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职学校提倡“学军、尚道、匠心”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1-02-10 07:56: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对“学军、尚道、匠心” 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诠释

    1.学军:学军就是职业学校通过半军事化管理,通过与驻军的军校合作,开设军体课,对学生进行军训,来培养学生的军人作风、军人品质。通过学军,创建新型职业院校的管理理念、体制、机制、规章制度,从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

    2.尚道:尚道包括崇尚道德与崇尚宇宙间之道理,即崇尚科学。

    (1)崇尚道德中的“尚”为“尊崇”、“崇尚”;“德”的内涵为“遵循本心,顺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德”就是寻找传统与现代追求的交融。“德”有三层含义:一是礼让、谦逊之德,有此之德,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求得与他者的和谐;二是友善,关怀之德,即以人文关怀,良善之心关怀他人,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百姓利益,在全社会建一种互助和谐的氛围;三是开拓、创新之德,即建构一种对事业、对民族、寻国家、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发挥个人的才智,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为社会做贡献,在更高的社会进步层面追求新的和谐。

    (2)崇尚宇宙间之道理即崇尚科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3.匠心。来源于宗匠的引申义,意思是造诣高深,成果卓著,为众人所宗仰的匠。匠心就是把全心放在做东西上面,心无他务,对于所做的东西有完全的了解,而且有品味的执着,善于充分利用到手的材料,做出让人称心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

    (二)三者的关系

    学军是中职学校的德育第一步,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养成做人起码的是非观、道德观、责任心。尚道是学军基础上的提高。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匠心则是在培养学生知书达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工巧匠。

    二、中职学校为什么要提倡“学军、尚道、匠心”

    (一)中职学校为什么要提倡“学军”

    大家知道,德育在整个中职教育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德育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诚信、忠诚、果敢、敬业,有严明的纪律性、责任感、团队精神”等优良品德,而这些优良品德是军人品质写照,这也是学军的原因之一。

    我们还知道,大多数中职生是中考失败者,他们身上存在各式各样坏习气,有些学生甚至于是非不分、缺乏应有的道义等。面对这样的学情,要在短短两年之内改变学生上述坏习气,采用传统的说教方法效果非常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要实现中职教育的德育目标究竟应如何做呢?俗话说得好,动荡之下需用重典,恶习改之需用酷刑。大量事实证明,军队是一座大熔炉、大学校,三教九流经过军队这座大熔炉的磨练,大多能百炼成钢,这也是学军的原因之二。

    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先进——海南工校德育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采用半军事化管理。这也是学军的原因之三。

    (二)中职学校为什么要提倡“尚道”

    1.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做事先做人,做人以德为本。德是我们的做人之本,立足之根。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作为明日国家栋梁的青年学生更需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

    2.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作出决定,将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都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

    3.中职生相对普通高中学生来说,大多数是中考失败者,中职生身上存在各式各样坏习气,尤其在道德修养方面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要把每个中职生培养成有道德会做事的人,在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推崇“尚道”精神,形成“尚道”氛围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4.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腾飞。在知识呈爆炸状态,市场经济汹涌澎湃,大浪淘沙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如果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在学校不认真学习知识与技能,不好好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将来进入社会就很难站稳脚跟,就很可能被社会无情淘汰,成为社会的包袱。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上演,中职学校必须在学生中推崇“尚道”精神,形成“尚道”氛围。

    (三)中职学校为什么要提倡“匠心”精神

    1.中职学校提倡“匠心”,发扬“工匠精神”,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客观需要

    經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转变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细节,日用品也不马虎。“品质型”的生活必然要求工匠型产品,这样才能让需求侧与供给侧匹配,如果中国不提倡工匠精神,企业不贯彻工匠理念,就没有办法生产出满足这部分人群消费的产品,他们就会更多地去境外购买洋货,中国将丢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在投资与出口都压力增大,须靠消费来提振经济的当下,提倡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追求,更是一剂现实的药方。

    大家知道,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大量与之相匹配的精巧产品,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来支撑。那么,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哪里来?答案只能是:从职业院校和企业培养中来。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大力提倡“匠心”教育,加大对学生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2.中职学校提倡“匠心”发扬“工匠精神”,是发达国家的体现,也是加快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

    3.中职学校提倡“匠心”,发扬“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职业性体现,也是中学校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被分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觀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不职业,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状况,广泛存在。为了争抢经费,各种中专和大专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学科设置,以提高学校行政等级。为了分数,除了极少数可以兼顾的学生,家长不得不让孩子逐渐放弃手工与兴趣,放弃生活教育与人格磨砺,进入刷题式学习。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粗鄙状态。树大者根必深。只有改变这样的现状,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综观全国的中职学校,大多还处在由普通高中向职业高中转变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方法还没有摆脱普通高中框架的束缚,或多或少留有普通中学办学的影子,职业性突出不够。表现在:教授的理论较多,技能培训偏少;学生在课堂上课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动手操作机会少;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的多,一致的少;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少;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不很了解,教与学、学与用脱节严重,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等。面对上述状况,哪所中职学校率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率先做到校企深度融合,率先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和训练,哪所中职学校就会走在全国中职学校发展的前列,就会成为全国中职学校办学的楷模,就能真正体现中职学校办学的宗旨。

    三、中职学校如何提倡“学军、尚道、匠心”

    (一)学军方面应如何做

    1.和驻军构建良好的军校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有:物色合适驻军,主动创建军校合作关系;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参观军营,观摩军人的军训;聘用军人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军训或进行相关讲座,用军人标准要求学生,训练学生,培养学生形成军人的品质。

    2.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具体做法有:向海南工校取经,制定几准,几不准;结合军队训练军人相关体制和制度和我校的实际,以培养学生军人品质为目标,构建相应德育体制和制度;制定严格的相关考评体系,学生会成立专职校纪学风巡逻队,履行对全校学生行为规范的监督,考核的具体内容覆盖课堂、课间、校内、校外、宿舍、实训、实习等。

    3.试行体育课改为军体课,一半上体育,一半为军训;聘用复员、退伍军人为保安员和宿舍管理员,要求保安员和宿舍管理员严格按军队标准来维护校园安全和宿舍管理。

    (二)尚道方面应如何做

    1.在弘扬“尚德”精神过程中应遵守德育规律

    德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青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处于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他们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从教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始终不移地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我校在弘扬“尚德”精神过程中,应体现德育的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

    我校自创办至今,在德育理念、德育管理、德育过程、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方面,呈严重的碎片化、形式化、低效化、杂乱无章等特征。具体表现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和德育评价体系;没有健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没有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整体衔接;没有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呈严重的碎片化、形式化、低效化、杂乱无章特征;德育活动多且乱,相当多的活动没有周密筹划,扎实组织,管理不到位,评价不及时不够科学,活动的德育逻辑不强,缺乏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上述现象不改观,学校的德育难有实质进步。

    根据相关理论和我校德育现状,以及本人肤浅的认识,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根据系统论原理,将德育工作看作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和德育机制。

    (2)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结合体。

    (3)运用德育规律,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实际和我校实际,开展目标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进的德育工作,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

    (4)根据中职德育工作“目标上远近配套;对象上分层有序;内容上系统衔接;方法上生动多样”等要求,結合社会发展实际、学生实际和相应的纪念节日,周密筹划,扎实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力争做到管理到位,评价及时且科学,活动有效。

    (5)学习海南工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完善我校的德育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6)结合全校学军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实际,着手筹建评价学生行为规范的德育学分银行,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评价体系。

    3.我校在弘扬“尚道”精神过程中,做到大力崇尚科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当今的社会呈“知识发展呈爆炸状态,市场经济汹涌澎湃,大浪淘沙”特征。另一方面,中职教育有别于普通中学教育,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和科学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事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使之成为能工巧匠。中职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上述办学目标,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力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知识、学技能重要性教育和危机意识教育,在学校形成学知识、学技能光荣,无知无技可耻且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氛围。具体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制度建设、开展相关竞赛、抓典型奖优罚劣进行。

    (2)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比学习态度、比学习习惯、比学习进步、比学习成绩的创优活动。具体可通过优秀作业展览、月评、班组评、学科知识竞赛,优秀学习作品展览等。

    (3)大力开展教学相长,教研促教育教学相关活动,创建相关激励机制,制定相关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

    (4)结合学校立项科研课题科研的需要,引进现代企业“5S”管理方法,来规范我校的实训课,促进校企合作,实训与实习的融合。

    (5)学校的各项活动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为重点,周密筹划,扎实组织,切忌副业冲淡主业,活动徒有形式而无实效。

    (6)创立学生的学分评价体系,促学风建设。

    (三)“匠心”方面应如何做

    第一,教育先导。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源头培育。要通过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强化职业教育,让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心。

    第二,政策引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顶层设计。政治上要有待遇。着力开辟优秀技工的上升通道,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与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大力评选表彰杰出技能人才,树立工匠精神先进示范;经济上要有保障。确保技能人才充分就业,提高“巧匠”“大匠”的收入、待遇,让劳动者无需为基本生存烦忧,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社会上要有地位。充分认清、高度重视工匠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主流价值观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第三,营造环境。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把“工匠精神”精髓渗透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渗透到学校德育、教学、教研、后勤、实训与实习工作中去,大力提倡专注、标准、精确、完美的工匠精神,并把“工匠精神”发挥得好与坏作为晋升评优重要依据,积极营造“匠心”校园文化。

    第四,不断创新。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奔跑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并不缺少创新,但缺少好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创新。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对本职工作的专注,想在创新之路上走得远,无异于痴人说梦。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只有把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见习编辑李曼莉责任编辑朱守锂

    相关热词搜索: 匠心 学军 提倡 中职 探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