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试论《韩仁铭》碑刻的书法艺术

    时间:2021-02-08 07:54: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韩仁铭》全称为《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为东汉后期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前闻熹长韩仁卒后的墓志铭。此碑高185厘米,宽97厘米,碑额阴刻篆书为“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共两行,每5字一行。铭文共154字,为隶书,共8行,行存17至19字不等,字皆完好,唯缺右下一角。金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由河南省荥阳县令李天翼(辅之)发现而得之,有赵秉文、李献能跋文刻于碑文后,该碑现存于河南荥阳市文物管理所院内。

    《韩仁铭》碑属于标准隶书,赵秉文题记中有“字画宛然,颇类《刘宽碑》书也”。与《刘宽碑》书法风格相接近,更与著名碑刻《熹平石经》同年刊刻。《熹平石经》相传为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所书,虽然有着严整的规矩和方劲峻厚的形,但由于校正经文和规范文字的实用目的,“是对两汉隶书的总结”(范文澜语),故在当时仅起字帖作用,未能在艺术上作更大的追求,它布若算子,缺乏自然的姿致和动人的情性,是规范的样板,是为汉碑中的“馆阁体”。而与之相比的《韩仁铭》则是一幅具有勃勃生机的优秀作品,除具《熹平石经》之长标准、典范外,又融入了书写者的自由和纵逸,因此更接近书法作为艺术的本体特征,无论是点画还是结体章法都富有参差变化之妙,自然而生动。

    《韩仁铭》碑额“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任铭”十字,是汉代篆书不可多得的一件篆书精品,是汉代篆书的代表作之一。被《中国书法大辞典》评为“其书法结体长短,随字结构,行间茂密和而能变,与碑文隶书同出一手,可称双绝”。华人德先生评其碑额为“用笔舒畅流便,转折处化圆为方,结体沉稳生动,显得典雅安闲,是汉篆中上乘之作”。改变秦篆玉筋而参以隶法,后人在写字刻印中多借鉴碑额而创作出不少精品佳作。

    《韩仁铭》铭文隶书,康有为称之为“以疏秀胜”盖为疏朗秀润之意,仅从此碑的形象姿态论就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令人产生诸多感染因素,如严谨、凝练、飞动、端庄、流畅、含蓄、秀润、疏朗、遒丽等,从而勾勒出一种美的形式。

    《韩仁铭》书法起笔逆入藏锋又极自然洒脱,中节用笔苍劲、沉着,行中有留,留中有行,极尽曲直变化。收笔讲究圆润严谨,作为主笔的波磔,至波尾处向下按笔,然后挑出,轻盈之姿,飘逸之态,呼之欲出。笔法灵活多变,用笔以圆笔为主,圆中见方,方中见圆,巧妙地处理了方圆之间的辩证关系。点画遒劲中显柔和,给人以圆润典雅的感觉,且笔笔有变化,即使一画之内,也具有轻重、起伏、提按、粗细变化,富有生命般的流动感的线条,如音乐之节奏,诗歌之韵律,波磔运用较为分明,多呈弧形,结尾处呈现出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遗韵,即表现出蕴藉深厚之美,又表现出外露锋芒之妙。

    《韩仁铭》结体宽博,法度严谨,十分讲究疏密、穿插、避让、虚实、收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此碑明显的特征是排叠平正,及横竖线条的平直与线条间距相对均等。《韩仁铭》作者十分注意字势的灵活与多变,如“产、君、善、书、熹、竖”等字皆布局均匀,但线条之间起伏、轻重、曲直变化,使这些字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再如“甲、子、乙、中、十”等字,笔画较为粗壮,力感较强。

    汉碑隶书多呈横势,“隶贵缜而密”道出了隶书在章法布局上的特点,由此,其章法别于其他书体,其他书体章法多呈纵势,在章法安排上,呈现字距小,行距大的特点,行草尤其突出。隶书章法一般安排字距大,行距小,给人以整体、静穆、端庄之美。《韩仁铭》碑作为汉隶精熟时期的布局无不具备这种典范。章法上,作者赋予巧妙的经营,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雍容疏朗,与通篇潇洒绝俗的风格浑然一体,行气贯通,气韵生动,增加了作品的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字体大小天真自然,绝无雷同,给人以无限想像和美感。

    总之,《韩仁铭》的书法文质相间,温和宁静,矜持端庄中不乏自然生动之情趣,从点画用笔到结体都堪称东汉成熟隶书的典型代表,它典雅、古朴、秀丽、飘逸,清人杨守敬称之为“清动秀逸无一笔画俗气,品格当在百石卒吏之上”。康有为也说“《韩仁铭》以疏秀胜,殆蔡有邻之所视”。

    相关热词搜索: 碑刻 试论 书法艺术 韩仁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