的象征。张艺谋对跨国资本的利用、对艺术的不倦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政治的隐喻性批判乃至其私人生活都成为媒体和学界批评的重要话题。就学术性的批评来说,张艺谋电影涉及许多问题,诸如电影与资本市场、与大众审美接受、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现实,以及电影中的民俗构造、时空设置、色彩运用、伦理禁忌等等。查阅各类研究性文字,中国学界对于张艺谋电影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定性的。这类文章占大多数,学界肯定了张艺谋对传统文化扼杀女性的批判,肯定其唯美视像的营造、创新性的艺术风格和对理想化的中国人生存状态的期望,并认为张艺谋走向国际是对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另一类则是否定性的。这类文章数量较少,但影响却非常大。这种批评主要是从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语境看张艺谋,其主题是从意识形态视角拆解张艺谋的电影神话。张艺谋电影的后殖民批评是否切合电影这门特殊的艺术,后殖民批评是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论穿透力,这种批评表达了当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怎么样的文化心理,这些都是检视当代中国文化批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拟从后殖民理论和比较文化学视野考察当代中国学界的后殖民电影批评,并分析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的学理逻辑和文化症候。

    一、中国视域与东方主义

    张艺谋电影以其特异的艺术创新和文化主题最初被中国第三和第四代导演以及观众所排斥,随后,张艺谋在西方获得广泛认同,这刚好契合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主题。张艺谋的成功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走向世界、重返中心的情结,中国文化的崛起似乎一夜之间在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电影导演身上成为现实。在中国,张艺谋是走向世界的文化英雄;在西方,张艺谋则成为中国的一个符号代码,一个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张艺谋的神话是如何构造的?张艺谋神话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文化意味?张艺谋在西方的获奖是否真的标志着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在对张艺谋现象的研究中,中国学界的后殖民批评独辟蹊径,其对张艺谋神话的拆解给予意气昂扬的中国大众一记响亮的耳光,摧毁了人们走向世界的迷梦。

    中国后殖民批评认为,张艺谋电影中的当代自我与西方他者的关系可概括为求异一娱客,即张艺谋的自我东方化:以异国情调主动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那么,张艺谋是如何构造异国情调的呢?批评者认为,张艺谋电影是寓言型艺术,其特征是高度空间化,即故事发生在时间流之外的某个静止孤立的空间中。寓言型文本偏好抽象化,偏爱意义的含混性以及表达上的反常态,“在这种寓言性文本中,‘中国’被呈现为无时间的、高度浓缩的、零散的、朦胧的或奇异的异国情调。这种异国情调由于从中国历史连续体抽离出来,就能在中西绝对差异中体现某种普遍而相对的同一性,从而能为西方观众理解和欣赏”。张艺谋满足了西方无尽的好奇心和不求甚解的心理,他向西方观众提供的不是真正地历史化的中国,而只是碑史化的中国,即属于非正统或非正式的逸闻趣事、乡村野史或奇风异俗意义上的中国。西方人欣赏这类碑史,会更加满意自身正史地位的牢不可破;对照中国的愚昧、蛮荒等边缘特征。会更加感觉自己中心地位的稳如泰山。后殖民批评家认为,与第四代导演的民族危机意识不同,在张艺谋的寓言型文本中,书写并拯救中国历史的焦虑被抛诸脑后,甚至与其连带着的感伤、痛苦、忧郁、忧患意识都被抛弃,“张艺谋不言焦虑,不谈危机,不论拯救,而只想潇洒走一回,按西方大师的规范去拍片、去争取获奖。”论者认为,西方奖励张艺谋并不意味着他已走向世界、进人中心或成为世界一流,而恰恰证明他是在边缘,因为颁奖权在西方人手中,西方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颁奖,试图以此去支配中国电影的命运,张艺谋是西方在第三世界显示自己中心权威的战利品。总之,中国后殖民批评认为,张艺谋在西方获奖是因为他迎合了西方的东方主义,在中国受欢迎是因为他契合了中国的现代性想象;张艺谋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神话,这一神话随着张艺谋走向国际化的大众文化而走向消解。

    电影文本的表意形式提供了多维审视的可能。在萨伊德之后,中国学界不象20世纪80年代那样欢呼现代性,不再如饥似渴地引进西方理论,而是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在中国后殖民批评看来,张艺谋的寓言化方式正好投合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思维,即西方满足于碎片化的、片段式的、抽象化的、静止化的东方情调。中国后殖民批评家在对张艺谋的自我东方化的认定上非常一致,他们指责张艺谋以东方异国情调的自我矮化迎合西方,而张艺谋的电影表意方式似乎提供了这种可能,于是寻找其中的修辞策略就成为后殖民电影批评的主题。在拆解张艺谋神话时,张艺谋电影艺术的形式创造,其对当代中国现实的关注,对中国人生存状态的批判和忧虑都失落于后殖民电影批评之外。联系当前中国文化现状和国际语境,中国后殖民批评似乎令人信服,原因之一是,张艺谋确实运用了民俗、象征等寓言性策略。二是,后殖民理论言之凿凿,提醒人们警惕西方文化霸权,而中国文化仍然处于弱势。三,张艺谋在西方获奖而第三、第四代导演并没有获得这种殊荣,那么,从张艺谋文本中寻找其获奖的特征就是必然的批评策略。中国后殖民批评理论圆满,自成体系,特别是其清醒的批判精神使之区别于盲目乐观的大众,而其学术理性的表述方式使之更具有理论说服力。

    但是,后殖民也只是提供了看视张艺谋的一种视角。查看中国学术期刊网,大多数对张艺谋持正面态度的文章都肯定其艺术探索和文化批判的意义。民俗是后殖民批评诟病张艺谋的地方,但在中国学界,张艺谋的民俗营造却被高度肯定。比如,被中国后殖民批评视为典型的异国化中国形象的《红高梁》民俗,肯定性的意见却完全相反。有论者认为,“编导企图通过颠轿、野合、祭酒神等一系列充满阳刚之气的夸张了的民俗细节,把久蕴民族意识深处的那股子冲天浩气,尽情地抖落出来,把狂放、洒脱的自由生存心态坦露出来,并从中表达多层次的生命和艺术向力。颠轿似乎意味着艰难困苦的颠

    相关热词搜索: 殖民 中国 影像 批评 政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