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关于改革乡镇建制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1-09-27 14:30: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年来,乡镇党委、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乡镇机关(主要是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能日益弱化,与农村改革和村民自治的现实不适应,与建设统一的全国(省、市、县)大市场的形势不适应,与发展区域经济的要求不适应,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改革乡镇建制模式的原则
      笔者认为,乡镇政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已不是一个人员精简与否的问题,而是职能定位上的问题。乡镇机构改革之所以至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其根本原因,就是职能定位出了问题。至今大多数人都习惯把乡镇政府作为一级大包大揽的政府对待,结果导致了乡镇目前的困境。要解开这个困扰基层多年的“结”,必须从体制、机制和职能定位上作根本性的改革,才可实现松绑解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具体应坚持以下原则:精简、效能的原则。改革乡镇建制模式,必须下功夫精简机构、分流人员,高效能配置机构和人员,重塑乡镇机构框架。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发展是稳定的前提,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的其他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改革乡镇建制模式,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按经济规律设置机构、配备人员,才有可能在某一点上求得突破,进而带动其他相关问题解决。
      专业化运作原则。乡镇机构混杂,管理体制不畅,是乡镇机关负担过重、疲于应付局面的主要原因。目前情况下,改革乡镇建制模式,必须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理顺乡镇各类机构的管理体制,下功夫减轻乡镇机关的负担,让各类机构实行专业化运作,乡镇机关集中精力发展区域经济,以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乡镇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
      改革乡镇建制模式的基本思路
      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是改革乡镇建制模式,也就是要搞好制度设计,从“瘦身”开始,精兵简政,消减职能,用制度规范乡镇的职能定位、工作模式,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运作机制,促进乡镇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
      暂时保留乡镇行政区划,条件成熟时按经济区域予以撤并。
      撤销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主席团,剥离原乡镇人民政府承担的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组建乡镇经济发展委员会(各县可视情况自行确定其名称),专职从事区域经济发展工作。其主要职能可以确定为: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组织劳务输出,开展社会保障;推进交通和小城镇建设;管理文化、教育、民政、水利、卫生防疫和农技推广等公共事业。在经济发展委员会内部设置相应股室,负责具体工作,代替原有的“七站八所”。对乡镇经济发展委员会,由县级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按局一级对待;其工作人员,属领导干部的,由县级党委考察任命,属一般干部的,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调配,参照公务员制度实施管理。
      将原乡镇政府承担的财政、计生、土地、司法等管理职能一律剥离,有关的工作机构,一律划归县级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和设置,乡镇范围内的有关业务,由这些机构按照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的原则自行组织开展。农业税取消后,将乡镇财税所改为乡镇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一个股室,负责内部财务管理。撤销乡镇政府后,有关涉农事项,如民事纠纷调解、信访等,促使、引导农民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走行政执法、司法调处路子。对可以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机构,如畜牧兽医站、农机站、农技站等一律划归县级有关事业单位“条条管理”,或在清产核资之后,实行公司化运作,保证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保留乡镇党委、纪检委,其组成人员均由县级党委考察确定,由乡镇经济发展委员会组成人员兼职或交叉任职。对乡镇党委,由县级党委参照有关县级职能部门党组、党委的管理办法和模式实行管理。人武、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一并划入乡镇党委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项工作由乡镇党委按属地原则管理、考核。乡镇成立维持稳定办公室,与司法所、综治办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受乡镇党委领导。涉及乡镇范围内的诸如教师调配等人事事项,由乡镇党委和经济发展委员会共同研究后,以经济发展委员会名义作出安排。
      不再设立乡镇人民代表、党代表,适当扩大乡镇县级人大代表、党代表名额。
      几个遗留问题的解决途径
      乡镇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和钱两个方面。
      乡聘人员精简问题。乡镇工作人员身份、来由相当复杂,精简难度大,是乡镇机构改革未能突破的原因之一。乡镇全部工作人员中,按照组织、人事部门规定,属国家正式干部(含合同制干部)的,一般仅占2/3;“七站八所”(除财税所外)中,除负责人一般为国家正式干部外,其余人员大部分为乡聘人员。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逐步解决:①从哪里来,到
    哪里去。对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可重新安排回村上“两委”会任职。②经济补偿。对年龄偏大、不适合回村上工作的,可根据本人在乡镇工作时间长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③办理农村养老保险。根据本人意愿,可根据各地实际,为他们办理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以解决其“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情绪。
      债务问题。乡镇债务负担沉重,是乡镇机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另一原因。如何化解乡镇债务,事关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根据实际情况,可按照摸清底数、弄清来由、旧账暂缓、逐年消化的办法解决。凡属举办公益事业所欠债务,由乡镇根据实际财力向受益人群逐年收回,或采取以工代赈等办法由上级予以补助,化解债务;凡属兴办企业等所欠银
    行债务,可采取挂账停息、资产变现、逐年还贷的办法解决;凡属借贷上缴上级税费形成债务,在摸清底数和欠款人的基础上,逐年还债。对乡村两级债权债务,应综合平衡,有关债权也应采取措施加以回收。
      富余人员分流问题。对乡镇富余人员,可采取考试、考核、选任等办法,充实到公安、工商、土地管理、司法调解等维护治安和市场秩序的执法部门去。目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治安和秩序问题。乡镇富余人员大多属财政供养人员,不如把他们用到急需要人的地方去,可以解决一方面有的系统人员富余,另一方面有的系统人手不足等问题,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关热词搜索: 建制 乡镇 思考 改革 模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