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为中考“散文”阅读来支招

    时间:2021-02-23 07:53: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散文因其语言的优美、涵义的丰富、思想的真切、主题的深刻而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头戏。同时,也正因为上述特点而成为阅读考查的一个难点,因为它的“散”,考生有时候还很难迅速地把握。因此,本文试就应对散文阅读这一难点作一些复习指导。

    一、 考点归纳:

    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3. 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 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6. 结合实际谈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

    二、 考题类型:

    1. 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2. 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

    3. 品词句,体会作用;

    4. 抓修辞,赏析语言;

    5. 看手法,体会技巧;

    6. 找描写,分析形象,揣摩感情;

    7. 紧扣文本拓展研究。

    三、 散文知识储备:

    (一) 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 理解特点: 形散神聚

    形散: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 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 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

    (四) 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等。

    (五) 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 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 散文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

    二、 经典题型解析:

    (一) (2011无锡中考题)

    雨丝如期而至

    卢惠龙

    ①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一阵一阵,随风飘忽。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②我小小的石屋,石块砌的墙,石板盖的顶,孤寂地横陈在花溪吉林村一座土山的半腰。石屋四周是包谷林。雨丝中,包谷林散发着阵阵泥土的气息,厚实黝黑的叶面,昭示这成片的包谷正在旺盛期,夜深时听得见包谷秆上蹿的拔节声。山脚是漠漠的水田,雨丝飘洒,翠绿的秧苗一阵阵随风起伏,像在深情地获取地母的营养。

    ③这是夏季了。夏季是生长的季节。水溪里的青蛙,这期间活泼极了。它们四肢饱满,四下里蹦跳,蛙声频率很高,包围我的石屋。青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里,季风带来雨水.它们便纷纷出洞。青蛙头的两侧有两个声囊,能产生共鸣,放大鸣叫。每每,一入夜晚,青蛙出来捕食,这时候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蛙声骤起,如鼓如鼙,如醉如狂,浓郁,浩荡,大肆将雨夜渲染。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生阴阳,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合唱。蛙鸣,蕴含着无有穷尽的生命密码,几乎就是大自然永远的歌咏,一首田野之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

    ④当雨丝飘忽,蛙鸣如潮时,我的心沉淀下去,静静地融入大自然的夜。我闭了眼,恍惚,万象在傍。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生命状态。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仿佛摘一根草茎放到嘴里咀嚼,总有山野泥土的味儿,清香的,苦涩的。这情景.可以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毛茸茸的真实。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情景好像就是一种宿命,就是我们念兹在兹以至生死与之的,己身所属的情景。这样,情景就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襁褓了。我此时此地的情景,在雨夜里,在蛙声中,就像一幅写意山水,有一股气荡漾其间,氤氲环绕,诠释生命。

    ⑤对了,这时候,大抵需要确认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自负,人类其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人类要给大自然以恩泽,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就像《鱼王》里的那个伊格纳齐依奇,他看见柳叶尖上,一滴露珠凝敛不动,都以为是露珠因害怕自己的堕落会毁坏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敬畏了,敬畏我们生死与之的情景。再深一步说呢,我们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地球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⑥至此,内心曾经的一些东零西碎仿佛慢慢平息,获得一种透悟的解脱。

    ⑦雨丝依旧飘洒,我屋顶的青石板沁润了一圈一圈的水渍,有浓有淡。雨声听着听着小了下去,不一会儿,又急促起来,响亮起来,也许它会彻夜不歇的。而蛙声呢,像浪潮拍岸,渐渐有了规律。唔,山的呼吸浓烈,水的气息可辨,这是一种原本,一种落定,是大自然的脉动,一种浸淫了的博大气象。

    1. 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2分)

    2. 文中第③自然段详细描写蛙声有什么深意?(4分)

    3. 本文长短句结合.以短句为主,很有特点。请以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为例,说说这样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

    4. 第⑤自然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5. 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

    1. 答案:(2分)写出了丝丝雨声的稠密和石屋的孤寂。

    解析 赏析“裹”的妙处,必须理解它作为动词本身的意思,理清与它相关的事物(雨、石屋)的关系。然后分析效果和作用。

    2. 答案:(4分)雨下了,水多了。于是水中精灵蛙便登场了,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详写蛙声一片,写出了内心对丰收的期盼和欢悦,这也是对其他生命的礼赞。

    解析 抓住本节最后抒情议论的两个句子来提炼。

    3. 答案:(3分)短句精练,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突出了作者在雨夜对生命的体悟。

    解析 短句的作用一般就是节奏感强,便于表达强烈感情,有时辅以韵脚,就富有音乐性。分析时一定要说出作者想要表现的内容。

    4. 答案:(3分)提醒我们要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而共创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地球及其他生命的不尊重,有可能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威胁到人自身的生命安全,就谈不上对人类自己的尊重。

    解析 这是一句含义深刻的话,把你理解的这句话的意思写出来,要抓住“尊重”、“没有保障”这两个关键词。

    5. 答案:(3分) 通过对夏天雨中景象的描写和自己感悟的倾诉,启发人们应该对世界万物有足够的尊重,表达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担忧,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解析 对主题的概括一般思路是“通过……,表达了……主题”,本文描写了夏天雨中景象和自己的领悟,启示人们要尊重万事万物。

    (二) (2012徐州中考题)

    凝望一棵开花的树

    王长敏

    (1) 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

    (2) 整个春天我仰望着天空,看一棵棵沉默不语的树正吐露芳香,我常在一棵树下站定,想探访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秘密,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洋槐树的树皮,被四季的风雨雕刻成皱巴巴的脸,在这随处丛生,其貌不扬的树上,当一串串白白的、黄黄的、亮闪闪的花儿挂满枝头的时候,一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那一串串的花朵上浅下暗,像盛满香料的杯子,清清的花香在春风里一次次掠过纯净,宽广的天空,让一个没有风景的村庄香飘四方。我蓦然发现一棵棵开花的树才是村庄的灵魂,一串串,一朵朵花才是树的灵魂。一棵开花的树多么遵守季节的秩序,每一个春天的到来,就把洁白的灵魂挂在树梢上,它们之所以选择了那样的高度,是为逃避一双肮脏的手掌,或低俗或恶俗的攻击?

    (3) 和一个村庄一样卑微的洋槐树、苦楝树、椿树、石榴树、梨树,它们和乡村的房屋,农舍,田野的庄稼一样保持着永久的沉默。但它们用芳醇的花香,或苦味的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慧,很超脱的喜悦,我在整个春天被这浓郁的香气迷住了。我看见了生活里的大美和大雅。

    (4) 我在书本垒砌的阶梯上爬行,一棵棵开花树站立成我精神的守望者,我是五月出生,和石榴花同期,我自信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力量。也许被那时的贫穷,闭塞,落后,愚昧的乡村生活所苦。或被满地烂泥堆积的土路,破旧不堪的屋舍等杂乱无章的凄凉风景所伤,我逃跑般离开了村庄,一去再也没有回头,仿佛心有余悸对那个村庄再作回忆,我向往富足,自由,浪漫的城市生活。我在一本本书里寻找出路,在一门门学问中学下去,我掌握着先进实用的技术。我从一个单位调换到另一个单位,我认识许多该认识和不该认识的人,我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我认识了被物质欲望燃烧得忘却灵魂存在的男人和女人,看清了争名夺利者的丑陋灵魂,我被虚情假意的友情爱情蒙骗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多么孤独的灵魂,心头涌动着无限抑郁的烦闷。我想关掉手机,关上防盗门离开人群过一段净心的生活,在红尘滚滚里这是不可能的,许多莫名其妙的流言将会把人淹死。

    (5) 远离了故土,远离了那蓊蓊郁郁的开花的树,一个极度困惑,极度迷茫的时间段,我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听到了古筝,在一曲曲琴韵里寻找到了一片片苍苍的森林,梨花或洋槐花灼灼的白光正在阳光里复制我年少的梦。沉默不语的树啊,我蓦然发现万叶吟风的夏夜,一棵开花的树的语言就是古筝琴韵,我从小未曾见到的古筝,我一接触它竟无师自通地和它沟通了,像一见钟情的恋人。仿佛与树相伴的日子我就听懂这种音乐所表达的深沉的感情。在每一个酒醉的夜深人静,一曲曲古筝伴随我,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我自认为我是认真地、小心地一路走过来的,我已拥有许多知识和学问,其实我的纯洁的灵魂正不知不觉地被物欲抽走了。

    (6) 当我开始把目光从城市的名枷利锁里收回,投入大自然的一棵自由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我的目光有了阳光和绿色可以停留,有了自由呼吸的纯净空气,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而清澈。(王长敏)

    原载:《散文百家》

    1. 文章第(2)段中作者说“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惊奇”的原因是什么?(2分)

    2. 题目《凝望一棵会开花的树》中的“凝望”一词作和解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3. 请你从散文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4. “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中的“精神”指什么?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1. 答案 (2分,意思对即给分)开花使其貌不扬的树变得美丽起来,让杂乱无章的村庄也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

    解析 抓住“惊奇”后面的冒号后第一句话,从对树自身和对村庄的作用两方面概括即可。

    2. 答案 (2分,意思对即给分)“凝望”:集中目力远望(目不转睛的看)(1分),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惊奇、喜爱、赞美和敬重之情(1分,没有“敬重”的意思不给分)

    解析 “凝”有“凝重、肃穆”之意,所以在回答情感的时候,除了回答喜爱、赞美之情,“敬重”之情必不可少。

    3. 答案:(3分,意思对即给分)“像盛满香料的杯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浓郁(1分),“掠过”一词突出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态,“一次次”则突出了香气之浓,花期之长(1分),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解析 答完比喻的修辞手法后,答作用必须用“生动形象地……“这一比喻专用术语,其后具体内容要结合原句组织;此外,除赏析修辞外,还要注意赏析个别有特点的词语,表达效果往整个段落所表达的情感上靠拢。

    4. 答案:(4分,意思对即给分)精神:卑微、沉默、其貌不扬,但它们用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辉、很超脱的喜悦(2分)。?摇影响: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而清澈。(或: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我看见了生活中的大美和大雅,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2分)

    解析 “精神”指前文所交代的“开花的树”的特点,结合本文概括即可。“对我产生的影响”在结尾最后一句。

    三、 答题技巧支招:

    第1招——整体感知散文内容,学会和文本、作者对话。

    阅读中值得强调的是学生和散文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但前提是要能够整体感知散文内容。只有具备了整体阅读的能力,才能完成和文本对话过程中的多元思考,才能根据文意和题干的要求回答好阅读试题。

    具体说,首先要快速阅读全文,捕捉文章中各段的关键语句和词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中心、主旨、行文思路和情感基础。

    例如: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人和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线索是否明显等。这些内容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要思考到位并且一定要准确,若有一点偏差后面答题全盘皆错。整体感知立足全文,强调于“感”,落实于“知”,“感”与“知”也就是信息筛选整合的过程。接下来要依据整体感知的内容,深入思考文章的主体和局部,重点是对关键语段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努力思考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再从局部回到整体思考,对全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圈锁题干要求回答的内容,完成和散文文本的对话。

    第2招——多角度思维,缜密筛选信息。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同文体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我们要善于筛选各题干要求的明显信息,更要学会筛选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包含在文章内容和主旨之中的隐含信息。

    第3招——流畅完整的组织语言,准确严密的表述答案。

    如果说在现代文阅读中既能把握文章的整体阅读又能分析品味文章关键语段和词句,并能理解全文的主旨和情感这已经具备了答好阅读题的较强能力,那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把想好的答案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以往有些考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正确的,但在表达时却因语言组织不严密、说话不完整而丢分,这是得不偿失的。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出现,切忌只用词或短语来回答表述性的问题,更不能盲目的片面的用文中原话答题。根据题干的要求,在提炼筛选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好语言,紧扣题干答题,切忌说含糊的话,更不要答非所问,写了不少字,结果徒劳无益。

    语言表达能力分为两种:一种要求准确简洁,另一种则要求生动、典雅、优美。前者能力不足,造成答案偏颇或多而不准;后一种能力不足,造成语言干枯无味,缺乏感染力。在复习中,一定要有意识的提高这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表述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生活积累。现代文阅读中,往往会要求考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个性感悟的问题。即我们平时说的开放题。要想答好此类题得满分,语言表述是非常重要的。或评价、或鉴赏、或品味、或简述、或建议、或倡导等都要有完整缜密的语言表达模式。力求准确、流畅、完整地组织好问题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中考 支招 散文 阅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