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俄经济外交战略与两国经贸关系之比较

    时间:2021-01-31 07:52: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冷战结束后,经济外交凭借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许多国家、政府和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中俄两国在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下,选择和采用了经济外交,并不断扩展和充实经济外交的目标。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居于首要地位,经济外交仅是两国处理国家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一些现实因素也影响着两国运用经济外交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经济外交;经贸关系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6-0119-04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替代战争与对抗成为时代主题,一时间,经济主义盛起。尽管“经济外交”一词的诞生和作为一个完整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凭借自身的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已经被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

    一、中俄两国经济外交战略之比较

    (一)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都面临着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

    20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都在进行着国内经济改革。当然,两国的经济改革方式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但相同的是伴随着改革,两国的国家生活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都在发生变化,关于国家发展问题的争论和对国家利益的重新考量,直接影响了两国的对外政策。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中国而言,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济合作,而互利的经济合作又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以中欧关系为例,与从“长期”到“伙伴”,再到“战略伙伴”关系的递进式发展相应,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也十分迅猛。1975年,中欧的贸易额仅为75亿美元,到2012年中欧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5042亿美元,从2004年起欧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俄罗斯而言,解体的严峻后果和“一面倒”政策不成功后的残酷现实,使俄罗斯比任何国家都更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俄罗斯不能克服体制上的危机并恢复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实力,那么它就面临沦为国际关系体系的二等参与者的危险。要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生活中保持应有的地位,俄罗斯就必须走经济发展的道路。”

    (二)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促进了中俄两国“经济外交”内涵的不断扩大,两国在谋求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经济地位的同时,提出了保护本国公民和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经济外交”一词在中国政府政策领域的公开出现是在2004年8月底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胡锦涛在强调国家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时,首次提出中国要加强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经济外交”一词第一次被写进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强外交与经济紧密互动。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的一线作用,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2012年10月9日,杨洁篪在外交部国际经济司成立大会上表示,“外交部将经济外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成立国际经济司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新形势下加强经济外交工作、服务国家科学发展的要求,从政治和外交角度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治理,落实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和经济安全,同时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要“维护我国的海外合法权益”。

    2000年,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指出“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方面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重新提出了俄罗斯经济和对外政策的相互关系问题,认为面对与全球化有关的新挑战,俄罗斯外交要积极寻找可能,使全球化进程对俄罗斯国家产生的消极后果降到最低,努力创造条件,稳步地发展俄罗斯经济,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2001年6月13日,俄外交部批准了《俄罗斯外交部关于协调俄罗斯联邦主体国际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工作构想》,将“确定联邦主体在俄罗斯参与其中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等六项内容作为俄罗斯在经济外交领域的工作重点,同时还明确了外交部各司在俄罗斯联邦主体国际和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具体任务。2007年3月,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出台《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将“经济外交”作为一个专门的章节进行了论述。可以说,《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是在大量的经济外交实践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抽象逐步完善的,对当代俄罗斯经济外交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从现代化角度来讲,中俄两国都是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经历了内部的思想转变,进而推动了自身的经济变革,同属后发型的现代化。因此,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国家的外交策略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样,对中俄两国来讲,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任何战略目标都无法实现。而“经济外交”战略的形成,正是建立在两国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本国经济实力与国家战略目标的正确评价基础之上,并日益强调外交要“为民”服务,要“为国”谋利。

    二、中俄经贸关系与两国经济外交战略之关系

    (一)中俄经贸关系体现了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

    1.中俄两国所在的地区均不是两国对外贸易的首要地区,所占比重在最高时也仅为20%左右。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依次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所占的比重最大,几乎占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3,俄罗斯所在的欧洲地区最高时占20%左右。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依次为欧盟、独联体和亚太三个地区。其中,欧盟所占比重最大,最高时约占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约为20%。

    2.中俄两国在彼此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不对等,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并从2010年起一直占据首位。而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额中最好的年份也仅名列第6名。据俄国海关委员会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稳居俄罗斯十大贸易伙伴国行列,并在2010年首次成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1-2月,俄中贸易额为133.2亿美元,中国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与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逐年上升情况相比,1992年至2012年的20余年间,俄罗斯从未进入过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前五名。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虽然也位列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之列,但位次却一直在下降,甚至在1998年和1999年跌出了十强。2000年至2012年,俄罗斯虽然重回中国十大贸易伙伴国之列,但排名也一直在第8、9名左右徘徊。

    3.中俄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推动了两国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由此产生的中俄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顺差或逆差的贸易状态。虽然中国是俄罗斯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俄贸易均呈现贸易逆差,逆差额最高的是2001年,达52.5亿美元,直至2007年首次出现贸易顺差。有分析人士指出,顺差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国内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进口成倍增长;受产业结构的限制,俄罗斯出口商品仍以能源产品为主,比较单一。而在2007年,中国加大了对俄机电产品的出口。据中国海关最新的统计数字,2013年上半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总额略大于进口,但顺差额仅为7亿美元。

    4.中俄两国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但所占比重很小。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约为881亿美元,仅占中国全年对外进出口总额的2.28%。因此,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对方国的经济外交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是首要地位,而经济外交也仅是处理两国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仅仅陶醉于两国不断上升的贸易数额。

    (二)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首先,外交思维的转变推动两国更加重视在经济问题上的互利共赢。中俄两国都曾以意识形态判断和处理国家关系,都曾不计“成本”地追求国家的政治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令两国有过亲如兄弟的“蜜月期”和经贸合作的“黄金时代”,也有过鸡犬相闻却互不往来的“交恶期”。在长达30年的中苏关系中,经济利益完全让位于政治需要。冷战结束后,摒弃了意识形态决定一切的思想的中俄两国,不约而同地将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作为外交工作的最高准则。应该说,“经济外交”既是中国和俄罗斯各自国情变化的产物,也是中俄经济关系发展的推手。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一致立场,特别是困扰两国关系的最基本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两国经济合作。而中国对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支持和俄罗斯率先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也促成了包括双边贸易在内的两国更大范围的合作。其次,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制约着两国经贸关系。从中石油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到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改线”,再到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被查抄,都体现了俄罗斯出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最终放弃或停止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甚至损害了在俄华商的利益。根据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支部经济研究所统计,200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外贸总额达46.90亿美元,与中国的贸易额达11.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这种增长并不是俄注重远东开发的结果,而是因为巴巴罗夫斯库地区对中国军用品的出口出现大幅增长。

    三、对策思考

    我们在关注中俄两国外交政策转型时,既要为两国摒弃冷战思维,转为注重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经济利益而喝彩,也要认识到任何外交手段都是要以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的。因此,经济外交首先就是要为本国的安全利益服务,要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其次才是为经济利益服务,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把握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掌握中俄经济外交战略与两国经贸合作的互动关系和发展方向。

    (一)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有目的地加强两国经贸关系

    在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中,俄罗斯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其国际利益主要集中于周边地区,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6%集中于周边地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陆地邻国,中俄边境的稳定对中国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与中国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极大地吸引着中国投资者的目光,也关乎中国的能源安全。同样,俄罗斯的经济外交战略也离不开中国。俄罗斯对亚太外交政策的制定,不仅是基于对亚太地区本身战略地位的认知,更是基于对亚太地区在其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亚太地区对俄罗斯国内经济改革特别是远东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的认知。普京指出,“俄东部地区发展转为面向亚太国家,不仅为俄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也为俄今后开展积极的外交政策提供基础”。2013年3月22~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也标志着中俄在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共同或相似的立场主张。

    (二)扩大经贸交往,提高两国的战略依存度

    中俄两国间经贸数额的逐年递增,无疑为两国政治互信的提高、战略伙伴关系的强化和两国重大关切的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一致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750.9亿美元,增长3.8%。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240.5亿美元,下降10.5%;自中国进口510.4亿美元,增长12.3%。中国为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两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内投资情况的改善,既为两国经济合作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也为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在中俄经贸合作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两国边境贸易突出。据统计,2002年,中俄边境贸易额为31.7亿美元,占当年双边贸易额的20.1%;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俄贸易大幅下滑,随后开始回升;2011年,中俄边境贸易额为93.6亿美元,占当年双边贸易额的11.8%。边境地区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促进了两国边境地区的安全。

    经济外交战略在促进两国经济关系的同时,其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俄两国在借用经济外交手段大力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俄两国人员流动而再次引发了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2004年,为了评估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对待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和民族研究所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太民族自治专区,采用街头随机抽样问卷的方式对700名俄罗斯人进行了一次社会舆论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在“俄罗斯人喜欢的国家”中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好于朝鲜。在“对俄罗斯利益及其远东领土构成的诸多威胁”中,所谓的“中国的扩张政策”处于第一位。在“中国对俄罗斯的威胁”中,认为对俄罗斯“领土完整”构成威胁的占58%,认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构成威胁的占32%,54%的人认为“中国在俄罗斯远东进行现代扩张”。中俄两国国民之间在相互认知上不平衡。对此,李随安在《中国的俄罗斯形象》中写到,“中国人心中的俄罗斯形象要比俄罗斯人心中的中国形象美好”,而这种认知上的不平衡在作者看来,相当一部分是缘于中俄两国媒体宣传上的不对等。公众舆论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国家间关系的走向的影响不可小觑。贸易的目的在于为本国获取经济利益,增进国家间交往。片面地强调和追求对外贸易的绝对数额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没有多大的好处,甚至会招致别国的“防范”和敌视。因此,我们应在对外贸易上抓数量、重质量,在对外宣传上积极引导、树立正面形象,将“和平崛起”贯彻到我国经济外交战略中并落实成具体的经济交往手段。

    [责任编辑:汤伟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两国 中俄 外交 经贸关系 战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