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辩证施教,注重方法与灵悟

    时间:2020-03-28 07:52: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02年改为方言学堂)。有不少著名学术大师、外国语言文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和著名革命家曾在此执教或学习。今天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依然是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正为未来中国的建设事业培养栋梁之材。该院副院长任晓晋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研经历,就英语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个方面谈到了自己的见解。

    请您谈谈贵院培养英语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和特点。

    任教授:我院有两个英语硕士点,一个是英语语言文学,一个是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我不大愿意公开评价集体的经验和特点,因为尽管我们基本上属于同一学科,在具体教研工作上还是隔行如隔山。我在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工作,它分为语言学(含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教学、词典编撰等)、翻译学(含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等)和英语文学(含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等)等研究方向。我主要从事美国文学与文化的教学研究,在英语教学、文化著作的翻译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因此,我下面的谈话主要围绕我个人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层面上的实际教学、指导和研究工作。总的来说,我可以将其总结为四句话:1.求新基于守旧。2.博览为了深钻。3.理论源于体验。4.内容出于形式。

    您可以将这四句话详细地讲解一下吗?

    任教授:从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而言,前两句话主要涉及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包括研究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假说的提出、论点的确定等方面,后两句话则主要关乎论文的写作,包括鲜活的思想、科学的模式和严谨的格式。当然,它们也常常相互重叠,互为支撑。

    您提到的这四句话体现了哲学中的一个名词“矛盾的共同体”,是吗?

    任教授:是辩证思想。我历来认为应该“辩证施教”,即以辩证思想来帮助自己从事教学。它涉及多个方面。譬如教学相长,教师把自己摆在一个彻底的教导者的位置,常常不是太恰当,因为在教师教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帮助教师认识了自己的学问高低和为人之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己的素质。再如上述的四句话,新旧、深广、高低、内外都是既相互冲突又相辅相成的。矛盾无处不在,辩证思想就必然时时适用。

    看来您在培养研究生的时候很有自己的思想。您能谈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您主要看重些什么呢?

    任教授:概括地说,就是突出兴趣,拓展知识,注重思维,讲究方法。

    您的观点很有趣,不过据我所知,研究生普遍认为创新非常难。武汉大学的英语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您所提到的“求新基于守旧”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任教授:尽管有“围城效应”,但我觉得学生一旦能够进入武汉大学这样的学校,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自豪感,希望自己是在一个高起点上开始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由此所产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研究生害怕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缺乏新意。“创新”已然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主导理念,高校的学术研究就更强调这一点。学生希望听课能听到新东西,写论文更是能写出新观点。这种强烈的求知求新欲无可厚非。但是,怎样才能创新?这是一个包括教师在内也感觉痛苦的问题。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新”不仅仅指新信息、新观点、新内容,更重要的恐怕是新角度、新方法。换一种说法,个性即新,一生求知积淀出来的具有特色的视角和见识就是新。现在的“求新”有一种偏差,“求新”仅仅是“写最新的东西”。当出现了新的作品,新的作家,特别是新的理论,新的潮流的时候,谁最先掌握到了最新的信息,似乎就是最佳的创新。当然,我并非是说这一切不是创新。身处我们这个加速开放的社会,不能追踪最新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未来必定岌岌可危。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被看作是去搜索这些最新资料,那么这种创新有时可能是一种无根浮萍,是大量思想移植后的思想贫血。更何况我们的教研条件有限,最新信息的全面掌握在客观上有一定难度。长此以往忽略传统,新则新矣,浅而无味。例如,研究21世纪的美国文学创作和理论,仅仅从文字和表面现象去介绍,仅仅从他人的评论资料里去挖掘意义,未必就有新意,不过是现炒刚刚出锅的剩饭;以同样的态度去研究19世纪的美国文学,就更难避免话已说尽的感觉。所谓“求新基于守旧”,强调的是任何新的东西之所以能够产生,其实是在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如果不了解历史,求新的见解就会流于表面,流于肤浅。有了历史的知识,特别是了解了文化源头的特色,常常会发现所谓的“新”是简单的历史原型的无限复杂化过程中的一环。比方说,美国族裔文学表面和美国文学传承脱节,似乎与性别及作者所具有的杂交民族文化传统有着更多的联系。这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写在美国的文学作品,终究是难以逃脱或多或少的美国文化特色的,从骨子里讲还是在反映具有美国品质的酣睡与觉醒相间的梦境。目前,忽略传统的教学和研究在高校和社会上并不鲜见,导致美国文学研究中那种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所流失,一些课堂和论文因此也就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个性:对美国文学衍变全程特色的把握。最新的信息反而有可能变成了一堆未求甚解的名词术语和说新已旧的复述文字。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研究课题的时候,要告诉他们:真正的求新,往往是推陈出新,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去品味新的东西,是在评价新的东西的时候去反思过去。频频变换视角,方有新的研判。

    任教授,您要求学生在“求新”的时候要对“过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一来,学生需要阅读许多的文献资料吧?

    任教授:是的。这涉及到我提出的第二句话:博览为了深钻。现在武汉大学研究生的学制为两年,时间比较紧。有些学生就说俏皮话:“我们没有时间读太多书,何以‘博览’,不如‘深钻’吧。”然后,他们就抓住一个作品,往往还是一个不太长、易读懂的作品,仅限于此。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就避开文学和语言学去选择翻译学,以为翻译是语言实践技巧,与书本知识无密切关联。实际上,为了深入地研究和解决一个学术问题或实际问题,研究生最需要的就是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从而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到的见识。没有博览,怎能在语言理解上有深度和精度呢?

    您说的非常对。那么,除了博览群书,学生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任教授:泛泛的博览可能是爱好,而我所说的博览是以深入钻研为目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对象。短期内读百家书,涉猎百科知识,方法当然讲究有选择的短平快,对象当然包括专门的书本知识和鲜活的人生体验,目的当然都是为了丰富思想和见识,并集中解决即将研究的某一个问题。我想强调一下博览当中所包含的读人生之书、社会之书的涵义。虽然学习时间颇紧,我却并不反对研究生去承担少量教学实践和翻译工作,甚至去谈谈恋爱(哈哈)和介入社会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学会将一切都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题,提出自己的假说,甚至建构好自己思想的框架,由此而懂得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有重点地读书和实践,以期“触类旁通”,最终在证实或证伪的过程中得出有自己特色的研究论点。有学生会说:“呀,我还没有开始学习和读书,怎么就开始做研究?”这是天大的误解。因为相反的道理也是成立的:如果你没有选题、假说、大致的构思,你怎么开始读书和搜集相关资料呢?因此,研究开始于研究之前,人生体验(过去的生活、学习、实践)即研究,研究即新的人生体验。

    我注意到,硕士学位论文是强调理论性的,您却常常谈到体验。理论和体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任教授:可以说,一切理论来源于体验,是对体验的科学总结和系统升华。我以为,学生之所以对理论有一定恐惧,是因为他们缺少类似体验,而有些教师又过分神化理论,使得学生不知道这些理论阐述的就是一种体验,甚或是他们自己就曾经有过的体验。有些人说,文学在衰落,此乃杞人忧天。文学与人的生命同在。但脱离了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和理论肯定是短命的。此处所谓的体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一种就是阅读理论,并且勤于思考,将作者的理论还原为作者建立理论时所经历的体验;另一种就是要进行广泛的体验,包括各种阅读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重构某一理论。我现在很喜欢一个时髦的、未必符合逻辑表述的词语,叫做“生命体验”—— 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整个体验。在这个体验过程当中,学生可以系统地总结出一些特点,然后试着把这些特点与他们看到过的许许多多的理论融合到一起。能够融合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理解和使用理论;不能够融合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自己创立理论,至少可以创立一些自己的思想。即使这些思想可能是很幼稚的,可能经不起别人的斟酌和批评,但是它们毕竟是学生自己原创的。而且在别人批评的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调整和提高自己。如果学生注重体验并注意将体验进行系统化描述的话,我相信他所写的论文会有新意的。因为这一切是出于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出于学生自身的行为和实践。

    我们是否可以说,学生如果注重体验的话,他们就不需要担心论文没有高深的理论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了呢?

    任教授:这涉及到两个方面。有些人认为论文一定要突出表现其理论性,但这确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理论为对象的文章和以作品为对象的文章是不同的。前者如果有作品分析,目的在于探讨理论,而后者理论是服务于作品分析的,最好是理论有如白糖化在饮水中,喝来甜而未必见其踪影。宏大理论和具体问题脱节得有如鸡尾酒一般的文学研究论文我个人是不大赞成的。另外,如果学生自己愿意体验并注重体验,原则上当然是可以出理论、出思想的,但我先前还提到过一句话:“内容出于形式”。传统的中国观念重内容轻形式。当我们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研究方法时,我们会发现西方的学者有时候却会认为形式高于内容。我并不单纯认同这两种观点中的任何一种,我认为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我在指导论文时却不断说:如果要有好的内容,就必须注重形式。成功的研究肯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而这通常是我们的学生不够重视的。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在整个谈话当中,谈的都是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而这些都是指“方法”。就是说,如何“求新”呢?希望不忘“守旧”。怎样“深钻”呢?希望注意“博览”。何以出理论呢?希望深入体验。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内容来呢?说到底,这就落到了一个基点上:请严格遵循科学研究模式和论文写作格式。研究模式既包含上述的选题到确立论点的步骤,也包含论文写作时的文献综述、方法界定、理论架构、逻辑层次等等方面,而格式则既包含语言表达的正确和准确,也包含体例、注释、参考或引用书目的编写以及打印等等各种格式的严谨。没有严谨的科学方法,论文的内容难免会缺乏学术性和显得不够高水平。顺便说明一个问题。我一直认为做研究、写论文实际上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能够写出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人,从事其它各种各样的工作一般也肯定会不错。仔细想想,人生就是在写作一篇宏大的论文。

    根据您的教学和研究经历,您对英语研究生有何希冀?您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有哪些基本要求?

    任教授:双向互选的机制确定了有时候未必都是我在选研究生。不过我相对比较看重学生的英语基本功、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求知求新的欲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最好也不怕批评,不盲从社会的潮流。

    您指导的2005、2006届硕士生中有6人的硕士论文被选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可以概述一下您的经验吗?

    任教授: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我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会学生辨证地思维,和学生一起掌握科学的方法,与学生一道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学习和研究。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感性学习、理性思考、灵性体悟。我就是想让学生“悟”到虽然我们所学的专业叫“美国文学”,而其实我们所学的是“人生”;虽然我们读的是书本,认识的却是自然和社会。学知识归根结底是要体悟自己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通过生命体验实现生命价值。

    最后,您认为研究生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来做好稳步走向社会的准备呢?

    任教授:第一,读书。书是作者人生体验的总结。读别人的书就是借用别人的生命来体验大千世界。多读书,你的生命体验就不断地丰富起来。你的生命体验丰富了,生活经验丰富了,你应对生活的能力就提高了。第二,如果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的话,就尽量地参与。我所说的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比作是“读社会之书”。第三,请多独立思考。请对自己所读的书进行独立评判,对自己所接触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独立评判。

    人物简介

    任晓晋教授,男,1959年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为美国新泽西州 Seton Hall University的访问学者。现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英文系教师,硕士生导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Multiplicity and Simplicity: The Meaning of The Scarlet Letter”、“Timequake: A Unity of Incredulity to Metanarratives and 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茅盾翻译活动初探》、《茅盾翻译理论评介》、《英语双重谓语的判定及其结论》等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过各类著作和教材10余部,如《海明威》、《论和谐生活的准则》、《异端的权利》、《忏悔录》、《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走遍美国》、《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翻译名家研究》等,受到了学术界和读者的一定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施教 注重 方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