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日落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时间:2021-03-26 08:03: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宋词中存在着明显的“趋月淡日”现象,主要表现为日、月意象在“意”的多样性、“象”的多变性上以及数量上的差异,本文即通过对日月崇拜的兴衰变迁、日月神话的文化意蕴以及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三大方面来探析此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宋词 日意象 月意象 日月崇拜 神话传说 审美传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月以其特有的气韵点缀着古典诗词,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符号化的重要意象。在宋词作品中,日、月意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宋代词人通过其审美思维创作了包融主体思想意蕴的月意象,其承载了丰厚的情感内涵,实现了对诗性和审美的倾情,从而能阐释宋词“言外之意”的深层文化底蕴。而作为“天之神,日为尊”的日意象较之月意象却大权旁落,得不到宋代词人的青睐。

    一.“日”、“月”意象的差异

    意象是“融会了主体意趣的形象”,即寓意之“象”,而寓意之“象”又以象达意,营造出一个“象有尽而意无穷”的涵咏空间。

    (一)日、月意象在“意”的多样性上呈现出“月盛日匮”的差异

    在宋词中,月以其清婉而冷峻的形象构造出一个超脱于俗世凡尘的空灵之境,沉淀为文人骚客心中永恒的“月亮情结”,烙印上宋代词人的美学理想。因此在不同宋词作品中,词人依据心境、时事和体悟的不同创造出的月意象也千差万别。而月意象所被寄托的情感也迥然有异,在宋词中具有明显的复合性和多指性,具体可以归纳为两大功能:

    1.寄寓情感

    (1)离别思念之情,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2)豪放激越之情,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3)怀古伤今之情,如: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苦闷孤独之情,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2.渲染意境

    (1)宁静致远之境,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浩瀚磅礴之境,如: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辛弃疾《水龙吟》)

    (3)凄苦冷寂之境,如: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

    (4)永恒无尽之境,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反观宋词,其日意象多以夕阳意象符号出现。宋词以柔见称,而日与阳刚、皇权相连,使一向倾心于阴柔文学的词人拙于灵感的产生,故鲜有“旭日”、“朝阳”和“烈日”等日意象符号,其多以“残阳”、“斜阳”、“夕阳”等形态出现,贯以日的西沉及轮回表现时光的易逝,反映生命短暂、岁月忽晚和人生如寄等主题,在“意”的多样性上大大弱于月意象。

    (二)日、月意象在“象”的多变性呈现出“月繁日简”的差异

    月有阴晴圆缺,其形、光、影与自身所特有的可感“气质”形成了月亮多姿多态的繁复形象。在宋词中,根据月的形态体貌,也对月有了各不相同的称谓:

    1.表示颜色、亮度:明月、素月、皓月、皎月、淡月、碎月等;

    2.表示形状:满月、圆月、缺月、钩月、弯月、残月等;

    3.表示时令和时间:初月、新月、春月、秋月、晓月、夜月、夕月、早月等;

    4.复合述月意象组合:窗月、江月、楼月、风月、烟月、星月、松月、岩月、霜月、庭月、溪月等;

    5.月的别称:素娥、清辉、银蟾、银钩、玉兔、圆蟾和寒玉等。

    太阳形状的永恒性和单一性,使得文人墨客难以翻陈出新,在宋词中日意象多以小意象的身份出现,常见多为残阳、斜阳、夕阳夕照、金乌(阳乌)、淡阳、落日、日暮、日迟、日暖、晓日、晚日等。因此在“象”的多变性上,日、月意象呈现出“月繁日简”的差异。

    (三)日、月意象在数量上呈现出“月多日少”的差异

    许兴宝在《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中提到“宋词中共出现日月意象约七千四百次,其中日意象约一千七百次,月意象占绝对优势。”[1]另据笔者统计:在《宋词三百首》中月意象(包括明月、残月、婵娟、新痕、新蟾、新桐、素娥等)出现次数为一百三十次,日意象(包括斜阳、夕阳、落日、残日等)次数为六十九次。根据以上文献和数据,我们不难知道在宋词里,日、月意象在数量上呈现“月多日少”的差异。

    二.日、月意象差异的文化成因探析

    (一)日月崇拜兴衰变迁

    《礼记·祭义》曰:“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崇拜是世界文化史上非常典型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伴随着文明的进化和人类历史的进步,日月崇拜有了各自的发展轨迹。

    1.日崇拜的衰弱

    最初对于太阳的崇拜是“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中原始人类对于光明和温暖的渴求。当时生产力低下,农作物的生长与太阳有着密切关系,无法认知和解释这些未知关系,蒙昧的原始人对太阳产生崇拜。他们把太阳视为掌管天地万物的日神,促使着拜日观的产生。但这种拜日的观念并未在中国发展文化史上绵延,姜岳斌在《古代希腊与中国日月神话的文化暗示》一文中援引谢选骏的《神话与民族精神》,认为 “华夏民族最初也有太阳崇拜, 例如夏代国王以太阳自居, 而殷王则以日神之子自居, 而周代出现的后弈射日的神话却标志着‘古代太阳崇拜的衰落’和‘人民对日神的信仰崩溃’,至此, 华夏民族对太阳的情感基调仿佛就已经确定, 就连夸父逐日的神话也从不同的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与日逐走的夸父终于道渴而死, 未得善终, 故事之外仿佛是人们不以为然的吁嗟, 华夏民族选择的是月亮, 于是产生了美丽的嫦娥, 产生了吴刚和桂花酒。”[1]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增长、宗教的形成、文明的接触以及王朝更替下统治者实行新政的冲击,拜日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先秦时期的‘日月对举’—汉魏时期的‘近月远日’—唐宋时期的‘移情于月’。从一发展线条不难看出日崇拜逐渐走向日薄西山之境。

    2.月崇拜的发展

    祭月之礼,上古既有。上古时代对于月的崇拜起源于原始初民信仰月亮具有两大“神力”:(1)月圆月缺,盈亏相续,从圆到缺,从缺至圆,这让古人从月亮的周期变化中归结出“出生一死亡一再生一生生不息”的基型理念,认为月具有自我修复之功和起死回生之效;(2)月的阴晴圆缺“还使女性先民进一步联想到自己怀胎后日渐膨起,分娩后重新平复的肚子”[3],于是月与古人繁衍生息的生殖能力有了密切的关联。被古代先民所赋予了“死而又育”的月暗合了历朝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心理寻求。而封建社会讲求人丁兴旺,以人口众多视为国家兴盛富强之相,使得后来人们玩月、敬月、祭月、拜月等月的礼仪风俗也世代相传。我国民间祀月节日——中秋节的发展过程更能说明月崇拜的流传及擅变,中国的月俗文化在月崇拜的河床里积淀和塑形, 而月崇拜在月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下催生出强大的渗透力和附着力。

    (二)日月神话文化意蕴

    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中,日月神话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山海经》、《淮南子》、《搜神记》皆有所涉及,而最广为流传且能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两大神话。

    1.日神话文化意蕴

    “后羿射日”神话从产生到最终形成,最早可溯源于史前时代。在战国之前,后羿是帝俊神系中的英雄射手,以“善射”为名,多以民间至高至善至伟的英雄人物形象出现。

    “后羿射日”神话中,日以酷热、残暴的形象出现,肆虐人间,故而尧遣后羿“射日”。“射”一字暗含着当时的人民对于“日”的憎恶与敌对,他们与“日”存在着“竞生”的状态,出于当时抗旱的生存本能,太阳成为“恶”的象征,所以才有了“射日”这一行为。但原始初民又具有了一种朴素的辩证统一思想——既需求日的光明与温暖又排斥其酷热与干旱,这也解释了为何后羿射日射九日而要余一日的结局。这种双重情感的出现已反映出原始初民已从单纯的日崇拜跳脱出来,开始理智地审视日的地位。

    2.月神话文化意蕴

    “嫦娥奔月”神话最早见于《归藏》:“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为月精”。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两点:1.月为不死之象征;2.月为女性之象征。而在嫦娥“奔月”之前,在我国古典文献之中嫦娥又有着“浴月”、“占月”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

    《吕氏春秋·自躬篇》:“尚仪作占月”。

    《淮南子·览训》:“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娥窃以为奔月。”

    有学者认为嫦娥“浴月”、“占月”“奔月”一系列与月有关行为的背后,均是名殊形异而实趋同的对月祈生求嗣的巫术行为。“‘浴月’应是嫦娥在月光下以裸露静沐的仪式向月神致祭,裸祭的原始动机可能是为了便于神人交感,便于致孕;‘占月’就是以向月亮祈祷卜问的方式来遂其热切而无奈的生殖祈愿”。[6]原始初民认为月神司生殖,希望借月之神力祈子嗣繁衍,将自然崇拜演绎为宗教行为,借此来达到祈求生育的目的。

    在“嫦娥奔月”这一神话,嫦娥偷药奔月且“托身为月”,月此时显然成为嫦娥的“归依之所”与“向往之地”。在伦理观念上,嫦娥这种盗药行为侵犯了男性神圣不可侵犯的世俗权力,作为叛夫者形象出现的嫦娥常受到后代世人的口诛笔伐,如唐代孟郊题诗:“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竟容奸”。至于宋代,宋词人对嫦娥叛夫行径有了新的理解,宋代嫦娥孤冷、念旧、悔恨等形象的出现可以为此点佐证。“托身为月”的嫦娥成了月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古人崇月敬月,不敢轻易亵渎月之女神,“月亮之所以具有如此深巨的文化创生意义,正因为它一开始就同女性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从对女性崇拜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月亮天体崇拜的原始动因”。[7]

    (三)中华民族审美传统

    阴阳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观念之一,它源于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山水等,再以阴阳五行作为指导思想将这些物象注入了不同哲学内涵,其中日为阳,月为阴。关于“日阳月阴”的说法,我国古籍也有明确记载:如:日,阳也(《管子·白心》);月,群阴之本(《吕氏春秋·精通》)等。

    至于宋代,阴阳已经从最初的自然现象上升为对等级、权力、性别等社会秩序的诠释,在这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崇阳恋阴”的审美传统。

    宋初立时,根基不定,适逢唐末五代战乱后礼崩乐坏的局面,为维护男权制下社会性别与国家权力秩序的长久与稳定,宋人承“天地阴阳之大义”,以“日—父—君,月—母—臣”这一体系力图构建出一个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的理性社会秩序,视为“崇阳”。然在文学领域,素有“诗庄词媚”之说,化为阴阳,应诗为阳,词为阴。在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宋人对于“日—父—君”的家国思想怀有尊敬、畏惧之心,以宋弱势群体表现更为明显,如女以男为尊、子以父为尊、臣以君为尊。时政原因使宋词对此三者大多避而不谈,谈者也多属阿谀之辈,其作品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以皇权为尊”的日意象难以出现在宋词中,取而代之的是多起渲染气氛、烘托情感之效的夕阳意象。宋词中日意象的淡出,至纯、至柔、至情以“阴”作为自然本性的月意象进入大众视野,它以轻舞之姿、阴柔之相博取了文人骚客的喜爱。它符合我国古代一以贯之的儒道思想,尚礼、尚文,讲究“恕道”,比日意象更容易得到推崇。

    宋词中,宋词人对“月”意象的审美注意与审美实践的诸多投注导致了日、月意象的差异的多样化,在这些差异的背后,日崇拜衰弱、月崇拜的发展,日月神话文化意蕴以及中华民族“崇日恋月”的审美传统这些内在的原因正日渐浮出水面,相信日后对于宋词的意象研究也会朝着全面铺开、纵深发展的方向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 姜岳斌.古代希腊与中国日月神话的文化暗示[J].咸宁师专学报,1996(4)

    [2] 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关于衰亡及其遗迹[J].思想战线,1995年第5期

    [3]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5页

    [4] 孙作云.后羿传说丛考[J].中国学报,1994年.第 1 卷第 3、4、5 期

    [5]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M].开明书店,1949 年版.第 208 页

    [6] 阳光宁 何根海.嫦娥奔月与祈生巫仪——兼论中秋节俗的原始文化意涵[J]. 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4卷第1期

    [7]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173

    相关热词搜索: 柳梢 日落 黄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